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陝西榆林有哪些高中
榆林市一中,鼓樓旁邊
榆林市二中,南郊美星花園酒店對面。酒店現在改成醫院了
榆林市三中,人民西路好日子超市斜對面
榆林市四中,步行街百貨大樓對面
榆林市五中,紅山經濟適用房旁邊
榆林市六中,航宇路喜洋洋超市旁邊
榆林中學,開發區具體什麼路不清楚,反正是到環保局那條路一直往後走
榆林市逸夫學校,紅山路消防隊對面
榆林市高專附中,榆林高專隔壁
榆林市華棟中學,開發區煙草公司隔壁
就知道這么多了,電話還是查一下114
② 陝西省榆林地區共有多少高中
榆陽區:榆林中學:榆林市第一中學:榆林市第二中學:榆林市第三中學:榆林市第五中學:榆林市第七中學:榆林市第八中學:榆林實驗中學:榆林市職業中學:華棟中學:榆林學院附屬中學:神木縣:有4所 名字就不知道了靖邊:靖邊中學,靖邊三中,亨源中學,職中,榆石化中學,新華中學。府谷:府谷中學,三中.麻鎮中學 職中橫山:橫中 二中 四中 三中 職教 定邊:定邊中學 安邊中學 四中 職中佳縣:佳縣中學,烏鎮中學吳堡:一所 名字不知道清澗:清澗一中、實驗中學、縣職業中學。第3職業高中綏德:一中 二中 實驗中學 還有個名字不知道子洲:子中 二中 大理河中學 三中米脂:米脂中學和新建的二中和舊二中。還有職中
③ 2009陝西榆林中學一本上線率
榆林中學2009年高考應屆文、理報考總人數1327人,一本上線總數307人,上線率23.13%;二本上線總數580人(不含體育、藝術),上線率43.71%,一本、二本上線率均居全市各中學之首,其中,理科報考人數989人,理科一本上線274人,一本上線率27.7%,理科二本上線502人,二本上線率50.7%;文科報考人數338人,文科二本上線78人。 市縣中學 文理報考總人數 文史報考人數 理工報考人數 一本分數線以上人數 二本分數線以上人數 文史 540 理工 537 一本 合計 一本 比率% 文史 495 理工 495 二本以上合計 二本比率% 榆林中學 1327 338 989 33 274 307 23.13% 78 502 580 43.71% 榆林市一中 1418 413 1005 31 192 223 15.73% 75 335 410 28.91% 神木中學 1269 334 935 26 209 235 18.52% 91 394 485 38.22% 府谷中學 1196 467 729 41 111 152 12.71% 119 229 348 29.10% 橫山中學 1159 262 897 17 60 77 6.64% 42 166 208 17.95% 定邊中學 1008 302 706 22 121 143 14.19% 89 243 332 32.94% 靖邊中學 1147 322 825 29 147 176 15.34% 100 304 404 35.22% 綏德中學 1240 342 898 31 179 210 16.94% 113 362 475 38.31% 綏德一中 1147 280 867 6 123 129 11.25% 30 236 266 23.19% 米脂中學 849 163 686 9 98 107 12.60% 27 201 228 26.86%
求採納
④ 陝西榆林橫山中學中考分數線
通常分為文科線和理科線,也叫最低控制分數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當年的招回生計劃和考生成績答來劃定。如某省理科計劃招生4萬人,根據全省理科考生高考成績,如按1∶1.1的比例劃定,則應該從高到低排分至44 000名。假設第44 000名理科考生考分為340分,那麼340分就是該省、市、區的理科最低控制分數線。文科線確定方法同理科。
⑤ 陝西省榆林米脂中學的分數線是多少
464
絕對可靠啦
我是米脂中學老師啦
⑥ 榆林中學有幾個
榆林中學有一個。
榆林中學創建於1903年,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深厚辦學底蘊的百年名校,陝西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前身是「榆陽書院」,創建於明代弘治八年(1495年),以榆林別名命名,於明清兩代培養出進士38人(文10人,武28人)、舉人285人(文40人,武245人)、貢生43人。曾改名殖邊學堂、榆陽中學堂等,1913年成為聯合縣立榆林中學。
(6)陝西省榆林中學高考分數線擴展閱讀:
陝西省榆林中學是市教育局直屬的普通高級中學,陝西省示範高中。學校創建於1903年,時名「榆陽中學堂」。110多年來,學校10次更名,2次遷校址。1972年更名為「陝西省榆林中學」,沿用至今。2007年遷入榆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新校址。學校現有教學班69個,學生3700人。
人文底蘊厚 榆林中學歷史悠久,英才輩出,是陝北地區政府創辦最早的中學。在歷代榆中人傳承和創新的基礎上,學校形成了「科學、民主、求實、創新」的校訓,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仁人志士。
校園佔地面積270畝,建築面積12.2萬平方米,綠地面積4.8萬平方米。學校有3棟教學樓、1棟科技樓、1棟信息綜合樓、1棟藝術中心樓、1棟行政中心樓。
4棟學生公寓、2棟教師公寓、2棟餐飲樓。普通教室90個,物理實驗室11個,化學實驗室8個,生物實驗室6個,探究實驗室6個(理化生和歷史各1個,地理2個),歷史綜合實驗室1個,地理實驗室2個,通用技術實驗室2個,學生發展指導中心活動室4個。
高標准籃球場11個、排球場8個、乒乓球台20個、標准田徑場1個。學校設有天文台、電視台、廣播站、校報、校刊編輯部。圖書館藏紙質圖書25萬冊,電子圖書15萬冊。
⑦ 2012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的各中學中考錄取分數線
1榆林中學
2綏德中學
3府谷中學
4神木中學
5靖邊中學
6榆林市內第一中學
7綏德縣第一中學
8神木縣第四中學
9米脂容中學
10定邊中學
橫山中學
榆林市第二中學
靖邊縣第三中學
清澗中學(2009)
榆林市實驗中學(2009)
榆林市蘇州中學(2009
⑧ 陝西省榆林中學的知名校友
杜斌丞(1888-1947)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 ,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1917年回榆林中學任教務主任兼史地教員。1918年起任榆林中學校長。1930年任國民黨敵17路軍楊虎城部總參議,1936年西安事變時任陝西省政府秘書長。1945年10月在民主同盟第一次中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並被推舉為中央常務委員兼西北總支部主任委員。1947年遇害。
張季鸞(1888-1941)陝西榆林人,1902年就讀於榆陽書院(榆中前身)。近代中國最富自由獨立色彩的報紙《大公報》首任總編輯和主筆,民國時期最具聲望的報人。在他主持筆政期間,1941年5月15日,《大公報》榮獲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獎,這是當時國際新聞界極富聲譽的獎項。
劉志丹,名景桂,字子丹、志丹。1921年考入陝北聯合縣立榆林中學,曾任學生會主席,黃埔軍校第四期炮兵科畢業。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1996年,被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6位軍事家之一。
李子洲(1892--1929),名登瀛,筆名逸民。陝西綏德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後入哲學系。1922年,李子洲北大畢業後,先後在三原渭北中學及榆林中學教書。五四運動中任北大學生會幹事。1923年加入中共。1927年任中共陝西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並負責省委軍委工作。1927年組織清澗起義,失敗後又組織渭華起義。1929年被叛徒出賣被捕。1929年6月18日病逝於獄中。
高崗(1905-1954)陝西省橫山縣武鎮鄉高家溝村人。原名高崇德,字碩卿。1949年後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東北人民政府主席、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11月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計劃委員會在主席並兼東北行政委員會主席。
劉瀾濤(1910-1997),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1960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兼蘭州軍區政委。打倒四人幫後,於1978年12月--1980年2月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和顧問。1979年7月增選為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1982年9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馬師恭,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別字子敬,陝西綏德人。 本縣楊家溝初級國民學校,陝西省立榆林中學、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六期畢業。
杜聿明(1905~1981),國民黨軍隊將領,愛國民主人士。字光亭。陝西米脂人。1912年就讀於榆林中學。1924年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
閻揆要(1904—1995),陝西省佳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78年3月被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1982年9月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7歲考入榆林中學。1924年於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高吉人(1902—1979),陝西靖邊人,原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民革命軍陸軍預備兵團副司令官,黃埔軍校四期學員; 中央軍校高教班第三期畢業。一九二○年考入榆林中學就讀至二四年畢業。
王森然(1895—1984),原名王樾,字森然,號杏岩,曾用啞公、子燕、杏楠、黑衣、菊子、滌樓、養吾等70個筆名。定州市東旺村人。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革命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史學家、美術家,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1924年2月,應校長杜斌丞之邀,來到陝西榆林中學,傳播民主進步思想,宣講新文化運動。
李鼎銘(1881—1947年),原名豐功,生於米脂桃鎮桃花峁。曾為榆林中學教員。1941年夏,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先後當選米脂縣參議會議長、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副議長、邊區政府副主席。同年,在邊區參議會二屆會上提出「精兵簡政」議案,受大多數議員支持。
馬師儒(1888-1963),字雅堂,陝西米脂縣人,著名教育家。1921年留學德國,在柏林大學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1924年轉入瑞士蘇黎世大學研習哲學和心理學,專門研究裴斯泰洛齊的教育學說,192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7年回國後,先生應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杜斌丞先生的邀請,任陝西榆林中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1928年應邀前往上海勞動大學擔任教授兼教育系主任。以後曾任北京大學、青島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西安臨時大學、西北聯合大學、西北大學等校教授。
張秀山(1911-1996) 陝西神木人,早年就讀於榆林中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中央東北局第二書記兼東北軍區副政治委員,遼寧省盤山農場副場長,遼寧省農墾局副局長,沈陽農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國家農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在中共第十二大、十三大上連續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曹力如(1902~1949)原名崇本。陝西保安(今志丹)人,1920年7月考入陝北聯合縣立榆林中學。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後,被任命為新疆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
張啟藩,字星垣,泗縣城關人。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進土,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欽點翰林院庶吉土,散館一等。曾任編修國史館協修、陝西榆林府知府。
王子宜,1907年8月2日生,陝西省保安(今志丹)縣城營盤院人。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副部長。1920年7月考入陝北聯合縣立榆林中學。曾於榆林中學任訓育主任、教務主任。
馬濟川(1900~1977)原名馬汝輯,楊家溝人。1921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學業優良,在校加入進步團體「共進社」。1925年畢業,返榆林中學任教員、教務主任、校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蘭州分校副校長、甘肅省文化廳副廳長、文化局局長、省政協委員等職。
⑨ 陝西省榆林中學的辦學規模
校園包括老校區、南校區和西沙高中部新校區三部分(現在只有新校區,即高中部。已升級為高中教育,沒有初中)。老校區(現已讓給榆林市第十中學)依山傍街,佔地50畝,建築面積19006平方米。南校區為2000年由行署舊址改建,佔地24畝,建築面積9029平方米。西沙高中部新校區規劃面積353畝。學校現有教學班59個,其中高中班39個,高中補習班4個,初中班16個。現有教職工202人,專任教師179人,其中高中級教師139人,有本科學歷的139人,特級教師4人。在校學生4373人。固定資產3398萬元。
其中,尤其是榆林中學新區,堅持按省級示範高中標准建設。辦學規模為90個高中班,每個教學班56人,容納在校學生5000人左右。市政府劃撥校園用地320畝,其中代征、綠化80畝,建設用地240畝,校園綠化面積達到35%。總建築面積112000m2,總規劃建築16棟,總投資1.8億元。
2000年,我校投入100多萬元建成兩個多媒體計算機教室,改造一個語音室、一個微機室,新建了一個教師電子備課室。學校現有聯想等品牌電腦163台,有兩個多媒體大屏幕綜合電教室。
2001年得到蘇州市援榆項目辦、市教委的支援,建成衛星地面接收設施,鋪設一條互聯網光纜,可在教室與總控室,總控室與教室,教室與教室之間進行教學,並可進行雙向通話;可對全校任意頻道教學直播;可以實現榆林中學和蘇州市蘇州中學或全國其他名校教學現場的直播。蘇州市還幫助榆中裝備了兩個國內一流水平的多媒體語音教室。學校也計劃將現有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在近期內改造成目前最先進的一流實驗室。
⑩ 陝西省榆林中學怎麼樣
簡介:榆林中學創建於1903年,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百年老校,是榆林市直屬的全市唯一的省級重點中學,是榆林市中學教育的「窗口校」和「示範校」。榆林中學堅持常抓教育、狠抓管理、重抓質量、穩抓建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各項工作成效顯著。高考升學率穩步提升。校園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校黨委被陝西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單位」和「文明校園」,被市政府授予「高中教育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