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揚州市第一中學的辦學規模
學校一直重視青少年來學生的思想道源德建設,德育教育又是該校一大特色。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堅持「以思想道德建設為素質教育突破口」的工作思路,針對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不斷探索從德育內涵發展的新思路,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利用揚州地方文化和學校豐厚的人文資源,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區分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並與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和藝術文體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領會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美德,進行民族傳統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使學生在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已逐步形成具有一中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
② 揚州市第一中學、揚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揚州市文津中學、揚州市梅嶺中學、揚大附
樓上的不要復瞎說,我就是一中畢業制的,揚州一中只有一個校區,甘泉路最西邊的是揚州中學。在揚州大橋可以坐32路到瓊花觀下,可以到一中和田家炳,這兩個學校隔了一條馬路。大橋坐19路到武警醫院下,找到武警醫院大門,對門就是文津中學。大橋坐32路到解放橋下,到路南邊的站台,換210,可以到附中東校區,如果到附中本部的話就在大橋坐4路,到瘦西湖下就可以了。梅嶺中學,32路,到解放橋,不要過馬路,就在下車的那個站台坐210,可以到的。如果你不認識站台的話可以跟司機說一下,叫他提醒你,准備好零錢,4路是售票的,其他的都是無人售票
③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與揚州第一中學有多遠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到揚州市第一中學
公交線路:4路,全程約2.6公里/30分鍾
1、從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步行約200米,到達瘦西湖(虹橋坊)站
2、乘坐4路,經過3站, 到達瓊花觀站
3、步行約280米,到達揚州市第一中學
可供參考 希望能幫到您
④ 揚州市第一中學地址
地址:揚州市文昌中路358號
⑤ 揚州市第一中學和揚州中學是同一個中學嗎
冒昧地問一句:你是揚州人嗎?
如果不是的話還好。
揚州市第一中學簡稱市一中,揚州中學簡稱揚中。好像以前市一中是所很好的學校,但是現在說實話和揚中就沒有可比性了。
⑥ 揚州市第一中學和揚州中學是同一個中學嗎
不是。
1、揚州市第一中學。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師生為本、高效開放、尊重個性、科學版發展。
學校的權發展目標為:創立特色,全面發展,構建以初步形成影響的幫扶家庭困難學生的「宏志班」為橫向、以多年取得成績的藝術教育為縱向,以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為支撐的立體化特色辦學模式,以特色教育來提升普通教育,以普通教育來促進特色教育,把學校建成高起點、高質量、高品位,具有鮮明特色的三星級高級中學。
2、揚州中學。
江蘇省揚州中學肇始於1902年創立的儀董學堂、1908年設立的揚州府中學堂,以及光緒年間的尊古學堂;後歷經兩淮中學堂、兩淮師范學堂、淮揚合一中學校、江蘇省立第五師范學校、江蘇省立第八中學校等時期。
1927年,成立江蘇省立揚州中學,同年改名為第四中山大學區立揚州中學;1928年,改名為江蘇大學區立揚州中學;1928年,學校改稱中央大學區立揚州中學;1929年,學校復名江蘇省立揚州中學;1953年9月,更名為江蘇省揚州中學。
⑦ 揚州市第一中學在揚州排名
還不錯,地勢不錯,校園環境也不錯,基本上就在市區,有機會就先去試試看吧··· 待遇方面不是很清楚,不過剛畢業要的可是工作經驗啊
⑧ 揚州市第一中學的介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當你徜徉於市區主幹道文昌內中路,飽覽揚城容煙花三月的優美景緻揚州時,一定會被揚州市一中古樸典雅、庄嚴雄偉的門樓以及蒼翠欲滴、花香四溢的校園臨街花園所傾倒。揚州市第一中學坐落在古城繁華地區,東傍古運河,西鄰瓊花觀,校園整潔美麗,秀麗精緻,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先進的辦學理念。
⑨ 揚州市第一中學分數線
待遇我不清楚,現在大多數老師都有編制的,沒有編制的老師工資是由學校發的專。我是一中屬畢業的,我覺得這個學校還好吧,反正教我的老師不管從教學水平或者是人品來說都不賴,而且在市區的排名僅次於揚中附中新華了(邗江區的不算),你要是能進去的話當然是好了,工作環境也不錯,就是沒有食堂宿舍,因為太靠近市中心沒有那麽大的地方。
⑩ 揚州市一中和公道中學比
公道中學坐落於揚州北郊、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歷史上被譽為「一代經師、學界山斗」的阮元就誕生在這里。90年代,這里曾成功創建蘇中、蘇北地區首家教育現代化示範鄉鎮。學校創建於1956年,是邗江區創最早的完中之一。2002年元月、2002年5月學校分別被江蘇省教育廳確認為江蘇省示範初中和江蘇省重點高中,2004年順利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學校是市、區政府規劃定點的重點高中之一。學校以「以人為本、和諧發展」作為核心學理念,以「明理、啟智、創新」為校訓,以「面向農村、質量上乘、充滿關愛、人人成才」為學目標,形成了「民主、務實、和諧、進取」的學校精神。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了「文化、藝術並進」的學校發展戰略,以普通生源基礎,取得了優異的學業績,走出了一條揚州農村高中的成功之路,被群眾譽為「公中」現象。學校佔地面積82599m2,有兩個校區(學校本部和南校區),建築面積41675m2,綠化面積38000平方米。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科技樓、學生餐廳、男女浴室、學生公寓等10棟主體建築構成了色彩相同的現代化樓群。學校十分注重環境的綠化美化,校內綠樹成蔭,四季有花;小橋流水,亭台樓閣,噴泉假山相映成趣,令人駐足流連,被評為邗江區優美校園,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信息化水平省內先進,是揚州市數字化校園,全校擁有五個計算機教室,一個電子閱覽室,生機比例達6.94:1,每個教師均有一台手提電腦,校園網介面達250個。圖書館藏書達112000冊,其中電子圖書41000冊。學校擁有設施先進的實驗室12個,滿足了學生們的實驗的需要。學校還建有閉路電視系統,音響控制系統,電視演播中心。目前,學校擁有63個教學班(其中,初中21個班),3425名學生(其中初中21個班),187名專任教師,成為邗江區基礎教育的骨幹學校。學校有專任教師187人,其中中、高級教師近100名,有16人獲得碩士學位(含在讀)。有揚州市名校長、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幹、教壇新秀等大市級名師12人,區級名師45人,名師總數57名,占教師總人數的30.4%。有30多名教師在市、區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獲獎。教師在抓好教育教學的同時,努力向科研要質量,全校現有省、市、區級課題10餘項。近年來,學校發表論文300篇,有100餘篇論文在區級以上評比中獲獎。特別是學校在「九五」期間參與研究的國家級課題《農村中學心理健康的研究》的研究,全面提高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學校正常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咨詢中心每天向學生開放,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十一五」期間,我校有兩個省級課題《教育現代化的個性化、特色化、本土化的研究》、《信息技術條件,教學過程設計的研究》以及多項市級課題順利結題,學校是揚州市教學科研先進單位。嚴謹規范的管理是公中的一大亮點。「月中心、周貫徹、日檢查;月校會、周班會、日晨會」已經成為學校的德育工作傳統。學生從早鍛煉、午間休息、晚自習、就寢,到自行車排放、包干區打掃實施全員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時間上不留盲點,空間上不留死角。通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讓學生主動發展」已經逐漸成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讓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自我調控」,以達到德育自律,主動發展。學校校風正、學風濃,充滿生機與活力,是揚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以教學為中心,大力實施質量興校工程,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每年均有大批畢業生進入高校深造,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根據我校學傳統,我校確立了「文化、體藝並進」的學校發展戰略,積極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學校藝術教育特色鮮明,是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揚州市藝術特長生培養基地學校。幾年來,共有500多名同學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藝術本科院校(專業)。學校學的經驗多次在省、市教育工作會上介紹,許多兄弟高中學校來我校參觀考察,我校還為揚州市高中學校管理現場會、揚州市藝術教育現場會提供現場。近年來,我校獲得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西部教育顧問單位、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綠色學校、省科技教育先進學校、省教育學會美術專業委員會科研基地、揚州市文明單位、市模範學校、市德育先進學校、市數字化校園、市依法治校先進單位、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市體育、衛生工作優秀學校、市教學科研樣本校、市藝術特長生培養基地學校、區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學校、區規范收費學校、區和諧平安校園、區校務公開先進學校、區群眾滿意的學校、邗江區優美校園,學校黨總支被中共邗江區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支部、學校團委被共青團邗江區委命名為紅旗團委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為了進一步增強學校在21世紀可持續發展能力,迎接新世紀科技人才競爭的需要,學校正在認真制訂「十二五」發展規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學校學水平和學層次的不斷提高,爭取早日實現創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的學目標。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