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招電話 > 綏陽縣旺草中學電話

綏陽縣旺草中學電話

發布時間:2021-01-07 16:37:08

① 綏陽名人故事大全,家鄉名人故事,我的家鄉在綏陽,

詩鄉名人
尹珍(79-166年),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母斂縣(今貴州正安縣)人。著名學者、文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史稱西南大儒。
冉琎、冉璞史稱「二冉」,為綏陽縣青山平母台人,同父異母兄弟,南宋末年抗蒙名士。
劉天峰,明代綏陽高僧,號竹枝道人。有詩《辰山銅鍾》。
陳震祥,號空谷居士。萬曆二十八年(1600)平播州宣慰司楊應龍亂後,遷到綏陽之達摩溪定居。他是綏陽縣城的城建設計者和監造者。有詩《初建綏陽》.
詹淑,字士善,號槐野,湖廣麻城(今屬湖北)人。萬曆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1601—1605)任綏陽縣令。著有《輿圖記》、《儒溪書院存疑碑記》、《尹珍講堂錄》等。有詩《次韻·過螺水寺》、《矯矯尹氏》。
馬德,字少明,明萬曆年間舉人。曾任雲南河陽知縣,「平播」後,定居綏陽教授生徒。有詩《綏陽山》。
金甌卜,明代舉人。官仁懷縣教諭,長於詩詞。著有《雲游詩集》。
鐵成篆,選貢出身。萬曆三十三年至三十六年(1605——1608)任綏陽縣令。有詩《二冉故居》、《示冉氏諸生》、《重九寄盧占孚先生》。
馮士奇,萬曆三十七年(1609)任綏陽縣令。在綏陽期間有《詹公生祠碑記》、《重修儒溪書院碑記》、《綏邑建學碑記》等著作。有詩《初至綏陽》。
徹 宇,又名一庵,貴州綏陽人。生於明末。少時棄俗參禪,曾講法於錦江昭覺寺。清康熙十年(1671)辭歸綏陽,先後在綏陽黑澤水青蓮禪寺和金山寺講法。死於五涯寺。徹宇透悟禪宗,能詩,著有《一庵集》、《一庵語錄》。有詩《黑澤水靜室作》、《干溪道中》、《大峰赤霞寺》、《贈西山休休和尚》、《楊柳水送勇識師往白岩》、《將出桑木關》、《題神仙岩故址》、《初春椒溪道中》
。程生雲,明朝洪武年間拔貢,官至銅仁監軍副使。著有《求志軒集》。有詩《儒溪書院》、《懷白堂》、《懷冉琎冉璞兄弟》。
陳我聖,清康熙十一年(1672)拔貢,官至四川慶符縣(1960年撤消並入高縣)教諭。有詩《文廟》,著有詩詞集《御扁》。
任昌期,舉人,清康熙33年至41年任綏陽知縣。有詩《柳公祠》、《碧霄洞》、《金字蓮池》、《西峰晴雪》、《聖水三潮》。
劉宜震,歲貢,清康熙37年任綏陽訓導。有詩《雅泉噴珠》、《永山瀑布》。
周鳳翧,字叔雲。十歲喪父,奉母以孝。清雍正八年科舉人,乾隆二年中進士。未仕卒。有詩《過永明宮》。
張汝霙,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歲貢。有詩《游真武山》。
王觀,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貢。官至四川眉州州判。有詩《洋川曉望》、《螺江九曲》、《仙嶺棋局》。
周霖,字雨蒼,綏陽朗里(今風華鎮)人,清嘉慶六年科舉人。不仕,以授徒終老。有詩《雷水堰觀荷》。
丁步青,清嘉慶年間拔貢。有詩《自鎖江橋歸桂崗舘》。
陳忠榮,進士,精詩詞,著有《醉呤集》。
阮朝璉,字玉亭,清嘉慶十八年科拔貢。有詩《渡 江》。
敖右賢,清道光進士。道光十六年(1836)和十九年(1839)兩任綏陽縣知縣。有詩《游神仙洞》。
楊樹勛。清道光十二年至十九年(1832—1839)任綏陽訓導。有詩《陪秋田敖明府游神仙洞》。
田溥,字雪樵,清道光年間貢生,工山水畫。《遵義府志》協采。有詩《有 感》。
荻 安,清道光二十年(1840)任綏陽訓導。有詩《偕吉子方往游螺水約明日同登西山》。
丁世楨,字桂村。歷任雲南通海,崑山等縣知縣。著有《清華齋詩集》。有詩《偕節齋兄過辰山》。
於鍾岳,字伯英,咸豐九年任綏陽縣令。善詩,著有《喜笑山房詩稿》數卷。有詩《挽江炳琳破蠻王洞歌》。
王作孚,字春亭,道光二十九年(1849)舉人,咸豐三年(1853)進士,咸豐六年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江西瑞州、曹州知府,兩淮鹽運使司,兵部甫轉員外郎,山東布政司等職。著有《金字山房詩稿》、《制藝》行世。有詩《憶家居二首》、《吟金字山》、《甲寅攜家避難遇宗人留宿》、《四旬初度答僚友贈詩》、《四時迴文》、《至卜老場訪冉琎墓》、《答章邑侯歌》、《讀史雜感(13首)》、《聞綏陽失守》流傳。
張昭,清進士,做過京官,探親回京時曾攜帶綏陽手工空心面20擔進獻清咸豐皇帝,帝頗喜,後綏陽空心面便聞名天下。張精詩詞,著有《二銘窗詩稿》。
向春錫,清副榜,精詩賦,著有《文典》。
許鴻儒,字伯純,少有神童之稱,道光二十二年(1842)肄業於貴山書院,道光二十四年(1844)解元。有詩《贈彭亭雲重遊泮水》、《旺草石牛》。
雷廷珍(1852——1902),字玉峰。歷任綏陽洋川書院、興義縣筆山書院、貴陽學古書院主講。著有《音韻旁通》、《經義正衡》、《文字正衡》、《時學正衡》等書行世。廷珍以教學和著述報國為已任,為貴州培養了第一批具有近代科學文化的學生和聞名貴州的人物。史載「時黔英俊多出其門」。光緒二十八年受湖廣總督張之洞聘邀講學,途經重慶病逝,歸葬綏陽縣城南郊。民國七年廷珍畫像入祀貴陽扶風山尹道真先生祠內,其遺書被鐫刻於貴陽傳世,其事跡載入《貴州名賢傳》。
易為霖,字春膏。清咸豐四年因籌防守城立功擢升訓導,同治十年調雲南總督府作記室兼任糧台。後歷任雲南易門縣知縣,雲南解運京銅委員、雲南巧家廳同知。晚年定居昆明翠湖之濱。著有《疑奚齋詩稿》、《自省齋文稿》。有詩《糧台有感》、《平反冤獄》、《憶故鄉山水》。
雷玉峰,清拔貢,精經學,著有《音韻旁通》。
李映林,清歲貢,著有《蔚庵集》。歐陽澤,清歲貢,著有《蓮樵詩集》。
周林,清舉人。精文詞,擅長詩畫。楊開秀,清舉人精詩詞。曾執教於遵義新舟禹門沙灘,對沙灘文化的形成作出過貢獻。
田溥,清貢生,著有《有感》詩稿多首。
鳳翧,清進士,能詩文,精書法,著有《過永宣》等詩詞。
梁嘉樹,字梓台,清光緒年間歲貢。著有《永山瀑布》等八景詩稿。
李瓊林,精詩詞,主講洋川書院。
楊景鴻,清副榜,北學中國,名噪京華,精通典雅。黃維香,清歲貢,精詞賦,著有詩詞106首。
楊實田,清代遵義沙灘文化鄭珍的傳人,繼鄭珍、莫友芝後主講湘山書院,是我省晚清著名的理學家和詩人。在沙灘執教六十年,我國文化名人、清政府駐日大使黎庶昌等均出自門下。
童難先(1877——1938),即童匯源,綏陽城北人。清末附生,光緒三十一年(1905)留學日本東京宏文學院。在日本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畢業回國後,致力於教育事業。綏陽中學的創建者和第一任校長。精詩文,有詩《碧霄古洞》。
陳鳳樓,從政,精詩文,著有《鳳樓閑談》雜文集。
陳正勛,清光緒丙戌年歲貢。有詩《仙嶺棋局》、《辰山翼鍾》。李煥榜,晚清附生。民國十四年參與編修《綏陽縣志》。有詩《勝水三潮》。
侯樹濤,清末歲貢,民國十三年(1924)任綏陽縣長。有詩《題螺江》。
胡仁,字壽良,民國十四年至十六年(1925——1927)任綏陽縣長。在任期間,主持編寫了《綏陽縣志》。有詩《退思亭有感》(三首)。
梁書漢,字竹齋,清末附生。有詩《采蓮》、《翼鍾》、《丁卯夏邑侯胡公壽良招飲退思亭放歌》。
陳錫光,字繼明,晚清附生。民國十四年《綏陽縣志》編纂者之一。有詩《退思亭晚眺二首》、《綏陽外八景》、《綏 陽 內 八 景》、《岩谷雲深、蕖塘映月、接龍鎖水、丹楓倒座、義馬坊標、虹橋鳴波、香徑合浪》。

② 綏陽有幾所高校

綏陽縣有三所高中,分別是:

  1. 貴州省綏陽中學

  2. 綏陽縣旺草中學

  3. 綏陽縣儒溪中學

③ 遵義綏陽旺草古樓村杉樹坪楊姓字輩:世尚登單子,志章萬元鳴。二世祖:楊尚義,尚義祖有三子楊英楊仲楊吉

查《皇族通志·氏來族略》源,只有 尼瑪察氏 後漢姓楊 。 還有一說 為楊佳氏、楊吉爾氏、楊吉禮氏楊姓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渤海國有此姓,著名人物有功德將軍、詩人楊泰師、輔國大將軍楊承慶。明朝開原女真酋長楊木答兀,以楊為姓。老姓包括:愛新覺羅氏、尼馬察氏、尼瑪奇氏、揚佳氏、楊那氏、揚額理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尼滿吉氏、顏濟氏,顏濟哩氏,以及加入滿族的伏爾哈氏(赫哲族)、楊氏(漢族、朝鮮族)、揚吉氏(蒙古族)、易穆查氏等。

④ 大路槽在綏陽縣旺草鎮那點

貴州省綏陽縣旺草鎮的「大路山」實為大鹿山,當地方言均稱之為「大路山」,因為就在集鎮左手方向,當地無人不知。「大路山」分屬尹珍社區與鹿山社區管轄。站上「大路山」頂,整個旺草萬畝大壩盡收眼底,一覽無遺。

⑤ 綏陽旺草鎮周邊植被狀況

旺草鎮地處綏陽縣北部,東臨湄潭,西接茅埡,北接溫泉和青杠塘鎮。全鎮地域面積272平方公里。鎮內有全省十七個萬畝大壩之一的旺草大壩。可耕地面積5.0025萬畝,其中田2.6469萬畝,土2.3556萬畝,S207省道橫穿旺草壩區而過,是通往正安、道真的重要交通要道。

⑥ 遵義綏陽旺草在商丘的哪個方向

遵義綏陽旺草(★)在商丘的西南方向

⑦ 綏陽縣青杠塘鎮至旺草的303公路要擴健嗎

聽說要搞,現在在打隧道

⑧ 遵義市綏陽縣有多少個鎮

綏陽縣轄來12個鎮和3個鄉。
源12個鎮為:洋川鎮、鄭場鎮、旺草鎮、蒲場鎮、風華鎮、茅埡鎮、梘壩鎮、寬闊鎮、黃楊鎮、青杠塘鎮、太白鎮、溫泉鎮;
3個鄉為:坪樂鄉、大路槽鄉、小關鄉。
綏陽縣,隸屬貴州省遵義市。位於貴州省北部,大婁山脈中段,綏陽縣南北長75多公里,東西寬56多公里,總面積2566多平方公里,占貴州省總面積的 1.45%,占遵義市總面積的8.28%。東連湄潭,南臨遵義,西接桐梓,北靠正安。
綏陽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水熱同季。礦產資源有:煤、鐵、硫鐵鉀、鉛鋅、石膏礦、瓷土礦等幾十種。

⑨ 綏陽縣旺草鎮一年總產值有多少

旺草鎮年生產總值:19600萬元。
旺草鎮地處綏陽縣城北部,屬亞熱帶高版原山區。境內有全省權17個萬畝大壩之一的旺草大壩,有氣勢雄渾的蒼莽群山,有溫濕的宜人氣候,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全鎮除有一定儲量的媒、硫鐵礦、鋁土以及砂石等地下礦藏外,還有豐富的適合製造頁岩磚的頁岩資源,更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全鎮轄12個行政村、兩個社區,2010年末總人口70529人,其中農業人口67833人,非農業人口2696人,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耕地面積48205.0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小麥為主,全縣的四大糧倉之一。經濟作物有烤煙、辣椒、油菜。另外,養殖業也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旺草鎮屬亞熱帶高原山區,海拔780——1400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9度,最高氣溫39.5℃,最低氣溫-2℃,年降水量1156mm,總日照數1128.5小時,無霜期290天。

閱讀全文

與綏陽縣旺草中學電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