⑴ 武漢市25中是重點中學嗎
不是重點中學,質量不太好,主要是地理位置很差,小東門和何家壠貧苦區。周圍都是外地搞建材的租戶,本地的也都是安裝公司、自來水以及二航的底層居民。
⑵ 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的地址
學校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民主路608號
⑶ 武漢市二十五中地址
跟你具體的說下:
你在武泰閘坐34路公共汽車,在小東門站下,就是廣通大廈那個站版。下車後不權過馬路往回走,大約50米左右就是小東門十字路口,到路口往左轉(向洪山廣場方向)直型差不多200米左右,馬路對面就是二十五中大門。
⑷ 武漢市二十五中怎麼樣
學 校 簡 介 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始創於1874年,原為美國基督教聖公會辦的「聖·希理達女子中學」,1952年由省教育廳接管,更名為「湖北省立第三女子中學」,1954年劃歸武漢市教育局,改名為「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至今,1962年定為湖北省重點中學。2001年與原十五中初中部合並,成為一所單設初中。 在近136年的悠久歷史中,桃李芬芳,人才輩出,培育出無數中華棟梁:著名作家柯岩、首屆「國際南丁格爾獎」獲得者陳道得、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性別平等局原局長張幼雲、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蒙美路等等。學校現有3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800餘人,師資力量雄厚,在崗教職工149人,其中有116名專任教師。學歷高,師德好,能力強。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達93%,研究生學歷的28人,中學一級以上教師占總數的92%;省級骨幹教師、市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學會理事等骨幹教師62人,占專任教師53.5%。 學校佔地面積28645平方米,硬體建設堪稱一流,各種功能室一應俱全,且現代化程度較高。運動場地面積5230平方米,按國家2000標I類裝備了理、化、生實驗室及體、音、美、勞技、科技等專用教室。學校有微機教室、多媒體教室以及電子備課室各兩間,計算機共210台。學校藏書22817冊。校園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假山、亭台長廊、雕像、文化牆,處處體現良好育人環境。我校在辦學實踐中,致力於尋找百年老校豐厚的文化底蘊與現代優質教育的結合點,積極摸索並實踐「陽光教育」的辦學思路,構建「陽光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連續八年奪得武昌區初中教學質量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⑸ 武漢市重點中學有哪些
你是指省重點還是市重點?
省重點也叫一類,市重點叫二類
一類的有24所:武漢市第一中學、武漢市第二中學、武漢市第三中學、武漢市第四中學、武漢市第六中學、武漢市第十一中學、武漢市十二中、武漢市第十四中學、武漢市十七中、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吳家山中學、湖北省武漢中學、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武漢外國語學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武鋼第三子弟中學、洪山高中、漢口鐵中、新州區第一中學、黃陂區第一中學、武漢市漢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區漢陽一中
二類有25所:武漢市育才中學、漢市第二十中學、武漢市實驗學校、武漢市第十六中學、武漢市育才高中、武漢市第十九中學、武漢高第六十八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七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九中學、武漢市第二十六中學、武漢市第六十五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漢市第十五中學、武漢市女子高級中學、湖北大學附屬中學、武漢市東湖中學、蔡甸區第二中學、江夏區實驗高級中學、新洲區第二高級中學、新洲區第三高級中學、新洲區第四高級中學、武漢市經濟開發區一中、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四中學、一冶四中、武漢市常青一中
⑹ 武漢市二十五中地址
跟你具體的來說下:
你在武泰閘坐自34路公共汽車,在小東門站下,就是廣通大廈那個站。下車後不過馬路往回走,大約50米左右就是小東門十字路口,到路口往左轉(向洪山廣場方向)直型差不多200米左右,馬路對面就是二十五中大門。
⑺ 請問武漢市二十五中對口高中是哪所
答: 武漢市二十五中對口高中是天堂中學
問題問的挺好的
很高興為你回答
⑻ 問路 武漢市 從中南民族大學坐公交如何到武漢第二十五中學
在中南民族大學附近的 紡織路 坐 586 到 小東門東站 下車,大約要50多分鍾,12.77公里。過馬路步行60多米就到武漢市第二十五中了。
⑼ 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怎麼樣
簡介: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始建於1874年,位於武昌區民主路小東門608號。原為美國基督教聖公會辦的「聖·希理達女子學校」,是武漢市乃至全國最早的新學堂之一。 學校坐落於武昌小東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校園佔地面積26713.5平方米,建築面積14533.05平方米。 2001年由完全中學改制為單設初中。學校現有29個教學班,學生1310人。現有教職工131人,其中專任教師115人。專任教師平均年齡42.2歲;有碩士研究生或研究生課程班學歷12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04人,高一級學歷專任教師比例達90.4%;中學一級職稱以上教師108人,占專任教師93.9%;專任教師的學歷和任職資格合格率100%,學科、專業、年齡、職稱結構基本合理,普通話、計算機考核達到規定標准。各功能教室設有管理機構、管理人員和實驗員。市學科帶頭人1人、市優秀青年教師4人,區學科帶頭人21人,區優秀青年教師14人,共40人,占專任教師34.8%,1人被評為省特級,1人被推薦參評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正在公示期間,骨幹教師力量較為雄厚。 2001年,學校率先在全國開展「陽光教育」實踐,經過13年的實踐與推廣,陽光教育不僅成為我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校本化實驗,而且成為極具特色的實施素質教育的樣本,形成了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常態,學校連續14年獲得武昌區教學質量獎;學校成為以陽光教育為品牌、享譽全國的單設初中,是中國陽光教育研究院秘書長學校,是全國陽光教育研究的中心。陽光教育成為當代中國基礎教育三大流派之一。
注冊資本:679.93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