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上虞瀝海怎麼去越州中學(原紹興市第一中學分校袍江新區袍中北路8號)
瀝海鎮上,坐318去紹興客運中心轉
『貳』 紹興越州中學宿舍可以帶手機嗎
可以,不被發現想怎麼帶就怎麼帶,記得還要帶上充電寶哦,否則在教室充電要被抓的。。。
『叄』 紹興有哪些高中
紹興的高中有紹興縣越崎中學、浙江省新昌中學、紹興市稽山中學、浙江省上虞中學、浙江省諸暨中學等。
1、紹興市柯橋區越崎中學是一所實施三年制普通高中教育的全日制公辦教育機構。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6年的平水中學和青陶中學。
2006年7月被評為省一級重點中學,2015年9月被評為省二級特色示範高中。截至2015年12月,學校辦學規模設計為三個年級4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總數設計2000餘人。
4、上虞中學系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中央教科所實驗基地、浙江省文明單位。學校創辦於1956年,其間四易校址,六改校名。
在2003年由浙江日報、今日早報和浙江在線組織的「我心中的浙江名校」社會評議活動中,上虞中學和浙江省內其他30所著名中學入圍「浙江名校」。
5、浙江省諸暨中學是首批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1981年學校被列為浙江省重點中學;1999年被評為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14年4月被授予首批「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稱號。 浙江省諸暨中學創辦於1912年,源頭最早可追溯到始創於清乾隆二十一年的諸暨毓秀書院;
1970年諸暨縣紅旗中學和諸暨中學合並,更名為浙江省諸暨中學。 據2015年1月學校網站顯示,浙江省諸暨中學佔地面積近10萬平方米,共設61個高中班,學生3000餘人,教職工200餘人。
網路-紹興市柯橋區越崎中學
網路-浙江省新昌中學
網路-紹興市稽山中學
網路-浙江省上虞中學
網路-浙江省諸暨中學
『肆』 我想知道到紹興越州中學的公交車有哪些,我家在第二醫院附近
公交線路:315路,全程約12.5公里
1、從第二醫院乘坐315路,經過19站, 到達袍江公安分局站
到袍江公安分局下車,步行46米到達越州中學
『伍』 紹興市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1897年,山陰鄉紳、維新人士徐樹蘭捐銀一千兩,並籌得山陰縣沙租及紹郡茶業公所捐款四千餘元,仿盛宣懷所創天津中西學堂,以二等學堂(相當於中學)規制創辦紹郡中西學堂,並由浙江巡撫廖壽豐奏明清廷備案。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在京城任翰林院編修的蔡元培認定清廷政治改良無望,乃棄官回紹,應聘出任紹郡中西學堂校長。蔡氏視事之初,即規劃創立「養新書藏」圖書室,手訂借書略例15條,並在尚無學制可循的情況下,因材施教,按學生年齡及國學程度分級授課。
1899年7月,學堂更名為紹興府學堂。蔡元培招攬教員,推進新式教育:購置科學儀空咐器,改革課程設置,自編教材課本,先後增設日文、體操、測繪、物理化學等課,並率先引進外籍教員。
1900年,蔡元培因不滿於守舊派的反對和校董的干涉,憤而辭職,學堂為之停辦一年。
1901年,何壽章出任學堂校長,招收學生重行開學。
1902年,校舍遷至龍山書凳虧叢院(今紹興府山公園烈士紀念碑基址一帶),學生增至80餘人。並始設博物課,歷史、地理亦脫離國文而分科。
1902年4月,始提取紹屬八邑公款為辦校經費,並撥入原蕺山書院財產之半,學校從此為官立。
1903年,停招附課生,附設師范部,定學額20名。
1906年起,改名為紹興府中學堂。
1906年12月,改建倉橋試院為府中學堂新校舍。
1907年,校舍動工,同時派員赴滬添購圖書,並東渡日本,購進大量理化儀器,化學葯品、博物標本、生理模型及運動器械等。
1907年7月,倉橋新校舍(即勝利西路213號今址)竣工,佔地50畝,規模初具。即招生開學,當年有學生116人。
1908年,學制改為四年。
1910年9月,周樹人棗櫻(魯迅)由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來校任監學,兼博物教員一年。
1911年,浙江省咨議局議決,學校改為省立,經費由省統籌支配,改名為浙江省第五中學堂。
1911年11月,紹興軍政分府派員接收該校。
1912年,改名為浙江省立第五中學,於3月開學。從此學校經費始出諸省庫,校長由省教育行政部門擔任。
1921年3月,首次成立校友會,並建立校友會基金。
1922年,頒行新學制(初高中各三年)。開始招生三年制初中新生兩班,停招舊制新生。
1923年8月,浙江省立五師並入學校,以倉橋校舍為中學部,龍山校舍為師范部,並設三年制師范講習科。
1926年8月,開始招收三年制高中一年級新生一班。
1927年,停辦高中,學生轉學於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
1928年春,紹興縣立女子師范學校並入學校師范部,女師舊址(今北海小學)改設五中附小第二部(後改紹興縣立第三小學)。
1929年8月,師范部停招師講科新生,改設一年制師資訓練班,招收初中畢業生及現任小學教師加以培訓。
1932年,試行模範室(自修室、寢室)制。
1933年7月,改名為浙江省立紹興初級中學。
1936年秋,設簡易師范部。
1938年秋,恢復高中部,招收初高中一年級新生及簡師新生各一班,學校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遂改校名為浙江省立紹興中學。
1939年5月,侵華日軍飛機三度轟炸紹城。教室宿舍毀損嚴重。
1939年7月,遷徙於蘭亭、棲鳧、芳泉、漓渚及諸暨楓橋花明泉等地繼續復學授課。
1940年,又遷嵊縣崇仁鎮廿八都復課。
1941年4月,紹興淪陷,倉橋校舍被敵寇占為兵營。
1941年6月,重新復課。
1941年8月,遷回嵊縣廿八都,稱省立臨時中學第一部,有高中、初中、簡師三部學生共七百餘人,將簡師部移於下相村。
1942年2月,復名為浙江省立紹興中學。
1942年5月,日寇再度南侵,諸嵊陷落。校師生分批再次南撤,經新昌、磐安、東陽、縉雲、麗水,達於浙南宣平、瑞安大峃。中學部學生分別並入省立第二臨中、省立第三臨中,簡師部學生則分別並入省立金華師范、省立溫州師范。
1943年6月,省教育廳委任趙載梁為校長領命復校,覓定天台街頭鎮校舍,於9月開學。
1944年2月,在天台浙西村另擇校舍,直至抗日戰爭勝利。
1945年10月,接收倉橋校舍。
1946年1月,遷回紹興。
1946年5月,舉行校友會會員大會,通過「發動舊紹屬七邑校友組織校友分會」等案。
1947年3月,舉行學校成立五十周年慶祝大會及其他各項紀念活動。 1949年6月,紹興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委派梁耀東為代表接管學校。
1949年7月,成立校務委員會,紹興縣立錫麟初級中學(前身為紹興縣中)並入學校,校址設在學校分部(現勝利西路563號大通學堂)。
1954年,被確定為浙江省重點中學。
1955年4月,改稱為浙江省紹興中學。
1956年,各地中學一律以序號命名,學校改稱浙江省紹興第一中學。
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學校對校辦「三場」進行整頓。
1962年,開始組織教改試點班,對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進行改革試驗。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運動席捲紹興各中學,學校被迫「停課鬧革命」。初中連續兩年停止招生,高中連續四年停止招生。
1968年,初中恢復招生,學制改為兩年。
1970年,高中恢復招生,學制改為兩年。
1977年,恢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 1978年起,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學校從整頓教學秩序入手,貫徹執行教育部頒《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和省教育廳頒《浙江省中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暫行規定》,執行教育部頒《全日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及稍後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草案)、「國家體育鍛煉標准」等。
1978年,恢復初、高中招生統一考試制度,初中學制恢復為三年。學校被定為省、地、縣三級重點中學。
1980年,高中學制恢復為三年。高一年級開始執行六年制教學計劃。
1980年起,開始實行班主任專項津貼。
1981年2月,浙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為全省首批辦好的18所重點中學之一。
1981年,執行教育部頒發「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進行新建東教學樓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該校魯迅紀念室。
1981年6月,停辦高中復習班。
1984年7月,編報學校總體平面規劃,新圖書館、學生宿舍樓相繼落成。
1985年,增設民族初中班,首屆招收藏族學生50名於9月入學,此後逐年招生,滿額為二百名。
1985年12月,新建西教學樓落成。
1986年,進行中等教育體制改革,改制為普通高級中學,停招初中一年級新生。紹興市區實行高中劃區招生,學校高中生源情況開始出現較大變化。學校成立政教處,以加強德育工作,原教導處改稱教務處。
1988年5月,收回「文革」期間被物資局佔用的該校房舍。
1990年,被評為浙江省先進學校。
1991年12月,魯迅工作室、魯迅陳列室完成重新布置並對外開放。
1992年3月,舉行95周年校慶活動。
1993年,旅港蘇浙同鄉會捐贈的電腦教學中心啟用。
1994年11月,被列為紹興市重點高中建設的重點。
1995年6月,建立校黨委,俞驥任黨委書記。
1995年9月,建立校長負責制。
1995年10月,成為浙江省認定的13所省一級重點中學之一。
1998年2月,被評定為浙江省文明學校和浙江省肩並肩師資扶貧十佳學校。
1999年2月,被評為浙江省中小學普及實驗教學工作先進集體和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2004年,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文中學、伯樂集團合作項目簽約。
2006年6月,獲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06年8月,紹興一中分校實行「四獨立」。設立一中分校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使學校舉辦者與管理者真正分離。
2006年12月,獲「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學生軍訓先進單位」稱號。
2008年,根據新課改要求,學校開始在高二高三年級開設選修課程,實行走班教學。
2009年5月,被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斯分校列為生源基地。
2009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學授予學校「優秀生源基地」稱號。
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與美國佛蒙特州林頓學術高中合作開設「中美班」。
2011年5月,紹興市第一中學校友會成立。
2011年6月,與香港風采中學結為姊妹學校,與江蘇新海高級中學、上海市金山中學結為「長三角網路結對學校」,被清華大學確定為優質生源基地、「領軍計劃」推薦學校,獲中國人大「校長直通車計劃」推薦名額。初升高開始實行「推薦生」制度,本校招收第一屆推薦生(50名)。
2012年5月,被台灣輔仁大學確定為大陸地區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學校,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確定為生源基地學校。
2013年2月,試行高一第一學期結束後文理分班教學。
2013年6月,高一新生招生增至18個班。
2013年11月,遷建選址城北鏡湖。校檔案室接受省一級檔案室復查。
2014年8月,《紹興一中2014-2016年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論證,確定了「求真立人」校訓和「成人、成才、成就」的辦學理念。
2014年9月,國際班開班。
『陸』 紹興城東到越州中學公交線路
去這兩抄地的公交路線最簡襲單的方法就是從手機上面下載個手機導航,想去哪裡一查就知道怎麼走了,我習慣用騰訊地圖,公交,駕車,步行路線都可以查詢,而且查詢的時候會提供好幾條路線可以選擇的,又表明了公里數和用時,從裡面挑一條最佳的路線進行語音導航就哦了,省的到處求人問路了。
『柒』 紹興中學排名
紹興重點初中排名
1紹興蛟鎮實驗學校
2上虞城南中學
3紹興暨陽初中
4紹興小將中學
5皋埠鎮中學
6諸暨阮市鎮中
7紹興華鎮中學
8紹興藍天實驗中學
9諸暨市山下湖鎮初級中學
10諸暨浣東初級中學
11紹興秀松中學
12諸暨東和鄉初級中學
13崇仁鎮富潤中學
14上虞丁宅鄉學校
15上虞市驛亭鎮中學
16紹興市馬山鎮中學
17上虞章鎮鎮中學
18馬劍鎮中
19諸暨濱江初級中學
20安昌鎮中學
21上虞天底中學
22紹興市袍江中學
23嵊州三江街道阮廟中學
24浙江省諸暨市草塔中學
25嵊州三江街道三塘中學
26平水鎮中學
27紹興全堂初中
28紹興金清揚中學
29紹興縣平江鎮中學
30浙江省紹興縣柯橋中學
31紹興九峰路柯岩中學
『捌』 紹興越州中學哪個班最好上高二要分班嗎
紹興越州中學相關信息,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玖』 紹興第一中學分校(現改名越州中學)的學校代碼是多少急!
院校代號即院校代碼或學校代碼,為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願而加註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教育部為高校編排的代碼有5位(此代碼全國通用),各省教育考試院為高校編排代碼旁寬氏有4位(此運散代碼一般作填報高巧如考志願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碼也不一樣),由於高校辦學情況每年都有變動,所以高校代碼也有變化。
『拾』 越州中學和越州中學國際部是同一所學校嗎
越州中學和越州中學國際部當然是一所學校
越州中學只是把名字簡化了而已
其實根本就是一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