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雲實驗中學高考錄取率
他們高考的錄取率已經達到了70%以上。算了比較高的錄取率了,然後比去年也高多了。
Ⅱ 安丘市實驗中學和青雲學府近三年錄取分數線分別是多少啊
一、安丘市實驗中學2013-2015年錄取分數線:
2013年、2015年的分數線,建議專直接詢問青雲學府辦公室屬。
三、安丘市實驗中學創辦於1979年,佔地49畝,位於安丘市和平路東小關文興巷8號,是濰坊市重點高級中學、濰坊市規范化學校。
四、青雲學府是一所公辦全員寄宿制普通高中,始建於2003年,位於安丘市新市區206國道旁,佔地300餘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108個教學班,容納學生7500人,教職工450人,是山東省濰坊市最大的普通高中。學校教育教學成績優異,近三年來,文理本科一榜上線人數分別為509人、724人、816人。
Ⅲ 2011年安丘實驗中學中考錄取分數線
語數英在B,其他的在C以上就可以。或者語數英有A或者B。其他科目有D也可以。
Ⅳ 實驗中學2017高考一本上線有多少
這學校不錯的,你試一試。
玉淵潭中學高考增值率:一本率上線率比入口提升50個百分點
2017屆共157位學生參加高考,入學錄取分數線494分。經過三年的學習,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高考成績全部實現低進高出,體現了教師們極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育增值力!
一本上線率比入口提升了50個百分點;理科實驗班一本上線率100 %,文科實驗班一本上線率90 %;本科二批上線率理科100 %,文科98%;十餘名同學超過600分。文科最高分611分,2名同學並列,均由入學時全區八千餘名,進入到海淀區文科406名。
Ⅳ 就高考升學率而言,安丘一中、壽光一中、濰坊一中、省實驗中學這四者各占什麼名次呢
安丘一中 今年考得特別好 可以說是個例外 不知道明年怎麼樣了 , 建議不要去安丘一中 濰坊一中雖然升學率不怎麼樣 但是學校素質比其他學校高多了
Ⅵ 安丘實驗中學的高考成績
高考本科一榜進復線人數穩居濰坊市普制通高中前茅,而且優秀生層出不窮,多次囊括全市高考文理科狀元、榮獲「鴻啟獎學金」。據不完全統計,建校30餘年來,學校共培養了近20000名大學生,其中僅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就有近40人,成才率高、尖子生多已成為安丘實驗中學的金字招牌。2002年高考,文理本科一榜進線居濰坊市第一名,兩名學生奪得市文理科狀元並榮獲濰坊市鴻啟獎學金;2003年高考,1人奪得市文科狀元,榮獲鴻啟獎學金,3名同學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進線率、總升學率均穩居重點高中之首;2004年高考,文理音體美進線率位居濰坊市重點高中第二名,1人考入清華大學,1人考入中國音樂學院,1人考入中國戲劇學院。2007年高考,一名同學以原始分693分的成績列濰坊市第一名山東省第三名,並獲「鴻啟獎學金」,被清華大學錄取,這是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安丘市取得的個人最好成績,開創了安丘市高考的新局面。
Ⅶ 誰能提供歷年山東省實驗中學高考錄取統計情況
一、山東省實驗中學2013年高考成績:保送生100人左右,過一本線1300人。
二、山東省實驗中學建校於回1948年,是首批省答級重點學校、省級規范化學校。學校分本校(走讀)、東校(寄宿)和西校(寄宿)三個校區,現有教學班133個,學生7000餘名,教職工570餘人。
學校現有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特級教師16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山東省教育創新人物3人,齊魯名校長、齊魯名師5人,省市級教學能手26人、濟南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0人,全國、省市級優質課評比獲獎者百餘人。
Ⅷ 安丘二中和安丘實驗中學哪個好考啊。 就最近一倆年的情況來看、、、、
這還用說,肯定二中好考啊。不過奉勸一句如果你有實力還是考實驗中學比較好,好的教學質量確實是保障。即使你在實驗學的不行,也不會有很差的結果,但在二中肯定就毀了。
Ⅸ 實驗中學高考升學率怎樣
全國時間相差應不大,23號公布成績,24至27日本科提前批次報名,25日公布最低專錄取分數線,29日網上報名屬模擬演練,7月12日左右本科第一志願報名,18日左右,本科第二志願報名,25日左右,本科三批次志願報名,8月1日左右,高職高專第一志願報名
Ⅹ 安丘實驗中學的外界評價
2008年3月13日,安丘市人大常委會和文化局對全市文化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安丘市實驗中學版代表教育系統提供了調權研現場。與會領導對實驗中學的文化建設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實驗中學的文化建設定位準,品位高,效果顯著。安丘市實驗中學是濰坊市重點高中,濰坊市規范化學校,是濰坊市的高考大校、教育教學改革龍頭學校。近年來,學校立足實際,以創建和諧校園,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提出了「構建和諧校園,從我做起,從心開始」的和諧創建思路,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關於素質教育的要求,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提升辦學特色和魅力的抓手,從創建精品名校的高度出發,以培養人格高尚、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適應未來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加大了高品位校園文化建設的力度,全方位、立體化進行了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造就了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