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等水平的去高州一中還是高州中學
師妹,由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吧!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建議你還是報讀高州中學好些。
1、首先,我得糾正一下你的觀點,快班並不意味著老師講課會很快,終究到底老師還是要根據本班的整體水平來調整教學進度的,與慢班的差別在於講課的深度,也就是說會比慢班的傳授更多的知識。
2、再說,擔心講課快不適應,這是不應該成為理由的。如果你進快班不是為了學到更多知識,獲得更大的進步,勸你還是不要報,因為在高手如雲的集體里你會感到"亞歷山大",漸漸地就會感到自卑進而自我否定自我放棄了,這肯定不是一個好結果。相反,如果你是真的想學習的話,你就會把壓力轉為動力了,在一個強大的集體里,你會發現,自己也逐漸變得強大起來,這才是進快班的最大好處。或許你在那個班是倒數,但是一旦跟慢班比較起來,你會發現自己還是遙遙領先的。
3、雖然近幾年來高州中學不斷擴張,學生質量參差不齊,但是作為一間百年名校,她在師資力量、教學水平等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換言之,跟四大中還是存在著差距的。
4、一中近年來發展很快,也是個很好的選擇。但問題是四大中都是抽簽的,人品不好的話,可能就會出現你所擔心的情況了。
其實看得出你是個愛學習的學生。我就是從高州中學畢業的,兩年了,說起母校,想到的更多的是她給我的知識和榮耀。在裡面,你可以結識很多優秀的人,當然你也可能交到損友,這得看自己的選擇了。 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吧!這也算個人生的轉折點了。祝好運!
Ⅱ 我現在在高州一中讀初三,想轉校去高州中學,怎麼轉啊謝謝~
孩子,很難啊,抄就在 羅蔭國 沒給抓之前,想搞入那裡還要找到人,家裡還需要很想當的背景,我一同學,父親在電白檢察院或是法院當大官的,也得花上10W,還不包括吃飯。現在 羅蔭國 給抓了,高州現在還住著50多位紀委,現在他們都不敢亂來,乖得很,想走小路,很難啊!
Ⅲ 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
23人上
Ⅳ 高州有哪些高中
高州市的來高中:
一、廣東高州自中學
是粵西百年名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國家級美術教育培訓基地、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二、高州市第一中學
創辦於1934年2月,原名德明中學,是國民黨元老陳濟棠、胡漢民等人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譜名為德明)而創辦的香港德明中學分校。抗日戰爭爆發時,香港德明中學內遷與高州分校合並,並逐步發展壯大。解放後先後易名為「茂名縣第二中學」、「茂名縣第一中學」、「高州德明中學」、「高州縣第一中學」,1993年經高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實行「高州市第一中學」和「高州德明中學」兩名並用,國內用名為「高州市第一中學」,海外用名為「高州德明中學」。
三、高州市第二中學
成立於1905年3月15日,原名「茂名中學堂」,是一間英才輩出的百年名校。 1996年4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08年12月被定為廣東省第三批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現已發展成為有71個教學班、師生員工5000多人的獨立高中。
四、高州市第四中學
創辦於1968年秋,原名高州縣環城中學,因統戰需要曾易名為海珊中學。1997年被評為茂名市一級學校,2000年晉升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Ⅳ 高州市第一中學的四新理念
新的園丁,名師雲聚一堂
名師出高徒。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由原高州一中部分骨幹教師和面向全市公開挑選教育教學雙優且任教初三多年的教師組成。師資隊伍呈現「三高一低」特色:即學歷高、水平高、榮譽高、年齡低,平均年齡33歲。教職工中,有高級教師8人,獲南粵優秀教師獎的有3人,全國先進工作者、優秀輔導員、省骨幹教師共10人,被評為高州市、茂名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有25人。
高州一中原校長黃仕綿,是實驗中學的創辦人,研究生畢業,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茂名市優秀中學校長,其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曾在市、省、國家級的報刊發表及推廣。特別是他撰寫的《講究領導藝術,提高辦學質量》論文榮獲全國一等獎,並在北京召開的基礎教育會議上宣讀交流,得到與會者一致好評。
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校長張世玉是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輔導員,市優秀教師,市學科帶頭人,有多篇論文在市、省、國家級報刊刊登並獲獎,教學成績顯著,他所輔導的學生,曾有三人成為茂名市中考狀元。
數學教師梁權是中學一級教師,全國優秀教練員,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長期任教初三數學,成績顯著,特別是2003年輔導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競賽,取得優異成績,12人參賽,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3人(全市只有7人獲得一等獎)。他所撰寫的論文獲廣東省創新成果一等獎,是一個專家型的教師。
教師素質高,教學能力強。雄厚的師資實力,為該校創一流的示範性實驗學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的管理,展示新世紀風采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管理對質量具有決定作用。俗話說:管人先管心,只有心心相通,才能力量無窮,才能最大地調動師生積極性。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非常重視校領導、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情感溝通,重視三者之間的良好互動,終於得到了「三個三」的新鮮經驗: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情感溝通、領導班子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溝通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提高班子的管理積極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三個顯著效果——領導管理實績顯著、教師教學實績顯著、學生學習成績顯著。
其次,實行量化與質化相結合的管理。為了更好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該校過去根據教師工作量的多少,實行了量化的管理,即把教師的獎金和工作量結合起來。這種方法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原則,但不能體現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該校又在此基礎上實行質化管理,即把教師的獎金同教學質量掛鉤。每一學期非畢業班的中段試和期末試,學校都統一出題,統一組織考試,年級交換改卷,統一登分,整個過程都由教導處操作,考出的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標准之一的量化與質化相結合的管理,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原則,可操作性強,透明度高,教師十分贊成,教師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出現了爭上課、上好課的現象。
再次,實行年級領導分工包干責任制。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的每一個年級都安排一位行政領導專抓,並實行包干責任制,即級領導要負責把一個年級的學生從初一管到初三畢業,效果好的,給予表彰和獎勵。這樣,把級領導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避免了管理不到底或半路撒手的情況。
新的質量,達到高標准要求
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在深化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堅持「質量立校,師資興校,科研強校,特色亮校」的辦學策略,狠抓「立校之本」,面向高州市從各鎮及市區挑選思想、學習雙優學生,保證生源的整體素質。該校師生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03—200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測試,所有學科達標,其中初一英語科平均分112.3分,全級有128人滿分;初二級數學平均分113,優秀率85%。
2004年全國初中「五羊杯」競賽,該校陳冠鵬獲得全國一等獎(茂名市唯一);在2004年全國數學競賽中,該校學生張倚豪榮獲全國一等獎(高州市僅4名);組隊參加高州市作文競賽,四人全部獲獎,賴權東等同學的作文發表於各級各類的報刊,首次組隊參加2003年高州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取得總分第四名的好成績。此外該校還被評為茂名市治安事故為零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高州市衛生評比第一名。該校先進的辦學經驗先後在《茂名日報》、《茂名晚報》、《廣東科技報》、《廣東電視周報》等報刊登。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高度評價該校的辦學成績,先後有省內外兄弟市的20多間學校組隊到該校參觀學習。團省委又在該校召開「扶貧助學」現場會,把該校經驗向全省推介。
2005年五月,茂名市教育督導評估組對該校進行評估後,給予「投入最大、發展最快、管理最嚴、質量最佳、聲譽最好」的高度評價。
Ⅵ 高州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高州市第一中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高州市第一中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Ⅶ 高州市第一中學的歷任校長
學校歷任校長如下:
解放前(1934-1949)歷任校長: 林翼中 首任校長 合浦 曾任廣東省民政廳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執委、廣東省參議會議長。 1934.1—1940.7 黃麟書 首任
副校長 龍川 日本師范大學畢業,曾任中國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執委、廣東省教育廳廳長。 1934.1—1940.7 曾如柏 代校長 田陽 國立北京大學畢業、德國柏林法學博士,曾任廣東省教育廳長。 1936.8—1937.7 江茂森 校長 高州 國立中山大學學士,廣東省營產物處經理。 1940.—1942.10 江友松 校長 高州 曾任廣東省營產物經理處駐港主任,茂名參議會議長。 1941.11—1943.3 李士秀 代校長 高州 廣東國民大學學士,曾任廣東省參議員,廣東政府視察。 1943.3—1949 解放後(1949-今)歷任校長: 姓名 職務 任職年月 姓名 職務 任職年月 曾邦政 校長 1949.11—1951.7 劉北漢 副校長 1985.2—1989.7 朱耀文 副校長 1949.11—1951.7 丁衍權 副校長 1988.5—1990.7 陳耀發 副校長 1949.11—1950.8 熊克本 副校長 1989.8—1992.7 張文光 副校長 1951.8—1959.3 梁齊河 副校長 1989.8—1992.7 吳**華 副校長 1954.7—1957.8 羅信熙 校長 1992.8—1997.7 鍾雄才 校長 1959.7—1965.8 龔銓興 副校長 1992.8—2004.7 張兆鈞 副校長 1958.11—(病休) 嚴仁輝 副校長 1992.8—1995.7 李克夫 副校長 1958.11—1959.7 賴海權 副校長 1994.9— 李 緯 副校長 1958.11—1959 吳漢召 副校長 1995.8—2004.7 張文光 第一副校長 1962.8—1971.8 楊 播 副校長 1996.9—1997.7 盧顯文 副校長 1963.8—1965.8 楊 播 校長 1997.8—2001.7 鄭 棠 副校長 1964.8—1966.2 賴海權 副校長 1994.9— 周汝欣 副校長、校長 1965.8—1975.7 龔銓興 副校長 1992.8—2004.7 陳加傑 副校長 1972.5—1987.8 吳漢召 副校長 1995.8—2004.7 甘光正 副校長 1972—1974 黃仕綿 校長 2001.8—2004.7 屈偉昌 校長 1973.8—1978.12 賴海權 副校長 1994.9— 譚天笑 副校長 1975.8—1977.7 龔銓興 副校長 1992.8—2004.7 張文光 副校長 1977.8—1984.4 吳漢召 副校長 1995.8—2004.7 梁廣鑒 副校長 1978.2—1978.8 潘裕岳 校長 2004.8—2008.8 李克夫 校長 1978.12—1985.2 賴海權 副校長 1994.9— 陸治乾 副校長 1979.8—1981.8 蔣祖恆 副校長 2004.8— 蔡偉平 副校長 1981.8—1983.6 賴 力 副校長 2004.8— 鍾廷輝 副校長 1980.8—1983.3 朱 雪 副校長 2004.8— 黃正珍 副校長 1981.12—1987.8 揭章武 校長 2008.8—2013.12 曾文江 校長 1985.2—1992.7 杜錫孟校長2013.12—
Ⅷ 高州中學和高州一中哪個好
高州中學的取生分數線高一個層次。所以那裡的學習氛圍稍濃一點, 但相對要緊張一點。所以能上高州中學去高州中學, 上不了就不必勉強,因為高州一中也確實不差,而且學習沒有那種緊迫感。
Ⅸ 茂名一中和高州中學哪個好,哪個師資比較行
兩個學校對比抄下吧,師資力旗鼓襲相當,學風也差不多,高中中學的學習氛圍好很多,但低素質的擇校生多。茂名一中實際在電白學習氛圍比較一般,老師很多也是上完課就趕回家。校園上,茂名一中位於海濱郊區,依山傍水佔地達1000多畝。而高州中學位於高州城南,背靠天子嶺,左右分別是筆架山和掛榜嶺,佔地280畝。高考成績來說,高州中學輝煌在八九十年代,茂名一中輝煌在十幾年前,都已經風光不再,2019年高考,高州中學4人上清華北大,茂名一中有1人上清華北大,600分以上高州中學100人,茂名一中74人,一本以上高州中學1314人,茂名一中1123人。傑出校友其實很重要,大學畢業後你會發現校友還是挺重要的,傑出校友方面,高州中學有原中科院院士學部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丁穎,原教育部副部長林礪儒,世界著名畫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丁衍庸,北大教授、博士生導師、核物理專家、國家自然科學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楊澤森等等,而茂名一中的傑出校友有小米原副總裁黎萬強,還有大參林老闆……
Ⅹ 高州一中和官橋中學比較,哪間學校好一點
高州一中好很多
(2010年)
重點線 87人,
本科1609人A線達876人,
專科2867人A線23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