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高考分數 > 向明中學高考情況

向明中學高考情況

發布時間:2021-01-12 08:03:40

① 2012年上海市高考的考場有哪幾個啊

2012年上海高考考試科目與考場安排已出,具體如下:
政治
全區(除新疆班) 考點:上海財大附中(寧武路151號)
地理
全區(除新疆班) 考點:上海財大附中(寧武路151號)
歷史
全區(除新疆班) 考點:上理工附屬初級中學(圖們路50號)
物理
楊浦高級中學、控江中學、交大附中、復旦附中、復旦二附中、楊職綜高、民星中學、滬東外國語中學、體院附中
考點:楊浦職校本部(本溪路118號)
同濟一附中、市東中學、上財附中、上理附中、同濟中學、中原中學、復旦實驗中學、控江中學附屬民辦中學、東光明中學、少雲中學、往屆生
考點:楊浦職校鳳城校區 (鳳城路50號)
化學
楊浦高級中學、控江中學、交大附中、復旦附中、復旦二附中、同濟一附中、市東中學、上財附中、上理附中、同濟中學、少雲中學、滬東外國語中學
考點:控江初級中學 (永吉路118號)
中原中學、復旦實驗、控江中學附屬民辦中學、東光明中學、楊職綜高、民星中學、體院附中、往屆生
考點:同濟一附中 (國浩路100號)
生物
全區 考點:同濟一附中 (國浩路100號)
政治(新疆班)、歷史(新疆班)、地理(新疆班)、化學(新疆班)、單文、單理
考點:同濟一附中 (國浩路100號)

② 求上海楊浦區高考考點

上海楊浦區高考考點如下:

加政治:楊浦職校(本溪校區) 本溪路118號,

加歷史、地理:復旦實驗中學 安波路151號,

加物理:市東中學 霍山路520號,

加生物:楊浦職校(鳳城校區) 鳳城路50號,

加化學:楊浦高級中學 四平路999號。

附2015上海高考考場分布(包括交通路線):

資料來源 :http://sh.bendibao.com/news/2015529/133492.shtm


③ 同濟二附中高考錄取率是多少

第一檔:(一本率90%以上)
1.上海中學(98.9%)
2.華師大二附中(94%)

3.復旦專附中(94%)
4.交大附中(91%)
第二屬檔:(一本率80%以上)
5.南洋模範中學(88%)
6.建平中學(85%)
7.延安中學、上海師大附中(84%)
9.控江中學(83%)
10.上海市實驗學校(83%)
11.復興中學、上外附中、大同中學、七寶中學(82%)
15.進才中學(81%)
第三檔:(一本率75%左右)
16.格致中學(79%)
17.向明中學(78%)
18.市西中學、曹楊二中、位育中學(76%)

④ 2016年的高考又有幾個省份將使用全國卷,該數學試卷最後一題為選做題

年復一年的全國高考正在發生引人注目的變化:今年,實行高考統一命題,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增至18個,2016年將有25省份使用統一命題試卷。
從全國統一命題,到分省命題,再重回統一命題……一張高考試卷的變化背後,究竟是簡單的回歸?還是新一輪高考改革的鋪墊?究竟該如何科學解讀高考重回「全國一張卷」?

是否更公平?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布的通知,安徽等7省市從明年起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將使用全國卷,這是各地高考使用全國統一卷的最新動態。

實際上,在2014年《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公布後,恢復「全國一張卷」成為改革大趨勢。2014年全國有16省市實行分省命題,統一命題的有15個;2015年,又新增江西、遼寧、山東3省實行高考統一命題,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增至18個。

資料顯示,2000年之前我國高考一直實行全國一張卷,從2000年到2004年,全國開始實施「統一高考,分省命題」的組織方式,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題的行列。

「高考再次走向『全國一張卷』,是對老百姓期望教育公平的回應。」江蘇外國語學校老
師朱明華說,高考分省自主命題,不僅使高考的權威性受到質疑,而且由於各地命題思想、命題難度及考查知識范圍、知識點不同,導致各地高考成績不具有可比
性。另外,由於各地高中教材版本不同,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也不同,考生升入大學以後,水平參差不齊,給大學的教學也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以地域為
界限的差別化高考制度越來越成為教育公平的絆腳石。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范國睿教授則認為,改革不在於一卷還是多卷,而是應鼓勵北上廣等高校聚集的地區更多招收外省市學生,同時鼓勵北上廣的學生報考外省市高校。

特級教師、上海向明中學校長芮仁傑表示,採用哪種形式沒有絕對公平,各有利弊。考試是一張卷子還是多張卷子都會有問題,關鍵要鼓勵學生多元發展、鼓勵高校多樣化辦學,才是科學的教育改革方向。

河南建業外國語中學高中化學老師葉娥說,「全國一張卷」是一種進步,但如果不解決各省份錄取分數線和招生名額問題,也談不上真正的高考公平。

是否更科學?

剛剛重回全國一張卷的遼寧省似乎嘗到了「甜頭」,老師們普遍評價,全國卷比地方卷更科學,更體現教育改革方向。

首先,表現在側重對知識的積累,而不是臨考突擊。沈陽市第五中學語文教師段春野說,全國卷要求知識面更廣,了解知識更多,信息量更大。比如判斷
題:「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後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後才起。」這種知識是一般課堂上不太會講到的,要靠學生多積累。「這會讓我們老師今
後在教學中有了新的導向。」段春野說。

其次,表現在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而不是死記硬背。沈陽市第五中學數學教師姚宏偉說,解答題靈活性漸強,對知識的遷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學生要平時數學思維很好,很靈活,就很有利。要是對一些學得比較死,愛背題型的學生,就不利,這也是以後高考發展的一個方向。

第三,表現在無偏題怪題,沒有給學生增負。以往遼寧卷數學有10分壓軸題,要水平很高的學生才做得出來,一般學生只能靠「蒙」,以此來拉開層次。而全國卷沒有這個情況,難度適中,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技能,考的都是高中數學的主幹知識。

是否為新一輪高考改革鋪墊?

采訪中,不少專家認為,現在恢復「全國一張卷」正當時,它並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適應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

遼寧大學副
教授姜海峰說,推行全國統一命題是大勢所趨。這不是十多年前的模式,貌似回到起點,但這個起點和當初最開始的全國命題並不在一個高度。當年是各地方不具備
自己命題能力,勢必要全國一起命題,由於後來各地教育差距大,題目難以兼顧,才出現自主命題。但自主命題走到今天,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姜海峰認為,現在要推行素質教育和素質性的考核,通過考試的方式來考核學生某些方面的素質,和原來有非常大的區別。各地教育逐年發展,各地差距逐漸減小,沒有特別薄弱地區,已經具備了統一命題的條件和能力。

國家督學、廣東省教育廳副巡視員陳健說,全國一張卷必然需要全國統一的教材,然後實行全國統一的教育質量評價標准,這是與國家的系統改革完全一致的。如果還用自己的卷子和自己的教材,那就不便於適應國家改革需要。

還有專家表示,「全國一張卷」有利於更好地落實高校自主招生和異地高考政策。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等專家認為,高考這樣的大規模考試應遵循簡單易行、科學高效的原則,而且全國統一命題也是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前提和基本措施。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考生在參加統一命題考試後可用高考成績去申請大學,大學獨立進行錄取。用統一高考保障基本公平,由學生和學校間的雙向選擇建立教育競爭機制,以此來校正各地的教育不公平。

不少專家認為,「全國一張卷」將為後續很多改革奠定基礎,比如異地高考問題,以及打破分省錄取,打破錄取批次,實現一檔多投等。

高考改革信息匯總

2015全國各省高考試題使用版本(對比版)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整理史上高考復習資料大全!讓您的高考成績穩步上升!

⑤ 上海設了多少高考場地

2012上海高考考場安排

曹楊二中
晉元中學
長征中學

市北中學
田家炳中學
新中高級中學
行健學院
復興高級中學
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虹口高級中學
北虹高級中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繼光高級中學
澄衷高級中學
北郊高級中學

市東中學
控江中學
同濟中學
中原中學
復旦附中
楊浦職校本部
楊浦職校鳳城校區
少雲中學
上海財經大學附屬中學

七寶中學
古美高中
閔行中學
閔行三中
莘格中學

上大附中
行知學院
吳淞中學
行知中學
嘉定一中
上外嘉定實驗學校
啟良學校

建平中學
進才中學
華師大二附中
洋涇中學
東昌中學
涇南中學
建平世紀中學
長島中學
滬新中學
陸行中學
高橋中學
川沙中學
僑光中學

金山中學
張堰中學
上師大二附中
華師大三附中
松江一中
松江二中
華東師范大學松江實驗學校
松江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立達中學

上海市格致中學
上海市儲能中學
上海市敬業中學
上海市第八中學
上海市第十中學

向明中學
比樂中學

上海市中國中學
華東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上海市零陵中學
上海市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學
上海第四中學
上海市第二中學
董恆甫高級中學(廣元校區)
上海市天山中學
華東政法附屬中學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
長寧區社區學院
市西中學
民立中學
華模中學
上戲附中
甘泉外國語中學
曹楊中學
宜川中學

⑥ 今年周浦中學高考成績怎樣

1–10名學校 上海中學、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交大附中、建平中學、七寶中學、南洋模範中學、大同中學、延安中學、復興中學 11–20名學校 曹楊二中、西南位育中學、市西中學、控江中學、上師大附中、上外附中、松江二中、位育中學、上海市實驗學校、格致中學 21–30名學校 市三女中、市北中學、進才中學、風華中學、育才中學、金山中學、楊浦高級中學、向明中學、華師大一附中、洋涇中學

⑦ 太原有什麼好高中

1.太原五中
太原市第五中學[1],簡稱「太原五中」,學校創辦於1906年,坐落在太原市經濟文化最繁華的迎澤區青年路中段,與風光綺麗、景色宜人的迎澤公園相鄰。學校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萬余平方米。是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
太原五中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早期共產黨人高君宇及王振翼、賀昌、王瀛、張友清、張叔平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真,都曾在該校就讀;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山西省第一個黨小組、第一個黨支部,都在該校誕生。社會主義青年團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中國共產黨臨時省委機關、中國共產黨太原市南部委員會,也在該校創建。
該校也是一所英才輩出的學校。為祖國培養和造就了不少出色的專家和學者。著名的社會科學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范若愚,著名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任之恭,著名的歷史學家梁園東、許予甲,國家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校長郭桂蓉,《人民日報》副總編張虎生,被稱為「近年來中國樂壇上最活躍、最有成就的青年指揮家」曹丁,語言學家賀凱,藝術教育家趙延緒,農業科學家王綬、郝欽銘,社會科學家王守賢,醫學家李元恪等人都從該校起步。
該校還是一所在改革中不斷前進的學校。該校擁有一個團結合作、勇於開拓的教育教學管理集體,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前進。擁有一支在改革中銳意進取、敬業精業的教師隊伍。學校開設4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600餘名。該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服務於教學、管理的校園網路,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環境優雅的圖書閱覽室,現代化的電腦室,高質量的塑膠操場,以及服務於師生學習生活的現代化的直飲水、衛生達到A級標準的食堂、高標準的宿舍等。
該校更擁有驕人的成績。自國家高考制度恢復以來,學校每年的升學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前後走出了十幾位金榜題名的高考狀元和單科狀元。在2003-2007年的高考當中位列全省前20名的同學達到40多位。曾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百強中學之一。
太原五中主要設施,全校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擁有標准教室36間;階梯教室(大會議室)各一間,會議室一間,運動場地1.75萬平方米;另外還有音、體、美教學樓一幢。
太原五中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專業基礎扎實、知識視野開闊、理論研究深刻、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2008年,全校在職教師183名,全部達到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7名;在崗特級教師7名,高級教師71名;國家級骨幹教師3名,省、市骨幹教師34名,省級學科帶頭人15 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0人;被列入太原市名師培養對象18人。是山西省師資力量最雄厚的一所中學。

2.實中
山西省實驗中學是直屬山西省教育廳管理的唯一一所省級重點中學,位於太原市中心,解放路235號,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雅、交通便利,學校佔地50餘畝,擁有建築面積為22000平米的綜合教學大樓,建築面積為12000平米的學生公寓大樓,建築面積為18000平米的教師宿舍大樓,以及教學實驗樓、綜合體育館、綜合藝術樓及校園廣場。學校規劃在2003年建成一座塑膠跑道體育場,使其整體面貌更加功能齊備、宏偉壯觀。總校現有高中年級教學班38個、初中年級教學班32個,在校學生4000餘人,教職工230人,其中專職教師158人,省特級教師11人,省學科帶頭人11人,國家級課題組成員25人,高級教師68人,其特級教師、省市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國家級課題組成員人數均居山西省各中學首位。學校的教學設施、教學管理、教學質量處於全省領先水平,在全省、全國同類學校中享有較高的聲譽,是我國20多所省級實驗中學聯合體的創辦校及理事校,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漸江大學等多所名牌大學保持友好關系,同北京大學附中結為友好學校,同清華大學附中、人民大學附中、上海向明中學、南京師大附中、華東師大附中、華南師大附中等多所名牌中學保持友好關系,同美國諾夫克學苑、英國愛丁堡泰爾福德學院等外國學校保持良好的關系和交往,被譽為「山西第一校」。 從1986年改名為山西省實驗中學起,學校共為國家高等院校輸送品學兼優的學生5000餘人,其升學率、名牌大學錄取率均居山西省前茅,多年來高考、中考成績和全省、全國和國際競賽成績均名列全省前茅,多次產生全省理工類、文史類、外語類總分第一名、單科第一名,尤其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一批國家級名牌大學,其錄取率和入學人數始終保持在山西省前列,塑造了山西省名牌中學的良好形象,為我國未來軍政界、工商界、科技界、文教界一流人才的成長奠定基礎。

3.山大附中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是山西省首批省重點中學,正式成立於1955年。她的前身是太行軍區和太岳軍區幹部子弟學校遷到太原合並而成的山西省幹部子弟學校,1963年被確定為省重點中學。
學校現有面積8萬平米,位處山西省高校、科研單位最集中的太原市塢城地區,人文地理環境優越。充滿綠色和人文關懷的校園,優美宜人;網路和多媒體環境下的數字化校園,現代開放。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山西大學附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為本、持續發展」的辦學思想和「科學與人文交融、厚德與博學並舉」的育人理念,構建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形成了極具個性的學校文化及辦學特色,創建了學生「自主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特長發展」的育人模式,為師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環境和廣闊的空間,為社會提供了優質教育,培養了一批批國家級和省級拔尖學生。在一年一度的全國學科競賽和高考中,山大附中每年有40餘人被北大清華錄取,80%以上的學生升入全國重點大學,高考一本、二本達線率穩居全省最前列。
山大附中以其先進的辦學理念、一流的辦學業績、鮮明的辦學特色、獨特的學校文化,成為享譽三晉、聞名全國的大學附中,山西省對外交流的窗口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全國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先進集體」、「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山西省具有特色的優秀學校」、「山西省德育示範學校」、「山西省文明學校」、「太原市教育教學質量綜合優勝獎」、「優秀領導班子獎」、「太原市培養優秀學生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先後被確定為「中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山西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基地」、「山西省中學教師培訓中心教學觀摩基地」和全國著名高校的「生源基地」。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面對世紀的挑戰,山大附中正在努力實踐「現代化創新型示範性高中」建設方案,積極構建具有山大附中特色的現代教育育人模式,將繼續遵循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把山大附中辦成「具有國際水平、全國一流、省內領先的大學附中,國家級示範高中」繼續奮斗,與時俱進,開創未來!
山西大學附中位處山西省高校、科研單位最集中的太原市塢城地區,山大附中的東面與山西省農業科學院 、南面與電子工業部33研究所、西面與原63集團軍軍部及北與山西省建築職業學院相鄰,人文地理環境優越。充滿綠色和人文關懷的校園,優美宜人;網路和多媒體環境下的數字化校園,開放現代。
學校佔地120多畝,校園寬闊、設施完備、環境優美。擁有全國一流的理、化、生實驗室和科技活動室;一流的多媒體教室、建築面積3000平米的高標准圖書館。新落成的教學大樓每個教室配備了64英寸精顯背投、實物投影、環保微塵黑板、網路系統、雙向多媒體系統、音視頻廣播系統,真正實現了網路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
山大附中的教師年富力強、愛崗敬業,用自身的人格和學術魅力培養著一批批的學子。學校現有教職工242人,教師隊伍整齊,教學科研能力強,其中特級教師13人,高級教師56人,國家級骨幹教師5人,省市學科帶頭人12人,省市骨幹教師20餘人,省市教學能手30多人。

4.成成
太原成成中學,是山西省首批示範高中。學校創建於一九二四年九月,是由晉籍北平師范大學畢業的進步學生取《中庸.自成》中「成己成人」之意為辦學宗旨而創辦的。建校初期,它就以自力勤儉、師資雄厚、管理嚴格、教學精良而蜚聲三晉。二十年代末,學校誕生了成中第一個中共學生支部,成為閻錫山統治下由中國共產黨人掌握領導權的唯一學校;抗日戰爭初期,一度成為中共北方局、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中共山西工委的所在地,黨的高級幹部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同志都曾在這里居住、工作過,當時的成中實際上已成為中國共產黨在華北抗日前線的指揮部。「七七」事變後,廣大師生響應黨的號召,舉校從戎,共赴國難,組成六百人的「師生抗日游擊隊」,轉戰晉西北,血沃大青山,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成中歷史上最光輝的篇章,被譽為是全國「青年運動的一面旗幟」。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一度在文水復校,並增設大學部改名為「成成學院」,為全國解放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幹部。新中國成立後,成中在太原復校,定名為山西省立成成中學。1953年,學校與雲山中學合並更名為「太原第三中學」。1992年,為了繼承並發揚成中革命傳統,為了永遠紀念成中師生抗日游擊隊的偉大壯舉,在原成中老校友的倡議下,學校再次恢復「成成中學」校名。1999年,根據市教委提出的以強帶弱、優勢互補原則,學校又與原17中合並,形成高、初中分設,共同發展的聯合辦學模式,為成中向全國一流重點中學邁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學校有70個教學班,學生4000餘人,擁有專兼職教師300人,其中學科帶頭人26人,骨幹教師41人,特級教師12人。高級教師69人,校園佔地60餘畝,建築面積近3.5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化學、物理實驗室各4個,2個生物實驗室,1個生物標本室;新建了近百平方米的多媒體語音教室,裝備了2個60座計算機網路教室、教師多媒體製作室、電子閱覽室;雙向閉路電視演播系統和千兆校園網;投資40餘萬元興建了近300平方米的教工多功能活動室和校園快餐廳、5100平方米的體育館及塑膠操場,它代表了太原市中小學教學設備的新潮流。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成成中學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依法治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具有成中特色的「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三全德育管理模式。「厚德博知」的辦學理念,「愛國愛校,求知求是」的校風,「明德明理,成己成人」的校訓,「講真講善、育才育志」的教風,「習文習理,勤學勤思」的學風,時時激勵著每一位成中師生奮發向上,開拓進取。
先進的辦法理念、科學的管理方法帶來的是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和學校工作的全面發展。恢復高考以來,成成中學4次奪得山西省高考文科、理科狀元,高考一次性達線率成績突出,文科達線率穩居太原市榜首,被太原市政府授予「高中教學質量綜合優勝獎」。學校還先後被評為「全國德育先進學校」、「山西省德育示範學校」、「山西省文明單位」、「太原市文明單位標兵」;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現代教育實驗學校」。校男籃、女排不僅在省市比賽中連年奪冠,而且在華北地區女子排球賽、全國中學生排球賽中披荊斬棘,榮獲第三名和第六名的驕人佳績。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教育部和國家體委命名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學校」、「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先進學校」、「山西省特色學校」等。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成成中學將以更加嶄新的姿態迎接新一輪挑戰,朝著全國一流學校的目標努力奮進!

5.一外
太原市外國語學校位於汾河之濱國家級示範小區漪汾苑,是山西唯一在國家教委備案具有外語特色的首批重點中學,是2001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具有20%高校保送生資格的全國13所外國語學校之一。其前身太原女師創建於1909年,1962年改建為十八中初級中學,1971年改為太原市第十八中學(完全中學),1979年被列為市重點中學,1984年經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定名為太原市外國語學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堅持「以成人為基礎 ,成才為主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宗旨,大力優化育人環境,提高素質教育,構建課堂教學的創新模式,作為太原市首批教職工全員崗位聘任制的試點學校成功地在校內實行了雙向選擇,優化組合,競爭上崗,動態管理,建立良好有效的學校運行激勵機制。對新世紀教育發展的方向,面對學校提出適應21世紀發展的辦學思想,即:在打好學生身心健康的基礎、打好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打好學生步入社會的基礎三個基礎的前提下,堅持以體制改革為先導,師資建設為重點、教學科研為先行、科學管理為保證、課堂教學為中心、教育質量為根本;堅持以成人為基礎,成才為主線,成功為宗旨,育人為目的;堅持「三個面向」,突出外語特色、夯實文化基礎,探索教改新路、提供外語教學經驗,輻射全省外語教學,服務市場經濟,發揮示範作用,接軌國際教育,實現文理雙贏,創辦全省一流,全國先進的外語學校,早日跨入全國千所示範中學行列。隨著各項辦 學條件日益完善,學校以科學的管理體制、雄厚的師資隊伍、先進的教學設施、優異的教學質量享譽三晉大地。
太原市外國語學校為完全中學,實行初、高中六六軌制,初中面向全市提前單獨招生,實行六年一貫制。學校現有學生3000餘人,有設施完善、管理現代化的公寓供遠途學生寄宿。 開設英、日、俄、德四個語種,全部實行小班教學。學校佔地面積29畝,教學主樓面積9228.5m2,配備一流的多媒體學生電腦室、多媒體語音室, 開通了校園區域網並外接國際互聯網,安裝了衛星接受裝置,使學生能夠更快捷、便利地接受遠程教育。而總投資1500萬元面積7400m2的逸夫綜合樓已於2000年10月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綜合樓內部配備管理現代,寬敞明亮的餐廳、風雨操場、環境幽雅的圖書閱覽室(擁有藏書7萬余冊),隨時接入國際互聯網功能完善的多媒體集體備課室,可以使教師更迅及、廣泛地接收全新的教育信息和更先進的教育理念。2009年9月,新的教學樓將投入使用。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成績顯著:全校180名教師中97%以上本科畢業,現有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39人,一級教師63人,山西省學科帶頭人8人,山西省骨幹教師4人,山西省教學能手10人,太原市學科帶頭人10人,太原市骨幹教師35人,教師業務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並不斷提高。 僅90年以來,先後有20餘人在市級以上單位組織的優質課比賽中獲獎,有近400篇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先後為國家輸送各類優秀人才2000餘人。在歷屆會考、中考、高考和各級各類競賽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被譽為「輸送外語類人才最多的學校」,連續九年獲太原市「文明單位」稱號,1997年獲太原市「模範單位」稱號,並榮記「五一」表彰集體二等功,同年獲太原市「文明單位標兵」稱號,被市政府授予「初中教學質量優秀學校」和「高中教學質量優秀學校」。1998年被評為山西省「文明學校」、山西省「德育示範學校」,同年獲 「高中教學質量優秀學校」、省「高中課改試教工作先進單位」。1999年被評為太原市「98-99年度教育教學工作模範單位」 、山西省「文明單位」。2000年獲全國「兩省一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試驗工作先進單位」、2002年4月分別獲太原市2000—2001年度精神文明單位標兵、太原市「十佳集體」、 太原市勞動模範單位,2002年7月獲山西省「巾幗文明示範崗」,2002年11月榮獲2002年度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優勝獎 、2002年度普通高中學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優秀領導班子獎、2002年度初中教育教學質量特別獎、2002年度初中教育教學質量特別獎。2003年3月榮獲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同年4月獲太原市2001—2002年度精神文明單位標兵。
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經歷近百年發展歷程的太原市外國語學校,在黨政一班人的帶領下,團結一致,振奮精神,開拓進取,朝著「辦一流加特色學校,育全面加強特長人才」的方向進一步發展,向國內先進水平和一流外國語學校的目標邁進,在新的世紀創造外國語學校更為輝煌的明天。

6.十二中
太原市第十二中學校始建於1956年,1985年被山西省教育廳確立為省首批重點中學。學校一校兩址,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均位於美麗的汾河之濱。佔地面積約480000平方米,有88個教學班,學生約5000餘人。學校整體布局合理,設施齊全,有寬敞明亮的圖書閱覽室,富有藝術感染力的美術、音樂活動室,多媒體教學走進課堂, 計算機教室、語音室、實驗室及教室的多媒體配置都達到了較高標准。 學校還有可容納1000名學生就餐的標准化餐廳,溫馨、舒適的學生公寓,300米跑道的運動場,300人的多功能報告廳及千人禮堂。學校的綠化、美化也幾近完善。
全校現有在職教職工328人,其中專任教師286人,特級教師2 人,高級教師69人。近年來有100餘人分別成為國家、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有30餘人獲省、市教學能手稱號。
近50年的發展歷程,在幾代十二中人的共同努力下,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為社會的進步、 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特別是近幾年,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以德育為先,以育人為本,以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育改革創新為重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文化活動,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情操。學校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的辦學理念,「厚 德、博學、慎思、篤信」的校訓,「團結勤奮、文明活潑」的校風,「嚴謹科學、求實創新」的教風,「勤學好問,善思多練」的學風。全校師生員工團結一心,求實創新,追求卓越,以十二中的發展為己任,開創了各項工作的新局面,並且結出了豐碩的成果。2004年11月,該校又被評為太原市首批「普通示範高中」。
從2001年至今,學校先後被評為:「山西省文明學校」、「太原市文明單位標兵」、「太原市模範單位」、「太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山 西省創新實驗示範學校」、「山西省科技教育模範學校」、「太原市德育示範學校」、「全國中小學生素質拓展試點學校」、「全國學生軍事訓練 工作先進單位」、「太原市依法治校先進單位」、「太原市健康、衛生、 安全學校」、「國家級綠色學校」「太原市『五四'紅旗團委」、「太原市師資培訓工作先進集體」、「太原市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實驗先進學校」、 「太原市高中教育教學特色獎」、「太原市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優勝獎」、 「太原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優秀獎」、「太原市初中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一等獎」、「太原市學校藝術教育活動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高考本科一次達線:2000年122人,2001年163人, 2002年136人。2003年168人。2004年201人。杜強同學榮獲2003年太原市理科狀元稱號。
中考達該校錄取分數線:2002年80人,2003年102人,2004年160人;達本市重點高中錄取線:2002年168人,2003年194人, 2004年311人;張婷同學榮獲2004年太原市中考狀元稱號。
2008年,太原市第十二中學高考成績再創新高!一本二本達線人數447人。其中理科202人,文科245人。理科第一名李孟光:651分,文科第一名王偉薔:613分。張夏同學,高考作文為滿分。

再給你個人體驗和意見:
1.太原五中
我自己現在是五中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是比較了解的.五中學生的學習風氣很好,老師的話,有很經典的,但是也有剛工作的年輕老師,但是大多在高一鍛煉.實驗班和普通班師資有差距,但不會差特別多,很多實驗班的老師都是帶一個實驗班帶一個普通班.五中自習不少,比起有的學校來說課不會太多.設施的話還不錯,校園綠化也很好.學生活動很多的,社團,學生會之類,每年運動會就兩個.五中一般一個年級2個文科班,有時候例外3個,學理的佔大多數,但是不是不重視文,自己覺得文科老師有很多經典的神仙級人物.
2.實中
設備永遠都是最先進的,那個生物實驗室~實中理科成績更好一些. 不過抓的不是特別嚴的樣子.
3.山大附中
競賽實力很強,每年競賽保送的人不少.校長很會管理的,自習時間相對少一些,學生學習風氣很好,學校環境也不錯.學理的大多數,一般文科班1~2個,但是文科成績也不差.
4.成成
文科老牌學校了,不過文理科班常常一半一半.老師好的也不少,但是據說要運氣碰一下.很多人說成成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認為還是自己的態度決定一切吧.
5.十二中
抓的很嚴啊,但是教師節婦女節之類都會放假,給老師的福利~五中就不放~理科比較多.
6.外國語
有保送生資格,很重視語言,但是不是進去就必須學小語種之類.每次考試英語除了太原市的卷子還有自己學校的卷子

⑧ 高考填志願填六個專業,六個專業是怎麼錄取的

平行志願錄取。

「平行志願」的核心原則是「分數優先」,是相對於過去傳統的「志願優先」錄取原則而言的,在市高招辦層面操作。

在過去的傳統錄取方式中,高校居於錄取的中心地位,將所有報考該院校的上線考生按批次及志願順序依次錄取;

在新的平行志願錄取方式下,是以考生為中心,按高考總分排名順序,依次檢索上線考生填報的各個志願,直至被對應高校錄取後方轉為檢索錄取下一名考生,所以平行志願表面看是高校錄取原則的改變,實際背後體現了對考生利益的尊重。

該錄取方法的實行大大降低了上線考生落榜的風險,但可能對國內非一線名校招收高分考生造成更多限制,利益博弈,2009年高考中局部試行了平行志願填報。

在2010年高考中仍局部施行,本科一批院校第二志願採取平行志願錄取方式,考生可同時選擇3所高校,雖然受益考生不超過上線人數的15%,但畢竟已是一大進步;

2010年專科批次將全面放開實行完全平行志願填報及錄取方式,俗稱「大平行」,這也符合國家高考改革中的「低端放開」思路。

需要提醒的是,平行志願是按填報順序依次檢索,上線落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應注意志願及專業由高到低的填寫順序,同時因採取順序檢索僅投檔一次的方式錄取,一旦遭到退檔該批次就會落榜,所以在專業及學校選擇上仍需慎重。

(8)向明中學高考情況擴展閱讀:

錄取批次關系

由於招生學校在客觀上存在差異,根據國家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實行分批錄取的方法,分為提前錄取、第一批錄取、第二批錄取、藝術類高職、專科錄取。

1、提前錄取的院校,指軍事院校、公安部所屬院校和少量國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藝術院校及招收藝術專業的院校、體育院校及招收體育專業的院校。

2、第一批錄取的院校,指全國的重點本科院校、進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經批準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錄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藝術類高職錄取院校

5、專科錄取的院校,指全國(含北京市)的專科類院校和招收專科學生的本科院校。

在錄取中,以上每批錄取院校之間按批次順序錄取,互不影響,只有上一批結束後,才能開始進行下一批錄取。

同批次錄取院校在同一時間進行該校的錄取工作;不同院校由於所報志願的考生多少及分數高低不同,自然導致同批錄取院校所謂志願「梯度」關系,這是考生需要注意的。

招生學校只有在審核完上一志願報考該校的考生檔案,並確定該校的錄取狀態(錄取結束、檔案數與計劃數持平或該志願生源不足)時,才能確定是否調閱下一志願報考該校並且未被上一志願所報學校錄取的考生檔案。

也就是說,同批次院校間的所謂志願「梯度」,是由於考生志願情況自然形成的。

⑨ 上海高考有沒有全市考生的排名

參加今年上海高考的考生有9.78萬人,考生獲得高分的人數較往年有上升。據對部分分數段考生人數的統計,520分以上有近3000人;510—519分2100多人;500—509分近2900人;480—489分4000多人;470—479分4500多人。在所有考生中,語文單科向明中學1人獲得最高分,7人獲得英語單科最高分,有2人在數學科目考試中獲得滿分。相對而言,上海中學、復旦附中、華東師大二附中、交大附中的考生,獲得高分的較多。上海中學,考分在560分以上的就有20人以上。復旦附中,考分在520分以上的佔大多數。控江中學,考分超過500分的學生也過半。

閱讀全文

與向明中學高考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