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高考分數 > 新高考中學

新高考中學

發布時間:2020-12-06 03:00:53

Ⅰ 新高考形勢下中學歷史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引言
關於目前新一輪高考制度的改革,早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提出,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明確規定除了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成績之外還需要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14科目,任選三科的學業水平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成績高的科目計入高考總成績中。在這個《決定》中,歷史科目表面上是不參加高考的,並不是所有中學生會自主選擇歷史科目。同時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認為歷史學科是冷門學科,而且文科沒有理科好找工作,所以在選擇科目的時候會讓學生選擇理科科目。這就為中學歷史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歷史教學中注重對中學生學習歷史心理進行研究是勢在必行的,尤其是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目前高中生歷史學習興趣的缺乏
學習興趣是學習需要的表現形式,所謂的求知慾、好奇心、愛好等都是興趣的體現。[1]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無論是歷史知識的掌握和積累,還是學科學習能力的發展,以及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的養成,都是伴隨著學生的心理活動的。」
首先,現行高考制度,歷史科目是和政治 、地理綜合考試的。所以高中階段大多數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結果更為關注,將歷史學習成績與自身以後的發展聯系起來,其間接興趣較為明顯。所以歷史學科成績好的同學,基本上對歷史學習也感興趣。
其次,學生從始至終都認為歷史是「背多分」,死記硬背的多,並不像理科有挑戰性。同時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理科的選擇面更廣,就業面更廣。所以文理分科的時候,毅然選擇理科。例如,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文科班就只設了兩個班,高一文科總人數91人,可以看出社會上對於文科並不看重。
再次,雖然高一、高二理科班也會學習歷史,並有同學對歷史學習有著表面層次的感興趣,覺得歷史故事性很強,可以將歷史故事作為緊張學習的添加劑。大多數理科生在他們所謂的副科課堂上會選擇做主科的作業,忽視歷史課。
最後,同時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也重點關注高考的考點,注重教學時間。而忽視歷史的故事性與情境性,以至於整個歷史教學相對是比較枯燥的。所以即使文科班的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大都不濃厚,這與中學歷史教學是密切相關的。畢竟,高中生在緊張時間里接收歷史信息,教師是主要的來源之一。
現行中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大都是來自於高考的壓迫,對歷史學習興趣缺乏,隨著新一輪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否激發高中生歷史學習興趣呢?
三、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對歷史學科的挑戰
在新一輪高考模式改革下高中生不再像現行文理科進行捆綁式考試,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興趣和特長,揚長避短發揮特長。同時結合一些高校在招生對科目成績的要求,所以歷史學科也是不能夠忽視的。

四、中學歷史教師在新高考制度改革下如何提高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新高考改革的形勢下,由於學生有自主選擇權,所以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
首先,師生需要建立信任的關系。鑒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喜歡歷史但是不喜歡歷史課的情況,師生建立信任關系,是學生主動學習重要的一步。師生之間的信任關系會使學生在學習歷史時興趣濃厚;然而,師生關系僵化,就使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對任課教師和所教的學科引起倦怠和反感。
其次,提高歷史教師的教學能力。歷史教師教學能力包括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能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運用、課堂教學氛圍等。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對於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時學生會因為歷史教師在課堂中形象生動的教學而被打動。因此,歷史教師不僅要豐富自身的歷史內涵,提高教學手段,挖掘教學內容的特點,注重創設教學情境。充分了解學生的階段學習心理特徵。如,在新高考改革下,學生選擇歷史作為高考科目,那麼在講授歷史課時不僅要知識點和情境性相結合,而且還需要教師侃侃而談、輕松的語言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教師的魅力一般都是在課堂上而展現出來的。 再次,教師在教學中應有積極情感態度和適當的威信。教師的心態、情感在教學中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方能帶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課堂中教師的情緒很容易帶動學生的情緒。同時教師需要適當威信,讓學生不自覺對教師產生敬畏、信服之情,進而使學生主動學習歷史,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最後,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評價。「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第斯多惠語)[4]在課堂適時給予學生積極評價會增加學生學習歷史的信心並且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輕松愉快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結語
在新高考制度改革雖然給歷史學科帶來了不少的沖擊,但也是一種挑戰。是教師對自己的挑戰,挑戰如何更好地做到知識與故事相結合,如何脫離現行只求結果枯燥的教學模式,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本文就新高考改革的形勢下,中學歷史教師將要面臨的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進行了淺顯的分析,希望在將來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在巨大的壓力不斷發展、完善自己。

Ⅱ 新高考下中學生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志願填報加盟會怎樣

新高考中學生面臨四大問題:
第一,普通高中辦學理念和教育思想從原來的整齊劃一轉變為全面而又個性的發展,且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同。浙江這幾年通過調研發現, 90% 以上的教師和學生贊同自主選擇課程,有 85% 左右的學生表示喜歡選課走班,願意兩次考試。

第二,從學生的學習來看,從原來的指令性轉變為有選擇的學習。因為這一輪新高考改革最 大的亮點就是選擇性。跟其它公布方案的省份相比,浙江的選擇性是最 大的,不僅學生的考試科目可以選擇,考試時間也可以選擇。正因為有了這樣大的選擇性,所以在這幾年的新高考改革當中,就必然產生了一生一課表、賦分制度、生涯規劃、選課走班等一系列舉措。

第三,學校的辦學來看,從原來的千校一面逐漸向多樣化、特色化轉變。這一輪的新高考改革,其實對我們普通高中來說,也是一次新的洗牌。一些原來在省內有較大影響,升學率很高的學校,可能沒有踏准節奏,在短短的幾年當中,變得不再那麼優秀了。反過來,有一批學科專長的,辦學有特色的學校,一下子就脫穎而出。

第四,高校招生模式來看,從以考分為主的統一錄取轉變為多元的錄取方式。現在我們浙江三位一體、自主招生、高考錄取三種並行,僅以高考分數錄取的人數也越來越少,而其他兩種的錄取比例人數在逐漸的增加,尤其是高水平大學在浙江的招生更為明顯。

Ⅲ 新高考下,中學數學教師如何培養

一般報師范類大學的數學系,不過現在其它大學也可以,只要你能取得高中數學教師資格證,就可以。

Ⅳ 新高考,學科選擇和大學專業,我們到底如何選

很多啊,今年公布了各個高中一本人數,除了二中、三中,還有武鳴高中:專756人一本、賓陽中學:728人、邕寧屬高中:503、橫縣中學 294、廣西大學附中:293、南寧三十三中:267、廣西民族高中:270、廣西希望高中:155、南寧36中 :137、南寧市東盟中學:119、南寧八中 108、馬山中學 80、賓陽高中: 66、南寧一中:50、北大附中(南寧):46、沛鴻中學 45、南寧龍翔學校:36、南寧二十六中學:33、橫縣二高:31、南寧十四中:22、南寧43中: 20、南寧42中:10、武鳴中學:9、南寧四中:7、南寧十九中:6 、南寧41中:1、南寧34中:1、南寧29中:1、南寧15中:1、南寧十中:1、南寧九中:1

Ⅳ 什麼是新高考

目前全國復有兩個地方在試點新制高考改革,分別是浙江和上海,在今後會推廣到更多的省市。
新高考有選考和學考之分,選考為7選3(浙江),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七門中選出三門做高考科目,剩下的科目將作為學考,學考就是高中結業考試,只要及格即可畢業。
選考的考試時間不再只是每年的6月份,在高中階段,你都可以你參加選考考試或學考考試。
反正規則好復雜,我也是研究了挺久了,查了好多資料,最後發現一個很好的規則講解文章才搞懂的,如果你要我可以發給你。

Ⅵ 新高考加盟中學生生涯規劃為什麼依賴測評

2013年蓋洛普《全球員工敬業度調查報告》得到這樣的一組數據:26%的中國員工長期處於消極怠工狀態,68%對工作漠不關心,在中國僅有6%的員工稱得上是真正的敬業。
更為觸目心驚的是:中國的大一新生超過75%對自己的專業滿意度低、大學退學率逐年升高,在2015年已高達3.8%、超過18萬人/年,大學生畢業後三年65%從事非本專業的工作,學無所用。很多研究表明,職場迷茫、職業倦怠等問題,根源就在於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的缺失。而國內教育的現狀卻是生涯教育的理念與發展缺乏足夠重視、教育市場的盲目跟風,使得學業規劃、職業生涯迷茫的人數逐年只增不降。
當下我國正在面臨經濟轉型、經濟增速放緩等發展壓力以及引起的諸多社會問題,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補充,所謂經濟轉型,教育先行,使得生涯規劃項目應運而生。
目前市面上的測評工具維度單一、缺乏常模數據對比,而且不考慮個人的興趣傾向、認知潛能、人格特性等方面去綜合判斷,得出的結果其實是不具有參考性的,甚至會「誤入歧途」。如何選擇有效的學馬教育測評工具、正確理解測評工具的作用以及如何准確解讀測評結果,都需要謹慎而為。學業/職業規劃是以實現個人的發展成就最大化為目的,通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管理來實現個人發展願望。職業測評僅是職業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工具,但測評絕不能等同於職業規劃。沒有一個重要且關鍵的解讀師正確的引導,是很難知道正確的結果導向的。

Ⅶ 中學生怎樣應對新高考改革

老師肯定會幫你的,要適應,隨機應變就好!每年幾乎都有改革,我也是慢慢走過來的,車到山前必有路!

Ⅷ 湖南新高考中學考成績按比例計入高考總分嗎

湖南新高考中學考成績,
合格性部分不計入高考總分。
選擇性部分,
按實際分數線計入高考總分,
並不是按比例。

Ⅸ 皖西當代中學有沒有參加新高考就是那個3+3模式的高考

在高抄考形式上,實施「語數外成襲績+三科學業水平測試的成績」這一「3+3模式」,讓學生有了自主選擇權,讓高考從「標配模式」走向「自選模式」,無疑更加有利於高考公平,也有利於培養考生的特長,真正實現向素質教育的邁步。在「3+3模式」中,又分別實現了兩大更加公平的考核模式:一是「兩次機會」。即實現兩次統一考試,然後綜合評定成績。這避免了「一考定終身」的局限和弊病。二是「統一考試成績+綜合評定成績」的考核模式,打破了考試為唯一評價方式的弊端。盡管從教育總體要求和素質教育的總改革目標上而言,「3+3模式」也好,「兩次機會」、「不分文理」也好,其進步和意義無疑都是有限的,都沒有跳出「以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標准」的應試化局限。但相對而言,這種「3+3模式」的改革明顯已經是一大進步,為眾多考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權,有利於推進教育公平與進步。

Ⅹ 新高考方案對中學教師教學能力有什麼新要求

新高考方案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它關系每個家庭的切身利益、每個學生的成長發展,關系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教師專業成長,因此准確傳達、解讀新高考方案十分必要。為認真做好新高考方案的宣講工作,教育局提出如下意見,請各校貫徹執行。
1.認真做好教師層面的宣講工作。要通過教師個人自學,學校組織解讀等方式,在教師隊伍中深入宣傳新高考方案的內容、變化、理念,尤其要讓教師認識到新高考方案對教師課程能力、教學能力、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能力等方面提出的新挑戰,切實增強教師順應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緊迫性。
2.准確做好學生層面的宣講工作。及時將《解讀》發放到每一位學生手中,通過集會、班主任講解等方式,向學生准確介紹新高考方案,既要讓學生看到新高考方案給學生帶來自主選擇、個性發展的機遇,又要讓學生認識到新方案對他們在職業規劃、興趣發展、學科選擇、綜合素質培養等方面帶來的挑戰,讓學生增強學習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中來。
3.耐心做好家長層需的宣講工作。通過家長會、《告家長書》、電話咨詢服務等方式,及時向高一學生家長介紹新高考方案內容,傳達新方案精神,耐心為家長解答提問,解除顧慮。努力通過宣講,讓家長看到新方案的進步之處,看到學校順應新方案的積極舉措,增強家長對新方案的認同。同時讓他們認識新方案對人才培養、學生學習、家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幫助他們轉變教育觀念,支持學校教育教學改革。
4.精心研究制訂學校順應新高考的教育教學改革舉措。學校要及時召開會議,專題部署研究新高考背景下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方案與工作策略,認真評估新高考將會給學校帶來的新問題,及時了解周邊區縣學校積極舉措,做到早准備,早應對。當前,各校應以課程建設為重點做好高一年級的新高考對接工作,並抓緊抓實做好《中學生生涯規劃》課程實施、必修課走班教學、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調整後)的落實等項工作。

閱讀全文

與新高考中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