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招電話 > 城峰中學領導電話號碼

城峰中學領導電話號碼

發布時間:2021-01-18 09:32:36

1. 城峰中學的優良傳統

學校歷來重視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以「環境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為核心,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百花齊放、健康活潑、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增強活動內涵,為學生發揮個性特長搭建平台。傾心打造校園文化精品,藉助校園文化藝術節這一有效載體,讓學生真正在活動中施其所長,展其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陶冶師生的高尚情操,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校園。
學校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堅持「優者成才,各顯所長,凸現個性,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發展他們的個性。學科競賽在省、市屢獲佳績,為同類學校所矚目。高考成績穩步提升,不斷實現新的突破,產生新的亮點,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好評。持續強化藝術特色教育。

2. 仙居城峰中學一間宿舍幾個人啊

我就是城峰的-女生高一的是十個人的,有個大櫃子-每個人可以放東西的-
應該在主要住在三樓的-二樓有一小段也是女生住的
男生也一樣吧-我是女生-剛畢業的-

3. 仙居城峰中學素質怎麼樣

素質還可以,看班級的!貌似美術班成績好一些,其次看這個班級老師管不管

4. 城峰中學戴雨蒙同學參加有關作文比賽

屈原愛國故事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 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 「博聞強志, 明於治亂, 嫻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 以出號令; 出則接遇賓客, 應對諸候, 王甚任之」. 因為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蘭的嫉妒, 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 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 連帶的也不採納他的諫言, 最後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悲憤, 落拓江湖, 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 懷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後數十年, 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為秦所滅. 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姓的心中.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雄黃酒:
據說屈原投江後, 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 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起船隻, 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 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准備的粽子, 雞蛋等食物, 撲通的往江裡面丟, 說是讓魚假吃了, 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 一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 說是要葯暈了蛟龍, 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 過不了多久, 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 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 抽了筋, 脖子上, 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 脖子上, 又用雄黃酒抹七竅, 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從此以後, 每年到了五月五日, 人們都要劃龍舟, 吃粽子, 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有些地區, 則在端什節插菖蒲或艾草於門上, 這固然是因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 不過, 關於這項艾習俗的起源, 民間則有一種說法.
插菖蒲, 艾草
唐朝僖宗年間, 黃巢領兵造反, 所到之處, 殺人百萬, 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 就急急忙忙的逃難. 這一年五月, 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 兵臨鄧州城下, 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 只見一波波的老弱婦孺湧出城外, 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 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 另一隻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 黃巢感到很奇怪, 就下馬問道: 「大嫂, 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裡去」那婦人回答: 「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 不日就要攻進鄧州. 城裡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 我們這些老老小小, 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又指著小孩問她: 「你為什麼手牽小的, 卻懷抱大的呢」那婦人就說: 「懷里抱的, 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里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 萬一情況危急時, 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 也得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黃巢聽了, 深受感動, 就對那婦人說: 「大嫂, 好快快回去, 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 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 」婦人聽了, 將信將疑, 不過她還是回到城裡, 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 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裡, 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 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 黃巢只得無可奈何的領兵離去, 全城因而得以倖免於難. 為了紀念這件事, 此後每到端午節, 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 艾草, 這項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學而不厭 講究方法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時期,他就酷愛讀書,認為讀書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會之理」。18歲時,為了謀生,他在做醫生還是當塾師之間選擇了後者,從此開始了「一生都教書」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學生讀書,晚上自己還要去拜先生學本領,因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給學生」。

徐特立讀書時很講究方法,積累了一套自學經驗。20歲的時候,他准備讀八股文,參加那時候的科舉考試。有一次,他步行80里路,跑到長沙城裡,拜訪有名的陳雲峰先生,想請陳舉人看看自己的八股習作寫得怎樣。老舉人看過他的八股文,下了一個評語:尚有「一隙之明」。接著問他:為什麼不讀書,而要讀八股?陳舉人耐心地告訴徐特立: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八股文形式板,是束縛人們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半年之後,徐特立又去拜訪陳雲峰,陳舉人這次送給他一把扇子,並在扇面上題寫了一段話:「讀書貴有師,尤貴有書。鄉村無師又無書,但書即師耳。張之洞《書目答問》即買書之門徑,《輶軒語》即讀書門徑,得此二書,終生受用不盡。」徐特立非常高興,馬上跑到書鋪買了《書目答問》和《輶軒語》帶回家,當做自學指南。以後,他再也不做八股文了,而把「讀書貴有師,尤貴有書」牢記在心。後來回憶往事時,徐特立很有感觸地說:「我一生知道讀書的方法,就得益於那位舉人先生。」

讀古書很費時間和精力,徐特立從不貪多,他遵循著兩條原則:一是「定量」,一是「有恆」。比如《說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讀兩個,計劃一年讀完。他認為光貪多,不能理解和記憶,讀了等於不讀。他在教中學生的時候,也是這本書,要求學生每天課余記一字,兩年學完,有些學生偏要星期六同時學6個字,結果,到默寫的時候,多半人都寫不出來。他說這就是「不按一定分量、不能保持經常學習的害處」。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在湖南一師教書的時候,他發現一般學生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閱讀時貪多求快,不求甚解。他就把自己長期刻苦自學得到的經驗介紹給大家。他認為,不怕書看得少,只怕囫圇吞棗不消化。他教育學生,讀書要注意消化,要學會思考並評定所讀的書的價值。他教給學生,讀的時候,要標記書中的要點,要在書眉上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和意見,還要摘抄自己認為精彩的地方。這樣讀書,讀一句算一句,讀一本算一本。那時,他的學生中實行這種方法最堅決、最有成績的是毛澤東。他幾年中就寫了幾網籃的讀書札記,文學和思想修養水平提高很快。

徐特立讀《聯共黨史》的時候,開始書店只出了上冊,他就買了一本閱讀。後來聽說有了蘇聯版本的上下冊,他就借了下冊抄讀,因為是節抄,就要做詳細分析後再抄,結果,他對於《聯共黨史》下冊的了解比上冊深刻。於是,他再回來把上冊節抄一次。由此,他又得出了一個結論:買書不如借書,讀書不如抄書,全抄不如摘抄。

1919年,43歲的徐特立已經是一位在湖南省頗有聲望的教育家了。但是,當他得知蔡元培、李石曾等教育家發起了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時,又積極地加入了這個行列。許多人表示驚訝,但是徐特立是慎重考慮後才決定的。勤工儉學的宗旨是「勤於工作,儉以求學,以增進勞動者之知識」,徐特立很贊賞這個宗旨,他說:「我今年43歲,不覺就到44、45,一混60歲就來了。到了60歲,還同43歲時一樣無學問,這17年,豈不枉過了日子?這17年做的事情,豈不全無進步了?到了60歲時後悔,那更遲了,何不就從今日學起呢?」於是,他放下教師的架子,以一名普通的老年學生的姿態,和青年們一起奔赴法國,去學新知識、新本領了。

誨人不倦 忠誠事業

徐特立60歲的時候,在一篇3000字的自傳里,提到自己「一生都是教書。從蒙館、初小、高小、師范、一直到高等師范,我都擔任過教員。在高等師范當教員時也沒有脫離小學校職務,因為我愛教小學生。」徐特立從寧鄉速成師范畢業以後,懷著「創造事業」的理想,就和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辦了梨江高等小學堂。半年以後,徐特立應邀到長沙周南女校任教。辛亥革命以後,為了發展小學教育,徐特立白手起家,辦起了長沙師范。當時,為解決家鄉農民子弟求學問題,還自費辦了一所五美小學。後來,他又在湖南第一師范任教。參加革命以後,他在中央蘇區擔任教育人民委員部副部長,培訓掃盲骨幹,開展掃盲運動;又艱苦創業,辦起了中央列寧師范。在艱苦的長征途中,徐特立也沒有忘記自己教育家的職責,抓住每一個機會,教戰士們學文化,他的熱情、耐心使戰士們深受感動。

徐特立辦教育,有自己的主張,敢於向歷史的偏見挑戰。過去,學校的大門不向貧苦大眾開放,徐特立創辦長沙師范時,就大膽地招收了一個鐵匠和一個退伍兵,破了先例。這件事在教育界引起了一些人的閑言碎語,有人嘲笑他是補鍋的,還給他起了個綽號——「徐二鑥鍋」。徐特立反而很高興、很自豪。在教學實踐中,他平日最喜歡貧苦學生,他辦過夜校以給他們更多的受教育機會,知道他們並不缺乏聰明才智,從他們中間是可以造就人才的。

徐特立主張教育民主,注意引導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在長沙師范當校長的時候,當時14歲的田漢和幾個喜歡文學的同學,經常在自修室的窗戶上貼一些打油詩,逗得人們捧腹大笑。其中兩首是學習藏頭詩的作法,把校長徐特立、老教師首之龍和黃竹村的姓名也嵌了進去。一首說:「特立狂濤駭浪中,寶刀血濺首之龍。」另一首寫道:「黃竹村中雞犬喧。」兩位老教師看後氣得渾身顫抖,要求校長嚴斥學生。徐特立安慰了兩位老教師後,就立即找來學生。田漢說:「我們對黃先生和首先生毫無惡意,是一時興起,開開玩笑,逗大家快樂。」徐校長確信他講的是真話,又覺得詩句中透露著學生的才智,便和氣地告訴他們:喜歡寫作是一件好事,只是不要把時間、心思花在游戲筆墨中,最好寫些有意義的文篇,鍛煉自己的才幹。校長的談話鼓勵了學生們辦《窗戶報》的積極性。一時像雨後的春筍,幾乎每個自修室的玻璃窗上都貼出了窗戶報。田漢辦的《祖鞭報》尤為突出,他用痛快淋漓的筆調,抒發了愛國愛民的思想。徐特立便經常把《窗戶報》上的優秀詩文,轉載到自己編的《教育周報》上,老教師們的態度改變了,學生們更是高興。

徐特立不喜歡用強硬的方法管理學生。在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校長的時候,他明確提出:「教育學生不應該用強制手段,更不應該用粗暴的態度。中國古代溫柔敦厚的『詩教』,今天學校教育中還用得著。」為了實行「詩教」,他在學生自修室通往教室的走廊上,懸掛了一塊大黑板,專門用來寫詩。有一次,他得知有一個姓湯的學生和一個姓余的學生,拚命讀書,影響了身體健康,覺得很不好,就寫詩建議他們停學休息,同時也算對大家敲一下警鍾。詩是這樣的:

「我勸湯生並勸余,勸君休業莫躊躇。

為何瘦得皮包骨,不愛身軀只愛書。」

徐特立很注意節儉治校。有些教師上課,粉筆頭總是隨手扔掉。而徐特立見了,總要撿起來,留著自己上課、寫黑板詩時用。有些學生說他「小氣」。他就寫下了這樣一首黑板詩:

「半節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

讀了這首詩,說他「小氣」的學生明白自己錯了。發現有同學浪費飯菜,徐特立就找她們談話,並且寫詩教育大家;看到有兩個班的學生學習成績很突出,徐特立就寫詩鼓勵她們,說明女生智力並不比男生差……同學們每天都要去讀讀黑板詩,不論是表揚、批評,還是規勸,都是一次思想品德教育。徐特立給黑板詩起了一個總題目,叫做《校中百詠》。

徐特立也有嚴厲的時候,卻又與眾不同。一次,一個叫粟福基的學生鬧事,經過校務會議討論,決定給予開除處分。徐特立開始是贊成的,可是事後心裡總不踏實。他越想越覺得不能把粟福基推出校門不管,他想到這個同學學習不錯,也有組織才幹,不該輕率開除。他馬上派人把粟福基從家裡找來,跟他做了一番嚴肅、誠懇的談話,然後介紹他到長郡中學繼續上學。粟福基十分感動,後來成了長郡中學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沒有字的教科書

徐特立「一生都是教書」,他自身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情操和優秀品質被人們喻為「沒有字的教科書」,教育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生。

徐特立斷指血書的故事是一本最感人的愛國主義教科書。1906年,他在周南女校教書,有機會閱讀了《民報》、《猛回頭》、《新湖南潮》等革命刊物,思想上發生了變化,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並指引學生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1909年的夏天,他應約在修業學校作時事報告。他痛斥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無所不至的侵略,列舉了一樁樁傳教士毒害中國人民的慘案,他越講越憤怒,慷慨激昂,聲淚俱下。忽然,他跳下講台,跑到廚房取出一把菜刀,當眾砍下自己左手的一節手指。他用鮮血寫下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八個大字,表示對帝國主義的憤恨和雪恥的決心。因為流血不止,他暈倒了。事後,省內外許多報紙都以顯著位置報道了這一消息,徐特立的愛國壯舉教育了各界人士,激發了許許多多教師和學生的愛國熱情。

作為一位傑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一生都保持著樸素節儉的優良品質,這是一本難得的修身教科書。早在湖南一師的時候,徐特立的生活節儉,就是全校聞名的。他的住處簡簡單單,沒有大皮箱,沒有大櫃,沒有什麼值錢的傢具,有的只是破舊的書籍。當時,長沙教育界有一個風氣,中學教師被認為是有體面的人,出門都要坐轎子,顯示紳士派頭。可是徐特立卻從來不坐轎子。他在長沙師范當校長,又在一師兼課,兩個學校相距約10里地,他每次都是往返步行。遇上雨雪天,他就穿著「釘鞋」,打著雨傘,夾著講義,從不缺課或遲到。一些教師看了很感動,慢慢地也都學著不坐轎子了。

1937年,徐特立領導著陝甘寧邊區的教育工作。黨中央剛進駐瓦窯堡的時候,當地只有一所學校。一天,徐特立去聽課,他穿著破皮襖,腰系一根繩子,學校的教師還以為他是紅軍的馬夫,沒在意。第二天,徐特立又和董必武、馮雪峰一起去聽課。馮雪峰向教師們介紹了徐特立,教師們大吃一驚,原來那穿著極為樸素的「馬夫」,竟是邊區教育部部長。有兩首小詩描述他在延安時的儉朴生活:「延安諸老惟公特,生活簡單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補綻,自煮瓜果充糧食。」「少騎公馬多徒步,不要隨從來照護。攜帶兩個冰饃饃,一天開會好幾處。」

建國以後,徐特立住在北京,物質條件好了,他依舊保持節儉的作風。他常對親屬說,生活上的簡朴,不僅可以省下錢來用於公共事業,更重要的是不脫離群眾,鍛煉人的革命意志,培養人的高貴品質。他的衣被鞋帽都是從延安時一直穿用到解放後,只要能補的,他就堅持不換新的。後來,他同意添置一套料子服和一雙皮鞋,平時也不穿,只是因為要經常出席一些重要宴會和參加外事活動的需要。他在飲食上也十分簡單,一直愛吃五穀雜糧和蔬菜。開始,他和中央宣傳部的部分工作人員住在一起,房子很舊,也較擠,孫輩回家就睡在辦公室的地板上。1952年,組織上要給他蓋幾間房子。他幾次表示不同意,說等將來生產搞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再考慮。後來經過多次說服,並將修建費減去了1/2,他才勉強同意。他住在香山時,很少一個人坐小車。他跟警衛員算過一筆帳:汽車、汽油是用實物或黃金從國外進口的,從香山到城裡,來回幾趟就把一個中農的全年收入跑掉了。後來進城居住了,他還常常以步代車,保持了優良傳統。

1968年11月28日,91歲的徐特立老先生因病去世。他是一位偉大的師表,他為中國教育事業奮斗的一生,永遠為人們緬懷,被人們稱頌。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於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著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後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
1275年,將賈似道十三萬大軍消滅,朝廷便再無可用之兵。此時宋恭帝在位,年僅四歲,太皇太後謝氏臨朝聽政,不得不發出「哀痛詔」,號召天下四方迅速舉兵「勤王」。文天祥當時正擔任贛州知府,他「捧詔涕泣」,並立即行動,在兩三個月內便組織了第一支「勤王」隊伍近萬人,幾經周折,趕到了臨安。而在成千上萬大小地方官中,帶兵勤王的只不過他和張世傑三人而已,這個政權腐朽到什麼程度,可見一斑。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顏兵臨皋亭山,左相留夢炎早已投降叛變。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顏雖願受降,卻要右相陳宜中去元營洽談,陳哪有這個勇氣?當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謝太後唯珂派人只剩下一個文天祥。他毅然臨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慮是「戰、守、遷皆不及施」,「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他甚至藉此機會觀察一下敵營的虛實以謀「救國之策」。但是他沒有想到,正當他指斥伯顏扣押不能返回宋營,他的義兵則在同時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敵人的兇殘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無恥的投降派卻使他遭到了第一次嚴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鎮江),在義士的幫助下,逃脫了虎口,據他在《指南錄後序》所記,至少有十六次倖免於,經過千辛萬苦,於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溫州,此時他聽說度宗的兩個兒子(即恭帝的兩個兄弟)已逃到福州,於是立即上表勸進。不久,被詔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樞密院事,後又命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劍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帥旗,號召四方英雄豪傑,各各起兵,民復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統兵進軍江西,收復南部數十州縣,同時圍困贛州,湖南、湖北皆起而響應,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統治者大為驚慌。元忙調40萬大軍來解贛州之圍,另派兵五萬追 擊文天祥。文部不過五千餘人,這年八月,空坑一戰,遂致大敗,部將數人犧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趙時嘗在緊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軍,文才得乘間逃脫。趙隨即被殺。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時間內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並沒有灰心喪氣,他下定決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殘軍,加以擴充,移兵廣東潮陽,不幸於十二月二十日兵敗五坡嶺,文天祥自度難以逃出重圍,當即吞服隨帶的冰片,以求一,免遭污辱,但他並未,而在昏迷中被俘了。這是他遭遇的最後一次嚴重的挫折。從此以後,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統領義軍在戰場上與元軍拼殺。
文天祥被俘後,打定主意,只求義而不求苟生。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還在伯顏將他扣押北營時,他便明白地告訴對手:「宋狀元……所欠一報國耳,宋存與存,宋亡與亡,刀鋸在前,鼎鑊在後,非所懼也,何怖我?「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馬來文天祥囚所勸降,文天祥長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裡,阿合馬卻要他下跪,文天祥說:」南朝宰相見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馬以勝利者自居,傲慢地說:「你何以至此?」文天祥嘲諷地說,南朝若早用我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會到你這里來,你有什麼可神氣的阿合馬用威脅口氣對左右說:「此人生尚由我。」文天祥正義凜然道:「亡國之人,要殺便殺,道甚由不由你。」阿合馬自討沒趣,灰溜溜地走了。同年年底,元丞相孛羅審問文天祥。孛羅一來就擺威風,要文跪下,遭到文拒絕,左右便用武力強使文天祥作跪拜狀,文凜然說道:「天下事,有興有廢,自古帝王以及將相,滅亡誅戮,何代無之?天祥今日……至於此,幸早施行。」臨刑前夕,皇帝忽必烈親自出馬勸降,以宰相之職作為誘餌,妄圖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嚴厲拒絕。忽必烈只好問他,那你究竟要什麼呢?文天祥回答說:「願以一足矣!」文天祥這種以身殉國,視如歸的的偉大精神使得敵人束手無策,一籌莫展。這實際上等於宣布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他自己所贊頌的「正氣」的勝利。也等於宣布侵略者的失敗,是一切投降派和賣國賊的失敗。
在國家民族危亡緊急時刻,文天祥無時無刻不把國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對投降派和姦佞之徒從不留情。1259年,元軍渡江圍鄂州,皇帝寵幸的內侍董宋臣慫勇宋帝遷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斬董宋臣。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軍大將呂文德為和義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呂師孟為後部尚書,投降氣氛一時彌漫京城,文天祥又上書乞斬呂師孟,以穩軍心。文天祥被俘後,留夢炎一班降賊都曾硬著頭皮來勸降,文一律唾罵之置,就連先已投敵的宋恭帝前來勸降時,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確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他並不對帝王愚忠,而只無條件地忠於國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義。他後留下了大量詩文,其中如《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留取丹心照汗青」;獄中所作的《正氣歌》以及後從其衣帶中 發現的「衣帶詔」(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都已成為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絕唱,成為民族精神財富的寶貴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5. 仙居城峰中學中考分數線多少

600分以上。

6. 城峰中學美術班。

你們美術班都是幾月份出去集訓的

7. 城峰中學選課系統平台非法用戶怎麼辦

選課網址是什麼

8. 仙居的城峰中學是全日制學校嗎,什麼是全日制學校園呢

是的 城峰中學的高中挺不錯的

9. 2020城峰中學招生會不會一下招滿

2020年,城峰中學對於地區教育下達的
招生計劃,在招生中肯定會一次性招滿,
絕對不會允許留下尾巴的,如果不及時
完全招生任務,那麼校長將被撤職查辦的,他敢嗎?

閱讀全文

與城峰中學領導電話號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