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太原市36中怎麼上
如果戶口在附近最好,如果不是那就不好說了,找對了人可能很好上,找不對了花錢也上不了。
Ⅱ 太原36中的學校概況
學校秉承和衷共濟、教學相長的辦學思想,堅持文化立校、科研強校、品質興校的辦學思路,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學校現有教學班43個,在校學生2100餘人,教職工在編人員174餘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8人,大學本科學歷教師達100%。山西省特級教師1名,教學能手15人,太原市教學標兵18人,太原市教學能手33人,省市學科帶頭人12人,高水平骨幹教師55人,獲得省市優秀班主任達68人次。
學校堅持把教師作為學校的第一資源,視為學校之本,強校之魂。倡導全體教師發揚謹嚴、博雅、知人、善教的教風,傾力打造勤勉、思辨、篤行、養慧的學風。學校常年舉辦運動會、籃球賽等各項活動,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學校在發掘《初中精準性學習目標的設定與實施研究》課題(該課題為太原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2014年又申報了「基於翻轉課堂的自主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的新課題,此課題已被列為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為「十三五」期間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推進奠定了基礎。以「自主、互助」為特徵的新課堂模式的推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使教師間增加了溝通,營造了同伴互助,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圍,在教育實踐中實現了共創、共生、共享、共贏的局面,「自主互助,開放探究,精細管理,分層優化」的教學模式逐漸形成。各學科成績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中進展迅速,效果顯著。
Ⅲ 太原市三十六中的學校概況:
學校現有教學班40個,在校學生2100餘人,教職工174人 ,128名教師中研究生進修班畢業者18人,產生了山西省特級教師1名,教學能手15人,太原市教學標兵18人,太原市教學能手33人,省市學科帶頭人12人,高水平骨幹教師55人,省市優秀班主任68人次,一支師德高尚,作風過硬,業務精湛,愛崗敬業,勇於進取的教師隊伍,構成了太原36中快速發展的中流砥柱。 多年來全體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揚「思想爭先,業務逞能,團結進取,嚴謹治教,精心育人,無私奉獻」的三十六中精神,敬業、愛崗、愛生、樂教,積極探索,大膽改革,勇於創新,有100多位教師參加了「數學自學輔導實驗」、「目標教學實驗」、「JIP」實驗、「大面積提高初中課堂教學質量」實驗,通過實驗廣大教師,對學生是主體,教師要善教,要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要從多方面來培養學生,形成了共識。學校還以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的改革為突破口,進行了綜合整改,這些改革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形成了團結、向上、創新、奉獻的良好氛圍,成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校蓬勃發展的原動力。
如今,學校秉承和衷共濟、教學相長的辦學思想,堅持文化立校、科研強校、品質興校的辦學思路,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伴隨著山西轉型跨越、教育強省的時代車輪,這所與改革開放一起成長的學校,以青春的朝氣,巨大的潛力,躬身打造著輝煌的品牌。
Ⅳ 山西省太原市36中招生分班考試很難嗎
有點難度
但是主要是看考生得情況
也就是摸底
正確對待就好
Ⅳ 太原市36中是寄宿制嗎
不是吧 - - 初中很少有人寄宿,現在都是按片分的。問清楚吧~ 估計沒有宿舍啥的
Ⅵ 太原36中的聯系方式
地址:太原市迎澤區南內環街161號
Ⅶ 太原市36中的網站是什麼
36中操場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學校,位於迎澤區南內環街汾河之濱,建於1980年,是太原市最早的省級示範初中之一。校內建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綜合辦公樓、多媒體設備、校園電子監控系統、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計算機、舞蹈、體能測試等專用教室,有多功能階梯教室和會議室、閱覽室,有藏書7萬余冊,操場鋪設塑膠。 學校現有教學班54個,在校學生3100餘人,教職工在編人員150餘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8人,大學本科學歷120人。中教高級34人,中教一級80人,省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9人,市高造詣學科帶頭人7人,高水平骨幹教師51人,省/市優秀班主任39人次,省/市教學能手38人。 學校常年舉辦運功會、籃球賽等各項活動,豐富學生課餘生活。2009年,學校進行校園全面整修,2009年10月底基本竣工。2010年9月,學校將迎來30周年校慶。
學校成就
1992年來,三十六中中考總均分十次名列太原第一,近年仍居全市前列。並獲得山西省先進示範初中、山西省義務教育先進學校、山西省德育示範學校、太原市「園林化單位」、 「十佳文明單位」 、全國「義務教育模範單位」等多個獎項。 學校積極培養各類人才,常年組織參加各項競賽,2007年獲得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全國應用物理競賽一等獎,全國化學競賽二等獎。2010年,獲全國初中數學競賽太原賽區一等獎。
地址:太原市南內環街67號 網址:http://www.ty36z.com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Ⅷ 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學的詳細內容
人才篇人才興校,爭創一流謀發展學校堅持把教師作為學校的第一資源,視為學校之本,強校之魂。倡導全體教師發揚謹嚴、博雅、知人、善教的教風,傾力打造勤勉、思辨、篤行、養慧的學風。「鑄師魂,養師德,做師表是36中全體教職工多年以來始終不渝的追求。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啟蒙者,也是學生行為道德的示範者,更是學生成才成人的引導者。學校實施了358名師培養工程,即:3年年輕教師出徒,5年成為教學骨幹,8年成長為名師。學校不斷加強教師培訓力度,定期組織各學科教師到沿海教育名校進行參觀學習,實地觀摩,並邀請知名教育專家、教學骨乾和領導來校指導工作,通過「走出去」學習與「請進來」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開拓了教師的視野,增強了教師的課改意識、創新意識。近年來,一大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產生了山西省特級教師1名,教學能手15人,太原市教學標兵18人,太原市教學能手33人,省市學科帶頭人12人,高水平骨幹教師55人,省市優秀班主任68人次,一支師德高尚,作風過硬,業務精湛,愛崗敬業,勇於進取的教師隊伍,構成了太原36中快速發展的中流砥柱。
教改篇質量為重,教學課改寫華章太原三十六中從「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宗旨出發,以實現「教師得到發展,學生得到成長,家庭獲得希望」為目標,加強教育科學研究,以教科研促轉變,以轉變促發展。力求使每一個從36中走出的學生都成為具有強健的體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意志品質和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學校在發掘《初中精準性學習目標的設定與實施研究》課題(該課題為太原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2014年又申報了「基於翻轉課堂的自主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的新課題,此課題已被列為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為「十三五」期間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推進奠定了基礎。以「自主、互助」為特徵的新課堂模式的推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使教師間增加了溝通,營造了同伴互助,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圍,在教育實踐中實現了共創、共生、共享、共贏的局面,「自主互助,開放探究,精細管理,分層優化」的教學模式逐漸形成。各學科成績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中進展迅速,效果顯著。為全面減負,從嚴格日常教學管理入手,注重行動研究;加強各學科集體備課,不斷提升全體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執教水平。摸索出「教學—問題—歸因—設計—教學—反思」的行動研究模式。學校開辟了「走進新課程論壇」,為教師提供了相互學習,傳經送寶、總結自我、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通過迎澤區教育督導議課平台、校園網、36中教師微信群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學校教改理念新、方向明、目標高,形成了富有36中特色的模式。育人篇養成教育,樹人樹品育棟梁「教化之本,出於學校,文化之源,系於教育。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為育人模式的36中始終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全體教職工不懈追求的目標,使「敦品勵學」的校風不斷內化為每個師生的自身需求,逐漸轉變為他們的良好品格。學校把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作為己任,力爭為每個學子奉獻最優質的教育。學校養成教育最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通過開展長期持久的養成教育,培養自主、自立、自強、自律的陽光少年。學校堅信賞識和鼓勵是鞏固學生良好習慣的必由之路。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以群體的力量影響個體的心理,規范其行為是學校抓養成教育的又一重要手段:班級文化建設包含環境文化建設、管理文化建設、行為文化建設等多個方面。以此塑造群體心理,傾力推動全體學生的歸屬感、認同感。使「篤志、博學、質朴、高正」的校訓不斷內化為學生的人格品質。近年來摸索出了把心理健康教育和養成教育有機結合的新路,即靈活運用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在塑造學生良好心理品質和健康人格的同時,不斷強化學生行為養成的自我調控意識。2010年3月,太原市教育局授予太原三十六中「心理健康基地校」榮譽稱號。2011年10月全國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現場會在學校召開,學校「從心開始,以心導行」的養成教育思路受到全國同行的高度評價。2014年評為太原市德育質量考核養成教育精細化儀式教育示範項目先進校和校園文化示範項目先進校。文化篇校園文化,春雨潤物播芬芳——不斷加大藝術教育力度。以推進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建設為契機,重點推進民族精神的繼承與弘揚,以舞蹈、合唱、鼓樂等為載體豐富學生課餘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社團活動做到全覆蓋,使每個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個性得到張揚。校舞蹈隊、合唱隊堅持訓練,質量上乘,連續多年獲太原市藝術教育活動月比賽舞蹈聲樂團體一等獎,太原市中小學生乒乓球比賽團體第一名,山西省大中小學游泳錦標賽中學組團體總分第一名。校鼓樂隊獲得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打擊樂比賽金獎。——全面提升校園的文化氛圍。學校定期開展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等主題教育活動,形成文明有禮之風。學校隨處可見溫馨提示,牆壁上學生創作的國學書法繪畫作品,無不洋溢文明高雅之風,細節之處彰顯36中人的文化品位。——高規格落實標准化建設。學校大力進行教育裝備的標准化建設,不斷提高硬體設施質量,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達省一級標準的圖書館生均圖書35冊,電子圖書人均38冊;建設使用面積達1190㎡的綜合實驗樓,其中包括生物標本室、生物實驗室、地理標本室、地理實驗室、勞技實驗室、科學探究實驗室、心理健康服務中心。2011年新建陶藝室,擴建美術、音樂活動教室,對舞蹈排練室不斷完善其設施設備。舞蹈室、音樂活動室、排練室使用規范高效,操場上新規劃建設了標準的羽毛球場地、排球場地,有專人負責,制度健全,為體衛藝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流的條件。2011年通過省、市義務教育標准化評估驗收,學校標准化建設水平受到上級和同行的一致認可。2013年10月太原36中作為迎澤區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學校呈現山西省的「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情況,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