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州市第一中學的高考成績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高。學校實施「科研興校」戰略,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大膽實施教育教學改革,辦學特色越來越明顯,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高考、中考、學科競賽連創佳績。近幾年來,學生參加全國、省級學科競賽有88人次獲獎,其中黃邦傑同學參加全國化學競賽獲一等獎;黃智同學參加2000年全國第十六屆物理競賽獲廣東賽區一等獎,被中山大學免試錄取,成為茂名地區五名保送生之一,也是茂名市非重點中學唯一的一個。高考從1996年以來,上省線以上人數穩居茂名市面上中學第一名,且成績越來越突出:1996年157人,1997年207人,1998年237人,1999年352人,2000年552人,2001年665人,2002年974人。特別是2002年高考,上地專線以上人數1356人,居茂名市第一;省專線以上人數973人,居茂名市第三,高州市第一名;重點線、本科線、省專線以上人數分別比前一年增20人、221人、309人,增幅均為全市第一;總分800分以上人數1人,實現了零的突破,總分700分以上人數15人;單科800分以上的有5人,單科700分以上的117人,均為茂名市非重點中學第一,首次實現了總人數及增幅的全市第一。中考綜合評價連年榮獲高州市一等獎,其中2002年中考,物理、化學、政治三科平均分為高州市第一,馮傑 同學以665分的總成績榮膺茂名市中考狀元。2003年高考上省專線人數1838人,再次雄居高州市第一,成為茂名市高考第一升學大戶。2004年高考再創歷史新高,上本科線人數1056人,上省專以上總人數2110人,居茂名市第一名;中考方面,劉莉同學奪得茂名市中考文化課總分狀元,上省一級學校人數居四大省一級中學之首。2005年高考再奏凱歌,繼2004年本科人數超「一千」、專科超「兩千」的輝煌成績後再度飛躍,其中上本科線1100人,上專科線2637人,上專科線以上人數連續四年高州市第一。這是該校實施「科研興教、教研結合」戰略,全體師生齊心協力、努力拚博的結果;中考方面再創輝煌!首屆四班初三畢業生參加中考,有59考上高州中學,居高州市面上中學第一名,余聰玲同學以總分644分榮獲高州市第二名,部分學生還取得數學、化學科的單科在高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B. 2005年茂名中考高州中學.高州一中,高州二中,高州四中的錄取分數線是一樣的嗎
高州中學是666 一中、二中、四中都是603 石鼓中學應該是500多吧
C.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二中學高一級教師鄭媛媛圖片誰有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二中學高一級教師鄭媛媛圖片她本人有。
請直接與她本人聯系。
涉及個人隱私,不要發到網上。
D. 茂名一中和高州中學哪個好,哪個師資比較行
兩個學校對比抄下吧,師資力旗鼓襲相當,學風也差不多,高中中學的學習氛圍好很多,但低素質的擇校生多。茂名一中實際在電白學習氛圍比較一般,老師很多也是上完課就趕回家。校園上,茂名一中位於海濱郊區,依山傍水佔地達1000多畝。而高州中學位於高州城南,背靠天子嶺,左右分別是筆架山和掛榜嶺,佔地280畝。高考成績來說,高州中學輝煌在八九十年代,茂名一中輝煌在十幾年前,都已經風光不再,2019年高考,高州中學4人上清華北大,茂名一中有1人上清華北大,600分以上高州中學100人,茂名一中74人,一本以上高州中學1314人,茂名一中1123人。傑出校友其實很重要,大學畢業後你會發現校友還是挺重要的,傑出校友方面,高州中學有原中科院院士學部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丁穎,原教育部副部長林礪儒,世界著名畫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丁衍庸,北大教授、博士生導師、核物理專家、國家自然科學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楊澤森等等,而茂名一中的傑出校友有小米原副總裁黎萬強,還有大參林老闆……
E. 知道廣東茂名高州二中的請介紹一下
高州市第二中學
開放分類: 學校、廣東、中學、高州
簡 介
廣東省一級學校——高州市第二中學,創立於1905年3月,是高州城創辦最早的學校之一。歷經一個世紀的滄桑,現已發展成為有60多個教學班、師生員工近6000人的高級中學。
歷史沿革
清末時期
清末廢科舉,興學校,邑中士紳梁宗榘等,與知縣李孔修會商,呈准以常平倉隙地創建學校。經始於光緒三十年,募捐得數萬金,是年冬興工,隨招學生一百二十名,分甲乙兩班,補授高小學科,先借舊近聖書院為校舍。
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初十(公元1905年3月15日)開學,以梁宗榘任監督,定名為「茂名學堂」。逮光緒三十二年六月,高小補習期滿,直升中學,仍編甲乙兩班,時新校將成,乃遷往焉。秋間添招小學甲班,仍借近聖書院為小學校舍。翌年秋,將中學甲乙兩班合並,稱為中學甲班,復招小學乙班。時新校舍粗備,遂不復住舊書院。
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周梁基接任校長,次年(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春,招高小丙丁兩班,後遂遞年招高小二班或三班。至宣統二年,首屆小學甲班畢業,宣統三年中學首屆甲班畢業;是年秋補招中學預科一班。冬革命軍光復高州,地方不靖,學校停閉,圖書、儀器大半散佚。
民國初期
(民國三十三年(1945年)九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高州(茂名)同全國人民一樣歡天喜地,異常高興,燃放炮竹熱烈地慶祝經過八年抗戰得來偉大勝利。上級派梁錫英任校長,這時要求讀茂名中學堂的學生大增,學校逐步走上正軌,民國三十四年(1946年),七月校長梁錫英辭職,上級便派梁植樞任校長,當時校名定為「茂名縣立中學」,它是縣立公辦的,收費十分低,入學時每人只收二斗米(相當約三十斤,根據當時價目收款低)課本自備,每個學生都是借舊課本來使用,茂中當時高中只招收兩班,初中一般只招4個班。當時初中全校約600學生,高中約共300人,這時全校合計約近千人。
學校校舍初建有六座。頭座樓上奉祀捐資者之祿位,樓下及兩旁樓上,為教職員室,兩旁樓下為課室;二座為大禮堂,兩旁劃分四間,亦為課室;三、四座建有樓,曩為學生宿舍,現亦改為課室;余則為頭門、儀門、號房、廚房、廁所等。中間有空地兩座,民國八年築成課室四間,並改儀門為左右兩大廳,分設辦公廳及教職員休息室。又請准劃定縣學宮為學生運動場、休憩場及飯堂,復用價向財廳購領常平倉一所,改造學生宿舍及游藝場。
解放初期
高州(茂名)於1949年十一月解放,海南島還有國民黨軍隊憑借海峽天險優勢進行對峙,國民黨軍隊的飛機經常到高州進行轟炸掃射,弄得學生上課不正常,到1950年三月解放了海南島,從此以後再沒有飛機來干擾了,這樣高州城的學生才正常上課。
高州(茂名)解放,當時茂名縣政府派伍聖瑞作為軍方代表接收二中,把校名改為「茂名縣立第一中學」同時茂名縣立女子中學進行合並二中,1952年與茂名第二中學互換校名。1959年高州與信宜合並,在「一大二公」的影響下,也曾與高州中學,一中、二中全並為一所中學,當時二中只辦初中,不久便分開,並改為茂信縣第三中學,1961年高中與信宜又分開,才恢復為高州二中。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武鬥」的干擾,拉幫結派,你爭我斗,對於二中學校的一切,如學校的圖書、儀器以及學校的一切設施,盡遭破壞,損失難以估計。1968年秋季把學校搬往頓梭公社,並改為頓梭中學。原二中校舍給高州農機一廠作為員工宿舍。
復辦以來
1972年六月當時高州縣教局派屈委昌、甘光正、廖炳權等主持復辦高州二中工作,並於1972年秋季招收初中四個班,1976年秋季恢復招收高中二個班(兩年制),當時黨和政府又委派梁昌符、蘇朝興等領導主持學校工作,並從農村鄉鎮中學調配一些教學水平高的老師來校充實教學力量。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改革開放的浪潮推動下,學校得到各級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各界及學生家長的大力支持,以較高的速度發展著。1996年4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目前現已發展成為有教職員工243人、60多個教學班、近6000名學生的完全中學。
學校各部門年年被評為市縣先進;涌現出高州市「十傑」青年賴力、「十佳」少年馮慧丹等先進人物。中考自1989年起,考入重點中學、省一級學校人數連續14年穩居高州市第一名;高考自1984年起,重點線、本科線、省專線上線率連續18年居於高州市面上中學第一位;1990年蘇毅以優異成績考上清華大學;1997年和1999年,張道和古勁分別考取高州市中考總分狀元;2000年程健考取廣東省高考政治單科狀元,2002年黃堯達考取廣東省高考化學單科狀元。學科競賽自1990年以來,有328人次獲省以上級別獎勵。學校被定為全國「十五」重點課題實驗基地,有國家級課題1個,省市級課題一批;2002年獲廣東省教學科研黃華獎(集體獎),2003年獲廣東省教學科研創新成果三等獎。參加市中學生運動會團體總分年年均獲面上中學第一名;學校優勢項目乒乓球、毽球譽滿粵西;學校舞蹈隊、合唱團、管樂隊多次獲得市一等獎。
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把搬遷高州二中列為市政府「十大工程」之一,在山美征地560畝,按全國示範性高中標准,籌建一所全市面積最大、上規模、上檔次的新二中。計劃總投資1.5億元,現已完成征地、規劃等前期工作,兩年後,高州二中將以全新姿態展現在高州人民面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82人,其中在職研究生25人、中學高級教師58人、中學一級教師138人,有全國先進教師4人、南粵優秀教師8人、南粵山區優秀教師3人、高州市首批學科帶頭人3人、市級骨幹教師一大批。
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治安達標先進單位、治安事故為零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最佳安全文明小區和「無毒社區」,先後涌現出高州市「十傑」青年、「十佳」少年等先進人物;黨支部、工會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縣先進;2005年團委會被評為「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
學校高度重視教育科研,目前有縣級課題11個,地市級課題11個,省級課題4個,國家級課題1個,被定為全國「十五」重點課題實驗基地。2002年,學校獲廣東省教學科研黃華獎(集體獎)。2003年獲廣東省教學科研創新成果三等獎。中考、高考屢創輝煌:1990年蘇毅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1997年、1999年中考張道、古競同學分別考取高州市總分狀元:2000年高考程健同學考取廣東省政治科狀元、2002年高考黃堯達考取廣東省化學科狀元、2004年余學強考取廣東省體育術科狀元,《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均作過專門的報道。
2005年高考取得歷史性突破:總分700分以上人數比例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單科800分以上人數增長25%,其中蘇嘉妙英語以810分獲茂名市面上中學第一名;陳輝同學體育術科成績獲高州市第一名;英語Ⅱ類英語科和綜合科平均分、地理類地理科平均分、政治類總平均分、化學類化學科平均分均排茂名市面上中學第一名;創造了重點線、本科線、省專A線上線率連續19年穩居茂名市面上中學第一的奇跡。學科競賽戰績彪炳:自1990年以來,獲高州市以上獎勵的有1500多人次,其中獲國家級獎勵的有112人次,獲省級獎勵的有385人次。
文體工作成績喜人:參加高州市中學生運動會,高中組團體總分年年均獲全市第二名,面上中學第一名。傳統優勢項目乒乓球,近年共有12人次獲茂名市單打冠軍,18人次獲茂名市雙打冠軍;學校男女子毽球隊年年均獲茂名市冠軍,2004年代表茂名市參加廣東省比賽,獲第八名。2005年學校被評為茂名市「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並被推薦參評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學校舞蹈隊、合唱團、管樂隊多次獲高州市一等獎,2003年參加高州市「廣場文藝演出」獲特等獎,2004年參加高州市「國慶歌詠比賽」獲一等獎,2005年參加高州市「春節文藝晚會」獲優秀節目特等獎。
近年來學校先後投入3000多萬元,配套完善各項設備設施。電子閱覽室內的300多台先進電腦,已安裝1000兆主幹光纖連接互聯網,師生可在此獲取最新的教學信息和實現遠程教學。先進的數字監控系統和優質的校園廣播網可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類考試任務。學校圖書室藏書近16萬冊,隨時供師生借閱。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的設施一應俱全。
高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在山美何屋嶺征地560畝,計劃投資1.5億元,按全國示範性高中標准,籌建一所全市面積最大、上規模、上檔次的新二中。現已完成征地、規劃等前期工作,兩年後,高州二中將以全新姿態展現在高州人民面前。
F. 高州中學和茂名市一中哪個好
茂名市一中好,,
辦學歷史是高州中學好點,,高州市1905,茂名市1959.
但是看師資力量、未來發展應該是茂名市一中好點
G. 高考在茂名一中還是高州中學復讀好
本人 剛剛在茂名一中復讀 出來 以前3A 現在 2A 覺得 還可以! 高州 比較艱苦 茂名 花費高!!!自己衡量一下!
H. 茂名市一中和高州中學哪個好
學生厲不厲害在於學生的學習勁頭,以及學校的學習環境、師支力量,及配套教學。
從政府重視的角度來看,茂名市一中比高州中學高。
I.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學 什麼快遞到, 謝謝 急!
順豐,其實快遞一般任何地方都到的,除了要過渡那些不到。
J. 2014高州中考,四大中分數線,茂名一中,高州中學是多少。一定要准確的數據。
高州市2014中考錄取分數線
高州中學:700分
高州一中:588分
高州二中:588分
高州四中:588分
=================
茂名一中,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