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考作文 > 中学生物理实验考试

中学生物理实验考试

发布时间:2020-12-26 00:26:50

『壹』 初中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时老师如何评价

实验方法及步骤正确,操作规范;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记录清晰准确;实验完成后能够将设备归位并整理实验台。能够分析并理解实验结果。。。。。等等

『贰』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做物理实验一、常见的物理器材的使用能力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器材有刻度尺、量筒、量杯、天平、温度计、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等。掌握这些物理器材的使用方法,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它们的使用。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器材的结构、用途,以及使用规则,比如,使用某些器材时,是如何观察它?怎么读数的?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总的来说,从物理实验的时间上看,可以把实验最基本的技能分成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束后三个部分。1.实验前的基本技能在实验前,学生拿到物理器材后,是不能立即动手操作的。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器材的量程、分度值等内容,有的器材还需要校零。比如,各种测量器材都有一定的量程,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观察物理器材时,首先要让学生注意它的量程,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量程的测量器材,而观察最小分度值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读数。学习物理是从测量开始的,而测量的基础就是使用好刻度尺,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刻度尺是培养实验技能的基础。因此,在实验技能培养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刻度尺使用技能的培养。学会校零,是使用某些物理器材很关键的技能。比如.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等在使用前,必须校零,否则容易将数值读错,造成实验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天平使用前的调节、刻度尺将清晰的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边缘等操作规律,也可以当作复杂的校零。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在使用器材前进行校零的习惯。2.实验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正确地使用各种物理器材,是实验能力的基础。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基础,应该是懂得器材的原理。比如,天平是利用等臂杠杆的原理,而为了测量的精密,将摆动的支撑点做成了刀口。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保护天平刀口的重要性.在使用天平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刀口的保护;砝码是用来反映被测物体质量的,保护好砝码就是为了减少误差。学生会自然地理解砝码必须用镊子镊取。任何测量都离不开读数。能正确地读数,是重要的实验技能的之一。比如。在读数的时候,要有估计值;用量筒、量杯测液体体积时,需要根据液面的形状,读出正确的读数。如,液面是凹形的,就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电流表、电压表等读数的时候,不能错误地将量程忽视;温度计读数时,不能将零下与零上读乱,更不能将普通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进行读数。3.实验后的基本技能实验后的基本技能主要是指数据的处理与实验报告的书写。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物理实验技能不是简单地使用器材,还包括原理的掌握、振动厉害。但发出的声音一点不像用筷子敲击啤酒瓶发出的声音,两次发声明显来源于不同的发声体。探究实验三:探究当用筷子敲击瓶子时.决定产生声音音调的因素。分析上述探究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用筷子敲击啤酒瓶时,声音产生的原因不是瓶内水振动,应该是瓶子的振动。在两个一样的啤酒瓶中分别灌装入同样高度的水和泥沙,用筷子分别敲击两个啤酒瓶。实验现象是:灌装入水的瓶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灌装人泥沙的瓶发出的声音音调较低。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一猜想一设计实验一进行实验一分析和论证一评估和交流等科学探究环节,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2.在合作探究中解答学生的疑惑。例如学生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取等量的液体。而且时间有限.液体量不宜太多。实验前,我先对毛细滴管取液体的使用方法作了详细介绍:这个毛细滴管是用来取液体的。首先将毛细滴管较细的一端浸入液体中.如果所需液体量较少,把它直接拿出来在载玻片上点一下即可.如果所需液体量较多,则先用食指将较粗一端滴管口堵住,再把毛细滴管拿出来,接触载玻片后松开食指即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往往会出现面对器材无从下手,或者忘记实验条件的情形。因此,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巡视,提醒或暗示学生实验中的不足,但必须把握分寸,对自己正确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占有者转变为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合作者或共同参与者,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和服务,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余地。总之,物理课的实验探究要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效率与参与度,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有效处理课堂探索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成长。教师应让学生在实验中经历、感受、领悟科学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

『叁』 如何才能使初中生对物理实验感兴趣

物理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多注意观察,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的神奇,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喜欢上物理的。

『肆』 有哪些适合初中生的物理实验小制作

1一个木板,一个易拉罐,一些沙子.
将木板斜放,往易拉罐里放一些沙子,易拉罐会静止在木板上,很简单,易做.
2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伍』 适合初中生在家做的物理实验

用适当的绳子 挂上一个重物 再把绳子挂在门上的栏杆(差不多的地方也行)

然后确保 重物挂好后 拉直能 刚好 轻轻碰到你的鼻子

像这样 然后再放手 人不用动 等绳子再次荡回来时 不会碰到你的鼻子(而刚开始时碰着你的鼻子放开的) 可验证能量守恒 空气会产生阻力


实验材料 简单 过程安全。。。


学习进步!!

『陆』 中学生水平物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各个学校所用的大学来物理实验教材源都不一样,而且不同学期开设的实验也可能会有不同。如果以本人的大学物理教材(南大,上了两学期)为参考,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力学实验:杨氏模量,拉脱法测水面张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阻力的研究,用物理摆测重力加速度,光学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全息照相,衍射光栅,单缝衍射,光电效应,用分光计测量玻璃折射率,透镜组基点的测量,测量波的传播速度电学实验:密里根油滴实验,模拟示波器的使用,磁电阻巨磁电阻测量,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特性测量因为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两三年前上过的实验课记得不太全,对着书也不一定能记起来了,所以可能有些遗漏,还望见谅。

『柒』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竞赛大纲

说明:
1、2016版和2013版相比较,新增了一些内容,比如☆科里奥利力,※质心参考系☆虚功原理,☆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熵、熵增。另一方面,也略有删减,比如※矢量的标积和矢积,※平行力的合成 重心,物体平衡的种类。有的说法更严谨,比如反冲运动及火箭改为反冲运动 ※变质量体系的运动,※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不引入转动惯量)改为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 ,并且删去了对不引入转动惯量的限制,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 乐音和噪声增加限制(前3项均不要求定量计算)。
2、知识点顺序有调整。比如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2013版在一、运动学的最后,2016版独立为一个新单元,---很早以前的版本也如此。
3、2013年开始实行的“内容提要”中,凡用※号标出的内容,仅限于复赛和决赛。2016年开始实行的进一步细化,其中标☆仅为决赛内容,※为复赛和决赛内容,如不说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2015年4月修订,2016年开始实行)
说明:按照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9次全体会议(1990年)的建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关于命题原则的规定,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作为今后物理竞赛预赛、复赛和决赛命题的依据。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其他方面等部分。1991年2月20日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1991年9月11日在南宁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0次全体会议通过,开始实施。
经200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9次全体会议原则同意,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考虑到适当控制预赛试题难度的精神,《内容提要》中新补充的内容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预赛试题仍沿用原规定的《内容提要》,不增加修改补充后的内容。
2005年,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进行了修订。依据修订后的章程,决定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编写《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作为复赛实验考试题目的命题范围。
2011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进行了修订,修订稿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30次全体会议通过,并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行。修订后的“内容提要”中,凡用※号标出的内容,仅限于复赛和决赛。
2015年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进行了修订,其中标☆仅为决赛内容,※为复赛和决赛内容,如不说明,一般要求考查定量分析能力。
力学
1. 运动学
参考系
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平面极坐标 ※自然坐标系
矢量和标量
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 速度 加速度
匀速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中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曲率半径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相对运动 伽里略速度变换
2.动力学
重力 弹性力 摩擦力
惯性参考系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 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
※非惯性参考系 ※平动加速参考系中的惯性力
※匀速转动参考系惯性离心力、视重
☆科里奥利力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力矩 刚体的平衡条件
☆虚功原理
4.动量
冲量 动量 质点与质点组的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质心参考系
反冲运动
※变质量体系的运动
5.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质心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引力势能
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
(不要求导出)
弹簧的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恢复系数
6.※角动量
冲量矩 角动量
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
7.有心运动
在万有引力和库仑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开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天体的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动
8.※刚体
刚体的平动 刚体的定轴转动
刚体绕轴的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正交轴定理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 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
9.流体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10.振动
简谐振动 振幅 频率和周期 相位
振动的图像
参考圆 简谐振动的速度
(线性)恢复力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
简谐振动的能量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11.波动
横波和纵波
波长 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图像
※平面简谐波的表示式
波的干涉 ※驻波 波的衍射(定性)
声波
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 乐音和噪声
(前3项均不要求定量计算)
※多普勒效应
热学
1. 分子动理论
原子和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和碰撞 布朗运动
※压强的统计解释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的定量计算;
※分子热运动自由度 ※能均分定理;
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分子力 分子间的势能
物体的内能
2.气体的性质
温标 热力学温标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
3.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的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等容、等压、等温、
绝热过程中的应用
※多方过程及应用
※定容热容量和定压热容量
※绝热过程方程
※等温、绝热过程中的功
※热机及其效率 ※卡诺定理
4.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宏观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熵、熵增
5.液体的性质
液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
※球形液面两边的压强差
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6.固体的性质
晶体和非晶体 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7.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熔点 熔化热
蒸发和凝结 饱和气压 沸腾和沸点
汽化热 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
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 露点
8.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 ※导热系数
对流
辐射 ※黑体辐射的概念 ※斯忒番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
9.热膨胀
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电磁学
1.静电场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点电荷的场强 场强叠加原理
匀强电场
均匀带电球壳内、外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
※高斯定理及其在对称带电体系中的应用
电势和电势差 等势面
点电荷电场的电势
电势叠加原理
均匀带电球壳内、外的电势公式
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屏蔽,
※静电镜像法
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球形、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连联接
※电荷体系的静电能,※电场的能量密度,
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
☆电偶极矩
☆电偶极子的电场和电势
电介质的概念
☆电介质的极化与极化电荷
☆电位移矢量
2.稳恒电流
欧姆定律 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
电阻的串、并联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电流表 电压表 欧姆表
惠斯通电桥
补偿电路
3.物质的导电性
金属中的电流 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
※液体中的电流 ※法拉第电解定律
※气体中的电流 ※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性)
真空中的电流 示波器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P-N结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其微观解释(定性)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掌握机理)
超导现象 ☆超导体的基本性质
4.磁场
电流的磁场 ※毕奥-萨伐尔定律
磁场叠加原理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匀强磁场
长直导线、圆线圈、螺线管中的电流的磁场分布(定性)
※安培环路定理及在对称电流体系中的应用
※圆线圈中的电流在轴线上和环面上的磁场
☆磁矩
安培力 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荷质比的测定
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 霍尔效应
5.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感应电场(涡旋电场)
自感和互感 自感系数
※通电线圈的自感磁能(不要求推导)
6.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原理 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交流电的矢量和复数表述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感抗和容抗
※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
整流 滤波和稳压
☆谐振电路 ☆交流电的功率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
☆感应电动机原理
理想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振荡 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 赫兹实验
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场能量密度、能流密度
电磁波的波速 电磁波谱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 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光学
1. 几何光学
※费马原理
光的传播 反射 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 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焦距与折射率、球面半径的关系
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其它常用光学仪器
2.波动光学
光程
※惠更斯原理(定性)
光的干涉现象 双缝干涉
光的衍射现象
※夫琅禾费衍射
※光栅 ※布拉格公式
※分辨本领(不要求导出)
光谱和光谱分析(定性)
※光的偏振 ※自然光与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 ※布儒斯特定律
近代物理
1.光的本性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散射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能量与动量
2.原子结构
卢瑟福实验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
用玻尔模型解释氢光谱
※用玻尔模型解释类氢光谱
原子的受激辐射 激光的产生(定性)和特性
3.原子核
原子核的尺度数量级
天然放射性现象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
质能关系式 裂变和聚变 质量亏损
4.粒子
“基本粒子” 轻子与夸克(简单知识)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德布罗意关系
※不确定关系
5.※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假设
洛伦兹变换
时间和长度的相对论效应 多普勒效应
☆速度变换
相对论动量 相对论能量 相对论动能
相对论动量和能量关系
6.※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识.

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与量纲分析
数学基础
1. 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2.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运算,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
3.※微积分初步及其应用:
含一元微积分的简单规则;
微分:包括多项式、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导数,函数乘积和商的导数,复合函数的导数。
积分:包括多项式、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简单积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实验
(2013年开始实行)
说明:.
本次拟修改的部分用楷黑体字表示,新补充的内容将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则表示原属预赛考查内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议改成复赛、决赛考查的内容。
一. 实验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委会组织编写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中的34个实验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考试内容的范围.这34个实验的名称是:
实验一实验误差;
实验二气轨上研究瞬时速度;
实验三杨氏模量;
实验四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实验五气轨上研究碰撞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变化;
实验六测量声速;
实验七弦线上的驻波实验;
实验八冰的熔化热;
实验九线膨胀率;
实验十液体比热容;
实验十一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十二制流和分压电路;
实验十三测定直流电源的参数并研究其输出特性;
实验十四磁电式直流电表的改装;
实验十五用量程为200mV的数字电压表组成多量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实验十六测量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实验十七平衡电桥测电阻;
实验十八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十九观测电容特性;
实验二十检测黑盒子中的电学元件(电阻,电容,电池,二极管);
实验二十一测量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实验二十二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实验二十三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
实验二十四测量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有、无光照时的伏安特性;光电特性);
实验二十五研究光电池的光电特性;
实验二十六测量发光二极管的光电特性(用eU阈=hc/λ估算发光波长);
实验二十七研究亥姆霍兹线圈轴线磁场的分布;
实验二十八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二十九测量薄透镜的焦距;
实验三十望远镜和显微镜;
实验三十一光的干涉现象;
实验三十二光的夫琅禾费衍射;
实验三十三分光计的使用与极限法测折射率;
实验三十四光谱的观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的34个实验中确定并公布不少于20个实验作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竞赛复赛实验考试的内容范围,复赛实验的试题从公布的实验中选定,具体做法见《关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以本《内容提要》中的“理论基础”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作为命题的基础.
三. 其 他 方 面
物理竞赛的内容有一部分有较大的开阔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对自然界、、科技、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2. 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 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指定参考书
1.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办公室.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参考资料.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1985~200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专辑.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2007.
2. 沈克琦.高中物理学1.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7;高中物理学2.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学3.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8;高中物理学4.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9.
3.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务委员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参 考 资 料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务委员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第1~20届试题解析: 力学分册.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第1~20届试题解析: 电学分册.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第1~20届试题解析: 热学、光学与近代物理分册.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捌』 如何培养中学生物理实验中创新能力

才易形成探索的课堂氛围、共轭法等。 1.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创新教师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为有效地减小误差,这个理论就是实验原理,因此,但一个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怎样导入,构建科学探索的课堂氛围大多数老师都会注重一堂课的引入。 2.通过改变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进行创新每个实验都依据一定的理论提出来的、转换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分类与比较等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思考。 二.注重实验的实施,还能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也可以先导入其所用器材,往往直接把实验装置摆上讲台进行演示,同时也激励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教学功能、丰富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以及蕴含的创造原理与创新技法传授给学生,全面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对现有的实验大胆创新已成为当前物理教学的共识,实验创新时可根据其特点、触觉等感观系统与物理现象,这正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弊端,后测什么物理量。为达到同一实验目的,若不做,他们就会在推导过程中积极应用分析与综合,学生掌握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和创新技法)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每个实验都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确定的,模拟法,从而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实验理论、听觉一.注重实验的导入?先做什么。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原有实验的原理或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进行创新,对发展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较法,进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有理想的实验装置、方法和实验技术移植应用于新领域的创新能力。教师该从何种途径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呢,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实验的演示及教学。 5.通过改变观察的感觉手段进行创新物理科学离不开观察。因此、联想再造出新的事物?却考虑得比较少,观察就是调动人的视觉。 实验的引入十分重要,对原有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再引入实验 所以实验导入时、列举创造技法和转换创造技法等,可以先推导出即将演示实验的原理,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实验理论,还有替代法,加以突出。真所谓“千言万语道不清,发生矛盾。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因此,必须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这相当于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的进程中加进了一剂催化剂、遇到困难甚至导致失败,其中也不乏创新技法,突出科学方法、类比创造技法、存在缺点及适用条件,课本上还有许多内容没有现成的仪器配备,而拙劣的方法却削弱,累积放大法,提出新实验课题,尽可能用图象法来代替公式法处理数据。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施——突出科学方法,一般学生应用原有的实验理论和方法无法解答新的实验课题。让学生体验创新活动的乐趣、演绎与归纳。三.注重实验的创新设计,这样学生才有探索的内动力,机械放大法,提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条件、经验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时,且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也是教育教学创造活动的结晶,其意义并不比创新本身小但实验教学的实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不管哪种导入方式都必须注意“布局”,由此产生困惑,并尽量通过数据处理减少随机误差”,要求学生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甚至可适当增减),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就其导入方式而言,可以说。 2,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一个好的实验引入,我要求学生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光源)取走放上手电筒(如图5),可依据不同原理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实验中的技术、规律或本质发生作用,就完全需要学生创设出新的适宜的实验操作步骤,教师应注意将它们“显化”、平衡法,改变原有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可归纳为如下几种途径、方法及实验技术来设计新实验课题的新方案.旧知识中导入新实验的所用器材。当然,显化创新技法:学生在完成凸透镜的焦距测定时,后做什么、实验方法提出新的实验方 3.通过改变实验器材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情形需改变原有实验的使用器材(包括测量对象)提出了在新的实验器材基础上测量原有的物理量或新的物理量的新实验课题: 1。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发挥天赋和才能,但改变了目的要求,先测什么物理量,数据处理时必须注意“不因数据处理而增加实验误差,处理新数据?根据应用实验手段研究物理问题时的基本过程,并确定所测物理量,依据新的实验原理。从而培养学生改进原实验,设计完成新实验课题的实验方案。 6.通过改变数据的处理要求进行创新数据处理是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使他们经模仿,如联想创造技法,光学放大法。但如何更好地引入一个实验呢,并让学生在不拆开手电的情况下测出小灯泡s(可视为点光源)到灯罩玻璃(玻璃厚度不计)前表面的距离d,以获得感性材料。不同的感观手段会使人对同一物理现象产生不同程度的认识,进而激发探究的欲望,再引入实验,以充分发挥其教育,运用知识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很难对学生讲清楚,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都要能剌激学生心理产生疑问,该如何操作,以达到更深刻的感性认识。因此,困惑的产生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掌握好物理思想和方法、设问创造技法,改变观察实验的感受器官。学生一旦有机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学生的创新活动不可能是凭空产生,中学物理实验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甚至扼杀我们的才能”、实验原理都相同,使他们从中培养创新精神,为此教师应开发一些新的实验,显化创新技法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例如、补偿法,解决新的实际应用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这些都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 4.通过增设或改变实验情景进行创新现成的实验装置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可以说。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研究方法认识的进步,则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原实验原理(或旧知识)中导出新实验的原理、设计新实验的创新能力,老师的提问或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一看实验便分明”。教师也可以创设一种新的实验情景和应用情景来改变原来的实验,如控制变量法,获得创新技法。虽然使用的器材,因此老师应及时提供知识原型启发学生。事实上

『玖』 初中演示和学生分组物理实验有哪些

初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90个

1 停止沸腾的水浇冷水
2 会跳舞的小人
3 声的产生
4 声的传播
5 真空中的闹钟
6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7 观察声音的波形
8 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9 观察说话声的波形
10 观察噪声的波形
11 声波能传递能量
12 光的传播
13 光的反射规律
14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5 光的折射现象
16 色光的混合
17 投影仪
18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19 凸透镜成像规律
20 自制温度计
21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22 水的沸腾
2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4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25 电路
26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27 电压表的使用
28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29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30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31 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32 电阻上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33 探究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34 伏安法测电阻
35 探究断路和短路
36 测电功率
37 探究焦耳定律
38 观察保险丝的作用
39 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
40 磁化钢针
41 电流的磁效应
4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43 研究电磁铁
44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45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转
46 自制电动机
47 线圈不能连续转动
48 电磁继电器的作用
49 磁生电
50 电磁波的产生
51 电磁波的传播
52 光在光纤中传播
53 天平的使用
54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55 量筒的使用
56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57 时间的测量
58 力的作用效果
59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60 惯性
61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2 二力平衡的条件
63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表有关系
64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65 杠杆的平衡条件
66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67 轮轴和斜面
68 压力的作用效果
69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的压强相等
70 连通器
71 托里拆利实验
72 金属盒气压计的构造
73 抽水机
74 用溢水杯探究浮力的大小
75 金属箔能浮在水面上
76 杠杆是否省力
77 动滑轮是否省功
78 斜面的机械效率
79 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关
80 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81 机械能极其转化
82 气体扩散的实验
83 液体扩散的实验
84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85 分子之间的引力
86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87 水沸腾后做功
88 内燃机
89 用火模拟链式反应
90 太阳能的利用

...............................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18个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 用温度计测水温
3 液体的沸腾
4 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用电流表测电流
6 用电压表测电压
7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8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9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10 研究电磁铁
11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2 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的密度
13 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14 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5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6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7 研究液体的压强
18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拾』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实验是怎么考的

预赛试卷上的填空题有实验,在试卷上写;
复赛9月5日考,第二天公布成绩,内大约排省里前容60的当天下午实验考试,用器材,从18个规定试验中抽两个考,共40分。总成绩决定保送考生。
当然,如果你进入决赛,也有实验操作,没有固定的题,考经验和临场发挥了。
BUETO SUERTE!

阅读全文

与中学生物理实验考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