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遠市實驗一中高考情況
清遠市一中今年高考成績居全市榜首 來源:清遠日報 2006-7-4 10:18:00 本報訊(記者陳育娥通訊員聶煒):清遠市第一中學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上重點本科線288人,上本科線以上791人,上省大專A線以上968人,上大專B線以上1138人。總分800分以上2人;總分700分以上70人。單科800分以上11人次,700分以上292人次。其中語文科溫翠儀850分,李繼樹828分,林曉欣816分;張浩、鍾利強數學809分,袁瑞英語802分,嚴偉洲綜合821分,譚美蘭歷史822分。市一中今年高考成績穩居全市榜首,這來之不易的成績主要源於該校的優質管理。
優質管理凝聚團隊戰鬥力
在教學過程中,該校建立了有力的管理機構。校長、副校長對高三各階段工作具體指導,定期召開年級、教師、學生會議了解情況,分析趨向,發現問題,協同解決,充分調動教學積極性。並在高三級設有兩名級長,他們既分工又合作,帶領20名班主任和55名教師全力備考。
優質的管理提高了團隊的凝聚力。一個團隊有無戰鬥力,關鍵要看其成員是否思想統一,而要使每個教師的目標一致,最好的「杠桿」就是學校的高考評價機制。以前的評價方法,主要是以教師個人成績為評價對象,這樣容易使教師缺乏大局觀念,各自為戰,單科冒進,進而影響整體成績。近兩年來,該校對高三教師的評價和獎勵主要是以備課組和備考組為單位,這樣有利於形成「榮辱與共」的意識;全體教師都來關注自己所教的班級、科組和年級,以大局為重。每天除上課時間以外的自習課,每一層樓辦公室都安排各科教師坐班,學生學習上有疑難問題,進入老師辦公室,不管是不是教自己班的老師,都可以向老師質疑問難,使學生的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該校教師特別是高三教師團結一心,提高了團隊的戰鬥力。
分層培訓確保教學高質量2003年秋季,市一中擴大招生,高一級由原來10個班540多名學生擴大到20個班1000多名學生。在數量達標的同時,生源質量難免有所下降,但學校非常重視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屆新生一入學,學校就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培訓,尤其是對進校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進行「小灶喂養」,特別培訓;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提高訓練。為了確保這一屆學生在數量與質量上都能「雙優」,該校在師資方面也進行了重大調整,盡可能地調配善管理的領導、有經驗的教師、責任心強的班主任等擔任相關工作。
同時學校還實行月考制,定時反饋教學情況,便於教師改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學互動。並設立了以科目為單位的年級備課組和以相鄰兩個教學班為單位的備考組。兩個組進行交叉管理,既分工又合作。特別是備課組,分工合作還能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做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良性競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備考組成員集中在一起,能從不同科目方面了解學生,像醫生會診一樣共同商量對某一學生的輔導策略。實踐證明,這些方法行之有效。
正確引導激活學生「我要學」
「只要有1%的希望都要用100%的力氣去爭取」,這是市一中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心聲。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揮,該校注重「臨界生」的培養。所謂臨界生,是指介於兩條線(高考分數線,如重本線、普本線、大專線等)之間可上可下、穩定性不夠的學生。這類學生往往在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上、毅力恆心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往往大有潛力可挖,這就需要教師特別加以關注,了解他們的詳細情況,然後進行過細的工作,如談心、面批作業、與家長聯手等,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改進方法,提高水平,爭取這些學生都能往上線發展。事實證明,抓好臨界生,是提高學生成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市一中強調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做促進學生發展的有心人。尤其是在高三階段,學生面對成績,心理壓力大,基於此,該校強調「適應學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及意志;相信學生的潛力和發展潛能,引領學生積極地投入;教師不是急於發表自己的導向性意見,而是首先傾聽學生的各種看法;不是強求學生接受學校與教師的立場,而是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不是對學生予以一錘定音的裁決,而是進行富於啟發價值的評價;不是對學生個性的完全否決或贊賞,而是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些做法激活了學生「我要學」的慾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Ⅱ 想了解一下清遠市第一中學。。
清遠市第一中學始建於1504年,是廣東省一級學校,清遠市重點中學,清遠市內首間國家級示範性容普通高中。校園佔地面積81974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66432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視野開闊,綠林成蔭,碧草如茵,鳥語花香,安靜整潔。現有教學班80個,學生4417人,教職工328人。學校教學樓、科學樓氣勢恢宏。此外,還建有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地理園、生物園、天文圓頂以及各種體育場所,2001年4月千兆校園網建成並投入使用,校園網覆蓋整個教學區及校園內的教職工宿舍。目前,全校共有4個電腦室,所有教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平台。
Ⅲ 清遠市第一中學今年高考的成績公布了嗎
公布了,在學校公布欄裡面有具體的數據。
Ⅳ 清遠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清遠市第一中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清遠市第一中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關於清遠市第一中學的情況
想要老師照顧,就要主動出擊,多去問老師問題咯,最好就是問到她認識你!自習課嘛,版周一到周權六包括研究性學習在內也有4,5節,星期日上午是回去自習4節課的。清中並不是各個老師都態度不好。個別啦。還有一般我們城區考進去的成績都比較高,但是去到高中,就沒什麼優勢,因為清中有很多三連一陽的學生,她們有些學習很瘋狂的,沒有一點天資都很難超過她們~清中的飯堂好難吃,活動少,放假一星期只有半天,住宿環境不怎麼好,尤其男生宿舍,
Ⅵ 我能上清遠市第一中學嗎
清中……差這么多分,一般是買不進了的,但你在市教育局有關系的就另講了。
其實不一定要讀清中的,讓我這個離開清中N年的前輩跟你說一下清中吧。如果你是一個很自覺,能自由掌握時間的學生,那麼清中很適合你;但你是一個要家長或老師督著,或要作業,要考試壓著才努力學習的話,清中對於你來說就是一個惡夢了。因為清中學生的自由時間多得可怕,除了上午五節正課和每周的兩節體育課外,其它都是自習,而且自習課是極少有老師入課室的,有問題要問,自己到級組室找去。相反,作業和考試卻少得可怕。一天的所有科目的作業,用一個半自習課就可以做得完了;考試,不是高三的話一個學期就兩次:期中、期末。而且都搞得極低調,不公布各人成績,不搞成績排名。
如果你能在清中很好的掌握那些自由時間,那麼你在其它學校應該會是學得好的。所以,能否進清中並不是學得好不好的關鍵。關鍵在你。
當然了,清中的師資和教學設施都是全市最TOP的,但我認為,清中每年高考都能有如此之成績,最主要的還是生源太好了,每年中考從全市各初中選最TOP那幾名進來,最加上清中學風,怎麼教也不會很差的。
下後是後邊補的。
某人說要超級BS我,我也沒辦法。我說了清中的師資和教學設施都是全市最TOP的,你的反駁只是能說明清中也有差的老師。哈,我說過清中的每一位老師都是最TOP的嗎?以平均水平來算,你能在清遠找一個師資比清中更好的出來?教化學那位不帶教科書不帶講義的楊老師,你能在清遠其它中學找出一位比他更牛的來?
你也是清中的人,但我不知道你是哪個時期的。我剛入清中時,其它中學的電腦還都是奔騰,甚至486,但清中電教室的都已經是PII或PIII了,到後來升級到P4了。我讀高一時所在班是實驗班,課室就有多媒體教學平台,到了高三,更是每一個課室都配置了。這些教學設施都是個笑話?
你提過學期未給老師評分的,我不知道其它學校有沒有這個做法。但清中的這個做法更是說明了清中重視教學質量。
說到學校平時不多管學生,我也不知道這樣到底做得對不對,是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但就是這樣不多管學生,每年高考成績也有那樣的成績,而且每一屆都一大堆擁有其它方面才藝的學生,這難道不能說明點問題?你也是清中人,這些你都很清楚的吧?
至於說清中對於我來說是不是一個惡夢,這些你就不用關心了。我大學都畢業了,現在在公司坐著一個軟體工程師的位子。無論高中成績或是大學成績,對於我來說都無關重要了。但,在清中的三年,我認為還是比較美好的。
Ⅶ 關於清遠市第一中學實驗中學高中部
我就在那邊讀啊,其實那裡真的是清中啊,為什麼要說清實呢,我們這邊是清遠市第一中學東城校區,說真的,我們這里的成績也不錯,特別是物理,平均分都試過幾次高過校本了,而且,也有很多當時考得上校本的來我們這邊,我想是因為這邊的環境好。嗯……說說環境吧,這里的宿舍是8人一間,每間宿舍有兩個衛生間,有熱飲機,也有冷熱水龍頭(聽說僑中那邊是集體沖涼房的??),宿舍的環境我想是夠好的了。飯堂的東西還算可以,就是有些有點貴(飯一元,菜另計)師資的話,也都是清中的老師。還有就是,這邊管得挺嚴的,我認為至少比校本那邊嚴
Ⅷ 清遠市第一中學學生人數
清遠市第一中學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上重點本科線288人,上本科線以上791人,上省大專A線以上968人,上大專B線以上1138人。總分800分以上2人;總分700分以上70人。單科800分以上11人次,700分以上292人次。其中語文科溫翠儀850分,李繼樹828分,林曉欣816分;張浩、鍾利強數學809分,袁瑞英語802分,嚴偉洲綜合821分,譚美蘭歷史822分
Ⅸ 清新縣第一中學2019年高考分數線,清遠市一中,橋中,
熱烈慶祝清新一中今年高考全線飄紅,各線上線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清新縣第一中學歷內屆分容數線,官方網址:http://www.qyqxyz.com/index.html,清新縣第一中學歷年分數線。清新縣第一中學高考成績:熱烈慶祝清新一中今年高考全線飄紅,各線上線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重本73(任務45)、本A以上463(任務350)、本科以上873(任務750)、專A以上1613(任務1400)。感謝全校師生特別是高三年級的共同努力,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我校的支持!
Ⅹ 清遠市第一中學(清中)VS清遠市華僑中學(僑中) 本人是清遠人,有請對清遠市的這兩所重點高中比較了解
先自我介紹,本人對清遠高中教育特別熟悉——親戚里高中老師不少,堂表兄姐就讀高中多所,自己當年為選高中也由此關注得太多太多……
首先要明白:清中&僑中不是同一檔次!清中完勝僑中~請聽我娓娓道來,信服不LZ可以自己思量
【錄取線】清中高僑中很多,投考清中有風險,這是事實,當然如果成績好這不是問題了。另外聽說清中12年和13年將不再擴招,即系回復到06年時招生20個班這一數量。這意味分數可能比往年要高了!僑中貌似沒消息,應該還是保持往年招生規模!分數線變化幅度不大!
【學校規模】{人數規模}僑中清中同是經歷了擴招,僑中現在已經人滿為患了,弊端有校設施未完善與學生增加的矛盾(水電飯後勤供應)擴招與控制學生素質的矛盾(學生不和諧行為):而清中擴招過程中一直有清實這一所謂「新校區」消化高一級人口,而且學生素質還是可以的。
{硬體規模}僑中是原僑中和區中的合並品,新學校,教育設施要新有新、要多有多!校舍是新的,操場是新的,這清中當然不能相提並論。所以要比新和多僑中勝!但清中不多但全,要籃球場足球場都有都足夠,乒乓球台更是,生物園地理園都有而且看得著用得著,還有多個天文台。說明一下,這里和後面所說的清中都是不包括清實了,因為清中即將回歸本部了。如果加清實,那麼清中很多設施也是新的。當然清中也不是沒缺點的,它的飯堂伙食是欠缺完善的,但瑕不掩瑜吧。
【師資力量】看特級教師,清中多僑中少,清中劉桂梅還是市語文科帶頭人,考北大的語文就是他教的重點班;看其他教師,僑中的原班人馬有原僑中和區中,區中的還行,原僑中的就顯弱了,新的人馬都是全國招聘的,但要明白,13年要改革了,全城區高中歸市管,初中歸區管,但此前的情況是清中歸市管,僑中歸區管,教師入區編制,眾所周知市的高中工資要高,所以好老師都往市屬的高中跑,這是定律!所以即使外省的人才教員都會首選清中。
【重本本科率】這個就不用說了吧,即使清中近年衰落了不少,但無論重本人數,重本率還是遠遠高於市裡任何高中的(當然盛興除外,它畢業班只有幾十人,十幾個重本那比例就上去了)。
【學習氛圍】
這個也不用說了吧,有聽過清中宿舍里的女生夜晚躺在床上都想立刻爬起來看書這故事嗎?能上清中的會學習的是大多數,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氛圍里,你能不學習嗎?除非你壓根不想考大學。僑中就不說了,差距是明顯的。那些讀僑中的初中同學里即使愛校也是承認兩校學習上的差距的,沒有例外~
【學校規章制度】僑中的是挺寬松的,也自由。清中的是不松,也確實不嚴,只要做好學生的分內事——學習,基本那些條文與你無關,就是這樣。
【教學設施、運動場地】上面已經提及了,就不說了。
【校服】僑中校服紅佩紫,還是叫藍呢?質地很尼龍,很少棉,很靜電,很運動服,很像清新那個鳳霞中學。可能是挺青春新穎的設計吧~。清中質地柔軟多棉。和廣州那邊的中學是一style的,清新,簡練,精神,配色舒服。
【再說多一些】如果你還在選高中,得注意了,市的田家炳和清城中學據說要合並了,校區設在大學城那邊,這肯定是全寄宿了;
僑中也該全寄宿了~僑中在洲心那邊,交通較不便,僑中嘛,經過合並建立以來,覺得依舊進步不大,僑中有奧數重點班,基本上清中線多點就能進吧,但進了考不上重本本A的都聽說過,但僑中的課外活動會比較多,實踐課搞得很好;
清中是可以走讀的,清中幾年內會受到60個班了,據說要整體回歸本校,看得出要回歸精英教育的決心,相信未來幾年會進步的,但清中可能社團活動會少點,如果愛活動的就要權衡一下了,清中地近市區,燈紅酒綠,要小心校外誘惑。當然交通方便,校外食肆早餐店麵包店水果店什麼都近都多,是有條件既學習又生活得滋滋潤潤的。
以上是個人見聞,加分析,難免磣雜些主觀因素,但也算可中可肯吧,LZ可以參考參考。嗯,就這樣,希望要考試的學業進步,要工作的升職加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