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們峽黃岡中學聯系電話是多少
三門峽黃岡中學聯系電話,
學校官網上有,
可上學校官網查看。
網路知道規定不能上傳電話號碼,
敬請諒解。
B. 芒市黃崗中學教學怎麼樣
老師教的都差不多,主要看學生怎樣想的。在哪裡都可以學好了。
C. 雲南德宏州隴川補習學校
芒市有一個黃岡中學
D. 雲南省芒市黃岡啟明高中是否是第一中學
德宏州直屬: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學(公立)
芒市直屬:芒市第一中學(公立)
黃岡啟明高中是一所私立學校,說實話我都不知道地址在哪,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上本科線的寥寥無幾!
E. 輝縣2018孟庄黃岡中學招生電話
需要。抄
因為復讀之後,檔案應該轉交給新的學校。高考復讀生的檔案需要從原就讀學校檔案館或者檔案室帶走,如果選擇在復讀學校報考就要在高考前把檔案交到復讀所在學校, 如果選擇直接從教委報考,要在報考前把檔案交到教育局。
F. 河南省鄭州市黃岡中學2017招生電話
河南省鄭州市黃岡中學
相關信息,
可嘗試詢問學校辦公室、人事處。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運。
G. 黃岡中學長治學校辦公室電話是多少怎麼聯系啊,!急急急急急,.
應該是黃岡實驗學校(中學)吧
電話:0355—8469999/8478888
地址:長治市郊區壺口村,市內乘6路車到壺口終點站下車向東100米路南。
H. 黃岡中學北京分校電話
黃岡中學北京分校開學
京報網 www.bjd.com.cn 日期:2008-09-02 10:52 網路編輯: 劉春燕 字體顯示:大 中 小
作者:
總校派出5名教師到京任職,首批123學生開始上課
昨日,北京市華僑城黃岡中學開學。這是第一所外地名校在北京辦分校。本報記者 薛珺 攝
本報訊 昨日,作為第一所外地名校在京辦學的北京市華僑城黃岡中學開學,首批123名學生在開學典禮之後即開始正式上課。
教師來源
5總校老師到京任職
據了解,黃岡中學共派出5名教師到京,包括擔任北京分校校長的徐超(原是總校的校長助理),還有一人擔任主任,三名一線教師,其中一人為特級教師。年齡上看,老中青都有。此外,學校還從社會上招聘了十幾位老師。
朝陽區教委名校引進辦公室主任、黃岡分校書記梁佔英稱,首批只設4個初一班級,目前教師人數已足夠。
學校共建有24座教室,專業教室也一應俱全,將來還將追加投資進行新建設。
學生數量
沒做廣告招來123人
學校合作雙方在今年7月初正式簽約,錯過了北京小升初的招生報名時間。針對很多人關注的招生問題,梁佔英表示,作為公辦中學,學校接受了電腦派位的26名學生,並在140多位報名學生中進行綜合素質考察,最終招收97人。
「雖然我們沒有參加特長生招生,但我們的學生基本是屬於中上等。」梁佔英頗為自豪的是,學校並沒有發布任何招生廣告。還有一名湖北籍學生,跟隨打工的父母來京上學,聽說黃岡中學在北京辦了分校,特意來報名。
開學典禮
朝陽黃岡兩地領導捧場
昨日的開學典禮是黃岡分校的第一次集體亮相。朝陽、黃岡兩地的政府官員也表示了充分的關注和支持。朝陽區區長程連元、黃岡市副市長龍福清出席典禮。
梁佔英透露,區里對這次合作辦學特別重視,區長和其他區委常委數次提出要把黃岡分校辦成「朝陽區新的教育旗幟」。
聲音
如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樣,黃岡中學北京分校也遇到了質疑和支持兩種聲音。
【正方】
可以讓孩子學會吃苦
附近居民張先生:很高興我們附近有了一所名校,我想在教育方面分校應該更加靠近黃岡中學總校吧,多教給孩子一些吃苦的精神。而且,名氣這么大的學校,將來的升學成績肯定錯不了。
【反方】
北京和湖北差異太大
海淀某中學生家長黃女士:北京和湖北兩個地方的差異太大,高考錄取分數相差幾十分,教育環境怎麼可能一樣呢?名校和名師也需要相適合的環境啊,不知道將來怎麼樣。
對話
黃岡中學分校落戶北京朝陽,首次招收初中班,這一外地知名中學在京是否會「水土不服」、來自黃岡的老師怎麼看待他們的北京學生?
「黃岡來的老師都非常敬業」
對話人物:朝陽區教委名校引進辦公室主任、黃岡分校書記梁佔英
新京報:沒做廣告就招了100多名學生,是不是對目前的工作比較滿意?
梁佔英(以下簡稱「梁」):這說明黃岡中學的名氣和影響力,同時對我們的工作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新京報:對於「水土不服」這一說法,您怎麼看?
梁:我想,還是少說多看多做吧,希望能多點支持。
新京報:合作過程中,有哪些困難嗎?
梁:舉個例子,前期黃岡中學來這里考察校園的時候,對這個校園並不太滿意,因為他們覺得校園小。我們就解釋,北京的學校沒有像黃岡中學那麼大的。而且,政府還將為我們追加投資,進行新的校舍建設。
新京報:您覺得兩地教師的狀態有何不同?
梁:黃岡中學的老師都非常敬業,很刻苦,很有責任心。我們這邊的老師相對似乎更加輕松一點。這可能跟長期面對的學生和教育大環境有關系。
新京報:校長和書記的分工與其他學校有何不同?
梁:教育教學是徐校長負責,我主要是做行政、後勤、學生思想教育,和對外的溝通交往。將來我們還會做進一步的細致分工。
「學生還不習慣我的普通話」
對話人物:初一一班班主任、語文教師,來自黃岡中學總校,60歲周本權
新京報:您這次做的入學教育與本校的有何不同?
周本權(以下簡稱「周」):有一點不一樣,就是地區差別。北京學生思想活躍、知識面寬、見識廣。
新京報:您打算怎麼面對這群新學生呢?
周:其實跟學生交往是最簡單的,只要你愛他們,學生就會愛你。
新京報:有壓力嗎?
周:萬事開頭難,教師的教材和教法都是新的,教育觀念也需要改變。我現在已經全部重新備課了。不過,對於我的普通話,學生們還不太習慣,我就讓他們給我提意見。
新京報:意見多嗎?
周:學生都會坦誠的。今天開學典禮我的發言稿就是先給學生聽,他們說這個音讀得不好,或者有句話說的不合適,我就照改。
新京報:聽說黃岡中學的學生學習都特別刻苦,您會用同樣的方式要求現在的學生嗎?
周:重要的是培養學習氛圍,要「減負增效」,加班加點是無益無效的。 (王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