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年一中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分
2016年一中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分
成績及各批次控制分數線公布後,考生要按照當地教育考專試院公布的志願屬填報時間及時填報志願。
13年我高考的時候是一本線554,今年是537,從分數線看貌似是題變難了,然後我看了一眼一分一段表,和13年同排名是672分,比當年高11分。加上考試人數增加的因素,分數還是比13年高,可見試題難度並沒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
一本線主要是省內一些不入流的學校升一本導致招生人數增加,致使一本線虛低。
PS.2010年前某些學校的專業還是二本招生,現在竟然一本線上50+才能錄取。
⑵ 2016年錄取分數線
2016年錄取分數線
今年有26各省市使用全國統一試卷,其中有不少是今年才改的,同專去年屬也沒有可比性。現在預測二本分數線沒有什麼意思。好好准備考試吧!只要你分數夠高,選擇的餘地就越大。
016年高考文科二本分數線也可以借鑒去年的二本分數線,但預測不準的。 查錄取名次更精準。分數線的高低與題的難易是有關系,但每年各省錄取多少人是固定的,你的高考名次公布後也是固定的,因此名次更准些! 目前各省高考實際都是按高考學生位次錄取的。 目前各省高考都是按高考學生(全省)位次錄取的,高考成績出來後,每個考生會有一個名次的(在全省是文科多少名),每個學校在各省的提攔的名次基本也是固定的, 建議具體填報時選學校進查下高校提檔分數線,可以看看,自己在那個分數段,可以報那些學校。 供參考。 祝選到稱心學校。
⑶ 臨海回浦去年錄取分數線
臨海市2009年重點普通高中統一錄取分數線(中考分數線)
台州中學:版正取 699分;擇校 684分
回浦中權學:正取 681分;擇校 653分
大田中學:正取 667分;擇校 633分
杜橋中學:正取 648分;擇校 603分
第六中學:正取 641分
普通高中最低控制分數線 549分。
⑷ 2016年中考分數線是多少
2016年中考錄取分數線
⑸ 2016年一中錄取分數線
縣教育局關於公布2016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的通知 各鎮(區)中心學校、國有農場學校、縣直各中學(民辦學校): 經研究決定,2016年陽新縣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如下: 1、陽新一中招生實行擇優與分配相結合。統招生(擇優)最低錄取控制線495分(面向黃石市區考生500分,面向兩鎮一區考生495分。市區和兩鎮一區考生計30人);分配生最低錄取控制線446分。若一中招生計劃尚有結余,則在最低控制分數線上按志願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2、實驗中學實驗班最低錄取控制線446分。 3、陽新高中勵志陽光班最低錄取控制線416分。 4、陽新縣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295分。 5、所有考生均可填報中職學校。 附表一:2016年陽新一中分配生人數統計表附表二:2016年陽新一中分配生人數及各校錄取分數線陽新縣教育局二○一六年七月四日
⑹ 旬中錄取分數線2016
旬中錄取分數線2016
一般指新中國的高等教育入學考試,全稱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線。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投檔人數和計劃招生人數劃的一條本校最低錄取分數線。各校的投檔人數是根據各校在本省錄取人數的1.2倍投檔,投檔以後學校招生辦從這1.2倍中以分數和志願為主參考學生檔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計劃內人數錄取,其錄取的學生中最低分就是該校俗稱的錄取線。
因為大學錄取(高考)本來就不是公平的,而是各地利益斗爭平衡的結果。
這里問題的關鍵在於,事實上這個事情誰也沒把公平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找平衡放在了第一位,比如說照顧邊遠地區、照顧少數民族、照顧本地學生,等等等等,從制度的設計來看這其實是非常明顯的一件事情。
這種制度有它存在的原因,但很顯然的這個制度不是以公平作為首要考慮的!
杯具的根源在於,從小到大所有的學生又都在被灌輸一種教育公平論,即只要你努力取得好的成績,就能考取好的學校,得到更好的教育,創造更輝煌的人生。
在高考之前,大體上這種觀點也不能算錯。畢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除了小學是按照地區分派之外,初中和高中的錄取都是在幾近絕對公平(不考慮潛規則)的環境下競爭的。其主要原因是初中和高中的錄取大體上是按戶口錄取,而在一個市或者縣甚至省的范圍內,地區之間的利益沖突並不是特別突出。
⑺ 2016年雲縣涌寶高中錄取分數線多少
如果你們的考試不是國家級的職稱考試,那基本上不會有查詢的。除非你們學校或相關人士了查詢系統,並公開查詢。你學校如果有的話,點擊學校的教務管理系統,輸入學和,選擇身份。接著進入另外一個界面,點擊查詢成績,再進入一個界面,選擇時間,系別,班級,科目,點擊查詢。不過我建議,不要選擇科目,直接查詢,就可看到全班級全科目的成績。如果學校沒有或自己上網條件不允許,打詢問老師也可。
⑻ 2016年,中考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啊
⑼ 2016年中考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2016年中考錄取分數線,
各市、縣不同。
你是哪裡的?
可詢問學校教務處,
最直接的是問你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