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想知道: 廣州市 第十中學(越秀區起義路維新橫路素波巷30號) 在哪
以後在廣州類問啦
地鐵海珠廣場站出來,在廣州賓館後面。公交是海珠廣場1站。
② 廣州市第十中學的學校歷史
廣州市第十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私立興華小學及中學、私立繼昌中學。原址是鹽務緝私統領舊衙門署、原日酒樓茶室總工會會所。 1906年,由中國人自辦的基督教興華教會自立浸信會教友們在現十中的所在區域內創立興華小學。
1916年,因經費不足而停辦,至次年再復辦。
1919年,又因經費不足停辦。
1921年,因東山培正中學(後改名私立培正中學)入學人數過多,而且培正校長和董事大多數都是興華浸信會教友,所以就開辦一所分校,稱「私立東山培正分校」,校址在三府前福建會館(今海珠南路三府前街一帶)。
1922年,興華中學遷校於木排頭(今泰康路木排頭街一帶)。在一些基督教徒和熱心辦學人士的捐資基礎上,再變賣部分舊校房地產,並以興華教會的名義向銀行貸款籌得辦學款,校董葉芳圃等人購入位於素波巷東面的前清鹽務緝私統領部衙門舊署(即今十中的學校籃球場、興華樓所在地),改建為永久校址。
1923年秋,遷入素波巷新校舍。
1925和1926年,學校分別增設初中一、二年級。
1929年,「私立東山培正分校」改名為「私立興華培正分校」,翻新了校舍、調整了教學用地,添置了教學儀器設備等。此時,全校共有15個班,學生已達520多人。
1931年9月,慶祝學校成立10周年的紀念堂落成(即今興華樓所在地)。興華向國民政府廣東省教育廳呈交立案,教育廳以該校與培正中學有別不能稱「分校」,所以改名為「私立興華初級中學」。是年,學校改名為「私立興華初級中學」。這年的秋天,學校購得素波巷西面的原日酒樓茶室總工會會所,改建為小學校舍。隨著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學校先後增設了高中年級,重新制定了校歌、校徽、校旗等,設置了26個班,學生人數逐漸增至1000多人,再改名為「私立興華中學」。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開始,興華中學遷至廣東開平市赤坎鎮。
1938年,開平赤坎淪陷後遷校於香港九龍青山道以及深水埗。
1940年,汪兆銘偽國民政府成立,次年偽廣東省教育廳在舊興華中學校址成立「廣東省省立第二中學」,校長是李國梁。抗戰期間,省二中學生繼承了積極參與反日宣傳活動,愛國熱情高漲,為十中校史留下光輝一筆。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興華中學被迫停辦。
日本投降後,省立二中解散,校址歸還予興華中學,興華中學在廣州素波巷原址復辦,翌年再由曾經是培正中學創辦元老楊元勛任校長。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由校董夏楚章(曾任培正同學會會長)擔任校長一職。 1913年,由番禺縣美洲華僑團體(繼善堂、昌後堂),在水母灣(今十中的繼昌樓、求真樓)開辦「繼昌學堂」,首任校長是陳鉅同。
1918年,改名為「繼昌中學」,設有高、初中班,再分設師資班、中醫班等具有職業意義的班級,當時十分受人尊敬,而且學生們還做了抗日骨幹。
1938年,廣州淪陷停辦。
1946年春,美洲、香港、廣州繼善堂、昌後堂理事聯席會議,選出曾達觀、蘇擇三、陳仲衡、陳湛鑾、黎吉逵、黎本朴、黃迪、鍾道炯等重組繼昌學堂董事會。蘇擇三為主席,負責重建校舍復校事宜。由繼善堂、昌後堂兩團體撥款在原址重建校舍。
1947年春,復校上課,共有高初中六個班。
1948年,鍾道炯為校長,莫激奮為總務主任兼教師。
1949年春,陳湛鑾為校長,莫激奮為教導主任兼代校長。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廣州,市文教局接管學校。
1949年11月,整頓學校後,陳湛鑾因出身成份問題文教局不同意他再任校長,校董會遵照市文教局批示改聘莫激奮為校長,譚瑞廉為副校長。 1953年10月由原來的私立興華中學與私立繼昌中學合並,改名為「廣州市第十中學」,是建國以來第一批私立中學改制為公立中學的學校。
2003年,廣州市第十中學與廣州市第四十六中學合並,沿用「廣州市第十中學」校名辦學,原四十六中學校區為南校區。
2011年9月,停招高中,2013年,最後一屆高三畢業,成為初級中學。
2013年8月,十中南校區(原四十六中校區)移交給廣州市第三中學新開辦的廣州市越秀區明德實驗學校。2014年下旬歸還,十中南校區恢復。
③ 廣州市第十中學怎麼樣
廣州市第十中學是全區公辦學校中處中等水平,超過了三所省一級學校,同時獲得區初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和區初中畢業班工作進步獎,被認定為越秀區第一批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後又被評為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
百年校史:廣州市第十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私立興華小學及中學、私立繼昌中學。原址是鹽務緝私統領舊衙門署、原日酒樓茶室總工會會所。
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114人,高級教師35人,中級職稱50人,教師學歷達標100%,2013年我校轉型為初級中學以來,一批經過高中新課程改革洗禮的優秀高中教師回歸義務教育改革實踐,投身初中教學。
(3)廣州市十中學地址擴展閱讀
學校榮譽
廣州市第十中學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良傳統的百年老校,學校從百年的校史中不斷發掘長期積淀形成的校園文化及人文精神作為教育資源,以「明德樹人
拓能興華」為辦學理念,積極推動新課程和教育改革。
自2003年以來,學校獲得省、市、區集體榮譽稱號、先進單位稱號共61項,教師獲個人獲榮譽稱號125項(其中全國獎6項,省級獎18項,市級獎101項),學生獲個人榮譽稱號475項(其中全國獎39項,省級獎41項,市級獎395項)。初中畢業班的升學率連年提升,初中、高中畢業班工作屢獲市、區一等獎。
④ 廣州市第十一中學的地址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西華路460號(初中部)廣州市荔灣區南岸富力路56號(高中部)
⑤ 廣州市第十中學有幾個班
?咩意思。你說初中部還是高中部。。初中部一般6-8個班把。。3個年級。。高中部也是6-8個班。3個年級。加起來也就40多個把
⑥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的高中在哪裡
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37號。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是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首批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創辦於1934年,原名為廣州培桂中學,1953年改為公立,定名為廣州市第十六中學。
截至2014年6月,該校佔地面積為31681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470平方米。該校有教學班40個,在校學生2000餘名,有教職工150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90人,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89人。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於1934年建校,原名為廣州培桂中學,由知名教育家馬君武(創辦廣西大學)任首任校長。馬君武先生致力於人才培養,與蔡元培先生有「北蔡南馬」之稱。
周恩來評價他是「一代宗師」。1949年,又推舉著名語言學大師王力為董事長,現用「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校名為王力先生親題。
學校於1993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2007年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高中確認驗收,同時被評為廣東省高中教學水平優秀等級學校。
在創建過程中,投入大量資金對校園重新規劃改造,同時更新和補充教學儀器設備,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按示範性高中的標准配置專用功能場室,使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全面提升。
⑦ 廣州市第十中學是屬於哪個級省級市級還是區級
2002年被評為越秀「區一級」學校,2004年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
⑧ 廣州市第十中學環境好嗎
創辦歷程:廣州市第十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主要是私立興華中學。原址是鹽務緝私統領舊衙門署、原日酒樓茶室總工會會所。1906年,私立興華中學由華僑、幾名基督教及一些熱心辦學的人士,靠募捐、變賣部分房地產、向銀行借貸集資,耗資十一萬余元買下作為永久校址,興辦學校。幾經改換校名,最後定名為興華中學。學生最初僅十餘人,後來發展至千餘人。教職員由原來的數人增至八十餘人。1953年9月由政府把私立興華中學和私立繼昌學校合並,並命名為"廣州市第十中學",是建國以來第一批私立中學改制為公立中學的學校。從興華中學創辦至今已有98年歷史。
基本情況:廣州市第十中學2004年4月被廣州市人民政府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2004年經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布局調整,與廣州市46中合並,沿用"廣州市第十中學"校名辦學。現有學2232人,在職教職工201人,校園佔地面積8899.16平方米。
設施建設:學校校園規劃布局合理,有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室寬敞明亮,前有走廊,後有獨立陽台,球場全塑鋪成,各個實驗室、功能室設有高標准電教平台,校園教學網、視頻網的網點進入各課室、功能室、辦公室及教學場室,達到目前先進的水平。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10個,高標准電腦室4個,多媒體語言實驗教室1個,綜合電教室2個,外文打字室1個,勞技教室一個,計算機教學平台27個。大部分課室設有實物投影儀,所有課室都可使用手提電腦進入校園網路和網際網路。供教師備課、辦公使用的計算機有88台,有教師電子閱覽室、課件製作室。教師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已成為一種常規的教學手段。
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201人,高級教師31人,中級職稱94人。其中在讀研究生及研究生課程22人,本科128人,研究生1人。高、初中教師學歷達標均為100%。
辦學特色:學校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繼承和發揚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以"以科技教育為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正確教育理念為導向,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整合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以行為規范為突破口,開展禮儀教育,走出德育特色;堅持科研科教興教興校,創立了"科教興校"的品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辦學成果:學校先後被評為市一級學校、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市"綠色學校"、區校園建設文明單位、區素質教育實驗點學校、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全國"十五"教育規劃科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廣州市校本培訓示範基地、廣州市科技特色--航海模型項目學校。自2000年以來,獲得省、市、區集體榮譽稱號、先進單位稱號共26項,教師獲個人榮譽稱號共71項,學生獲個人榮譽稱號40項。
初中畢業班的升學率年年超市的平均標准,高中畢業班9年來,7次獲得廣州市高中畢業班一等獎。參加省市會考合格率99.99%,優良率達74.74%,高考上線人數比預測數超210%.。在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科普活動以及學科比賽中,多次獲得市、省、國家和國際的金牌和大獎。2003年在法國舉行的 "世界青少年航海模型錦標賽"上獲得了銅牌;2004年參加第五屆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分別獲金獎、銀獎、銅獎,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展望未來:規劃廣州市第十中學為一所具有42個教學班的全日制完全中學,設高中班24個,初中班18個。根據廣州市城市規劃中軸線改造規劃用地,學校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學校將努力創建為一所更高等級的、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化新型學校。
⑨ 廣州市第十中學怎麼樣,廣州市第十中學好不好
廣州市第十中學相關信息,
可詢問學校教務處,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⑩ 廣州市第十中學怎麼做地鐵
你是指廣州市越秀區素波巷30號那個廣州市第十中學嗎?
坐地鐵2號線或6號線,在「海珠廣場」站點E出口上去,走不遠就是廣州市第十中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