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答案
网络一下即可
⑵ 长乐中学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作揖( jī) 骈进( pián) 鳞次栉比( zhì )
B.嗔怒( chēn ) 庇护( bì) 叱咤风云( zhà )
C.阴霾( mái ) 伫立( chù) 言简意赅( hài )
D.名讳( huì) 模样( mó ) 妄自菲薄( fěi )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B
A.渊博融会贯通渲染金榜提名
B.辍学鼓惑人心潮汛班师回朝
C.部署远大报负瑕疵委屈求全
D.青睐震聋发聩制裁不屑置辩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①发言人指出,西方发达国家要为全球气候变暖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迷信观念,相信科学。
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走过我的身旁。
A.郑重驱除悠然自得B. 庄重驱除泰然自若
C. 庄重祛除泰然自若D. 郑重祛除悠然自得
4.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洞庭东山,两百年前还是太湖上的一座孤岛,,西半部叫后山,峰岭峻峭。
① 岛的北端现在已和陆地相连
② 现在岛的北端已和陆地相连
③ 全岛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一条鱼脊形成的山脉从北到南纵贯中央
④ 一条鱼脊形成的山脉,从北到南,纵贯中央,把岛劈成东西两个部分
⑤ 东半部称前山,坡势平缓
⑥ 称为前山的东半部坡势平缓
A.②④⑤B.②③⑥
C.①③⑥D.①④⑤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C
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么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出自曹操的著名评价,一向为富阳的孙氏后人所自豪。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④,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7.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②《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③喜剧《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8.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增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②上帝让我们每时每刻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每时每刻都给予你对完美的希望。
③上帝绝不是让我们欣赏缺陷。
⑶ 2015年全国初中生语文学习全能竞赛试题答案
还没有出来呢,孩子
⑷ 2015初三语文上册初中优化测试卷作文
其实主要就是那么几个无聊的话题来回考
1.有关爱的。就是描写平时生活和家版人同学老权师的事,建议写老师的最多,家长其次,再次写同学。这类文章注意细节描写,不需要太多华里词藻,但开头结尾要吸引人,最好写的感人点,分就高。
2.议论文就多了,像成功啊,挑战啊,磨难之类的……其实都是吓唬人的,就那几个实例反复具就欧,比方说屈原,陶渊明,霍金,文天祥,平时注意积累积累做阅读时的议论文套路,开头结尾甩点词儿,怎么写怎么高分
3.散文最好不要冒险写。不是说水平不够,考场上容易被老师平城问题不清,得很低分……
4.最后就是希望啊,梦想啊那类了,建议写议论文。因为记叙文不容易出彩,而议论文三大块老师看着也方便,写也好写。
呼呼,这是本人亲历的,挺管用,朱LZ取得好成绩!
⑸ 初中一期中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半期试题
出题人:曾会
一、积累与应用(23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筹办(chóu) 衰落(shuāi) 学籍(jí) 提倡 (chāng)
B、傲慢(ào) 衙门(yá) 沮丧 (jǔ) 膳宿(shàn)
C、恫吓(tòng) 驯服 (xùn) 把柄 (bǐng ) 钦佩(qīn)
D、呐喊(nà) 彷徨 (huáng ) 攒积(zhuàn) 懒惰 (ò )
2.选出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2分)
A.我行我素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左顾右盼
B.络绎不绝 束手无策 青黄不接 克勤克俭
C.轻举妄动 爱不失手 流恋忘返 家喻户晓
D.高瞻远瞩 姹紫嫣红 别具匠心 别出心裁
3、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大言数主之失 有大麦数斛 B.知天长县 亦知其名
C.立斩以徇 善以少击众 D.由是搏击豪强 子亦犹是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 «石榴»选自«郭沫若全集»。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四川乐山人。
B «白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白鹅的傲慢之气,“傲慢”在文中是一个褒义词,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C、“铭”和“说”都是一种文体。“铭”一般用韵; “说”一般叙事、说理,两者都很讲究文采。
D、«天净沙·秋思»和«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的作者分别的马致远和辛弃疾,他们都是我国宋代著名词人。
5、修改病句。(2分)
⑴、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⑵、这部小说完全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6、默写填空。(6分)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明月别枝惊鹊, 。
(3)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未必黑”,正如《爱莲说》一文中所说的 “ , ”
(4)《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
, 。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 , 。
(6)在《春望》一诗中,运用对偶互文的一联是 ,
。
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 (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部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8、对对联。(2分)
上联:冬雪欲白千里草
下联:春晖又红
9.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四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冬妮娅在读一本书,舍佩托夫卡市市长的儿子走过来对她说:“读书多了人会变老的。”冬妮娅回答说:“那你永远年轻。”冬妮娅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0. 2006年7月11日,在瑞士洛桑超级田径大奖赛上,“飞人”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创造新的110米栏世界纪录。这位“跨栏王”,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新的“形象代言人”,他与姚明一起成为了国际上所谓的“中国面孔”。
腾飞的中国正在以其一个又一个的新面孔让世人瞩目,你还知道哪些“中国面孔”?试着写出最让你崇拜的一个或两个“中国面孔”,把崇拜他们的原因写下来。(2分)
二、阅读(47分)
(一)11分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解释词语:(2分)
肃然起敬:
2、引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的效果是 。(2分)
3、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字) 。(2分)
4、“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1分)
5、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1分)
6、“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指(不超过30字)(2分)
7、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标语。(不能摘录原文中的语句)(1分)
(二)(12分)
怀鲁迅
⑴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⑵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⑶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⑷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⑸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⑹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⑺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第⑴段中的“晴天霹雳”形容什么? (2分)
2.第⑵⑶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急切而又悲痛的心情?(1分)
3.怎样理解第⑶段中所遇见的“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2分)
4.第⑷段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5.⑹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理解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2分)
7、本文在表达方式上采用了哪几种?(1分)
(三)(7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1分)
2.文中画线 描写,作用是 (2分)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四)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2分)
《包拯》选段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1分)
(1)徙知端州( ) (2)以遗权贵( )
2.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4分)
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第二段:
第三段:
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1分)
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一、二段是 描写,第三段是 描写.
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 (2分)
6.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五)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补充文中划线部分原文。 (1分)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____。(填2字)(1分)
(3)在此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 ,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分)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千古名句,请作简要赏析。(2分)
第四部分 作文(30分)
[试题] 任选一题作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原来 ”为题目写—篇文章。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写作要求]1、请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⑹ 初三语文中学生学习报答案
第45期基础检测题参考答案
1.B(A项中,应该是夫fú战,望其旗靡mǐ;C 项中,应该是穷匮kuì;D项中,应该是窈yǎo窕淑女。)
2.D(“愚公移山”常用来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邀请老师,不能说是“愚公移山”。)
3.D(A项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可把“月光”和“一起”删掉。B项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精神”。C项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选用一个。)
4.(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4)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温庭筠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王维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1)“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亲爱的同学们,转眼间,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回想我们的同学、老师们,你的记忆里有怎样的故事呢?岁月如歌,无论这歌曲是欢乐还是忧伤,都必将是我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首歌!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三年来的人生轨迹吧!
(2)示例一:我们相逢在陌生时,我们分手在熟悉后。明天,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用自己闪烁的星光相互问讯、表情达意 我会永远记住那个执著而正直的你——同桌!
示例二:同桌,知识是升天的羽翼,知识是恐惧的解毒药,人的自主权深藏于知识之中。让我们今后继续争分夺秒,好学不倦,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眼光远大的人。
(3)因为这首歌道出了对母校的留恋,对同学的祝福,以及对老师的深深谢意,最能准确地表达出同学们此时此刻的共同心声。
6.窈窕淑女
7.比兴手法。“参差”是长短不齐的样子,“左右”是到处寻找的意思。以采荇为喻,说明要从那些参差不齐的荇中采到最好的不容易;求女,要从众女中求到那“窈窕淑女”也不容易,所以才会“寤寐求之”。
8.这首诗歌表现了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的姑娘的爱慕和追求,表现了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9. (1)认为……美。(2)偶尔进谏。(3)丢失。(4)指出。
10.C(这两句中的“以”都是“认为”的意思。A项中的“以”是“把”的意思;B、D两项中的“以”都是“凭借”的意思。)
11.(1)朝 廷 之 臣|莫 不 畏 王(2)汝 为 吾 君 主 鸟|而 亡 之
12.(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2)让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13.相似之处:两个人都采用了委婉劝谏的方式,非常容易使人接受。
示例:我更喜欢邹忌的做法,因为邹忌巧妙设喻,现身说法,委婉劝谏,使齐王幡然醒悟,从而达到了纳谏除弊、兴国安邦的目的。
或者:我更喜欢晏子的做法,因为晏子没有针尖对麦芒地正面指责齐景公,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先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然后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无论是欣赏哪一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附:《晏子论罪》参考译文
春秋时期,齐景公非常喜欢打鸟,派烛邹管养鸟的事,结果却把鸟丢了。景公非常生气,命令官吏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条一条地指出他的罪状,然后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数他的罪过,说:“烛邹,你替我们君主主管养鸟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让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烛邹的罪状数完了,请杀掉他。”景公说:“不要杀了,我听从你的指教了。”
14.然后结合自身体会指出这种癖好应该从少年时期就养成;再以名人为例谈到养成读书癖好的方法问题。
15.癖好:在此指对于读书的特别强烈的爱好。端倪:在此指一个人少年甚至童年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别爱好读书的迹象。
16.外国材料选取了名人罗素的读书观,古代材料选取了宋代诗人黄山谷的读书感受,今人材料选取了林语堂对黄山谷话语的解说,而最近的材料则是他自己的。
17.示例:“其实,读“有用的书”即教科书和专业书固然有其用途,可以获得立足于社会的职业技能,但是读“无用的书”也并非真的无用,那恰恰是一个人精神生长的领域。”
感受:作者的这种看法引起了我的共鸣,“开卷有益”,我们中学时代要博览群书,从众多或有用或无用的书中摄取丰富的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为自己将来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18.写作提示:“再见,恩师”这个题目并不难写,首先这个题目就已经奠定了文章抒情的基调:表达对恩师的留恋和感激之情。为了避免空洞地抒发感情,同学们可以追忆三年岁月里那些最让你刻骨铭心的老师(们)对你悉心教诲的情景,因此,同学们选择到合适的素材并不难,而且很容易在叙事中抒发感情,表达中心。在作文的形式上,建议大家进行创新,比如写成书信体,这种形式是用第一人称结合第二人称来写,是最适合抒情的。只要做到中心突出,选材精当,感情真挚,语言流畅生动,肯定能写好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