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寧波鎮海中學的校園網址是多少
http://www.zhzx.net.cn/
㈡ 浙江省鎮海中學的學校領導
校長:吳國平
黨委書記:張詠梅
黨委副書記:王琳軍
副校長:姚仁漢
副校長:黃國龍
副校長:姚宏敏
副校長:王青玲 姓名職務任期盛炳緯縣中創始人1911黃聲遠鎮海私產辛成初級中學創辦人1945曹位康首任校長1911-1913朱叔高校長1933-1934王元斌校長1934-1940沃繼唐校長1949-1949梅汀蓀代校長1945-1946李價民校長1946-19481949-1955(辛中)1956-19581963-1964(鎮中)鄭芳華校長1949-1960張定璋校長1947-1948(鎮師)1949(辛中)烏崖琴校長1948-1949(辛中)高冀程校長1948-1949(鎮師)張士傑校長書記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60-19631963-19681970-1973朱一靖黨支部書記1956-1958陳幼明黨支部書記1959-1962王師榮書記兼校長書記1978-19821982-1983何性善校長1982-1999季芳校長1999-2000倪文奎支部書記1986-1988黨總支書記1988-2000黨委書記2000-2003本表格參考資料來源:浙江省鎮海中學網
㈢ 為什麼全國高中排名中浙江的學校普遍偏後,鎮海中學排名甚至比杭二中低很多不是應該鎮海好嗎
排名的標准不一樣。在浙江省內的標准一般都是升學重點率和分數,在這方面鎮海中學內確實是最強的,浙容江杭二,效實中學,學軍中學等等都非常好。但是在全國排名里就不僅僅看這些了。全國的排名更重視綜合實力,比方說學校規模,各種競賽獎牌數,學校特級教師人數,學校知名度,校友成就等等。在這方面,浙江的一些學校就不佔優勢了。比方說鎮海中學,它的一本率幾乎100%,清華北大每年有二三十人,全校每年有1/4~1/3可以上浙大復旦和交大,但是因為人少,所以在綜合實力上就有所折扣。據我所了解的,在浙江四個頂級中學鎮海中學,杭州二中,效實中學和學軍中學中除了鎮海中學全校才不到1200名學生外,其他三所學校都是教育集團的形式,都有很多分校。這樣就促使鎮海中學的綜合實力有所折扣——在全國范圍內浙江的學校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再包括金牌數,出書數,人數等等很多原因,就產生了樓主的疑問。。。
㈣ 浙江省鎮海中學的知名校友
沈自尹43屆,來中國科源學院院士,上海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原所長,是中國採用現代科學方法對中醫理論進行研究的開拓者。獲國家、部、市級科技成果獎二十餘項。
李志堅44屆,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微電子研究所原所長,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微電子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開發研究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賀賢土54屆,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應用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在國防尖端科學研究、特別在重大國家任務的研究中作出重要貢獻。
孫建國67屆,中將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沈何68屆,原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曦63屆,原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原浙江大學黨委書記。
㈤ 浙江省鎮海中學的歷史沿革
1911年(清宣統三年),翰林院編修盛炳緯等將募集的經費銀元三萬余元作基金,在梓蔭山南麓總持寺舊址(今學校田徑場)新建校舍,名鎮海縣中學堂。
1912年,改學堂為學校,設兩個班,並附設縣立高等小學校。
1913年,陳麟書校長,再附設師范講習班。後經費短絀,初中改為乙種商業學校。
1917年,烏崖琴任校長,因學生不多,「乙商」停辦。
1926年秋,恢復中學建制,改名縣立初級中學,曹位康再任校長。趙平復(柔石)來校任教,後任教務主任。
1927年1月,曹位康病故,金鹿笙繼之。
1931年,金以年邁請辭,由許寶璜繼任。
1932年秋,學校再改制為縣立初級商科職業學校,校內同時設職業科與初中科。
1933年,易校名為初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初級商校),校長為朱叔高。
1934年,周利生繼之。不久,周病逝,王元斌長校。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敵機轟炸鎮海,學校遷至西門外渡駕橋迴向寺。時,一年級為普通初中,二、三年級為商科,學生百餘人。
1939年8月,因戰火威脅,又遷校於柴橋瑞岩寺,改收普通初中新生,計三個學期。
1940年,王元斌辭,劉健青繼之。因當時縣府指示,學校遷至庄市湯家廟。
1941年4月19日,日寇入侵鎮海縣城。清晨,師生得訊,倉猝星散,學校器具典籍盡損。
1942年秋,借霞浦小學址復校,外稱「私立蛟川中學」,設3個班,由國民黨鎮海縣黨部書記長王萬成兼校長,王漱琅主持校務。
1943年,添設簡師班,由徐資甫主持。
1943年8月,日偽在縣城開辦縣立中學,校長丁兆。
1943年秋,鎮海縣府接辦「蛟川中學」,再遷瑞岩寺上課,王漱琅為校長。
1944年夏,王辭,鎮海縣長雷霆兼校長職,沃繼唐為副校長主持校務。是年底浙江省教育廳正式頒發鈐記,正校名為鎮海縣立初級中學。
1945年,梅汀蓀主持校務。時因環境需要,增設高中班。同時,鎮海縣立簡易師范創立,不久遷入瑞岩寺,並入縣中,為師范科。日寇投降後,接收縣城日偽辦的縣中,年底,學校遷返縣城,因原校舍已毀,定孔廟為校址。
1946年2月,學校在孔廟復課,高中班奉命結束,初中實行春秋兩季招生,7個班,320名學生,教職工19名,校長李價民。1948年春李辭去,由王商熊繼任。次年春,沃繼唐主校,直至解放。
1946年初,簡師分出,在城西白家浦復校,李價民兼校長。
經黃聲遠先生的全力籌建和俞佐宸等積極資助,1947年9月,私立辛成中學正式開學。次年夏,新校舍在城關大校場北側落成。金鹿笙為首任校長,
1948年2月,烏崖琴長校,1949年2月,張定璋為校長。
1949年8月,兩校成立新的校務委員會。寧波專員公署委任鄭芳華和李價民分別為縣中和辛中的主任委員,9月,簡師再次並入縣中,設簡師科,計三個班。
1950年4月,縣中簡師科並入慈溪錦堂師范。
1952年12月,縣中更名為浙江省鎮海縣第一初級中學。任命共產黨員王德澄為縣中副校長;朱一靖為辛中副校長。
1956年7月1日,辛中與縣中合並,成立鎮海縣第一所完全中學,命名為浙江省鎮海中學。寧波地委任命李價民、鄭芳華分任第一、第二校長,周東昭任教導主任。朱一靖任中共鎮海中學支部書記。學校分東、西兩部,原縣中為東部,辛中為西部。全校27個班,學生1052人。
1958年11月,鎮海撤縣並入寧波市,李價民調任。
1959年3月,學校更名為浙江省寧波鎮海中學。學校黨支部書記先為張文明,後由陳幼明繼任。此期間,學校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學生全面質量不斷提高,各項工作成績顯著。1959年獲縣、市、省級「先進集體」稱號。
1960年6月,陳幼明代表學校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教戰線群英大會,再獲國務院頒發的「全國先進單位」光榮稱號。這一年,學校為浙江大學附屬中學。8月,鄭芳華調任,張士傑繼任校長。
1961年春,郭沫若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1963年1月,鎮海恢復縣建制再改校名為浙江省鎮海縣鎮海中學。此時,李價民再任校長,胡堯徹為副校長,張士傑任黨支部書記。
1966年7月,「文革」開始。學校黨政領導「靠邊」,學生停課。
1967年秋復課。學制改為初、高中二二制。
1968年夏,工宣隊進駐學校。10月成立鎮中革命委員會。
1969年4月,東部校舍被縣辦工廠全部佔用,18名教師「下伸」農村,學校偏居西部。
1970年7月,張士傑被任命為學校革委會主任兼中共黨支部書記。
1971年3月,在新路國營林場開辟學農基地。
1973年2月,何性善返校任黨支部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
1976年後,撥亂反正,學校秩序迅速恢復,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1977年恢復初中三年制。
1978年3月,被確定為省13所重點中學之一。同月,鎮海縣教師進修學校在鎮中建立掛牌。6月,撤銷革委會。9月,縣委任命王師榮為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何性善為副校長兼副書記,胡明德、袁明川為副校長。
1979年2月,教師進修學校分出。
1981年4月,學校再次被確定為省首批辦好的18所重點中學之一。恢復高中三年制,新路農場撤銷。
1982年4月,何性善為校長,王師榮專任黨支部書記。次年王調任,謝榮華任副書記,余舜榮任副校長。
1983年9月,根據縣委指示,附設幹部高中班。
1985年3月畢業。這一年鎮海再次撤縣設區並入寧波市,10月又更校名為寧波市鎮海中學。
1986年,倪文奎任黨支部書記。擴大高中多層次招生。
1987年1月,東部校舍收回,並開始全面重建工程。
1988年11月,學校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實行校長負責制,何性善再任校長,劉同森、袁明川為副校長。同月,學校成立中共總支委員會,倪文奎為總支書記。
1990年6月,東部重建第一期工程完工,四幢教學樓與新校門落成,大成殿、大成門、泮池修葺一新。秋,學校本部遷東部,設21個高中班;西部為分部,設12個初中班及一個高中職業班。
1991年,高中新生全部根據重點中學要求擇優錄取。10月,本部新實驗樓落成啟用。年底,省教委對鎮中進行「合格重點中學」評估。
1992年4月,省教委宣布鎮海中學為省內第一所合格重點中學。旅日僑胞傅在源先生首訪鎮中。7月,鎮海區委同意鎮海中學興建體藝館,擴建田徑場。擴大校園面積30餘畝;同時為校辦廠征地5畝。學校重建第二階段工程全面啟動。是年改革高中招生制度,在完成政府下達招生計劃後,第一次招收自費生60名。王申浩被任命為副校長。
1993年1月,實施國撥工資和校籌工資相組合的雙軌工資制,注入激勵機制,推進校內工資制度改革。4月體藝館破土,傅在源先生匯入36萬美元鼎助。
1994年,開發校內海防遺址,新建林則徐紀念堂;重立抗倭名將盧鏜手跡「流芳」碑,修建朱楓烈士紀念樓,校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初具規模。中央、省、市領導、各級媒體及大中小學生前來視察、采訪、參觀者全年近4萬人。省教委評估後發文確認鎮海中學為省內第一所高中會考全科免試學校。是年,體藝館落成,標准田徑場擴建工程竣工,第二階段重建任務勝利完成。
1995年5月,建造圖書電教樓和學生生活配套設施,再次擴大校園面積20畝。重建第三階段工程啟動。董生元被任命為副校長。3月,學校有12個愛國主義教育點,其中3個屬國家級文保單位,包括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和解放戰爭五個歷史時期的校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面建成。何性善校長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赴京出席全國勞模表彰大會。6月,省教委對鎮中進行省一級重點中學全面評估,7月下達文件,認定鎮中為省內第一所一級重點中學。
199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等視察鎮中。10月,傅在源先生第三次蒞校,以100萬美元建立「富的鎮中基金」,又以45萬美元資助學校電教、體育設施。圖書電教樓落成啟用。
1998年4月,季芳為副校長。鎮海中學校辦企業大成實業公司舉辦「蛟川書院」(初中部)辦學許可證下達。鎮中不再招收公立初中生。
㈥ 我想問一問浙江省鎮海中學的校工阿英的事跡
「我曾經看不起鎮海中學的一切,而唯一讓我不敢隨意評價的就是阿英。阿英幾乎是學校里身份最低微的人,可他成天唱著最自足的歌。我可以忘記鎮中的一切,包括最惡心的老師,我也不能忘記他。他並不高大,卻足夠真實。」
————引用一網友之言
阿英,最真實最快樂地生活在浙江省鎮海中學。接觸過鎮中的人,都會在心裡留下一塊被掘起的土地,那是阿英帶給他們的震撼。
(一) 我們可以擁有很多,但很難再找回他身上具有的那些了
阿英,擁有突兀的個性,他有所謂自己世界的快樂和知足感。那個世界是純凈的,是恬靜的,卻不是每個凡夫俗子能領悟和掌握的。他從不會覺得自己很渺小。相反地,他總是喜歡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和永恆有關的生活,那麼自然地接近生活的本質,那麼生動地融入世界的本源。
來大學前不久,我在鎮海中學論壇留下了一篇名為《憶阿英》的帖子,截取一段,裡面寫道:「我不能用喜歡與否來評論他存在的意義,我只會用一種區別於他人的眼光來看待他的出現。給我感受很深的就是,他的存在類似於社會的奇特倒退。你能在他的人性深處看見已被泯滅得無幾的品質。真的。這讓人感嘆。」
阿英不會讓自己埋藏在喇叭的後面,不會拐彎抹角地揣度對方的言語,不會摸稜兩可地度量人和人之間的聯系。他只是用「對」和「錯」這兩個極端的觀點來評價生活本身。這猶如世界的正面和背面,猶如感覺的這頭和那頭。鮮明而簡潔的同時,更有著最具體的觸知性。
(二)他的未來是否是只是一種終結的等待
他的原名是嚴國營,不過很奇怪的是大家都稱呼他為「阿英」。也曾疑惑過一段日子,畢竟他名字里沒有「英」這個字呀。而沒有答案的結局也讓自己在潛移默化中領悟些什麼。漸漸地,我不再深究那兩稱呼之間的差異。畢竟名字不過是一個符號,一個區別於人和人之間的代號。那根本不重要。正如我們所知,外在的形式終究掩蓋不了內心的本質。
殘酷地,我們最清醒地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阿英的智力是停留在兒童或少年階段。於是總有人反駁所謂的「阿英現象」便是由此因素而造成的必然結果。我無法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如此不公的解釋,因為最純凈的阿英怎能被抹上如此污濁的陰影。心理和生理的差距在擴充的同時,卻造就了阿英最真最實的人性,我不知道應該為此是悲還是喜?!
我無法想像阿英的未來,因為有人告訴我,阿英沒有做過養老保險。我在想像著那遙遠的一天,當阿英老得做不動了,當他的身影蒼茫地消失在鎮海中學,當他無助地面對復雜紛亂的外界,面對明爭暗鬥的空間,他是否仍能擁有最滿足的心態,唱起最快樂的歌。
(三) 有人能真正地理解他,正如他讀不懂這個世界一樣
作為校工的阿英,擁有的只是強壯的體力。但沒有心機沒有頭腦決非意味著霸道和蠻力。正如有人評價說「我們懼怕阿英,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明白,和許多看似兇猛危險的動物一樣,阿英也是最不會有意傷人的那一類。」
鏡頭回憶一:我已經憶不起那是一次如何性質的繞區長跑,但我不會忘記的是那一幕:阿英舉著大旗,咧著嘴,邁著腳步跑在隊伍的前沿。而在這寒冷的冬風中,他只穿了一件汗衫。我感覺到他跑步的姿態是舒暢的,是動態的。而那居於隊首的優越感也讓他有著一股子莫名的快感。他就如此神態飛揚地運作著,不知疲倦地飛奔著,很快就領先了隊伍一大截。他沒有停止和縮小自己的腳步。他依然以如此協調的頻率,以如此超人的體能前行著。
濃縮鏡頭二:眾所周知,阿英很喜歡唱歌。他經常在中午來我們教室亮出他的嗓子。他很自然地站到講台上,用毫不羞澀的神態扯開了嗓子。不可質疑,那種聲音是附帶強負荷的沖擊力的,卻是一點也不動聽和為人接受的。但就是這種聲音,阿英接受得很坦然,展現得很順暢。就像他活著只為了自己,一切已知足於認可自己生存的空間。
鏡頭雜燴三:(從一位校友的口中我得到了如下信息)阿英一個月的工資是630塊,可即便是如此微薄的工資,他依然以最坦然的神情參加學校里的每一次募捐且不留名;他依然以最平靜的心態自己掏錢買麵包喂梓蔭河裡的魚;他依然維持著熱愛長跑的本性,自己出錢去上海杭州等地參加比賽。
┅┅
(四) 他將是鎮海中學里一道永久的靚麗風景
從來沒有面對面地和阿英說過話,我擁有的只剩下回憶。殘缺的記憶碎片,讓我最深最沉地感受著他的希望他的期盼。
他拒絕著絕對意義上的同情,正如此刻我一相情願地認為那同情的眼神只能侮辱起他的人格。他要的不多,只是區區「平等」兩個字。可這又是一個多麼空洞和難以把握的詞語。對於阿英而言,那是奢侈的,是觸手不可及的。我只希望他不再被稱為一種標志,一種文化。那潛在的人性只是上下五千年的一個縮影的流程。而善良的道德品質是每個人都潛伏著的財富,只是不同的人表現他們財富的程度有所差異。但程度的深淺終究不能抹殺這種善良因素的存在。
是的,我們都或多或少地擁有了這種種的財富。
阿英只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窗口,從他那裡,我們又喚回了屬於我們的靈魂,屬於道德品質的財富。
後記:文章沒有隻言片語涉及《巴黎聖母院》中「卡西莫多」這一角色,但我相信終究有人會明白我這種復雜的心態,這種欲言又止的心態。是的,我堅信!
㈦ 鎮海中學網校 怎麼樣
鎮海中學網校有的,我家孩子做了個卡,確實是鎮海中學的試卷,挺難的。
㈧ 寧波鎮海中學新校區的地址在哪
給大家出個主意:可以在火車站先坐541(3元)、546(2元)到寧波大學住宿,那裡有很多旅館,價格版40-160不等,比住招寶山實權惠多了
第二天再在寧大校門口坐541過去,到鎮海20分鍾。
建議前一天先去踩點
偶寧大畢業的,呵呵
㈨ 鎮海中學是個怎樣的學校
浙江省綜合實力第一的名校
堅持「輕負高效」的教學理念
高考的一本率常年維回持在百分之答九十五以上,近年在百分之九十七左右
高考省前一百的人數始終在二十到三十個,是浙江省最多的
北大校長實名推薦制名額浙江省最多,全國第四
常年占據全國以及國際奧賽的頂尖地位
沒有任何一名教師搞有償家教,所有的老師都高度負責
全國培養出的兩院院士最多的高中!
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別的學校都是高一個檔次的,學校相當重視對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不像某些學校以此為借口對學生極不負責任)
——以上的一些,足夠說明鎮海中學的強大了吧?其實這只不過是九牛一毛。
㈩ 寧波鎮海中學是不是浙江省最好
是最好之一~
各地都有優勢學校 比如杭州的學軍
鎮海中學是以嚴謹和大量的習題政策著稱
而寧波的效實是比較輕松的氛圍 靠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