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歷年專插本情況
這位校友說話不客觀,有誤導師弟師妹之嫌。1,網速慢。網速問題不同區宿舍的情況回可能不同,答c區宿舍這邊就不錯嘛。(下載速度100kb/s以上)2,歧視外市的。河源是個知名旅遊城市,你說他們會歧視外地人嗎?這位校友,可能個性太強了,其他同學不知如何與他/她相處。3,設施差。設施差,我想問要有怎樣的設施才稱的上齊全?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公學校,資金來源於政府,及社會捐贈。設施差有如何,我們學校在同類院校技能競賽中不照樣屢創佳績。4,宿舍小到8人一間。c區宿舍6人一間。
⑵ 河源教師未來的發展情況
個人認為,其實還抄是挺有前途的,第一,河源正在發展中,各方面都是;第二,河源的教師資源比起珠三角真的差很多;第三,河源大多數地區都算是不怎麼發達,那些地方很缺少人才;另外河源是客家地區,對教育還算是挺重視的。這是個人意見,講到錢途,河源確實不怎麼好,不過勝在潛力還是有的,如果有實力建議去珠三角地區或者到河源一些重點中學,雖然那些地方競爭大點,不過待遇或者學生素質、學校硬體都是不錯的
⑶ 河源一共有多少人各縣區分布情況
據廣東省政府統計顯示,2007年末,河源市全市總戶籍人口為341.25萬人
河源市轄專1個市轄區、屬5個縣
河源市 面積15478平方千米,人口341.25萬(2007年末)。
源城區人口32萬。
紫金縣人口82萬. 縣人民政府駐紫城鎮。
龍川縣人口88萬。縣人民政府駐老隆鎮。
連平縣人口38萬。縣人民政府駐元善鎮。
和平縣人口50萬。縣人民政府駐陽明鎮。
東源縣 人口51萬。縣人民政府駐仙塘鎮。
⑷ 固始河源學校現在還在建設在嗎誰給我說說這個學校的現在情況~~
固始來河源職業技術學院位源於固始汪棚鄉大皮村,2007年下半年動工,2008年因資金問題二停工,且國務院也早已下文要求停工,因為上報時說建在鄭州。是佔地2000多畝的大工程,計劃主建築高達39層,為豫東南第一高樓。現停工3年多了,工地荒廢,農田荒蕪,未完工的建築仍在,不久前被南方都市報等主流媒體曝光。
⑸ 河源現在的經濟情況
經濟大倒退!連許多的商家都撐不住了哦!可憐電視里還整天說GDP在升了多少多少....哎!中央台說話非常面子工程,很假很忽悠....
⑹ 河源市紫金中學高考情況
紫金中學是一所無良的人肉學校,校長溫火炎是一個貪得無厭,搜刮學生的垃圾校長,他不管學生成績有多好,只管荷包脹不脹。封閉差不多一年來,學校飯堂的伙食貴的要命,而且不好吃,個個學生面有菜色,怨聲載道,他這個所謂的校長根本就不管學生的感受,只一味的不準學生打外賣,不管飯堂的無良老闆的高價飯菜,就因為那飯堂老闆一年要上繳一百萬給學校!他們狼狽為奸,共同光明正大的敲詐學生的錢財。近日來,打著為了學生高考為由的幌子。(其實是飯堂的伙食越來越難吃,越來越貴,什麼營養餐窗口,隨便那麼一打就是六七元錢都沒有幾塊肉,而且不好吃,學生們都接受不了,越來越多人打外賣,怕影響飯堂的生意。) 溫火炎派出走狗(門衛)去後山蹲守。不準我們學生拿外賣,還繳了個別學生的飯,說下次再拿就記大過。拿個飯就阻你發財是不是!人心是肉做的,試問你溫火炎,你也是一個為人父母,為何你就做這么絕,假如你兒子給人家這樣人肉,你看得過去嗎?你不會難過嗎?你還是積點陰德給你後代吧!!否則你會有報應的!以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不要囂張太久,你也不會囂張太久的!全縣人民在等你的消息。你是一個風雲人物,建校八十五年來就屬你最出名了,紫金中學就敗在你手上了!!
從你上任以來,跳樓自殺的四起,割脈自殺未遂的一起。高考每年升學率都直線下降,搜刮學生錢財最多的都是你,學生素質越來越差,情緒越來越壓抑,全校學生都成了勞改犯,不得與外界接觸,兩耳不聞窗外事。請問你還有什麼臉面見紫金的父老鄉親。沒用能耐就快點滾蛋,不要再把紫金中學搞風搞雨,丟人現眼,也勸你三把火的老婆,叫你老公不要再搜刮學生了。你兒子在北京讀書都覺得丟人。還有奉勸你們那些所謂的學校「領導」,不要為學校賣命了,別得罪太多學生,將來有一日他們也是國家的棟梁之才,不要為了往上爬就往絕了做!同學們,多多去科匯、夢幻網吧上網路發表我們的心聲吧。也去看看那些家長和同學的心聲。難道我們山區就山高皇帝遠拿他沒辦法了嗎?希望網友們多多轉載此貼,讓社會的人了解這些不為人知的黑幕!!千萬要到網路去發表我們的心聲,紫金論壇里的黑幕早就給那些無良的,沒有後代的人給刪除了!!救救我們紫金中學的學子吧,不要再讓高考升學
⑺ 河源市第一中學的基本情況
有標准籃來球場4個、源羽毛球場4個、足球場1個、排球場2個,有標准400米6跑道(並附100米直跑道)田徑運動場等運動場所。配置了100兆校園網,安裝有先進的校園廣播系統,每位教師配置一台高檔辦公電腦,每個課室都安裝了廣東省教育廳推廣使用的「VCM互動教學平台」,是第二批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申報了中央電教館「十五」規劃子課題「新課程資源庫」的開發和研究。 辦學之初,學校主要是解決市直單位幹部職工子弟讀書難問題,經過十多年的辦學歷程,己積累一定的辦學經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績,學校先後被評為「河源市直文明學校」、「河源市園林綠化單位」、「河源市愛國衛生模範單位」、「河源市創建衛生城市先進單位」、「河源市紅旗團委」、「河源市除『四害』達標單位」等。2003年6月改辦初級中學後,確立了創辦優質初級中學的發展思路,提出了「打造一中品牌,創建『五個』學校」的目標,目前已成功創建「河源市文明學校」、「河源市綠色學校」 、「河源市一級學校」 、「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和「廣東省一級學校」,是我市唯一一所省一級優質初中。
⑻ 我想通過查找河源中學隨便一個領導的QQ進步了解情況
好難找下喔```去網路貼吧問問
⑼ 我想請問下河源市的情況
河源是國務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設立的地級市,管轄源城區、東源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共五縣一區。全市原有119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截止至2003年9月20日,全市按要求撤並鄉鎮17個,占鄉鎮總數的14.8%。全市現設有98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394個村委會和149個社區居委會。
河源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其范圍是東經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緯23度10分至24度27分。東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鄰惠州市,西連韶關市、惠州市,北與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積1.58萬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粵第一市,又是廣東省擁有鐵路最長的市;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105國道、205國道、河惠高速公路構築了河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是粵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
河源市是中國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河源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河源市東部與廣東省梅州市、汕尾市交界,南部與惠州市毗鄰,西部與韶關市接壤,北部與江西省相連。河源市的總面積為15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為332萬。
河源猶如鑲嵌在東江之畔的一顆明珠,河源市區別名槎城。東江自北向南流經市區,新豐江從西向東繞城而過,兩江在市區東面交匯,使得整個城市三面環水,看起來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
以新豐江為界,槎城劃分為新老城區。老城具有1500多年的歷史,公元492年而江北的新市區是1988年建市後才建起的新城,一老一新,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歷史人文景觀和令人驕傲的現代奇跡。
人們說河源是一個靈秀的城市,到處繁花爭艷,草木吐秀,空氣清新,但是讓我們設想一下,假如沒有水,一個城市能靈秀到哪裡去呢?的確,河源「一城風景半城水」,除兩江之外,市區內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人工湖——鱷湖,兩江一湖托出了河源「青山綠湖碧水城」的山水旅遊城市形象,形成了一種清朗、明麗、現代與傳統和諧相融的城市風光。
河源歷史:
河源,上古屬揚州南境,戰國屬楚,秦於龍川置縣。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龍川析地置河源縣,屬南海郡。南梁天監二年(503年)屬梁化郡,隋唐屬循州,南漢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禎州、循州,河源地區屬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禎州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並入惠州,河源地區在1913年屬廣東省都督府潮循道,後直屬廣東省革命政府東江行政委員會。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屬東江行政委員會、東江行政專員公署、粵東行政公署、韶關地區、惠陽地區等。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縣,設立河源市,轄源城區、郊區、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和平縣;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1992年8月河源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成為既可享受山區優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開放區優惠政策的地區。1993年11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市郊區,設立東源縣,縣委、縣政府駐仙塘木京。 河源市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時期,來自江浙一帶的越民散居於少數民族之中,對開化粵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後,遷陝隴之民居粵,帶來了黃河文化。此後,凡遇中原戰亂,都有一批批的移民進入嶺南。這些南遷之民與當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河源未來:
河源市成立於1988年1月,是廣東省的一個年輕城市,也是京九線上的一個新興城市,轄源城、和平、龍川、紫金、東源、連平等6個縣區,全市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人口322萬。
河源,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萬年至4000年,河源市域內所在的東江中上游便有人類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這一帶設縣而治,首任縣令就是後來統一嶺南並被漢高祖封為南越王的趙佗,縣治設在龍川縣佗城鎮。現有新石器遺址、唐代正相塔、宋代龜峰塔、孫中山祖居(由閩入粵第一代)。這里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河源,靠山近海,區位優越。河源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處於珠江三角洲邊緣,歷史上與惠州、東莞、深圳、汕尾曾屬同一地區,市區距廣州、香港均不到200公里,河源實際上是內陸與沿海的結合部。這種獨特的區位,既有利於接受沿海地區的經濟輻射,又有利於溝通國內外大市場。
河源,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河源是京九入粵第一市。京九鐵路經過江西省進入河源境內,穿越三縣和市區,並在龍川縣城與廣梅汕鐵路接軌,設立華南最大編組站。105和25國道縱貫全市,規劃建設的河惠、河梅等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由此構成了河源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使河源成為粵東北的交通樞紐。此外,以市區為中心的現代通信網路已經形成,實現了城鄉電話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並且,還擁有一類口岸。
河源,自然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河源是「港深水塔」,全省最大的兩個水庫——新豐江水庫和楓樹壩水庫都在河源境內。滔滔不絕的東江水,不但滋潤著珠江三角洲東部,而且通過東深供水工程流入香港。境內水能蘊藏量130萬千瓦,仍有40萬千瓦有待開發。同時凈水資源和優質淡水養殖開發價值和潛力巨大,新豐江天然凈水遠銷國內10多個城市。河源市是礦產之鄉,已探明的礦產有40餘種,其中儲量位居全省第一的就有鐵礦、瑩石礦和稀土。此外,鉛鋅礦、鎢礦、石灰石、瓷土等也十分豐富,易於開采。河源是山多林茂之地,全市有山地面積1800多萬畝,其中25度以下的緩坡地就有180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72%,活立木蓄積量達3092.7萬立方米。河源是生態旅遊勝地,境內山清水秀,文物古跡眾多。緊鄰市區的大桂山風景區,是北回歸線上現存面積最大的常綠闊葉林區,是廣東綠色生態旅遊的新品牌;市中心有亞洲第一高噴泉,噴射高度達169米;河源還曾是恐龍的故鄉,市區已出土恐龍骨骼化石和大量的恐龍蛋化石。市區碧水環繞,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全國13個大氣環境質量達國家一類標準的城市之一,也是廣東省環境保護教育基地。縣區有「小桂林」之稱的連平陂頭山水,有「地下龍宮」之稱的漳溪皇龍岩、和平李田仙岩,有「粵東丹霞」之稱的龍川霍山和楓樹壩九龍灣水上漂流等旅遊景觀。
河源,服務體系完善,投資環境優良。為吸引外商投資,市政府先後制訂子一系列優惠政策,在地價、水電、稅費等方面給予優惠。實行只收稅不收費,規定凡是在市區范圍內舉辦生產性項目的外來投資企業,只按規定收稅,不收任何行政事業性規費。為了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對外引進辦公室,實行「一個窗口」審批項目,「一條龍」受理投訴,「一個口子」收取規費的「三個一」制度,有關職能部門分別制訂了對外來投資者服務的承諾制度。為了切實保護外商的合法權益,市政府專門為外商發放了「綠卡」。
建市14年來,河源市經濟社會有了很大的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燈塔盆地現代農業示範區和「百萬畝水果基地」建設為突破口的「三高」農業蓬勃發展;貫穿市區的「工業走廊」開發已初具規模,對外經濟空前活躍,投資不斷升溫,規模逐步擴大,在新的歷史時期里,河源市將突出特色經濟、借外發展、科教興市、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大力創造體制創新、對外開放、資源轉化三大優勢,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我們將進一步利用山水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三高」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把河源建成京九線上的農業強市和珠江三角洲的「菜籃子」基地;利用沿海與內陸結合部的區位優勢,不斷優化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把河源建設成接納沿海產業轉移的一塊投資興業寶地;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把河源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利用礦產,水資源和農副產品等資源優勢,形成以資源開發為依託的加工型工業。
河源市雖然是廣東省的次發展地區,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我們謁誠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攜手並進、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