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高考分數 > 老廠中學被一二中錄取的人數

老廠中學被一二中錄取的人數

發布時間:2021-01-11 09:06:51

㈠ 京山中學(老一中)和京山二中哪個好

京山中學為什麼在後面註明老一中,其實這是在利用老一中給自己貼金,京山中內學除了校舍是老容一中的一中有什麼關系呢?一所私立高中,收費當然比公立高中二中要高,至於教學質量和管理嘛嘛,嘿嘿,在那上過學的學生都知道,家長也知道,只是好些人是啞巴吃黃連,說出了真相覺得自己上當了沒臉,所以後面接著有人上當,接著有人當啞巴。

㈡ 南昌的各老重點高中的學校情況

南昌地區重點中學排名
第一名:師大附中

師大附中老早前就是數一數二。之所以還有個數二是因為以前南昌二中還能跟附中抗衡或者還比師大附中更牛。但是最近幾年南昌二中的實力相對於師大附中而言還是有下降。原因不是一個兩個。首先:按照全國的各個省會城市的普遍現象,一般來講各個師范大學的附中是各省會城市的最強中學,華師附中,二附中是武漢最強。湖南師大附中也是湖南最牛等等。第二:師大本身就是江西教師培養的權威,前幾年大學生還不是很普遍的時候,當其他中學的老師還只能從贛南師院或者其他省份的低層次師范學院招聘老師的時候,附中近水樓台早就用上了江西師大相對優質的大學生做老師。現在的師大附中招本科畢業的學生基本上是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范大學。師資進一步優化。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附中的老師現在基本要求一畢業就有研究生學歷。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地理位置。師大的地理位置在所有重點學校中應該是最好的。處於南昌文化商業氛圍最濃厚的地區。距離廣場近,江西師大,南昌大學位於周邊。有人說:二中完敗於師大的開始是從搬遷到昌北(這個重點在二中部分討論)。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招生。師大附中按照校名來講應該是全省級的。盡管有上頭有文件明確表示不得跨區域招生。但是師大附中卻憑借其優勢瘋狂跨區域招生。全省招生有,但是不是很普遍。但是南昌地區的跨區域招生就很瘋狂了,基本上是各縣級的好學生都被師大已各種誘惑而招致麾下。所以就造成了當今師大附中年年生源比其他學校優質很多的良好局面。第五:師大附中的師資。當然師資優良。這里不討論他們學校的老師來自哪些大學,可以肯定是一定是南昌地區各個中學中最好的。這些老師(大部分)出身名牌或者優秀大學,本身就可以說明他們都是很好強的人。凡是老師越好強,對學生越好,因為學校內部會有老師的教學成績的排名。這里提醒各位有高中學生的家長:一個好的班主任對小孩今後的高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得不那麼好沒關系,但一定要選擇負責任的。不要盲目從那些社會上有名氣的老師,這些老師往往講課很好,但是卻不一定是最負責的,高考那種應試教育的就需要嚴厲的老師。

附中的發展趨勢:憑借各種優勢,附中幾乎壟斷所有優質資源,包括軟體硬體,附中的發展始終處於高速狀態。
附中的缺點和不足:地理位置是把雙刃劍。地處繁華市區和江西師大老校區。周邊的誘惑很多。吃喝玩樂樣樣齊全,而且極其發達。周邊網吧眾多,本來是為師大老校區的學生服務的,師大附中的學生也把這些網吧利用得淋漓精緻。師大南路那邊的住宿很多,也經常會看到中學生摸樣的去開房。還有更讓人擔憂的是,師大南路的酒吧越來越多。還有撞球室,溜冰場,ktv等等應有盡有。所以據說很多孩子在附中讀書的家長都會要求孩子在放學之後在規定的時間回到家。
2008年高考成績:清華北大錄取18人。
歷年成績:平均每年15至20人被清華北大錄取

第二名:南昌二中。
作為老牌重點中學,二中的實力和口碑在南昌人心中還是無可取代的。但是,校址搬到昌北那一帶後,二中的影響力似乎在下降。二中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師大附中對生源的瘋狂搶占和下面縣的中學的挑戰,比如新建二中,蓮塘一中。新校區對南昌人的歸屬感不大,很多南昌人認為二中實際已成為「鄉下」學校,於是原本屬於二中的生源大量流向師大附中。同樣,二中有優質的師資,優質的學生。二中面臨的最大問題也許可以歸納成一句話:如何重塑從前的那種歸宿感。

二中的發展趨勢和優點:第一,南昌市最好的教學硬體條件。第二:南昌二中為了重新能跟師大附中競爭,最近幾年非常努力上進。
缺點和不足:新校區的吸引力較小。很多家長不願學生住宿。第二:二中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吃苦能力不如上一代。
2008年高考成績:7人被北大清華錄取
歷年成績:平均每年5-10人被清華北大錄取

第三名:蓮塘一中。
蓮塘一中始終是南昌地區中學教育第一集團。由於地域原因能讓蓮塘一中在南昌縣這個南昌人口最多,實力最強的縣區招生。由於生源廣泛,因此招生的質量不錯。就決定了蓮塘一中能在每年的高考中創出佳績。07年南昌縣教育局面有了很大變化。蓮塘一中徹底分離出高中,專心於高中階段的教育,加上05年搬遷至南昌縣新城區,建了新校區,環境相當不錯,各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硬體方面一躍於南昌中學的頂尖行列。蓮塘一中的強勢也是多方面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蓮塘一中屬於縣級學校,有縣級學校的一個普遍的優點就是教育方式比較傳統,信奉嚴師出高徒的教育理念。蓮塘一中抓得很緊,在南昌地區可能無出其右。晚上有晚自習。所有年級周六一整天都要上課,節假日很少有休息,高三每周只有半天假。寒暑假所有年級學生都要補課。給學生造成一種緊張的節奏感。當然有人不同意這樣的方法,但是,應試教育下,這就是王道。吃苦三年至少以後會有相對好的出路。第二:蓮塘一中學生以農村學生為主,特別能吃苦,特別努力,所以學習氛圍很強。第三:師資。蓮塘一中保存了一大部分優秀的老師。從前分配製度下就有華中,華東師大的大學生在校任教,現在是骨幹,最近一兩年蓮塘一中招聘的老師都來自於江西師大和國內一些著名的師范大學,也招聘了一些研究生充入學校,最近招聘老師也指明只要教育部部屬的師范大學的大學生。
蓮塘一中的發展趨勢:由於新校區地處小蘭工業區內,靠近南昌市中心,以及昌南地區的迅速發展,對於師資的招聘和學生的招生有了很大的改觀。很多優秀的老師願意任職於蓮塘一中。青雲譜包括南昌市區越來越多學生慕名到蓮塘一中學習,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

蓮塘一中優點:第一:新校區遠離蓮塘鬧市區,附近沒有網吧等各種娛樂設施,外界因素對學生的干擾最小化。第二:晚自習制度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可以比較好管理不自覺的學生。第三:競爭大,學習氛圍濃厚。

蓮塘一中的不足和缺點:相對於南昌市區重點學校的學生,學生缺乏活力,學生壓力大。
2008年錄取成績:被北大清華錄取4人
歷年成績:平均每年5人左右被清華北大錄取

第四名:新建二中
新建二中的特點跟蓮塘一中幾乎一樣。新建二中唯一不如南昌的是新建的人口和經濟不能與南昌縣相比。不然,這兩個學校應該是排名一起的。
發展趨勢:長倰與紅谷灘漸漸一體化,新建二中面臨南昌二中的嚴峻挑戰。傳統領地的生源已漸漸被南昌二中搶奪。
優點:學校對考試抓得嚴,學習氣氛很緊張。以農村學生為主,跳出龍門的思想為支柱理念,學生非常刻苦努力。

缺點:新建經濟實力不濟,新建二中發展較南昌市內學校相比疲軟。
2008年高考:2人被清華北大錄取。
歷年成績:平均每年2-3人被北大清華錄取。
第五名:南昌三中
俗話說一山容不得二虎,不是南昌三中不夠好,是師大附中和南昌二中太好了。南昌市內不比縣區,南昌市內的重點中學很多,所以彼此的生源爭奪就很激烈。基本上生源決定學校的實力。前些年還好,教育資源不會像現在這么集中。但是最近幾年,學生都是挑好了再好,所以,南昌三中在附中和二中面前就顯得很軟弱。學生幾乎都是附中和二中挑剩後的二流天才。所以,南昌三中的高考成績肯定是無法與這兩所中學和下面獨大的縣級中學抗衡的。但是作為南昌市區內的重點中學也不是輕易就能倒下的。三中已經改變策略,不同這些學校比北大清華錄取率,只比優秀率。南昌三中的特點是辦學規模較小,學生的整體優秀率比較高。所以一般中等的學生會選擇南昌三中,至少在這,他們能夠得到比較高的關注度。
南昌三中的發展趨勢:三中的學生都比較活潑。素質教育相對較高。這可能是三中今後的發展策略。從重點中學發展成平民的重點中學。
三中的不足:或許是慢慢被擠出南昌中學教育第一集團,三中顯得沒有那麼大的拼勁,加上三中的待遇不錯,三中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嫌疑。物質生活優越,學生相對來說更加懶散,學習氛圍沒有以上學校濃厚。
第六名:安義中學,進賢中學
放在這么後面是因為這兩所中學遠離南昌市,有點被邊緣化的味道。兩校的學生流動性小,基本為本地學生。作為南昌下轄的兩個縣的縣級中學,其背後的生源質量肯定不錯,但是兩所學校的高考成績差強人意。這可以用經濟的原因去解釋。又由於南昌經濟的加速發展,往返於南昌和兩地十分方便,兩地的最優質生源也漸漸流向南昌市內。所以這兩所學校實際在慢慢衰落。兩所學校的特點也很相似:在兩地,兩所學校都是縣里極其重要的單位,因此得到政府的很多支持。相對於南昌市內二流重點中學來說,兩所學校還是有很大的優勢。
弱勢:兩所中學很難吸引到高素質的師資。反而優秀教師被南昌市區學校大量挖角。
優點:能吃苦耐勞的學生。
第七名:南昌十中
曾幾何時,十中在南昌也是頗有名氣,尤其是十中的少年班是多少天才少年嚮往的地方。不過這已經是歷史,教育資源在這今年的高度集中已經徹底葬送了十中在南昌的地位。已經淪為名副其實的二流重點。除了重點班還可以撐下門面外,普通班實際上已經很普通了。感覺現在的十中有點不上進,反正頂著重點中學的名號,待遇等方面在南昌地區數一數二,全體上下有點「混」的感覺,比附中,二中是比不了,其他學校又趕不上來。每年還是有很多學生考入十中,當然,情況每況愈下。這樣的學校是適合成績好的學生,普通學生去十中是得不到什麼便宜的。

第八名:南昌一中,南昌十九中
一句話:南昌市的重點中學真多。
第九名:鐵路一中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鐵路中學。南昌鐵路局是很大的一個單位,鐵路一中位於南昌最繁華的地段,至少,鐵路一中的師資是很不錯的。但是,作為一個系統內的學校,學生主要來自於鐵路局內。這么小的范圍,生源質量可想而知。但考慮到鐵路一中的師資,至少比很多學校是好。排名第八也尚可。

第十名:2009年新增的13所重點中學
新增的13所學校分別為豫章中學、南昌十五中、南昌十七中、南昌五中(民辦)、蓮塘二中、南大附中、教院附中、洪都中學、八一中學、南昌外國語學校、現代外國語學校(民辦)、進賢二中、實驗中學。同時,新增南昌八中、南昌十六中、南昌二十中、南昌二十一中、南昌二十三中、蓮塘三中等6所普通高中為省重點建設中學。
這個水分就大了。南昌作為省會真是好啊。重點中學都一把抓。不了解南昌中學教育的人都可以看出問題。如果連南昌現代外國語都可以進重點了,那這個重點還有什麼好說的?關於這樣的學校的資料,各位自己去搜吧。看看是些什麼學校。看到這一批名單,我們只能感慨,這個社會上能讓人相信的東西越來越少了。

如果誰把自己的小孩送進這13所重點中學就自認倒霉咯。學費貴不說,教學那個差啊。不知道那後面列出的省重點中學什麼時候升為重點中學。那時候就真要見鬼了。

特別推薦:南昌外國語值得特別推薦。外國語學校的初中據說是南昌市最好的。高中就不怎麼樣了。但是其實內部人士都知道。南昌外國語的高中有她自己的特點就是:南昌外國語有個好校長。外國語以前在南昌很不起眼,但是這個校長(關於她的八卦我就不說了),博士學位,治校很嚴謹。是很少見的那種不重視官場關系真正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學校中那種。對老師管得很嚴,真正地那種抓教學質量的校長。據說,一個老師一天內可能被她聽三四節課。外部人可能不知道,其他學校很少有校長會去聽老師上課的。校長的高壓,那裡的老師不努力一點都不行。所以,效果是很明顯的,南昌外國語可以說是南昌所有學校中最上進的學校。另外:南昌有錢人的子弟基本上聚集在南昌外國語了,最大的原因就是對這個校長的信任。(以上絕非官方語言)

中考線下生進入以上學校的難度與排名相當。涉及到money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如果想孩子兩方面全面發展:既會讀書素質又高的話就去師大附中,當然這個不是光有錢就可以的,還要有關系。如果你想孩子高考考得好,重點考慮縣級中學,這些中學都以抓得嚴聞名:重點推薦蓮塘一中,新建二中。如果你孩子不是特別優秀的,考重點名牌大學很難但成績又不錯的那種,就進南昌三中,十中的重點班,進不了重點班的話還是進縣級中學。市區普通班的孩子太會玩了,自己小孩跟風玩的幾率比較大。

㈢ 廣安市老廣二中現在是什麼學校

原老廣二中校址,現在是 廣安市外國語實驗學校。
是一所私立學校。成立幾年時間。要是你想去那裡上學,或者把孩子送去的話。最好是放棄這打算。那學校不怎麼樣。

㈣ 京山中學(老一中)和京山二中哪個好

京山中學為什麼在後面註明老一中,其實這是在利用老一中給自己貼回金,京山中學除答了校舍是老一中的一中有什麼關系呢?一所私立高中,收費當然比公立高中二中要高,至於教學質量和管理嘛嘛,嘿嘿,在那上過學的學生都知道,家長也知道,只是好些人是啞巴吃黃連,說出了真相覺得自己上當了沒臉,所以後面接著有人上當,接著有人當啞巴。

㈤ 我今年在深圳升高中考了300分被一個私立學校錄取了,我也可以回老家復讀一年再考,哪個要好一點,

我來給樓主說一來下我的經歷吧源。我今年大二,復讀一年,第一年高考312分,理科二本線440分,當然,家人很多都認為我沒有補習的必要,不過在母親的堅持下,花了很多的錢,去了一個全封閉的高中補習班。當時,全班最低的補習分數都是370,比我高50多分,壓力相當大,每天早上5點25起床,5點半進教室背書,上廁所的時間沒有超過2分鍾,不管是什麼情況,每次吃飯,我舍友剛到食堂,我就吃完准備回教室學習了。每天晚上11點下課,我在11點25才回宿舍,那時候壓力相當大,饒是如此,熬過來就好了,理科有些程度上是看天賦的,文科更多是勤奮。我第二年,嗯,530多分,提高了200多分,是迄今為止補習班提高最多的。我只想說,如果沒有做好准備,不能夠堅持下去,沒有拼盡一切的決心,那麼不要選擇補習。反之,如果能堅持下去,那麼,不要管別人說什麼,一定要去補習,人生是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只能自己走。有沒有必要復讀,那要看你自己的決心,講真,這里,包括我,沒有人能夠給你一個你可以照辦的答案,真正能做決定的,只有你自己

㈥ 我在廣州市被一所廣州南洋英文學校民辦高中錄取,現在被要求去報到但是我想回老家讀高中或者復讀初三

知道2020年了,但是我還是想問一下,你是多少分錄取的,第幾批錄取的,因為我正在填寫志願,有填到這個學校,拜託了

㈦ 成績一般的五年級學生回老家上學直接跳到實驗中學的初一,可能被錄取嗎

六年級都沒畢業,跟不上的,到了初一,那也是差生。有用嗎?再說你成績一般,初中比小學可難多了。勸你三思而後行。

㈧ 青島老二中的歷史

青島二中始建於1925年,她是從一所小學(現江蘇路小學)內設女子中學班發展而來的。第一批錄取的學生共有25人,校長是連索蘭卿女士。1926年(民國15年)秋開學又增加一個女子中學班,學生增至45人。由於班次的增加,小學內已容納不下,於1927年8月(民國16年)將女子中學班遷出,設公立女子中學校,校名為"膠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學"。暫租用觀海二路民房(現觀海二路25號)為校址,校長由國文教員李岫華女士擔任。
因班次的不斷擴大,1928年(民國17年)7月,由膠澳商埠政府撥湖南路14號官產一處(現湖南路31號)為校舍。共有三個教學班,67名學生,職員5人教員7人。
1929年秋(民國18年),因青島市政府成立,校名改稱為"青島特別市市立女子初級中學"。第一屆初中畢業生共計9人。

1930年秋(民國19年),學校遷至萊陽路26號(現太平路2號青島育才中學)。該校址原為私立青島中學校址,系劉子山先生捐贈的市產,內有教學樓一座(原校本院的北樓已於1993年拆掉)。遷校後,學校增設高級班,學校改名為"市立女子中學",學生已達290人,各項設置亦有所增加。

1933年(民國22年)因學生逐年增加,辦學規模日益擴大,新建教學大樓一幢(原本院西樓2000年春拆掉);大禮堂一座;教職工宿舍30餘間。教職工26人,高中學生69人,初中學生176人。當年初中畢業學生33人;高中畢業學生(首屆)11人。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開始,青島市各級學校全部停頓。1938年1月10日(民國27年)日寇登陸,青島淪陷。1938年1月17日日寇同漢奸成立了偽青島治安維持會,19日在維持會內成立了教育籌備處。當時市立女中(萊陽路校址)已經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學校遷至朝城路小學校舍暫作市立女中校址,任命連索蘭卿為校長,並改校名為"青島治安維持會會立女子中學校"。當年考試招生183人,9月開學。

1939年(民國28年)偽青島特別市公署成立,對市、鄉、區各級維持會學校一律改為市立。"青島治安維持會會立女子中學"由此改稱為"青島特別市市立女子中學"

1944年8月(民國33年)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之後。日偽當局為了便於管理起見,把教會辦的聖功女中、文德女中收為市辦。聖功女中改為"第二女子中學",文德女中改為"第三女子中學",我校"青島特別市市立女子中學"改為"青島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校址仍在朝城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國民黨政府接收了青島,恢復了抗日戰爭前設立的教育局,並對日偽時期的學校進行接收。接收後將市立女子第一中學的校名恢復為抗日前女子中學的校名,即"市立女子中學"。1946年11月,學校遷回萊陽路26號(現太平路2號),當時學生已經增至23個班1427人。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6月3日軍管會接管小組接管學校。接管小組由王恆珍、王玉珍、林靜三人組成,王玉珍為接管組組長。1949年6月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市長馬保三任命遲欣圃為校長、羅芒為副校長;王玉珍為教導主任、王景嫻為教導副主任;杜祝三為總務副主任。接管後,市立女子中學與校址在大學路(原鎮台衙門)的嶗山中學合並,大學路校址改為學校分院,從此初中開始有男生。學校為三三制,高中9個班(全部為女生),初中21個班,學校共有1525名學生,其中女生1250人。校名為"青島市立第二中學",1950年秋改名為"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沿用至今。
你可以到他們的網站去看看:
http://www.qderzhong.net/

㈨ 內蒙古赤峰市老紅旗中學今年在紅山區招生么錄取線定下來了么

每年都會有紅山區的學生,要交擇校費的,要是學習好絕對要考赤峰二中啊,紅旗的管理太過分太變態了。紅旗學生親答

㈩ 新平縣老廠鄉二中學全校有多少學生

從縣教育局普教股何實平副股長那裡咨詢之後,得到了可靠的數據,
非常樂意告訴你:
新平縣,老廠鄉二中學全校區一共
有二千一百一十二個學生。

閱讀全文

與老廠中學被一二中錄取的人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