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莆田僑職職業中專學校今年夏季17級的是幾月幾號去報名的
教育部2007年已認定該校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 2007年,涵江職專正式並入,成為莆田僑職第二校區。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佔地面積近二百畝,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幽美、亭台樓閣、層層迭起、建築雄偉壯觀,被譽為花園式的「綠色學校」。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配套完善,擁有教學樓、藝術樓,科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師生公寓、禮堂等。擁有藏書5萬多冊的圖書館,報刊雜志400多種,並實現了計算機化管理;具有多功能實訓室5個;建有連接INTEKNET校園網、多媒體教室、AAC語音室、電子備課室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有完善先進的數控、機加工、藝術、等專業實訓場所四十多個,設備總值近千萬元。各實訓中心設施在省內均居領先水平,工藝美術實訓基地是中央財政支持項目,數控技術實訓基地是省級示範實訓基地。國家級技能鑒定站可對機械、電子等10多個工種進行職業技能鑒定。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團結、務實、敬業、創新」為校訓,確立了「初中教育以質量求突破;普高教育以特色促發展;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路,堅持學歷教育與培訓教育並舉的方針,緊扣我市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特點,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全校教師敬業樂教、開拓創新,以勤奮學風,嚴謹教風、創新校風的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教育教學、教研培訓工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學校先後開設有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計算機及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商務英語、市場營銷、會計專業、音樂、幼教專業等十個中職專業。2004年經省教育廳批准,已具備開辦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數控技術及應用專業五年制高職(大專)教育的辦學資格。為適應社會對多元化教育的需求,該校進一步完善了綜合高中實驗班的辦學機制,為高中階段學生成才提高更多的選擇機會。作為一所僑辦學校,學校還承擔著為僑鄉人民提供初中義務教育的責任。
學校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聯合辦學,先後與莆田學院、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等聯合開辦五年制大專班,還與金浦機械公司、富信公司等企業開展校企聯辦,提高學生的技能素質。同時,學校嘗試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已與新加坡俐富控股公司聯合開設新加坡勞務輸出人員培訓基地,全面提升學校辦學層次和辦學聲譽。
2001、2002屆初中畢業生總分合格率、畢業率、綜合考核均居涵江區前列;
2004年,理工類本專科上線率達95.8%,本科(二批)上線率居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名;高職單招本專科上線率達92.06%;初中畢業生參加中考,考取一、二級達標校(重點高中)達59人,創歷史新高;
2005年,學校中高考成績斐然。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本專科上線率在保持2004年良好態勢的基礎上,實現穩健增長,本專科上線率增幅達10.6%,部分班級本專科上線率達100%,名列莆田 市同類學校前列;
2005年,該校初中畢業生一、二級達標校的上線率達超涵江區的平均上線率,名列江口片校前茅,尤其李曉君同學以中考總分734分的成績居江口地區第一名。 學校辦學成績顯著,多次獲省市「文明學校」。
2000年被省教委確認為省級重點職校;
2000年被評為莆田「十佳學校」;
2001年被評為莆田「文明學校」;
2002年被評為莆田市「綠色學校」、「莆田市先進教工小家」;
2003年復評再次確認為省部級重點職業中專,被列為省計機信息管理與服務等級培訓考試中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
2006年榮獲莆田「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優秀學校」;
2007年被評為莆田「先進集體」、「福建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莆田市中小學先進集體」、「莆田市校務公開示範單位」。 學校創辦於一九五七年,當年校名為莆田石庭中級文化學校,由海外僑胞組成董事會籌資興建。
一九五八年九月為適應當時形勢,學校改名為「莆田縣石庭農業中學」。
一九六三年經莆田縣批准,「莆田縣石庭農業中學」正式轉為「莆田縣僑辦石庭中學」。
「文革十年」董事會工作一度停滯。「石庭僑中」撤銷並入石庭小學,改名為石庭小學附屬初中,校名定為「莆田縣石庭五七學校」。
八十年代初,催開僑鄉的教育之花。校園里又有了琅琅書聲,荒廢多年的教育又勃發生機,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學校董事會幾經籌備後於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宣告成立。鑒於原校址中小學合辦一起,校舍被周邊民房包圍,無法擴展,適應不了教育發展的需要。學校董事會決定籌資建立中學新校舍,石庭中小學分離。在海內外熱心教育事業的僑胞支持下,經過四年的籌資和興建,中學新校舍終於落成。經莆田縣批准,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六日正式把原石庭附中改為「莆田縣石庭華僑初級中學」,同年搬入新校址。
一九九0年,學校為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中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本著為僑鄉培養更多適應社會要求的實用技術型人才,經莆田縣教育局批准開辦了職業高中班,一九九一年經省教委批准又開辦了職業中專班,均獲得成功,受到社會的認可和歡迎。為了進一步調動華僑捐資辦學的積極性,適應教育的發展,經莆田縣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於一九九一年又更名為「莆田縣石庭華僑中學」和「莆田縣華僑高級職業中學」。
一九九三年三月,莆田市人民政府對該校職業高中,職業中專辦學情況驗收,認為學校發展快,辦學質量好,定為市級重點高級職業中學。九四年四月份經省教委批准為正式全日制職業中專學校,校名定為「福建省莆田華僑職業學校」。
一九九五年,省教委對該校職業高中、職業中專辦學情況進行全面驗收,鑒於學校教育教學成績、師資力量、辦學條件等達到省級重點職校標准要求,經報國家教委備案批准,確定該校為原莆田縣首所省部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校名定為「福建省莆田華僑職業中專學校」。此校名一直沿用至今。二000年又經省教育廳復評,再次被確認為省級重點職校。二00三年,成為莆田市三所省部級職業中專之一。
實施「半工半讀」模式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福建省金浦機械工業有限公司、莆田振威石英晶體有限公司、莆田富信模胚有限公司、莆田德信電子有限公司、莆田森達數控機械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校企聯合辦學,共有2000多名畢業生在這些企業安置就業,實現雙贏。現已形成了電子、機械數控、計算機、會計等六大就業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