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慶所有中學具體位置
你就寫大慶市實驗中學 誰誰收 留個電話就哦了 就這么一個實驗中學
2. 大慶鐵人中學的招生電話~~
0459-5682002 0459-5683040 給分
3. 大慶中學生作息時間
我們上到5:30,沒有晚自習,我初三,8月20號就要開學了。
初一就這樣是為了在第一年就把六年級和七年級的課本一起學完,唉,我都多久沒見到像你這么關心小孩的父母了,我們爸媽壓根都不管一天多上兩個小時的課有多累。
投訴時可以投訴的,但是只有兩種結果:
第一種是投訴成功,你的孩子也可以恢復到正常作息,但是無論你是用什麼方式,很神奇的是,學校總能知道是誰投的訴。(我們學校就是,第二年有個家長投訴了,結果他家孩子差點就給了處分。)
第二種當然就是投訴失敗,你打了教育局的電話,一開始人家會很有禮貌的問候你,但一旦你提到投訴某某學校,對方就會立刻掛下電話(也不知道是不是點背,這個方式我們班同學也試過,結果如上。)
所以我不建議你投訴,但是可以用公共電話之類的給電視台打電話,電視台這種事情是一定不會錯過的,而且相對之下,記者比教育局的人可靠很多倍,學校可能會與教育局的人連成一線,但終究還是怕會曝光在所有人之下,所以就算不願意,也會意思意思恢復一段時間的。(我們學校就是因為有記者大哥來采訪,學校才肯放我們珍貴的30天假期)
4. 求大慶實驗中學教務處電話
0459—8156180
0459—8156179
0459—8156181
5. 大慶初中哪個好
新村的學校是課改實驗區,考重點中學容易一點,建議選擇新村的學校,孩子中考的時候能占點便宜。
去年全市重點高中升學率和平均分第一都是新村的靚湖學校,一個新成立沒幾年的學校,雖然很少有人知道,但是這個學校很受市裡領導的專注,校領導也拚命的想出成績,而且現在這個學校還沒有六十九中之類的學校那麼熱門,老師也沒那麼黑。
一中基本上是全市最黑的學校了,全市的老師都知道,而且一中的成績好主要是因為生源好,仗著財大氣粗拚命的挖好學生,由於太多優秀的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或者錢沒送到位)導致很多該出成績的都沒有出來,教學理念不夠先進。
你要是特別捨得為孩子花錢就陪孩子在新村住,給老師多送點錢。69中、靚湖、祥閣教學質量都是一流,像44中和55中這樣的老牌學校也有不少好老師,新村的初中競爭是最激烈的,因為新村的學校受市裡關注比較多,領導家孩子也多,各個學校校長都想通過優異的教學成績陞官呢。一中現在的楊校長最早就是69的校長,把69管好了直接正科提正處了。
6. 大慶市 高中地址
大慶中學、實驗中學、鐵人中學、大慶一中、大慶四中、東風中學、28中
石油高中、23中、56中
13中、27中、60中
7. 大慶市區有多少中學生
大慶市區每年中考或高考大約有1.2萬人1.2*7=8.4萬
大慶的中學專
大慶市大慶中學
大慶東風中學
大慶實驗中學
大慶市第屬二十三中學
大慶市第二十八中學
大慶市第二十二中學
大慶市第十九中學
大慶市第六中學
大慶市第三中學
大慶市第十一中學
大慶市第十七中學
大慶市第十三中學
大慶市第一中學
大慶市第四十中學
大慶市第四中學
大慶市第十三中學
大慶鐵人中學
大慶市第六十中學
初中大概有30左右,當然有些是初高中一體的
大慶的電腦普及率較高
讓區,薩爾圖區,等較富裕的區,家庭電腦普及率超過40%
8. 大慶各個中學的位置
下面是省重點的地址
大慶鐵人中學,讓胡路區乘風庄2村。
大慶試驗中學,東風心村開發區。
大慶一中,讓胡路區龍南,油公司對面。
大慶中學,讓胡路區中央大街192號。
大慶四中,龍鳳區龍鳳大街72號。
大慶東風中學,東方新村2區附近。
大慶23中,薩爾圖區火車站附近。
大慶石油高中,讓胡路區西柳北街8號。
大慶28中,六廠轉盤道左轉。
大慶17中,杏五井小區。
9. 大慶市大慶中學到底怎麼樣呀我是新高一,好好努力的話,在這所學校能不能考到620分
你好!大慶中學挺好的,高一新生只要努力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因為高一時間比較充足,加油吧!爭取考到620。謝謝,請採納!
10. 大慶中學的歷史沿革
大慶中學於1978年開始籌建,負責人為孫升、鄭敬東等。當時的教育部擬創辦一批國家級重點中學,如上海的魯迅中學、山西的大寨中學等,大慶中學是其中之一。因為坐落在大慶而定名為鐵人學校。到1980年 7月學校初步建成並開始招生時,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央領導提出「快出人才,早出人才」,創辦國家級重點中學這一特定時期的計劃已不再執行,代之而來的是由各省自行認定一批省級重點中學。大慶中學自然加入了這一行列,被確定為黑龍江省首批重點中學之一,校名由鐵人學校改為大慶中學,其含義為大慶市普通中學之首,校齡也從這時算起。
1980年至1984年10月,大慶中學作為大慶師范專科學校的附屬中學,除業務工作外,其他均由大慶師范專科學校管理。大慶師專副校長袁崇新兼任大慶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孫升任大慶中學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鄭敬東任大慶中學副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分管黨群行政工作。
1984年10月,大慶中學獨立。孫升任校長,鄭敬東任黨委書記。此後大慶中學便作為大慶市人民政府的二級單位,接受市委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業務部門的領導、管理和指導。從1983年送走第一屆畢業生起,大慶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得到了上級領導及業務部門的充分肯定,在全市人民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1993年,韓永發任大慶中學校長。由於領導班子和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上又了一個新的台階,校容校貌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教職工的福利待遇得到了新的提高。
2000年,大慶中學承擔了「國有民辦」辦學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任務。但由於各種因素制約,改革試點沒有成功,給大慶中學的辦學和發展帶來了諸多困難。
2003年1月,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楊文傑任大慶中學校長、黨委書記。大慶中學開始步入新的發展時期。新班子上任後,順應全校教職工的意願,在市委、市政府、教育局、財政局的關懷和支持下,終止了「國有民辦」辦學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恢復了國有公辦的辦學體制。此後,新班子提出了「樹立大慶中學新形象,創造大慶中學新輝煌」奮斗目標,帶領全校教職員工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堅持「關心每一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的教育思想,秉承「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怕找不到恰當的教育方法」的信念,教育教學質量迅速提高,2003、2004連續兩年,高考培養率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名列第一,2005年高考培養率再創新高,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師隊伍不斷充實力量,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生源質量明顯好轉,社會聲譽不斷回升。
新班子以全新的理念,著力拓展學校發展空間,擴大品牌效應,突顯辦學特色,連續幾個大手筆,產生了重大的作用,為學校今後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創辦了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在東北地區唯一的教育實驗基地;
●創辦了黑龍江省唯一的一支中學生射擊隊和大慶市青少年射擊後備人才訓練基地;
●被確定為首批「中英『學校改進』合作研究項目」學校;
●聯合辦學,成為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生源學校及加拿大國際關系學院辦學合作學校。
2005年9月7日,大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海成在慶祝大慶中學建校25周年大會上講話,對大慶中學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大慶中學有著十分光榮的歷史,為國家教育和建設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也為大慶的教育和建設事業作出了貢獻」。大慶中學成為國外大學的生源學校和聯合辦學「對於全市教育對外開放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周海成副市長說:「最值得驕傲的是,慶中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這符合國家的教育方針,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符合全市教師、學生、市民的意願。慶中的發展,是大慶基礎教育發展的縮影。我相信,大家都象慶中這樣,全體師生員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大慶的基礎教育一定能夠邁上新的台階。」
2010年11月,王興林任大慶中學校長、黨委書記至今。
如今,大慶中學正在以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為了描繪新時期更加美好的前景而拼搏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