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中學有哪些
1. RDF中(海淀)
RDF中創辦於1950年4月,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學校,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在劉彭芝校長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的拼搏,成為京城數一數二的中學名校。RDF中的超常教育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在各大競賽中的成績光彩照人。中、高考成績穩居北京市和海淀區前茅。
RDF中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祖國的騰飛,一切為了人類的進步」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全面發展+突出特長+創新精神+高尚品德」的學生培養目標,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不斷發展。
幾年來,高考成績捷報頻傳,穩居北京市前列,中考各科也取得優異成績。2012年高考摘掉文理科冠軍,全市理科前10名,RDF中佔4名;全 市文科前10名,RDF中佔5名。
2. 北京四中(西城)
3. 北師大實驗中學(西城)
4. 北京二中(東城)
5. 北大附中(海淀)
北大附中教學環境開放、民主,為廣大教師發展教學個性與特長,進行教育教學的探索和創新的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如語文課堅持17年的小論文寫作,體育文化節的創設,學生自己設計的生物實驗,理科試驗班在大中學銜接方面的探索,在理科試驗班設文科綜合課,史地政教師同上一專業課題,數學應用與建模的實踐活動等一批有特色的學科教學設計相繼誕生、發展、成熟。北京大學「五四」科學與民主精神的熏陶使北大附中在中學界獨具魅力。
6. 北京80中(朝陽)
7. 北京八中(西城)
8. 北京五中(東城)
9. 北師大附中(宣武)
10. 北師大二附中(西城)
11. 北京101中學(海淀)
一零一中的教育是面向學生一生幸福的教育,有兩層含義:一是教育過程本身是幸福的;二是教育為學生的幸福作出准備和指導。一零一中的教育讓學生學會求真、向善、愛美和健體,而求真的科學素養、向善的人文精神、愛美的藝術情懷和健康體魄,不僅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而且贏得了一生中關鍵的選拔考試:中考和高考。
課堂教學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主渠道。學校大力倡導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清晰授課;任務導向;多樣化教學;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確保學生的成功率」等有效教學策略。要求各個學科包括體育課、藝術課,都要認識到自己的學科是貫徹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一個方面。
一零一中學不僅培養了大批全面發展和個性自由的學生,而且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學生一生的幸福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和能力准備。2010年,六名同學高考語文作文獲得滿分,全區獲得語文作文滿分的考生共十名。
12. 匯文中學(崇文)
13. 首師大附中(海淀)
首師大附中以「校風好、師資強、質量高、有特色」在北京市享有很高聲譽,是首批市級重點中學,也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
初中創新教育實驗班以「大主題(素質教育)、長時段(初、高中六年銜接)」為特點,主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促使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實驗班開設了以「博聞廣見、卓有通識」為基本理念的「博識課」,這門課將參觀訪問、專家講座、交流探討、實踐製作、論文撰寫等融為一體,拓寬學生的人文、科技視野,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高中教學注重管理的科學性,既全員育人,又注重個性輔導。去年高考理科在海淀區排名第二,文科數學在海淀區排名第一,統招生每年重點大學上線率100%,贏得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好評。
重視因材施教,有文、理科實驗班,實驗班在實踐中已形成了基礎實、高效率、視野寬、素質高、能力強等特點。注重個性輔導,實行導師制,對學生跟蹤指導,因此實驗班教學成績顯著,歷屆高考成績和競賽成績都極為突出,以近兩年為例,有4名學生進入北京市高考前十名,高考平均分在640分左右,數學平均分接近140分,畢業生全部升入國內名牌重點大學,且每年都有學生考入美國名牌大學,還有很多學生獲全國奧林匹克競賽獎和科
技創新大賽獎。
14. 景山學校(東城)
15. 北京15中(宣武)
16. 育英中學(海淀)
17. 北京12中(豐台)
18. 北京161中學(西城)
19. 育才中學(宣武)
20. 北京166中學(東城)
21. 北京35中(西城)
22. 北京22中(東城)
23. 八一中學(海淀)
24. 北京13中(西城)
25. 蘋果園中學(石景山)
26. 牛欄山一中(順義)
27. 潞河中學(通州)
28. 北京10中(豐台)
29. 北京14中(宣武)
30. 北京十一學校(海淀)
31. 大峪中學(門頭溝)
32. 北京171中學(東城)
33. 東直門中學(東城)
34. 密雲二中(密雲)
35. 八大處中學(石景山)
36. 北京工業大學附中(朝陽)
37. 陳經綸中學(朝陽)
38. 北京66中(宣武)
39. 北京109中(崇文)
40. 北方交大附中(海淀)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原北京鐵道學院附中),位於著名歷史遺跡大鍾寺南側,毗鄰交通干線北三環路。創建於1957年,是一所海淀區教委直接領導的區屬重點中學,並於2004年獲得了北京市示範高中校的稱號。
41. 北京55中(崇文)
42. 北京25中(東城)
43. 崇文門中學(崇文)
44. 北京159中(西城)
45. 北京63中(宣武)
46. 北京156中(西城)
47. 北京31中(西城)
48. 魯迅中學(西城)
49. 北京19中(海淀)
50. 西城外國語學校(西城)
② 2018年北京中考豐台區能不能跨區考到海淀或西城
可以跨區考,但是要求相當高,而且中考成績務必十分優秀才能滿足錄取條件,以下是說明:
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10所優質高中面向東城、西城、海淀以外的所有普通初中投放招生指標,確保每所初中校可以得到一個名校招生名額,以此提升教育薄弱區縣初中生進名校機會。
考生須同一學校連續3年學籍
市級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統籌(下稱「市級統籌」)招生分為三類:一是10所優質高中的跨區縣招生計劃(簡稱「統籌一」);二是部分優質高中新建或擴建校區或城鄉一體化學校的招生計劃(簡稱「統籌二」);三是部分藝術、體育類高校與普通高中聯合培養的專業招生計劃(簡稱「統籌三」)。統籌計劃按類分配到各區縣參加名額分配的初中校。
根據規定,具有升學資格且具有同一學校連續3年正式學籍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可參加市級統籌招生,往屆生、外省回京報名考生以及回戶籍報考考生不能參加。
據了解,參加「統籌一」招生的10所優質高中包括四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北師大實驗中學、北師大附中、北師大二附中、101中學、北京八中、北京五中、匯文中學。這10所學校將把招生計劃分配到除東城、西城、海淀三個區之外的各區縣所有初中。每所初中可得到一個名額,被錄取的學生可跨區縣到優質高中就讀。
藝術院校參與高中聯合培養
「統籌二」是由部分示範高中建設新校區招收部分學生,由學校與藝術、體育類院校聯合培養,畢業後專業素養考核合格者,經高考考入有「雙培」或「外培」計劃的市屬高校學生,可申請進入市屬高校的「雙培」及「外培」計劃。今年,參與「統籌二」計劃的學校約有10所。
「統籌三」是由優質普通高中拿出部分計劃與藝術院校合作,進行零起點藝術教育,學生在高中本校上課,畢業後經高考可進入「雙培」及「外培」計劃。今年,參與該計劃的學校約有7所。
與名額分配志願一同填報
按照規定,市級統籌志願與名額分配志願一同填報,共設8個志願,每個志願學校可填報1個專業。考生根據自身情況最多選擇8個名額分配和市級統籌志願填報。其中,報考「統籌一」的考生需選擇是否服從統籌一調劑可錄取。
市級統籌的招生將安排在名額分配批次與名額分配錄取同期進行。按照市級統籌計劃和初中校分配的各類名額數,依據考生招生考試總分,從高分到低分,及考生填報的志願順序擇優錄取。
名額分配和市級統籌錄取結束後,將進行中考統招錄取。已被市級統籌錄取的考生,不能再參加統一招生錄取,其填報的統一招生志願自動作廢。統籌一和統籌三未完成的計劃返回本校統一招生普通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