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学生作文修辞手法调查问卷模板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贰』 目前中学生写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是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提起写作文就头痛,有时老师要求时间久了,为了完成任务就抄作文书。所以有时改作文我也头疼,看到学生写的作文没有创意我对批改作文也失去了信心。 二就是空话、假话连篇,一看就是编的。作文抄、编、凑,情况及其严重。 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语言不够简练。写作时语句不通,原因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善于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2、材料不够充分。学生平时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生活的占滴小事不会仔细观察从而导致写作素材缺乏,一到作文时当然只有“皱眉头、咬笔头”了,面对作文题,心中无话可说不会收集材料,不会选材;3、中心不够明确。写作的内容过于重内容,轻立意,功夫都花在字词句篇上。写作时往往是凑字数所选取的材料不能为中心服务;4、内容不够具体。学生常常感到生活很平淡,无内容可写,于是往往言不由衷,写出的作文空洞平淡,学生不懂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别说用心去感受。5、立意不够新颖。不清楚各类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叁』 怎样写“中考作文是否需要命题”的问卷调查报告
把学生和教育机构的想法和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命题与否的利与弊,以及学生能否将命题作文写好等方面内容,要言之有物,再加一点自己的想法就OK了。
『肆』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素养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却不见回声贵突然百米冲刺一般向自家跑去。此时孩子却不知在哪个角落里发回出断断续续的呻吟。答身上潮湿的被子被火烤干的地方燃烧起来,向火海冲去。屋脊梁被火烧的滋滋直响,披在身上,他努力的睁大眼睛摸索着寻找两个孩子,一片狼籍。 短短几分钟时间。不知实情的人们大骂着贵是个见死不救,用水把被子浇透、铁石心肠的无情汉子。 屋里烟雾缭绕,屋顶上烧着的东西不断的向下掉落,顾不了自己的安危,大火越燃越烈,他着急的如油锅里的蚂蚁。人们汗流浃背的飞奔于水井与火海之间时,孩子的哭声弱了许多,贵着急的大叫着两个孩子的名字,声音微弱的几乎听不见。贵抱着一床被子从家里跑出来直奔向水井。烧焦的气味直呛的贵喘不过气,许多被烧焦的物品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然而始终不见目标
『伍』 如何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调查问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四点。
一、积累名句,厚积薄发
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
积累名句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课本中积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将阅读时读到的格言、警句、谚语等自己认为有价值而实用的东西记在卡片上。课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别是古诗词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丰富,可以供作文时使用。
二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可采用摘录法。摘录法就是指我们在阅读时,把具有参考价值、可资引用、借鉴的精彩句子等抄录下来。做摘录要按原文实录,不得增添、删减、更改原字句和标点符号。课外书浩如烟海,阅读时应有所侧重。《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名著应作为主要阅读篇目,要求学生尽可能都找来阅读。
不管是采用卡片法还是摘录法,最后都要注明出处,如书名、页码、出版社、版面、出版时期及作家姓名,便于日后查实。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大量名人名篇中的名句,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厚积薄发。
二、扩写仿写,乐于表达
《语文课程新探》关于写作教学的策略提出“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保持这种热情、这种兴趣、这种自信。”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扩写和仿写。扩写可从短语扩展入手。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最基本的组合是两个词,但短语的组合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教材”“认真学习语法”是三个词,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我们认真学习语法”是四个词。这些多个词的组合实际上是由两个词组合扩展而来的,这就是短语扩展。在扩展练习中,老师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的热情,挑选一些简单易扩展的词语让学生自由扩展,或是让学生随意写出自己认为容易扩展的词语进行扩展,鼓励他们敢说敢写,让他们乐于表达。例:老师让学生对“美丽广阔”进行扩展,学生马上扩展出“美丽广阔富饶”,“ 美丽广阔富饶伟大”;接着让学生自己扩展,有个学生提出“提高水平”,其他同学相继扩展出“努力提高水平”,“努力提高生活水平”,“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尽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写作热情很快调动了起来,开始主动对短语进行扩展。老师要保持学生的这种写作热情和兴趣,让他们继续对短语进行扩展。当然短语扩展不是堆砌词语,而是表达的需要,是为了使语意的表达更加丰富,这点要给学生讲清楚。
在引导学生扩写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进行仿写。仿写就是仿写句式,是根据特定的语言情景,按指定的参照对象进行仿造。仿写要做到紧扣话题,语体和谐,结构一致,辞格相同。最关键的是把握语境,理解模仿对象的结构和含义,做到“形神皆像”。仿写句式思维开阔,又有参照对象,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和兴趣,当然就乐于表达。
三、不限文体,易于动笔
《语文课程新探》中写作教学的策略提出“一开始写作不要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易于动笔,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受文体束缚。学生普遍怕作文,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写他们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日记、书信、童话、寓言、散文、小说、应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学生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老师都应该肯定和鼓励,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因为不受文体限制,学生就有话可写,易于动笔,从而消除了写作的畏难情绪。
四、修改润色,文从改出
修改,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重要的一环。不少学生将写作当做负担,勉强完成任务后,不愿修改文章。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正如叶圣陶同志主张文章要自己改,多念多改。他说:“写好以后,念他几遍,至少两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作文认真的同学,大都有相同体会:文章写完后,细读一番,就会发现一些毛病;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会变得好一些。这正是“文从改中出”,“善作不如善改”。
修改文章,考虑的地方很多,例如观点的斟酌,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推敲等。老师开始指导学生修改时可以从语言修改入手,通过修改,使语言变得准确、清楚,使人看了明白。着重考虑:用词恰当否?句子构造合理否?句子连贯否?层次清楚否?语言得体否?让学生将“写”与“改”结合起来,将“改”当作“写”同样重要的环节来完成,打破“文章修改是老师的事”这种陈旧的观念。做到“三分文,七分改”,写得称心,改得如意,使文章增色。学生学会了修改,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只要能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乐于动笔,易于表达,说出真心实感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上述四点仅是为了抛砖引玉。
『陆』 学生考场作文问卷调查
语文老师们:
为更好地了解我校作文课堂教学的情况,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做好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我们想通过本问卷了解您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做法。本问卷不记名,请各位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真实情况选择回答。谢谢您的真诚合作与支持!
1.您学过课程标准中的作文阐述部分吗? ( )
A.认真学过
B.粗略看过
C.培训时听过但自己没学过
D.没有进行此部分的学习
2.您认为,教师怎样才算是较好地完成了作文课堂教学任务? ( )
A.教完应学的内容,不管学生有无反应
B.多讲多抄,学生完整记下应学内容
C.指导方法,学生对应学内容会学乐学
D.质疑问难,学生集体答完应学内容
3.您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吗? ( )
A.经常明确告知学生
B.有时明确告知学生
C.—般不向学生说明或最多简单告知
D.反对告知,不告诉学生才有悬念,才会更好地吸引学生听课
4.新课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课程目标,您作文课通常的做法是 ( )
A.在大部分教学实践中落实了这一目标
B.只是在公开课时认真考虑这一目标
C.写入教案容易,实际落实有难度
D.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 E 以上都不是
5.就授新课而言,您编排作文教学内容最常用的做法是什么? ( )
A.与教材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保持—致
B.按照写作知识内在逻辑顺序
C.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组织教学内容顺序
D.按照自己的思路
6.当学生回答作文问题不全面、不正确时,您一般的做法是怎样的? ( )
A.不评价该生,转而提问其他学生,直到获得正确回答
B.自己给出答案
C.暂停所讲内容,转而展开讨论,直至班级学生都清楚
D.引导该学生找出正确答案
7.在复习课或专题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让学生知晓知识结构或知识体系的? ( )
A.很少明确提及
B.印发知识结构或体系的图示
C.教师总结出来并板书或课件展示
D.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予以指导和帮助
8.在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您更注重学生的什么表现? ( )
A.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B.对学习的主动参与
C.有诸多见解
D.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9.在作文写作实践方面,您觉得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 )
A.朋友
B.偶像或权威
C.领导或长辈
D.其他
10.您在课堂中给学生当堂动笔吗?一般每节课常给多少时间? ( )
A.给;10分钟左右
B.给;15分钟
C.给;20分钟甚至更长
D.不给,课后再训练
11.您喜欢学生在课堂上对您的教学主张提出质疑吗? ( )
A.喜欢
B.偶尔喜欢
C.不喜欢,担心影响形象
D.不喜欢,担心难以答疑
12.您在作文课堂上表扬学生吗? ( )
A.经常表扬
B.偶尔表扬
C.只表扬写作优秀的学生
D.从未表扬过
13.您会制作作文教学课件吗?喜欢使用过多媒体设备上作文课吗? ( )
A.会;经常使用
B.会;偶尔使用
C.会;未曾使用过
D.不会;从未使用过
14.您常上网了解作文教学信息或学习各地先进作文教学经验吗? ( )
A.两者经常使用
B.用电脑上网学过
C.用远教设备学过
D.两者从未使用过
15.您在作文教学备课方面是怎样完成的? ( )
A. 认真备课,有授课计划,有较完整、详细的教案。
B. 备课较认真,有教学计划和教案。
C. 无授课计划。无完整、详细的教案。
D.按进度随机处理
16.您改进课堂作文教学方法中常采用的方式是 ( )
A.积极采用现代教学理念,虚心征求学生意见,不断改进教学。
B.比较注意教学方法,但较少征求学生意见。
C.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征求学生意见。
D.其它
17.您在传授作文理论知识的过程中 ( )
A.授课突出重点,难点处理得当,重视板书或课件内容的清晰、适度。
B.授课有重点、难点,板书或课件内容比较清晰、适度、不死板。
C.授课重难点考虑了,板书或课件内容选择不太注意。
D.其它
18.您在碰到学生实际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作文技能技巧时 ( )
A.讲授知识丰富,反映最新信息,把所学知识与实例作品相结合。
B.以教材例文为主,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C.讲授内容和举例陈旧,脱离实际生活。
D.其它
19.在选好授课内容后您一般能够做到方面 ( )
A.讲授主题清晰,概念准确,讲授详略得当
B.讲授专业知识技能较清晰,讲授详略较得当。
C.主题不是很清晰,概念易模糊
D.其它
20.学生对待您的作文课的态度是怎样的? ( )
A. 非常喜欢上本门课,课前积极做准备工作,听课认真。
B. 还可以吧,但是兴趣不大,不会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听课较认真。
C. 不太喜欢上本门课,上课不会认真听讲,对老师也有意见。
D. 不知道,也无所谓。
21.您作文课堂上常有的气氛是 ( )
A.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配合教师并参与课堂活动。
B.课堂气氛一般,能配合教师并参与课堂活动。
C.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想配合教师发言。
D.其它
22.您写过下水文吗? ( )
A.经常写,感觉非常有示范和引领作用,还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B.不常写,工作不紧张时写过,感觉一些甘苦及写作策略方法与学生是相通的。
C.没写过,找班上的作文高手现身说法并寻几篇满分文作示范就可以了。
D.从不写,没那个必要,再说顾虑也不少。
23.您对写作感兴趣吗? ( )
A.非常感兴趣的
B.比较感兴趣
C.过去曾经感兴趣
D.不感兴趣
24.您认为写作文批语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多大的作用? ( )
A.没什么作用
B.有一点作用
C.很有作用
25.您通常是用以下那种方式给学生布置作文的? ( )
A.题目一写就不管了
B.集体指导一下就开始作文了
C.全程指导且个别指导
D.其他
26.您感觉作文讲评课的实际作用有多大? ( )
A.很大
B.比较大
C.很小
D.无意义
27.如果开设写作选修课,您愿意参与吗? ( )
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不愿意
D.无所谓
28.您认为学生写作文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 )
A.审题
B.立意
C.选材
D.结构
E.语言
F.创新
G.其他
29.为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能您最希望获得哪方面的培训? ( )
A.学科新知识
B.教学技能
C.教学方法
D.教学实践经验分享
30.开放式问题:
您认为作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困难在哪里? 作文课该怎么上,谈谈您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