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遠市第一中學(清中)和清遠市華僑中學(僑中) 哪間學校好,我是清遠人
清遠市第一中學(實驗中學,市一中舊址為第二中學),與清遠市華僑中學的差別,首版先從最關心權的升學情況來就吧,上一本大學或者說重本大學的,華僑中學離市一中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其次,這兩間學校的教學方法的差別,市一中更多的是個人自學,老師指導,華僑中學更多的是老師教學,可以這么說,一個主動,一個是被動,華僑中學是以前的區中與華僑中合並而來的,以前區中的基本上的題海戰術,就是說老師給你大量的題讓你做,而市一中,更多的是選典型,其他自己去把握。另外是看生源,市一中的考進去的都是優質生源,在生源方面華僑是搶不過市一中的。不過華僑中學有特色班,特色班會有優待(要求比較高),這些班是專門用來沖擊優質大學的。如果你能進入華僑中學的「特色班」,去華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不行,去市一中的普通班也不錯。
❷ 清遠市華僑中學的發展歷程2013年高考重本人數有多少
2017年全國有26個省份選擇統一命題,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5省份仍為分省命題內。
1、根據你的分數篩容選出所有你可能上的最好的學校。高考前後學校一般會發那種以往高考分數線的資料,非常全,就從那裡著手,拿起你的紅筆,一個一個勾選出來,並按照自己喜好一一排列出來。
2、上網去深入了解一下這些學校,排除那些你絕對不會去的。比如我最開始選學校的時候,吉林大學雖然不錯,但是那裡太冷了,我不喜歡冷氣候,所以我一定不會去。考慮你喜歡的學校,除了那些你不靠譜的道聽途說的學校聲譽,你一定要好好的去了解下這個學校的各個方面:所在城市的環境,氣候,學校綜合實力,專業設置等方面。然後確定出一個名單出來。
❸ 清遠市一中好還是華僑中學好
清遠市一中和華僑中學比,
當然是清遠市一中好。
錄取分數線,
都是清遠市一中高內。容
學生好,
學校就好。
以2019年為例:
清遠市第一中學分數線:
清城區745.8分,清新區715.5分,佛岡縣726分,陽山縣689.6分,連山縣726.7分,連南縣706.7分,英德市742.4分,連州市710.8分。
華僑中學分數線:
清城區670.2分。省實模式班:清新區701.8分,佛岡縣715.8分,陽山縣671.3分,連山縣708.6分,連南縣695.8分,英德市718.8分,連州市703.2分。
❹ 清遠華僑中學好不好學費要多少
清遠市華僑中學是僅此於清遠市一中後的第二好學校,學費一學期的話大概要一千多。
❺ 清遠市第一中學(清中)VS清遠市華僑中學(僑中) 本人是清遠人,有請對清遠市的這兩所重點高中比較了解
先自我介紹,本人對清遠高中教育特別熟悉——親戚里高中老師不少,堂表兄姐就讀高中多所,自己當年為選高中也由此關注得太多太多……
首先要明白:清中&僑中不是同一檔次!清中完勝僑中~請聽我娓娓道來,信服不LZ可以自己思量
【錄取線】清中高僑中很多,投考清中有風險,這是事實,當然如果成績好這不是問題了。另外聽說清中12年和13年將不再擴招,即系回復到06年時招生20個班這一數量。這意味分數可能比往年要高了!僑中貌似沒消息,應該還是保持往年招生規模!分數線變化幅度不大!
【學校規模】{人數規模}僑中清中同是經歷了擴招,僑中現在已經人滿為患了,弊端有校設施未完善與學生增加的矛盾(水電飯後勤供應)擴招與控制學生素質的矛盾(學生不和諧行為):而清中擴招過程中一直有清實這一所謂「新校區」消化高一級人口,而且學生素質還是可以的。
{硬體規模}僑中是原僑中和區中的合並品,新學校,教育設施要新有新、要多有多!校舍是新的,操場是新的,這清中當然不能相提並論。所以要比新和多僑中勝!但清中不多但全,要籃球場足球場都有都足夠,乒乓球台更是,生物園地理園都有而且看得著用得著,還有多個天文台。說明一下,這里和後面所說的清中都是不包括清實了,因為清中即將回歸本部了。如果加清實,那麼清中很多設施也是新的。當然清中也不是沒缺點的,它的飯堂伙食是欠缺完善的,但瑕不掩瑜吧。
【師資力量】看特級教師,清中多僑中少,清中劉桂梅還是市語文科帶頭人,考北大的語文就是他教的重點班;看其他教師,僑中的原班人馬有原僑中和區中,區中的還行,原僑中的就顯弱了,新的人馬都是全國招聘的,但要明白,13年要改革了,全城區高中歸市管,初中歸區管,但此前的情況是清中歸市管,僑中歸區管,教師入區編制,眾所周知市的高中工資要高,所以好老師都往市屬的高中跑,這是定律!所以即使外省的人才教員都會首選清中。
【重本本科率】這個就不用說了吧,即使清中近年衰落了不少,但無論重本人數,重本率還是遠遠高於市裡任何高中的(當然盛興除外,它畢業班只有幾十人,十幾個重本那比例就上去了)。
【學習氛圍】
這個也不用說了吧,有聽過清中宿舍里的女生夜晚躺在床上都想立刻爬起來看書這故事嗎?能上清中的會學習的是大多數,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氛圍里,你能不學習嗎?除非你壓根不想考大學。僑中就不說了,差距是明顯的。那些讀僑中的初中同學里即使愛校也是承認兩校學習上的差距的,沒有例外~
【學校規章制度】僑中的是挺寬松的,也自由。清中的是不松,也確實不嚴,只要做好學生的分內事——學習,基本那些條文與你無關,就是這樣。
【教學設施、運動場地】上面已經提及了,就不說了。
【校服】僑中校服紅佩紫,還是叫藍呢?質地很尼龍,很少棉,很靜電,很運動服,很像清新那個鳳霞中學。可能是挺青春新穎的設計吧~。清中質地柔軟多棉。和廣州那邊的中學是一style的,清新,簡練,精神,配色舒服。
【再說多一些】如果你還在選高中,得注意了,市的田家炳和清城中學據說要合並了,校區設在大學城那邊,這肯定是全寄宿了;
僑中也該全寄宿了~僑中在洲心那邊,交通較不便,僑中嘛,經過合並建立以來,覺得依舊進步不大,僑中有奧數重點班,基本上清中線多點就能進吧,但進了考不上重本本A的都聽說過,但僑中的課外活動會比較多,實踐課搞得很好;
清中是可以走讀的,清中幾年內會受到60個班了,據說要整體回歸本校,看得出要回歸精英教育的決心,相信未來幾年會進步的,但清中可能社團活動會少點,如果愛活動的就要權衡一下了,清中地近市區,燈紅酒綠,要小心校外誘惑。當然交通方便,校外食肆早餐店麵包店水果店什麼都近都多,是有條件既學習又生活得滋滋潤潤的。
以上是個人見聞,加分析,難免磣雜些主觀因素,但也算可中可肯吧,LZ可以參考參考。嗯,就這樣,希望要考試的學業進步,要工作的升職加薪吧~
❻ 清遠市華僑中學的學校簡介
清遠市華僑中學是一所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於2006年7月,由原清城區第一中學和原華僑中學高中部合並組成,並遷至經濟發展新區。學校建設投入將近3億元,佔地30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是清遠市校園面積最大的一所公辦普通高中。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雅,教育教學設施完善,功能室場齊全,實驗室器材充足,運動場地寬闊,是清遠市區范圍最大最美的公辦普通高中,是清城區重點打造的龍頭學校。現有92個教學班,學生共5166人。
學校前身洲心中學始建於1968年,1990年更名為清城區第一中學晉升為縣(區)重點中學,2003年通過「廣東省一級學校」評估。2006年合並原清遠市華僑中學高中部並易名為清遠市華僑中學,並遷至經濟發展新區。根據2006年7月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於清遠市清城區第一中學更名為清遠市華僑中學後保留廣東省一級學校稱號的批復》(粵府教督[2006]13號),保留「廣東省一級學校」稱號。學校建設投入達2.3億元,佔地30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是清遠市校園面積最大的一所公辦普通高中。
清城區第一中學與原清遠市華僑中學的發展成就都體現一種 「自強不息」的精神特質。兩校的建校之初,校園均黃土一片,經過全體師生20年的團結奮斗,憑著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在這兩片教育的處女地上耕耘,學校無論從辦學條件、學校管理、還是教育教學成果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發展,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學校規模不斷擴大,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帶著多元教育文化匯集兩校,與本土教育文化和諧交融,學校管理文化逐步呈現「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內涵,影響著新時期學校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
❼ 清遠市華僑中學的介紹
清遠市華僑中學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是原清城區第一中學全班專人馬與原華屬僑中學高中部強強聯合組建而成的新學校,配了以朱活強為校長(前任)雷俊星(現任),以王森和、王桂元(原區一中副校長)、黃鳳祥(原區一中副校長)、楊壽固(原區一中副校長)為副校長的學校領導班子。該校近兩年先後榮獲「全國心理輔導特色學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等稱號,現正在創建全國示範性高中。清遠市華僑中學是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佔地30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教職工404人,高級教師100人,在校學生5136人,共92個班。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心理輔導特色學校」 、「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廣東省科技特色學校」等稱號。
❽ 清遠市華僑中學是重點高中嗎
著名的清遠市華僑監獄
❾ 清遠市華僑中學排多少名才可以考武大
當然要排前幾名名才可以呀。
武漢大學2019年在廣東理科最低分數線為 626分 6 3111名,文科623分 530人分。
目前錄取以省為單位錄取,你要在廣東省理科前3000名、文科前500名才行的。
武漢大學很不錯的。供參考。
❿ 清遠市華僑中學的辦學成效
近兩年,該校先後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清遠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清城區「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示範點,「2001~2005年全區普法教育先進集體」、連續兩年被評為清城區「禁毒先進單位」。 2006年高考上重點本科人數達117人,蘇成剛同學總分801分,成為市中心區域狀元;本科以上上線人數721人。
2010年高考取得了輝煌勝利。本科以上(含重點本科)739人,較去年增加208人,增幅居全市第一,本科上線率達50%;重點本科上線76人,較去年升幅125%;我校今年高考上省專線以上1432人,上線率達92%;49個體育考生上重點本科8人,普通本科以上達28人,體育特長生重點本科、普通本科上線比例居全市第一;今年參加「飛行員招考」體檢過關及高考上線5人(重點本科),居全市之首,成為中國空軍駐清遠市「招飛基地」。
2014年高考中,首屆省實班重本上線率51.8%,達到廣州市名校水平。省實班於文莉同學以理科總分675分的優異成績,名列全省第108名,全市第一名!語文136分居全市第一名!盧秋汝同學以理科總分655分居全市第四名。
2015年高考省實班重本上線率再創新高,比去年增加十個百分點,達到61%,省實班重本上線率達到廣東名校水平。 重點本科人數172人,比去年增加21人。高考特高分600分以上人數達到43人。本科人數突破千人大關,創建校以來又一新高。 本科人數達到1006人,上線人數全市第一。 近幾年來,獲市級獎勵262人次,省級獎勵59人次,國家級獎勵6人次。2006年全國物理競賽有2人進入全市前四名;高二數學競賽有9人名列全市前十八名;高二語文競賽有3人獲市一等獎,有2人進入全市前三名;生物學科競賽有6人進入省復賽。該校廣東省「十五」規劃課題《新時期粵北山區高中生心理障礙的表現及預防研究》獲首屆「清遠市教育科研成果獎」一等獎、「廣東省教育管理科學吳漢良獎」三等獎。市級課題《農村城市化進程中學校道德教育的探索》榮獲清遠市優秀課題二等獎。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利用「走課制」班會課實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證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國家級子課題《班會課促進學生發展研究》,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該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先,以人為本,轉變教育觀念,創造了連續多年師生違法犯罪率為零、沒有出現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佳績,保障了全校師生平時學習和生活的順利進行,優良校風不斷提升。2006年在廣州舉行的省運動會上,該校的體育健兒代表清遠市參加比賽,取得了清遠市歷史上的最好成績,獲得廣東省普通高中組團體總分第四名,凌麗霞同學榮獲100米欄全省冠軍。體育特長生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保持著95%以上的同學能進入大學本科深造(全省只有兩人)。2005年,該校被評為清城區「輸送運動員突出貢獻單位獎」,2007年獲市重點中學運動會高中組第二名。
以「全面發展、體育見長、藝術補充」為辦學特色,大力發展體育藝術學科,成立學校乒乓球、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田徑等六大體育俱樂部,並成功通過「廣東省體育特色學校」評估,取得顯著成績。 市僑中的「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下設乒乓球、籃球等七個培訓中心,近幾年體育專業類高考成績居全省前列。2014、2015年謝世洪、黃敏清同學體育高考專業考試中同學以300分滿分的好成績成為全省狀元。
在藝術方面,實施小班精英教學,連續三年藝術重本上線率達50%,高考成績排在全市前列。2011年至今已有7人被中國美術學院錄取,聯考取得重大突破,重本上線率超過10%,是全省平均上線率的3倍。
傳媒專業備考走在全市前列。鄭薏和林璐被南京師范大學攝影專業錄取,蔡雯舒被中國戲曲學院錄取,李毅被浙江傳媒學院錄取。 朱活強,清遠市華僑中學校長(前任),全國優秀教師,政治中學高級教師。
雷俊星,清遠市華僑中學校長,中學數學一級教師,曾經是清遠清城區第一中學老師,後被調動到華僑中學做副校長,後升為校長。
王森和,清遠市華僑中學副校長,中學一級教師。
朱勁,清遠市華僑中學副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梁廣清,副校長兼教務處主任。中學政治高級教師。
余耀強,副校長。中學歷史高級教師。
黃仲華,黨總支部副書記。
張明哲, 工會主席。華中師范大學本科畢業,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師資雄厚,實力超群。全校教職員工419人,專任教師404人,其中高級教師89人。先後有33人次分別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南粵傑出教師」、省「五一勞模」、「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 「南粵教壇新秀」和廣東省「優秀班主任」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12位教師分別擔任清遠市中學教育專業學會理事長、理事。21位教師在省、市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設計比賽中獲一等獎。優質的師資隊伍,促進了學校的良性發展。(2010年版) 該校位於清遠市新城區,佔地363畝,按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標准興建,校園優美,設施完善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雅,綠樹成蔭,綠草如茵,是教書育人的好地方。
該校是市委、市政府實施普通高中擴容促優的樣板工程;是市、區兩級政府高度重視、著力打造的重點工程、粵北地區精品學校。已投入使用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投資1.8億元人民幣。目前,全校共有93個教學班,學生5282人。校內教育、教學、生活、運動設備設施齊全,有千兆校園網、95個多媒體教學平台、5間課件製作室;各種功能室場齊全,設施先進;圖書豐富,實驗器材充足;有400米、200米運動場各一個,籃球場12個及其它體育設施一大批;飯堂建築面積7500m2,設備投資260萬元,擁有「五星級」廚房設施;飲用水、熱水供應到每一層學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