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仙城中學2015高考狀元
當然不可以咯 要高二小高考後選 當然你也可以問問金傑老師咯
『貳』 2008年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安流中學高考結果
哥們,自個兒看了
五華縣安流中學2008年高考總結(轉)
發揚打拚精神 實現「低進高出」
——五華縣安流中學2008年高考總結
五華縣安流中學
二00八年十一月
大家知道,梅州人都把 「硬打硬」品格, 作為「長樂」——五華人「耿直,不服輸,吃苦耐勞,敢於打拚」的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已在當代各個領域得到了發揚光大。
今年高考,我們百年老校——五華安流中學再創歷史新高,爭創了「省線3A以上人數、單科成績、藝體類考生省線3A以上入圍人數「三個突破」,實現了「低進高出」的目標,超額完成了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下達的高額管理任務,就是發揚「打拚精神」的最好體現。
打拚一:主宰自己命運,「三年抓、抓三年」
目前的教育體制使得廣大家長「鑽破頭皮」都把子女弄進重點中學讀書,而經「層層抽剝」,處在生源極其劣勢的非重點中學,特別是邊遠山區的農村中學怎麼辦?這些學校在招生、升學、留住教師等方面已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大問題。
安流中學屬邊遠革命老區普通的非重點中學,地處風光秀麗的「三江」(琴江、棉江、周江)匯流處。學校創建於1894年,其前身為「三江書院」。校門對聯「三畏九思學問,江翻浪涌文章」,激勵著一代代「安中人」艱苦創業,一屆屆學子茁壯成長。東征時期,周恩來、廖仲凱等老一輩革命家曾駐足安中,點燃革命火種,成為五華縣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造就出象古大存那樣的革命家。百餘年為清華大學等著名高校輸送了古可、陳國凱、張靈漢,陳任昭、宋一秀、李思華、胡麗群、劉均謙、曾志權、馮朝陽等一大批優秀人才……
安流中學的考生在1996年、1997年和2000年雖三次摘取五華縣「高考狀元」桂冠,2000年馮朝陽考取清華大學。但前些年由於重點中學擴招,學校整體生源質量大大下降,高一新生錄取1300人,錄取分數低,500分以上不足150人,大部份學生成績在300、400分之間,學生素質差;師資力量薄弱,當年,從附近初級中學調進30多人,而且是初一、初二教師,難於適應高中教學,由於住房緊缺,骨幹教師外調現象嚴重,教師力量嚴重不足。嚴酷的現實存在告訴我們,如果「死老鼠盡在貓公拖」,不求思變,惡性循環的落伍是必然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高考的奇跡,全靠我們自己」。
2005年,學校新任領導班子在縣委、縣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敢於正視現實,更新觀念,志存高遠,主宰自己命運,三年磨一劍,決心改變被動落後現狀,提出「三年抓,抓三年,以德立校、特色興校,低進多出,低進高出」的治校方略,步步推進,力求實效。
三年來,安流中學領導班子凝成一股繩,全校上下一盤棋,首先對師生強化「信心教育」,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以「三江書院」代出人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現實校本教材,全方位,多渠道強調「前人能達,吾輩何妨?」的「打拚精神」, 樹立「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珍愛生命、學會感恩、培養特長,立志成才」的「新志向、新理想」, 根據學生實際,每月開展一個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堅持每周升旗儀式上由選拔出的優秀學生國旗下演講,以榜樣和向導帶動激勵,再加上其他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進,行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全校「勤奮誠信,認真讀書,發奮成才,報效家國」新風蔚然,師生們重新「拾回信心」,課堂內外,操場宿舍,處處可見勤奮讀書的身影……
打拚二:全力落實「五抓」,精心組織教改
通過一年多的「打拚精神「的引導和「信心教育」,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學校因勢利導,在教學管理上全力落實「五抓」,精心組織教改:「一抓隊伍建設」(班子分工蹲級、組、班,班主任落實責任,班、團、學生會齊抓共管);「二抓考勤」(落實坐班、蹲級和後勤配合制度);「三抓考風」(從源頭抓起,杜絕僥幸,誠信做人,老實做事);「四抓校本培訓」(能者為師,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提高質量);「五抓福利」(人文關懷,獎勤罰懶,傾斜多勞優勞),全面而科學地升華了教職員工教書育人,嚴格把關,共同負責的工作積極性。
教學上,三年來,我們在教師中深入開展、組織實施了以新課程改革為切入點,以「優質課」教學改革為重點「九個一」(精讀一本專著,研究一個課例;撰寫一篇論文;設計一個優秀教案,上好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出好一份標准試題,設計一份好作業,寫好一篇總結,轉化一批後進生)工程計劃,認真組織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科研。一是秉承「勤、嚴、實、巧」的教風,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做到「四堅持、四落實」(堅持面向全體,落實分類推進;堅持圍繞管理目標,落實目標管理;堅持成績追蹤,落實培優補弱;堅持全面發展,落實全方位育人)。二是深入持久地開展全校性優質課教學研究活動,圍繞一個目標——高考管理目標;抓好「兩本」——以人為本,以本(課本)為本;落實「三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訓練;把握「三點」重點、熱點、難點;落實「四定」——定點難點,定位合理、定量適中、定度適宜。三是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推行「七以三精一好」(以思想為導向,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重點,以思維為主線,以訓練為主幹,以方法為媒介,以操作為體現;講授精確,語言精煉,傳授精彩,教學效果好)的教學模式,全面提升課堂教學品位。
在全力落實「五抓」和教學「九個一」的同時,學校強化「一日常規」管理,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在落實備考措施上,把高考目標分解到科、組,加強基礎知識和能力的訓練,強化閱讀,擴寬知識;逐一落實「培優,托中,補弱」對象,加強偏科生、臨界生的思想、學法、考法的指導工作,及時總結,穩步提提高備考效益。
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努力,2005至2008學年,全校的各級各科教學成績得到迅速提高。學生參加全縣、全市質檢的成績比以前均提高10分至15分。
打拚三:凸顯辦學特色,「小三門」 作「大三門」
前面說到,山區農村普通高中,從根本上不是學校不行,更不是教師不行,雖然生源的極端劣勢造成普通學校「惡性循環」,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打壓著一些學校抬不起頭來,但是,決定學校高考成敗的還是——思路和辦法。
安流中學,素有美術、體育、音樂的教學優勢,問題就是如何進一步發揮和挖掘這一優勢。三年來,我們調整思路,十分明確地提出把美術、體育、音樂「小三門」當作「大三門」辦學特色抓好抓實。
踐行中,我們對部分對美術、體育、音樂有興趣的學生從高一開始加以引導培養,動員一批學生選學體育、藝術科類。學校十分重視,在縣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投入添置鋼琴、風琴、石膏像、畫板等和籃球場建設,引進和調入專業教師,把好各個專業的教學關,使「小三門」的高考成績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06年高考,僅美術考生省A線以上入圍率就達到51%,術科、文化「雙線」本科入圍率達到26.5%,今年對比分別增加27人、13人,分別增長15個和6個百分點。由於「小三門」闖出了「大世界」,激發和帶動了學生學習美術、體育、音樂的興趣。目前,安流中學學生選讀美術、體育、音樂的學生已從2006年的6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220多人,約佔全校學生的6%,這在全市也是唯一的學校。
今年高考,安流中學的藝術、體育類考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美術類83人參考,術科、文化「雙線」入圍省A線52人,本科26人,李志強美術術科266分,名列梅州市第一;音樂類11人參考,省A線「雙線」入圍7人,本科2人;體育類48人參考,「雙線」入省A線18人,本科8人,是全縣二間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最高管理目標的學校之一,成為全市今年高考藝術、體育類「雙線」入圍人數最多的學校。
三年汗水磨一劍,善於打拚天酬勤。一間地處革命老區的農村中學,經過全校師生三年的不懈努力,不斷打拚,發奮革新,在困難中不斷尋找新的出路,勵精圖治,在「三江」匯流的美麗土地上,向父老鄉親捧交出了一份培養輸送山區學子的滿意的答卷:在去年高考重點本科、本科入圍92人,省3A線以上255人,成為四間獲縣委、縣政府特別大獎學校之一、六間高考優勝獎學校之一的基礎上;今年高考再創歷史新高,省3A線入圍人數355人,比去年增100人,重點本科、本科120人,比去年增28人。賴志坤數學科136分,獲全市文科類考生第12名、全縣第一名。,美術類考生李志強同學美術科成績266分,居全市第一,獲得了鄒錫昌高考獎學金。獲五華三個獎:1、大獎,2、優勝獎,3、增幅獎(雙線入圍人數最大增幅獎)
我們發揚打拚精神,不怨天憂人,敢於直面辦學現實,自己主宰命運,善於創新,遇到「紅燈」繞著走,更新思路朝前走,團結一致,樹立必勝信念,就能實現預定目標,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叄』 關於《全城高考》的觀後感
有沒有人像我一樣,一天之內去電影院看了兩次電影,而且是同一部電影?今年2月5號,黃州元素的電影《全城高考》首映,看了一場後覺得不夠,緊接著又看了一場。這部片子期待已久,記得是11年五月份開始拍攝,那時我正在念高三,中途有幾次聽說全城高考要上映,開始聽說是12年的暑假,但直到13年的2月它才真正走上了人們的銀幕,真是漫長的等待!
電影中出現的場景也筆者我所經歷過的教室、圖書館、籃球場和操場。黃州江堤、赤壁公園的睡仙亭、七一商場前面的丁字路口、鄂黃長江大橋、體育路的丁字路口、區一中、輪渡,出現在電影里,黃州是我生活多年的地方,如今有人把它放到了電影里,能讓更多的人和我一樣欣賞黃州,著實讓我興奮。劇情我將在下文繼續探討,此處撇除劇情,單就電影里這些故鄉的場景,無時無刻不讓我魂牽夢繞,我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是一部好電影!
關於劇情,筆者想從以下四個方面分別和大家一起探討:
1. 高考有多重要?
在影片的開頭,范老師就把高考和科舉進行對比,指出兩者之間有很大不同,但是金榜題名和名落孫山後體會到的感情是一致的。依照筆者個人的經歷,高考和科舉的一樣之處有以下幾點:對考生的答題規范要求嚴格、考場紀律要求嚴格、都是改變個人及家庭命運的一種途徑、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參加高考或者科舉、一次沒有考好還有下一次機會。
筆者曾是黃岡中學的學生,進高中那一天起就被賦予了決戰高考的使命,我想有很多校友也和當年的我一樣。片中的小帆、葉子在高考前從本質來說都做好了較好的准備,而在接近高考的最後一段時間里,紛紛出現了不願參加高考的情緒。小帆家境貧寒,父親又遭到不公的待遇,對自己參加高考是否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產生的懷疑,然而范老師的一句:如果你自己都不幫自己那麼沒有人能幫你。正如西方的一句話「上帝只拯救那些自救的人」,無論出生怎樣,要努力,要向上,不要懷疑自己、懷疑未來,認准目標就應該去堅持。小帆在趕赴考場的路上遭遇車禍,仍在綳帶下向告訴人們,他要去「參加高考」,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相信在未來,小帆一定能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能過上自己滿意的生活。
葉子的父母對葉子隱瞞他們離婚的真相,葉子知道後對她的沖擊很大,這是對父親的憤恨、對母親的埋怨還有對感情的懷疑,她感覺自己和那棵櫻桃樹一樣被拋棄了,感覺自己的努力沒有意義。這個時候范老師通過對那棵櫻桃樹悉心的照料告訴她,她沒有被拋棄,還有范老師,還有很多人在關心著她。反觀葉子父母對女兒的隱瞞,感情都走到了邊緣卻努力在女兒面前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這是對女兒的保護,同時也是一種極強的自我犧牲,然而這種犧牲,子女真的是樂於接受么?電影里有一個短鏡頭,食堂里桌子的一邊坐滿了家長,等著子女下課後來吃,他們舉著手或者是晃著餐具呼喊子女名字的場景看似十分搞笑,然而它的內涵呢?家長給子女送飯,體現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心,同時也在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彷彿是不求回報,但是隱秘里不也傳達了希望子女高考分高一些給自己爭光的訴求么?
2. 如何面對高中時的感情?
小帆和葉子之間暗生情愫,鵬哥和任大小姐也互相欣佩,他們一直到高考前也沒有真正的牽手擁抱,然而是一直設法在彼此間留些距離。小帆和葉子之間的感情,更多的是互相欣賞、理解和支持,很多高中生的感情就和這種很相似,這種感覺是朦朧美好的,同時又是純潔珍貴的,他們一同去北京上大學後,一定會是令人羨慕的一對。鵬哥和人大小姐之間確實是很有緣分,兩人都愛好中國文學,雖然平日里常常吵吵鬧鬧,但又何嘗不是越吵越親近?未來他們也會一直幸福下去的。
高中該不該談戀愛?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想把愛情和婚姻作為同一種目的來談。有人說高中不能談戀愛,因為畢業後大家不一定還能在同一個地方,甚至這還是一些人反對大學生談戀愛的理由。筆者認為,這不能算是一個理由,不在同一個地方就不能相愛了?如此推測結婚後只要有人出差就馬上離婚?顯然是不成立的。愛情是一種歸屬和守候,不論時間、不論距離,婚姻更是,一個人只能屬於一個人,陪伴這個人度過生命中全部的歡樂和波折。不是說兩個人牽手了就是戀愛的,更不是說兩個人一起做了什麼就在一起了,只要兩個人志同道合心有靈犀那麼在一起就沒錯了,然而這種感覺在高中時會有,大學會有,再後來也會有,所以,如果在高中時緣分到了,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路途漫漫,總會有分別,只要最後是在一起,短暫的分別算什麼?
高中生談戀愛影響學習?那麼結婚是不是影響工作呢?高中生的感情純潔美好,能夠理性對待感情,不沖動,那麼後來在一起了將是一生的幸福,即使將來分開也會成為一段動人的回憶。
『肆』 河源嘯仙高中分數線
嘯仙中學高中部兩年前就不招生了,現在只有初中部.
本來嘯仙是有高中部的,由於前兩年高中部不招生,所以2007年就沒有了高一新生,到2008年就沒有了高二生,現在只剩下高三生,在今年高考後,當然高三生就畢業了,嘯仙將徹底取消高中部,只剩下初中部並把重點放在初中教育....
嘯仙中學的高中部一直不大好,越來越好的是嘯仙的初中部....
『伍』 高考復習重點中學都用什麼復習材料啊!
以前我用的復習資料是:
歷年高考題目(第一輪之前就要做的題目,分析其中的重點和知識點)
擴散思維全書(第一輪全面復習,雖然比較難,可是全面,而且有很多例子。
不會做沒有關系,因為裡面的東西確實很難,你一定要正視這
些難度 )
志鴻優化設計叢書——高中總復習(第二輪的書,比較貼近高考,難度不大,
可以培養信心,而且裡面有一些往年的題目,可以更深層次地
了解高考)
各種模擬題(按照高考規定的時間做題目。這些題目最好都是各個地區的重點
中學所出的題目。這么做是因為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高考信息
,因為 每年都有很多高考的題目由那些名校傳出來,只要你能
夠得到,你就發了)
歷年高考題目(高考的前10天。盡管是第一輪之前看過的題目,可是這個時候
再看一次是必要的。這個時候你要按照高考的時間要求做這
套題目。)
我是2003年揭陽市普寧2中的畢業生,那年學校的一批命中率是53%左右,二批以上的98.?%多,(具體數字忘了,依稀記得是這個數字).當時每個同學的方法都不同,不過我自覺我的方法很適合我,而最後的結果也不差,至少我上了一個重點一批大學。
『陸』 高考分數即將出爐,清北搶人大戲拉開大幕,名校為何也需要搶人
我認為名校需要搶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展示自己的能力,其次是好生源誰都喜歡,最後是和別的學校PK。
我認為清華北大每年都搶人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展示自己的能力。因為只有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才能讓別人知道他們有多強大,這樣一來更多優秀的考生也會選擇報名清華北大,而不是去國外讀書了。清華北大的用意可能就是讓大家看高考狀元都到這里來讀書,你們剩下的高分學生也可以跟著來,我們一點都不比國外大學差。
清華北大為這些學習好的孩子提供優異的條件也是為了讓人才能在我國穩固住,即使之後讀研究生讀博士到國外進修也會有一部分概率回國報效祖國,畢竟他們的母校在中國。
『柒』 「神仙班級」高考平均680分,成都七中為何那麼牛
作為神仙班級的的成都七中,高考平均分有680,這么厲害的結果一定離不開班主任和老師的教育,還有學生自己的努力。
『捌』 現在重慶一中 三中 八中 巴蜀中學 哪一所中學最好 高考成績和上線率最高 哪一所是全重慶最好的學校
重慶本地人來回答
不二選擇是南開中學
升學率和狀元數量長期最高。
國家兩院院士最多、學習最輕松學校。
後面排位:一中、巴蜀、8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