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一分班考试,一般考什么
一般就是正常的期末考试吧,然后根据成绩分班。
(1)丰都平都中学往年初一分班考试题扩展阅读:学校(英内语:School),是指容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㈡ 公办学校初一分班考试都考什么
一般都考语数外,因为小学的科学与品德课只是不系统,与中学课程衔接不大,没什么价值。我校就考语数外。
㈢ 初一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一、填空 。
1、在所有分母小于10的真分数中,最接近0.618的是( )。
2、在0.85014这个循环小数中,小数部分的第58位是( )。
3、甲数是24,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168,最大共约数是4,那么乙数是( )。
4、某铁路上有11个车站,有一个收集火车票的爱好者,收集了这条线路上所有车站发售的通往其它各个车站的火车票,他一共要收集( )张。
5、有浓度为8%的盐水200克,需稀释成浓度为5%的盐水,需加水( )克。
6、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 , 这三个数的比是 ∶∶ ,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7、甲、乙、丙三人共加工1000个零件。甲、乙两人完成数量的比是7∶5,丙比甲少完成64个零件,乙完成了( )个零件。
8、一个楼梯有7阶,上楼时每次可以跨一阶或两阶。从地面到最上层共有( )种不同的走法。
9、六(1)班男生人数的 与女生人数的共16人,女生人数的和男生人数的 共19人,六(1)班共有( )人。
10、王老师带一些钱去买一种工具书作奖品,这些钱可买8本上册或10本下册,现己买了一本下册书,余下的钱若配套买,还可买( )套这样的工具书。
三、解答下列各题。
16、如图3所示,在长方形内已知有三块面积分别为13、35、49,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7、
18、
四、解决问题。
19、甲、乙两车同时从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前进、又经过5小时,乙车到达A地,这时甲车已超过B地90千米.A, B两她讲目距多少千米?
20、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5倍,又过几年以后,组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问父亲今年多少岁?
21、若干人共同做一项工作,后来有5人因工作需要不参加,这样余下的人就得每人各做1天,临开工时,又有8人退出,于是最后余下的人又多做2天。问原来每人做多少天?
22、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天吃了全部的,第二天吃了余下的 ,第三天吃了又余下的 ,这时还剩下15千克。食堂运来大米多少千克?
23、水果店运进了桃子和西瓜共96个,卖了桃于的 与西瓜的,还剩下29个水果,水果店进了多少个桃子?
24、甲、乙两个仓库,乙仓库原有存货1200吨,当甲仓库的货物运走 ,乙仓库的货物运走 后,再从甲仓库取出剩下货物的放入乙仓库,这时甲、乙两仓库中的货物重量恰好相等,那么甲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25、六(1)班男生人数的 与女生人数的共16人,女生人数的和男生人数的 共19人,六(1)班共有多少人?
25、耕一块地,第一天耕的比这块地的多2亩,第二天耕的比剩下的少1亩。这时还剩下38亩没有耕,则这块地有多少亩?
27、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一件工作,7天能完成,两队先合做5天后,甲工程队的全部人员和乙工程队人员的 ,调到其他工地,剩下的工作由乙工程队留下的人做,又过了6天刚好完成。那么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多少天?
28、一根铁丝,第一次截去它的又 米, 第二次截去剩下的 又 米,第三次再截去剩下 又 米,最后还剩 米,这根铁丝原长多少米?
29、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30、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可以比原来的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 ,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㈣ 丰都县平都中学2018级中期考试成绩
180分,才能去丰都县平都中学
㈤ 丰都平都中学往年初一分班考试题
小朋友,我是立新07级的。当时我们也是说要什么考试分班什么的。其实据我所全面平衡各种知识. 现在的大学考试都也不只是考书本上的东西啦. 我今年
㈥ 人教版初一分班考试试卷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分班试卷 ,去网络文库和爱问共享资料看看,搜索输入“新初一分班考试试题精选 ”,没有固定的分班试卷,你可以借鉴一下,对你升学有好处。
㈦ 初一分班考试数学试题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撒....
你是不是搞错啦````数学哪里有苏教版的....
试卷比较简单```慢慢做吧......
初一新生入学数学试卷
第一部分:加深理解,打好基础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20%)
1.把(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9567.8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把5米长的钢筋,锯成每段一样长的小段,共锯6次,每段占全长的( )( ) ,每段长( )米。如果锯成两段需2分钟,锯成6段共需( )分钟。
3.观察与思考:
(1)算式中的 □和△各代表一个数。已知:(△+□)×0.3=4.2, □÷0.4=12。
那么,△ =( ), □ =( )。
(2)观察右图,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一个字母,使等式成立。
前面面积( ) = 上面面积( )
4.右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需天数
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① 甲、乙合作这项工程,( )天可以完成。
② 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由丙做,还需要( )天完成。
5.a=2×3×m,b=3×5×m(m是自然数且m≠0),如果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21,
则m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 。
6.把一条绳子分别等分折成5股和6股,如果折成5股比折成6股长20厘米,那么这根绳子的长度是( )米。
7.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0,甲:乙=2:3,乙:丙=4:5,乙数( )。
8.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三位,所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少34.65,原数是( )。
9.以“万”为单位,准确数5万与近似数5万比较最多相差( )。
10.小明新买一瓶净量45立方厘米的牙膏,牙膏的圆形出口的直径是6毫米。他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挤出的牙膏长约20毫米。这瓶牙膏估计能用( )天。 (取3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
11.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6.42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一艘轮船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航行30千米,然后按原路返回,若想往返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则返回时每小时应航行( )千米。
二. 反复比较,择优录取:(10%)
1.已知:a×23 =b×135 =c÷23 ,且a、b、c都不等于0,则a、b、c中最小的数是( )。
① a ② b ③ c
2.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算式中,除数是b商是c,(b、c均不为0),被除数最大为( )。
① bc+b ② bc-1 ③ bc+b-1
3.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14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 )。
① 等于30% ② 小于30% ③ 大于30%
4.小华双休日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用洗衣机洗衣服要用20分钟;扫地要用6分钟;擦家具要用10分钟;晾衣服要用5分钟。她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 )分钟。
① 21 ② 25 ③ 26
5.下列各式中(a、b均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 )。
① a×8=b5 ② 9a=6b ③ a×13 -1÷b= 0 ④ a+710 =b
6.把5件相同的礼物全部分给3个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礼物,分礼物的不同方法一共有( )种。
① 3 ② 4 ③ 5 ④ 6
7.一双鞋子如卖140元,可赚40%,如卖120元可赚( )。
① 20% ② 22% ③ 25% ④ 30%
8.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例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 )千米。
① 672 ② 1008 ③ 336 ④ 1680
9.如果一个圆锥的高不变,底面半径增加 13 ,则体积增加( )。
① 13 ② 19 ③ 79 ④ 169
10.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相距80千米的甲地开往乙地。所带的汽油最多可以行2小时,在途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为保证返回出发地,最多开出( )千米,就应往回行驶了。
① 20 ② 40 ③ 50 ④ 100
三.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⑴ 直接写数对又快!(8%)
1322-199= 1.87+5.3= 2.5×2.4= 1÷13 -13 ÷1 =
4.9×8.1≈ 23.9÷8≈ 0.32 - 0.23 = ( ):17 = 17
⑵ 神机妙算细又巧!(写出简算过程)(12%)
2004×20022003 (115 +217 )×15×17 11×2 + 12×3 + 13×4 + …… + 198×99 + 199×100
松一松手腕,理一理头绪,再翻开下一页吧!
⑶ 解方程,我没问题!(9%)
4÷23 X = 25 8(x-2)= 2(x+7) 320 :18% = 6.5x
第二部分:“动画”世界,探索创新
下面这些图形你一定很熟悉吧,那就请你动起手来,成功属于你!
⑴有12个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商品,请你为它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共有( )种
不同的包装法;当包装箱的长是( ) 分米、宽是( )分米、高是( )分米时,
最节省包装纸。至少需要包装纸( )平方分米(接头处忽略不计)。(5%)
⑵街心花园的直径是5米,现在它的周围修一条1米宽的环形路,请按1250 的
比例尺画好设计图,并求出路面的实际面积。(3%+2%)
计 作 o.
算 图
⑶小方桌面的边长是1米,把它的四边撑开,就成了一张圆桌面(如下图)。
求圆桌面的面积。(3%)
第三部分: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和数学有关,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1.只列式不计算:(8%)
①小明用8天时间看完一本书,每天看了这本书的 19 还多2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列式:
③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两车在距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两车同时开出后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② 一种报纸,如果一个月一订,没有优惠,需10元。如果一年一订,可优惠10%,这样订阅一年需要多少钱?
列式:
④ 某商场参加财物保险,保险金额为4000万元,保险费率为0.75%,由于事故,损失物品价值达65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500万元,这样商场实际损失了多少万元?
列式: 列式:
2.看图列式计算:(5%)
3.为了学生的卫生安全,学校给每个住宿生配一个水杯,每只水杯3元,大洋商城打九折,百汇商厦“买八送一”。学校想买180只水杯,请你当“参谋”,算一算:到哪家购买较合算?请写出你的理由。(5%)
4.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比下层的3倍还多18本,如果把上层的书拿出101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所放的书本数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书几本?〔用方程解〕(5%)
5.某校学生举行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目的60座客车,则一辆客车空车。已知45座客车租金220元,60座客车租金300元。
问:⑴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3%) ⑵ 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2%)
同学们,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相信你一定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㈧ 求初中分班考试试题,要备答案!
例1 一个打字员15分钟打了180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吉林省)
【分析1】先求1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再求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解法1】1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1800÷15=120(个)
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120×60=7 200 (个)
综合算式:1800÷15×60=120×60=7 200(个)。
【分析2】先求出1小时是15分钟的几倍,再用1800乘以所得的倍数,所得的积就是1小时能打字的个数。
【解法2】1小时是15分钟的几倍?
60÷15=4(倍)
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1800×4=7 200(个)
综合算式: 1800×(60÷15)
=1800×4=7200(个)。
【分析3】先求出15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800除以所得的几分之几,即得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解法3】15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
15÷60=
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1800÷=7200(个)
综合算式:1800÷=1800÷=7200(个)。
【分析4】先求出打一个字需要多少分钟,再看1小时里包含多少个“这些分钟”,就是1小时能打字多少个。
【解法4】打一个字需要多少分钟?
15÷1800=(分钟)
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60÷=60×120=7 200(个)
综合算式: 60÷(15÷1800)
=60÷=7 200(个)。
【分析5】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而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5】设1小时能打字x个。
x∶60=1 800∶15
x=
x=7200
答:1小时能打字7 200个。
【评注】本题是正归一应用题。解法1是正归一应用题的一般解法,即先求出“单一量”,再用单一量乘以“总份数”就等于“总数量”。解法2和解法3思路简明,易于理解,计算简便,是本题的最佳解法。解法4将题中的“总数量”、“单一量”、“总份数”进行了转换,运用反归一应用题的解法解题。可见正、反归一应用题的解法可相互转换。
例2 一艘轮船4小时航行10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继续航行270千米,共需多少小时?
(四川省成都市)
【分析1】先求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再求航行270千米需要几小时,最后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1】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108÷4=27(千米)
270千米需航行多少小时?
270÷27=10(小时)
共需多少小时?
10+4=14(小时)
综合算式: 270÷(108÷4)+4
=270÷27+4=10+4=14(小时)。
【分析2】先求出共航行了多少千米,再求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最后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2】这艘轮船共航行了多少千米?
270+108=378(千米)
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108÷4=27(千米)
共需多少小时?
378÷27=14(小时)
综合算式: (270+108)÷(108÷4)
=378÷27=14(小时)。
【分析3】先求出继续航行的路程和原来航行的路程的比,再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法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3】继续航行和原来航行的路程比?
270∶108=5∶2
共需多少小时?
4÷2×(5+2)
=4÷2×7=14(小时)。
【分析4】先求出原来航行的路程是共航行路程的几分之几,再运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求出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4】原来航行的路程是共航行的几分之几?
108÷(108+270)=
共需多少小时?
4÷=14(小时)
综合算式:4÷=4÷=14(小时)。
或: 4×[(108+270)÷108]
=4×[378÷108]=4×3.5=14(小时)。
【分析5】因为“路程÷时间=速度”,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5】设共需x小时。
(270+108)∶x=108∶4
x=
x=14
或设航行270千米需x小时,则共需(x+4)小时。
270∶x=108∶4
x=
x=10
10+4=14(小时)。
答:共需14小时。
【评注】解法1和解法2是归一应用题的基本解法,解法4是本题的最佳解法。其他解法,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例3 某粮食加工厂,3台磨面机4小时可磨面粉16.8吨,按这样的速度,9台磨面机要磨面粉50.4吨,需要多少小时?
(上海市黄浦区)
【分析1】先求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再求9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最后求出要磨50.4吨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解法1】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16.8÷3÷4=1.4(吨)
9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1.4×9=12.6(吨)
要磨面粉50.4吨需几小时?
50.4÷12.6=4(小时)
综合算式: 50.4÷(16.8÷3÷4×9)
=50.4÷(1.4×9)=50.4÷12.6
=4(小时)。
【分析2】题中要用9台磨面机磨面粉50.4吨,可先求平均每台要磨面粉多少吨,再除以原来每台每小时磨粉吨数,即得共需小时数。
【解法 2】平均每台要磨面粉多少吨?
50.4÷9=5.6(吨)
原来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16.8÷3÷4=1.4(吨)
共需多少小时?
5.6÷1.4=4(小时)
综合算式: 50.4÷9÷(16.8÷3÷4)
=50.4÷9÷1.4=4(小时)。
【分析3】根据“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吨数一定”列方程解。
【解法3】设需要x小时。
50.4÷9÷x=16.8÷3÷4
5.6÷x=1.4
x=5.6÷1.4
x=4
【分析4】因为每台磨面粉吨数÷磨粉时间=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吨数,每台每小时磨面粉吨数一定,所以每台磨面粉吨数和磨粉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 4】设需要x小时。
5.6∶x=5.6∶4
x=4
【分析5】因为现在磨粉吨数50.4吨是原来磨粉吨数16.8吨的3倍,所以:如果现在的台数和原来相同,那么现在的磨粉时间必是原来的3倍;如果现在的磨粉时间和原来相同,那么现在的台数必是原来的3倍(本题恰是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判断需要4小时);如果现在的台数和磨粉时间都与原来不同,那么现在的磨粉时间与台数的积(假设一台工作的总时间),一定等于原来的磨粉时间与台数积的3倍。
【解法5】设需要x小时。
(x×9)÷(4×3)=50.4÷16.8
9x÷12=3
9x=36
x=4
答:需要4小时。
【评注】解法1和解法2是基本解法,易于理解和掌握。解法3和解法4是方程解法,其中解法3较好。解法5是直觉思维解法。在分析5中谈到了三种情况,解法5是根据第三种情况列方程的,这种情况最一般。
例4 胜利机床广计划生产120台机床,实际4天就生产了32台,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生产多少天才能完成?(天津市河西区)
【分析 1】先求还剩下多少台,再求每天生产多少台,最后求出剩下的还要生产几天。
【解法 1】还剩下多少台?
120-32=88(台)
每天生产多少台?
32÷4=8(台)
剩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
88÷8=11(天)
综合算式: (120-32)÷(32÷4)
=88÷8=11(天)。
【分析 2】先求每天生产多少台,再求生产120台机床共要多少天,然后减去原来的4天就等于剩下的还要多少天。
【解法 2】每天生产多少台?
32÷4=8(台)
生产120台机床共要多少天?
120÷8=15(天)
剩下的还要多少天?15-4=11(天)
综合算式: 120÷(32÷4)-4
=120÷8-4=15-4=11(天)。
【分析 3】因为“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3】设剩下的还要生产x天。
(120-32)∶x=32∶4
88∶x=32∶4
x=
x=11
或设共要x天,则剩下的天数为x-4。
120∶x=32∶4
x=
x=15
15-4=11
答:剩下的还要生产11天才能完成。
【评注】以上三种解法,均属一般解法,易于理解,计算也较简便,是本题较好的解法。本题还可运用有关分数或比的知识解答。
例5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2.5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天津市和平区)
【分析 1】先求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共行了几小时,最后求出共行了多少千米(即甲、乙两地距离)。
【解法 1】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0÷2.5=60(千米)
火车共行了多少小时?
2.5+3=5.5(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0×5.5=330(千米)
综合算式: 150÷2.5×(2.5+3)
=150÷2.5×5.5=60×5.5=330(千米)。
【分析 2】先求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最后加上先行的150千米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2】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0÷2.5=60(千米)
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60×3=18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0+150=330(千米)
综合算式: 150÷2.5×3+150
=60×3+150=180+150=330(千米)。
【分析3】因为“距离÷时间=速度”,速度一定,所以距离和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3】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x∶(2.5+3)=150∶2.5
x=
x=330
本题也可设3小时行x千米,再求两地距离。
【分析 4】分数应用题解法。先求出2.5小时占共行时间(2.5+3)的几分之几,再用150千米除以这个分数,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4】2.5小时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2.5÷(2.5+3)=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50÷=330(千米)
综合算式:150÷=150÷=33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330千米。
【评注】以上四种解法中,解法2易于理解,也容易想到,计算也较简便;解法4是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思路简捷、巧妙,这两种解法是本题的较好解法。归一应用题的解法是比较多的,解题思路广而宽,综合运用知识的机会也较多,读者可结合题目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题方法。本题还可运用比的知识及倍比法来解答。
语文
一、基础知识(36分)
1、美的书写给人美的享受,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8分)
2、揣摩下面句子中“精疲力竭”的意思和其中“精”的意思,写出三个含有“精”字的成语,其中的“精”与“精疲力竭”中的“精”意思相同。(4分)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含“精”字的成语: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其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穷尽;③气息终止,死亡;④走不通的,没有出路;⑤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上的;⑥极,最;⑦绝对(用在否定词前)
(1)年轻的小仲马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 )
(2)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 )
(3)好好学习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 )
(4)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 )
4、判断下面的叙述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的打“×” )(4分)
(1)《穷人》一课中,“嗯,是个问题!”和“嗯,你看怎么办” 中的两个“嗯”
字朗读时语调是一致的。 ( )
(2)“但悲不见九州同”与“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意思相同。( )
(3)按部首查字法,“甘”字应查“一”部。 ( )
4)“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我们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还要改造环境。
B、三个学校的老师参加了这次会议。
C、五月的西湖是美丽的季节。
D、我们把教室的课桌椅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6、补充成语(8分)
A、千里之行,
。 B、明修栈道, 。
C、 ,不可言传。 D、螳螂捕蝉, 。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了。
正在他脸贴着玻璃,专心注视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
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里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还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4分)
倒霉( )遭窃( )抽屉( )唠叨(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同义词。(2分)
缘故(同义词) 陌生(反义词)
3、小佳前天碰上了什么倒霉事?(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4、小佳今天为什么眼泪越流越多?(4分)
5、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6、爸爸为什么虚构10元与100元的故事?你认为这样做是不是欺骗小佳?为什么?
三、作文(40分)
㈨ 初一分班考试一般会考哪些类型的题目
语文、数学、英语,小学六年级的题目。
比较简单,和平时期中期末差不多,一般分班考试是不太重要的。
㈩ 初中分班考试都考什么类型的题目
望努力!~~考出好成绩~放松心情~给你一点试题做~
一、 判断题(每道小题 1分 共 4分 )
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 )
2.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
3.
4. 从A城到B城,甲用10小时,乙用8小时,甲乙的时间比是4∶5. ( )
二、 单选题(每道小题 2分 共 4分 )
1.
A. 9平方厘米 B. 8平方厘米 C. 10平方厘米 D. 5平方厘米
2. 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 ]
A.圆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等边三角形
三、 填空题(1-6每题 1分, 7-10每题 2分, 共 14分)
1. 六百二十五万六千八百写作( ).
2. 12和8的最大公约数是( ).
3.
4. 六年级二班有学生40人,缺席2人,缺勤率是( ).
5. 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 )比例.
6. 同时能被2、3、和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
7.
8.
9.
10.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它们的高的比是1∶30,底面积的比是( ).
四、 简算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6分 )
1. 5.72-1.84-1.16
2.
五、 计算题(1-3每题 3分, 4-6每题 5分, 共 24分)
1.
2. 8400-108×42
3. 6.5+3.5÷0.5×5.2
4.
5.
6.
六、 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
1. 一个数的25%等于3.75,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2.
七、 应用题(每道小题 5分 共 40分 )
1.
2. 甲乙两队同挖一条渠,甲队每天挖20米,乙队每天挖40米,15天正好挖完,这条水渠有多长?
3. 一台拖拉机3小时耕地198公顷,照这样,耕330公顷,用多少小时耕完?
(用比例解)
4. 果品店运来14筐梨,每筐35千克,还运来16筐苹果,每筐30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多多少千克 ?
5.
6. 一个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前4天每天修12.5千米,后5天每天修13.4千米,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7.
8.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如下图),图中三角形的高是4厘米,并把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甲、乙两部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