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年级下期中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的感觉等感觉,分别由感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感受。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触觉最敏感(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热觉最敏感(测试温度)。
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听觉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后的综合感觉。舌对甜味最敏感是舌尖,苦味最敏感是舌根,咸味、酸味最敏感是舌的两侧。
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声;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
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耳蜗为听觉感受器。
P12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双耳效应)
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 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
12、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3、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14、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х105千米/秒。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15、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红外线(遥控器)、紫外线(杀菌)为不可见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光的色散。
16、物体的颜色:由物体表面反射(不透明物质)或透射(透明物质)的色光来决定。
判断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注意: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
17、光的反射: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射回来的现象,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
18、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空气中角度最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19、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排直队、瞄准、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象(实象,形状与孔的形状、距离有关)等;光的反射事例:平面镜成象、看见不发光物体、物体反光等;光的折射事例:水中的物体、透过玻璃砖看物体、透镜成象等。
20、平面镜成像特点:虚象(虚线表示);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方向相反。——以镜面为对称。
21、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22、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
2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光路图(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P24)
倒立或正立 实像或虚象 放大或缩小
U>2f f<V<2f 倒立 实像 缩小 照相机、眼睛
U=2f V=2f 倒立 实像 等大 /
f<U<2f V>2f 倒立 实像 放大 幻灯机、投影机
U=f 无 无 无 无 /
U<f / 正立 虚象 放大 放大镜
眼球由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和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P31。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相当于凸透镜)。虹膜中央的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多少。
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眼疾:近视(戴凹透镜)、远视(戴凸透镜)、色盲。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 运动和力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按速度是否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V=S/ t S=V t t =S/V
1m/s=3.6km/h 1m/s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弹簧秤伸长越长)
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 一本科学书是2牛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一个要素,效果就改变)可以用力的图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来。(注意:不要忘记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作用点:重心),
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G= m g m= G / g g = G / m )
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
加润滑剂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质量大惯性大。
二力平衡:一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
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
第三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
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蝴蝶、苍蝇、蚊子、蜜蜂
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
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叫受精。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子)、输卵管(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阴道。
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
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
(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
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青春期特点:① 出现第二性征 ② 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 ③ 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受精方式: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
胚胎发育方式:胎生(哺乳类);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假胎生(卵胎生)。
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和出芽生殖(水螅)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种子(按有无胚乳):有胚乳种子(营养在胚乳内)和无胚乳种子(营养在子叶内); (按子叶数): 单子叶植物 和 双子叶植物。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花的结构(P108)——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
传粉(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
无性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主要):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转。周期:约24小时(1天)。效应:昼夜更替现象;日月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地轴倾斜指向北极星。周期:约365.2422天(1年)。效应: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日食月食现象
晨昏线:晨线,黑夜到白昼的界线(日出线);昏线,白昼到黑夜的界线(日落线)。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时区:把全球分为24个地区,每一时区为150经度宽。
区时: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本初子午线为中时区,1800经线为东西十二区,区时相同,日期不同。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一天的开始。
注意:现实生活中使用的一般都是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1200E的地方时);“北京的时间”为1160E的地方时;东西十二区以1800经线为中央经线,区时相同,日期相差1天。
区时的计算:东加西减 日期的计算:东减西加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直射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0,并向两侧逐渐减小)
日变化: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地球自转
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 ——地球公转
关系:杆影随太阳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节气的划分依据(北半球):四季更替周期
春分(3月21日): 赤道00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6月22日): 北回归线23.50N, 昼长夜短(白昼最长),
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N以北地区)极昼
秋分(9月23日): 赤道00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2日): 南回归线23.50S, 昼长夜短(黑夜最长),
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S以南地区)极昼
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哪半球就白昼长)
根据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从低纬到高纬逐渐减少),以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分为五个热量带:
北寒带:(66.50N—900N)——有极昼、极夜 热量最少
北温带:(23.50N—66.50N)
热 带:(23.50N—23.50S)——太阳直射 热量最多
南温带:(23.50S—66.50S)
南寒带:(66.50S—900S)——有极昼、极夜 热量最少
历法: 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
阳历(最常用):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
——公历(年、月、日、星期):400年中插入97个闰年(366天,多2月29日)
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并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周期。
——农历(年、月、日、节气):19年中插入7个闰月。
71.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内地核、外地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其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全部为海洋)。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并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形成海沟、海岭、巨大的山脉(分界线),所以板块边界(地壳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的分布: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区。
72.陆地表面地形由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构成,是内力(火山、地震)和外力(风、流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起主要作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外力使地面变得平坦。
人们用等高线把它们表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73.火山:由火山锥、火山口、岩浆通道组成。
火山喷发物:气体、火山灰、熔岩流组成。
火山的坏处:毁坏交通、淹没农田、引发火灾、危及人类生命;
火山的好处:火山灰能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火山口富集大量的矿产,提供温泉
②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化简后未知数的指数为1,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零)
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都减去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5.注意倒数,相反数,同类项之间的关系。还有在这章的题型。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二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为1)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第三章 多边形
1.三角形中角的关系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2.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多边形的有关性质
(1)n边形内角和为(n-2)*180°
(2)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3)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0°/n
(4)n边形具有不稳定性(n>3)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5.用正多边形铺满地板
(1)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可以铺满地板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2)用多种正多边形铺地板,理由像课本上那样书写.
第四章 轴对称
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称为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如果一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那么连结对称点的垂直平分线不是该图形的对称轴.
6.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7.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8.轴对称是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
9.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第五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③ 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重点
〓 语文 更多..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与评估(
∴ 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检测试题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二单元考试试
∴ 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
∴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综合测试
∴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伤仲永》
∴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木兰诗》
〓 数学 更多..
∴ 整式
∴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北师大版)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
∴ 初一数学期中测试卷
∴ 第二章回顾与思考
∴ 初一数学期末试题
∴ 初一数学期末试题
〓 英语 更多..
∴ 牛津英语七年级同步练习
∴ 7A Units2-3单元练习卷
∴ 7A Unit 3 Let’s cel
∴ 7B Unit6 复习教学案
∴ 7A Unit 5 复习
∴ 7B Unit4 教学全案
∴ 7B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 7A Unit2 总复习教学案
〓 科学 更多..
∴ 《科学》第二册总复习
∴ 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评
∴ 初一科学(下)期中试卷
∴ 初一科学第二册期中考试试卷
∴ 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科学试卷
∴ 七(下)科学提高训练题
∴ 科学第二册期未试巻
∴ 七年级科学生物卷
〓 生物 更多..
∴ 初一生物模拟试题
∴ 七年级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 初一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初一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 初一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 初一年级生物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 初一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 初一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 政治 更多..
∴ 初一政治试卷(一)、(二)参考答案
∴ 初一政治试卷(二)
∴ 初一政治试卷(一)
∴ 初一政治第三课试卷
∴ 初一年政治期中考试卷
∴ 初一年政治期中试卷
∴ 初一下政治期中试卷
∴ 初一下学期政治期中试卷
〓 历史 更多..
∴ 初一历史第一册期终练习试卷
∴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
∴ 200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
∴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练习卷试卷
∴ 初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填空题部分试卷
〓 地理 更多..
∴ 初一地理上册综合测试题(二)
∴ 初一地理上册综合测试题(一)
∴ 地理七年级下学期地图试题
∴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地图试卷
∴ 七年级地理发展与合作试卷
∴ 七年级地理居民与聚落试卷
∴ 七年级地理陆地和海洋试卷
∴ 七年级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
④ 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菜畦(q ) 斑蝥(m o) 磐石(p n) 芳草萋萋(q )
B.挪窝(nu ) 发簪(z n) 浠水(x ) 泯然众人(m n)
C.攒动(z n) 扳手(p n) 哽咽(y n) 兀兀穷年(w )
D.花圃(f ) 嫉妒(j ) 镐头(g o) 锋芒毕露(l )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脑髓 鉴赏 缠洛 狗窦大开
B.亘古 涉猎 编纂 当之无槐
C.重荷 踌躇 衙门 慷慨淋漓
D.深遂 弥高 迥乎不同 挺然走险
3、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先生。
B.《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都德,法国作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4、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①书诗四句 书:写 ②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稍微
③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B.①受之天 受:承受 ②不至也 至:达到
③著我旧时裳 著:穿
C.①愿为市鞍马 市:集市 ②出郭相扶将 将:扶
③当户理红装 当:对着
D.①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路,当权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言辞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认识
5、对下列句子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还在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②没有新中国,乡村里便没有电灯,农民便没有独立自尊的人格;没有新中国,便没有核子弹,更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③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④工具书,内容可靠,叙述扼要,而且按照某种特殊编排方式,把知识排列起来,以便人们能随时准确地查到。
A.叙述 议论 描写 说明
B.叙述 议论 抒情 说明
C.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D.叙述 抒情 抒情 叙述
二、填充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环y ______ ②di n峰______ ③l n语______ ④qi 而不舍______
2、根据注字写拼音
①收敛______ ②义愤填膺______③鸣嗥______ ④鞠躬尽瘁_________
、修改病句
①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②同志们用手亲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感到格外舒适,也更加爱惜。
4、名著研读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刮骨疗伤,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
5、仿写
感谢您,老师,是您洗去了我心灵中的尘埃。
感谢您,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好朋友多时不见,你决定连夜乘车(或乘船)去寻找拜访他,这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怀。《峨眉山月歌》
7、哲理分析
一位阿拉伯王子出门去寻宝,临行前许多人送了贵重的东西,而一位长老却送了一柄长勺,他很不以为然。沙漠的路途十分劳苦,他就扔掉了随身携带的那柄长勺。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王子找到了埋着宝藏的山谷,可他用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打开藏宝的大门。一天夜里,真主显灵,告诉他,打开山谷的钥匙就是那柄不起眼的小木勺。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哲理?请写下来。
8、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9、"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数列的特征。
三、文段阅读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日想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权谓吕蒙曰 谓: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
③但当涉猎 涉猎:
④即更刮目相待 即:
2、下列加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见(看见)往事耳 B.孤岂(难道)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及(和,与)鲁肃过寻阳 D.大兄何见事之(的)晚乎
3、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用自己的话回答)
5、本文至今流传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侧面描写吕蒙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吕蒙有什么变化?
〖二〗完美的礼物
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地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厉声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落。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杯于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侠,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获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透:“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呜?”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过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
⑾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落,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⑿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⒀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环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⒁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⒂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1、第⑤段画线句“恐惧袭上队员的心头”,联系上下文,说说队员们为什恐惧?
2、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
⑴“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理由是:
⑵“杯于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理由是:
3、第⑩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意,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
4、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5、把文中你最感动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并说一说你感动的原因。
四、作文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家长需要子女的理解,老师需要学生的理解,同学之间需要理解,朋友之间也需要理解……
能够理解别人是人最高的品格之一,俗语说“理解万岁”。
请你以“理解”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如有错误,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一、
1.B
2.C
3.D
4.C
5.B
二、
1、略
2、略
3、 ①去掉“当” ②去掉“用手”
4、关羽
5、(略)答案有之有理就行
6、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往往身边不起眼的东西有着它珍贵、重要的作用。(仅供参考)
8、略
9、该数列中,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三、
1、略
2、B
3、略
4、一、吕蒙的好习精神;二、所吕蒙的才略所折服
5、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四、
1、因为没有找到水
2、 (1)猛、拼命、毫不犹豫
突出了大刘鲁莽直率的性格。
(2)轻轻、慢慢、缓慢
突出教授沉着、冷静、顾全大局的性格。
3、一定不要让大家知道没有水了,因为水是支撑大家活着的动力。(言之有理即可)
4、(1)给人们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信心
(2)激励人们去战胜人生中的任何困难,是人们的希望所在。
5、略
四、作文
略
⑤ 七年级下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当我们受到他人的肯定,得到集体和社会的赞扬时,就会感到十分高兴,因为我们的
A虚荣心得到满足 B自尊心得到满足 C 好胜心得到满足
2、自尊的重要表现是
A知耻 B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C能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3、对待别人针对自己的议论与评价,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A及时予以回击,挽回尊严 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不予理睬,我行我素
4、下列有关自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信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B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条件
C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表现上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这种态度就是自信
5、自信者的快乐来自于
A他人对自己的表扬与嘉奖
B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C虚荣心的满足
6、爱迪生曾经说过:“没有失败,只有离成功更近一步。”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只要态度认真,大胆实践,失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B这是一种充满自信的生活态度
C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更加有助于成功
7、下列行为中表现为没有责任心的是:
A认真细致完成作业
B卫生委员每天认真检查卫生
C值日生只顾打闹,做游戏
8、元代作家张养浩说:“士当求进于己,而不可求进于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A每个人必须依靠自立自强,而不能依赖与他人
B一个人只能要求自己上进,而不能强求别人
C志士必须依靠自立自强而不能依赖他人
9、尼采说:“不依赖别人是少数强者的特权。”这句话是说:
A只有自立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B只有少数人才可能自立
C只有享有特权的人才能自立
10、中学生培养自立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这里的小事是指:
A自己最喜欢做的事
B自己从来不做的事
C最容易被忽略、最平常的小事
11、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但在不同的环境里,优点显露的机会并不均等。我们在评价自己时应该采用场景换的方法寻,寻找
A、过去的我 B、现在的我 C、将来的我 D、立体的我
12、真正做到尊重他人,感同身受,推已及人。对于他人的缺点,我们不能讥笑和歧视,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
A、承认别人有缺点的表现 B、不做有损他人的人格的事
C、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错误 D、善于欣赏、接纳别人的表现
13、“位卑未敢忘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告诉我们
A、有了个人的自信,才会有国家、民族的自信
B、每个人都有爱国主义的高尚品格
C、要把个人的自信上升为国家、民族的自信
D、失去了个人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民族的尊严
14、下列内容中,能体现自尊的是
A、取得成绩时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
B、当他人的评价不能满足自己的自尊需要时,就妄自菲薄,情绪一落千丈
C、在做人方面没有缺点和不足
D、知荣辱,讲自爱
15、虚荣忌妒、自卑自负等的心理产生的根源是
A、自信心太强 B、自尊心太强
C、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D、有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16、“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提示我们要
A、自尊 B、自强 C、讲科学 D、自立
17、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自立就是
A、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B、自己的事情分给大家做
C、别人的事情抢着干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18、《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马谡失街亭的故事,马谡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名大将,从小熟读兵书,平时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当诸葛亮派他去镇守街亭的时候,他不以为然,认为是大材小用,他说:“某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结果他拒绝了副将王平的建议。导致街亭失守,不但使属下的兵将损失惨重,而且破坏了诸葛亮进军中原的大计,为整顿军纪,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这一事例说明了( )
(1)骄兵必败(2)马谡低估了别人,高估了自己
(3)马谡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4)马谡过于自负、自傲
A、(1)(2)(3) B、(1)(2)(4)
C、(1)(3)(4) D、(2)(3)(4)
19、真正有自尊的人是
(1)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2)是快乐的人
(3)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4)是知耻的人
A、(1)(2)(3) B、(1)(3)(4)
C、(1)(2)(4) D、(2)(3)(4)
20、自负的实质是
A、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
B、妄自菲薄、过分怯懦
C、对自己的失误多找自身原因
D、自信
21、“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我们要更多地呵护温室里的花朵
B、青少年只有学会自立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C、娇宠溺爱的家庭培养不出独立自主的少年
D、“温室里的花朵”比喻当代的青少年
22、下列关于自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B、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C、自立只要求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D、自立并不是拒绝帮助
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需扬鞭自奋蹄”这些古训说明
A、正好民族最善于鼓励他人
B、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
C、任何人只要学会自强就能成功
D、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24、你认为下列同学中,缺乏自立意识的人是 ( )
①小刚做不出作业就抄同桌的
②看到远处有人在打架,马上拨打110
③别人学英语,他也学英语;别人练拳,他又去练拳
④制定的学习计划能按时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明 ( )
A.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B.要看到梅与雪的差异
C.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D.要扬长避短,自强不息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先来到艾里逊实验室。不久,艾里逊实验室里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杨振宁痛苦地认识到这一点: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被誉为“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关注这杨振宁的学术研究。有一天,他关切地询问杨振宁:“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太成功?”“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实话实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杨振宁认真地思考了两天。他想起在厦门上小学时的一件往事。有一次上手工课,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不料,爸爸妈妈看了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类似的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不强。杨振宁最终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的打算。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如释重负,毅然把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从此,他踏上了成为物理学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
请回答:
⑴看了杨振宁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3分)
⑵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各有那些吗?(5分)
⑶你认为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什么?(2分)
2、 47岁的王龙祥,是一位上海车手,2001年成功往返穿越“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2002年由单骑成功穿越由生命禁区之称的罗布泊,是世界第一个完成这样壮举的人。他的一句名言是:遇到困难我觉得怎样战胜自我很重要,如果说人不能战胜自我的话,恐怕很难战胜困难。
(1)请就上述材料,回答他为什么能完成壮举?(5分)
(2)对你有什么启示(5分)
3、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爸妈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爸妈同意了。送走爸妈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要是妈妈在就不会这样,夜里都是妈妈给我盖被子。现在饿了想吃饭,可冰箱里全是生肉生菜,我不会烧菜,只好泡方便面吃。
(1)小雅请求父母让她独自生活一天,结果她的感觉是又饿又冷。这是为什么?你能用她的哪些表现来说明?(5分)
(2)如果请你运用教材知识为这个故事设计一个标题,你会怎么设计?(2分)
(3)你或许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吧,请谈谈你的经历和感受。(3分)
4、面对初中生是否应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一(1)班的同学展开了讨论,请你也参加进来。
甲生观点:初中生应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乙生观点:现在学习太紧张,睡眠时间都保证不了,因此不需要承担家务劳动,只要将学习搞好就行。
(1)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5分)
(2)你在家里都学会了做哪些家务劳动?它对你的成长及将来的成才会有什么意义?(5分)
5、有个人经过热闹的火车站前,看到一个双腿残疾的人摆设铅笔小摊,他漫不经心地丢下100元当作施舍。但是走了不久,这人又回来了,他拿起几支铅笔,抱歉地对残疾人说:“不好意思,你是一个生意人,我竟把你当成了一个乞丐。”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经过火车站,一家店的老板在门口微笑着喊住他。原来他就是那个双腿残疾的人。“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现,你是第一个把我当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现在算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了”,他笑着说。
(1)“你是一个生意人:这句话给那位残疾人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
(2)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5分)
⑥ 英语七年级下期中考试试卷
一.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完成单词。(15分)1.Many people get hurt in traffic a_______ every year.2.We should obey all the school r_______.3.Go d______ this road to the end,and you will find it on your right.4.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电影院)?I have two t______.5.Go alone this road u______ you get to Longshang Road .6.You can not m______ it.7.It is about 8 k________ away from here.8.D_______! Keep away.9.My g_______ has some beautiful flowers.10.S_______ is her favorite subject.11.In England, traffic keeps to the l_______.12.The bed is close to the w_______.13.Go d_______ this street and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14.There is a new b_______ over the river.15.OK.But you s_______ do your homework first.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5分)1.How many _______ (woman) teachers are there in this school2.There is Helen _________(speak).3.I will get someone _________(check) it for her.4.There is ________(some) wrong with my fan.5.___________(swim) is my favorite.6.There is not ___________(something) wrong with my TV.7.Yu Jie with his grandparents _________(live) in the country.8.The _________(light) are on.9. She wants _______ (buy) a new bike.10. _______ (run) is good for our health.11.Turn left at the _______ (one) street.12.The shop is ________(cross) from our school.13._____________(not play) on the street.14.A ticket for __________(speed).15.Be _________(care)! The traffic is heavy.三.句型转换。(20分)1.Uncle Li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us. (划线部分提问) _____ _____ Uncle Li usually _____ to work2. The students go to school five days a week in China. (划线部分提问) _____ _____ _____ the students go to school in China3. It’s a quarter past ten now. (划线部分提问) _____ _____ is it now4. I like swimming best. (同义句) My _____ sport is _____.5. Tom stands on your left and Susan stands on your right. (合并成一句) You stands _____ Tom _____ Susan.6.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bank Can you tell me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the bank7.It is about a kilometer from here. (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is it from here8.How can I get to Peking University (同义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Peking University9.The bank is across from here. (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the bank10.You must never play on the street.(改为祈使句) ________ ________ on the street.四.从方框中选出正确的语句完成下列对话。(10分)1. A:Excuse me. Where is the nearest hotelB: 1 You may ask the policeman over there.A:Thank you all the same.A:Excuse me. 2 C:No, there isn’t a hotel near here, but there is one near the Bank of China.A: 3 C:It’s about two kilometers away.A: 4 C:You’d better take a taxi, because it’s so late, there aren’t any buses now.A: 5 C:You’re welcome.A. Thank you very much. B. I’m sorry I don’t know. C. How can I get thereD.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E. Is there a hotel near here五.从B栏中找出与A栏相关的答语。(10分) A B ( ) 1.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A. Yes, thanks, but I’m tired.( ) 2.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supper B. Jenny is. She lives in Canada.( ) 3.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 C. Yes. Lessons are important (重要的).( ) 4. Do you always do your homework D. It’s rainy and cold.( ) 5. Who is coming to China E. Some meat and vegetables.六.完形填空. (20分) My sister has two sons, one is 4 years old and 1 is 6 years old. One day, I go to 2 my sister. 3 husband isn’t at home. It’s time 4 lunch and we sit at the table 5 for the dishes. Now the mother is 6 the kitchen. I hear a talk 7 the brothers. The six-year-old boy says,“Dad 8 at home, so I am the head of 9 family today. And I can sit on Dad’s chair.” But the four-year-old boy says, “No, sit on Mum’s chair if you are 10 head of our family today.”( ) 1. A. other B. others C. the other D. the othes( ) 2. A. meet B. see C. watch D. look after( ) 3. A. She B. She’s C. Her D. Hers( ) 4. A. to B. for C. at D. of( ) 5. A. wait B. waiting C. waited D. waits( ) 6. A. in B. on C. under D. near( ) 7. A. with B. by C. between D. among( ) 8. A. is B. isn’t C. does D. doesn’t( ) 9. A. our B. ours C. us D. we( ) 10. A. the B. a C. an D. /七.句子翻译。(10分)1.艾米和她的父母来自美国。2.这附近有一个公园吗?—————————————————————————————3.我的家紧挨着学校。—————————————————————————————4.我想你需要乘坐8路车。—————————————————————————————5沿着这条街走到尽头。—————————————————————————————6. Peter works in a food shop—————————————————————————————7. He puts food on the shelves every day.—————————————————————————————8. Peter! Be quick! What are you doing—————————————————————————————9. Don’t open the door!—————————————————————————————10. 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⑦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考哪几单元
下册学了相交线与平行线 ,实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元一次方程组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这几章 你们考试前学到哪就考到哪
⑧ 七年级下册各科期中复习要点
语文一到三单元 每单元重点课文
数学就主要是看第一单元 第三单元 如果有第四单元内的话你更要容复习
英语把每单元的单词语法复习一下
科学主要是一二单元和一些化学表达式要复习
社会把教过的所有东西全部背出来 就是要把所有的要点背出来
⑨ 七年级下得期中考试各科复习提纲及资料!!!!!!!
地理七下复习
一. 填空题
1.亚洲主要位于 东 半球、 北 半球
2.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 七大洲中最大. 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3.亚洲按地理方位,可分为6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4.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邻。;西南通过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隔。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5.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布在大陆四周。
6.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最低海死海-400米。中部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7.亚洲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8.世界之最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是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
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9.亚洲人口最多,自然增长率第二。
10.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小岛和海域组成。
1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日本的象征富士山是活火山。
1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其原因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短缺,沿海多优良海港,工业分布在东部沿海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商品。发展对外贸易。
13.日本的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14.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15.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16.东南亚主要旅游景点
缅甸仰光的大金塔
印尼婆罗浮屠
柬埔寨吴哥窟
越南下龙湾
泰国曼谷水市
17.东南亚居民绝大部分是黄种人。是华人和华侨的集中地区。
18.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19.俄罗斯跨亚欧两洲,界山是乌拉尔山。
20 俄罗斯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
21.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特点是接近内陆原料产地,原因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与日本比)
22.四大工业区,其中最发达的工业区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23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24.圣城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圣城。中东主要是白色人种。
25.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原因是:
A 位置: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B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形:以平原为主
因此特别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26 欧洲西部工业特点: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高
27 欧盟有25个成员国,大多是经济发达国家,统一货币是欧元.
28.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如地中海沿岸的阳光沙滩,挪威的峡湾,伦敦的塔桥,法国的艾菲尔铁塔,雅典的巴特农神庙
29.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百分之90为黑色人种.
30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特点:单一商品经济(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31. 撒哈拉以南非洲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32.澳大利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代表动物:袋鼠、树袋熊、鸭嘴兽。
33.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4.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5. 地形: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为大草原(中部有大自流水盆地),西部为低矮的高原。
36. 美国地形:西部高山区(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系,落基山脉)
东部低山区(阿巴拉契亚山脉)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 大平原)
37.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为世界第四长河
38农业带如:五大湖沿岸的乳畜带。
41.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如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会填图
(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基础考点〗
1.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 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 618年,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5. 唐朝开国:李渊(高祖);奠基:李世民(太宗);发展:武则天;全盛:李隆基(玄宗)。
6. 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7. 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8. 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9. 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10. 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宋璟。
11. 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就是唐玄宗。他以唐太宗为榜样,效仿“贞观之治”,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12. 从三国到南北朝,中国主要有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隋文帝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13. 唐朝时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是科举制度。分为制举(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和常科两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科举制度在中国沿袭了1300多年,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4. 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15.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16. 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823年,唐藩在拉萨大昭寺前立下了唐藩会盟碑。
17. 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斐罗为怀仁可汗,回纥曾在灭亡东突厥和平定安史之乱时出兵助战;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南诏的中心在太和城(大理),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18. 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日本10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访问、学习。其中著名的有空海(平假名)、阿倍仲麻吕(晁衡)、吉备真备(片假名)。
19.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高僧、旅行家、佛经翻译家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20. 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留下了唐招提寺和干漆坐像,被定为日本的国宝。
〖提高考点〗
21.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
(1)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价值人才;
(2)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
(3)他还提倡节俭。
22. 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的措施:
(1)政治上: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改革三省六部)
(2)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
(3)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贞观律》)
(4)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国子学、太学)
(5)民族关系: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天可汗)
23. 唐玄宗实施的实现与世开元盛世的措施:
(1)任用贤能:起用一批有德有才的人,淘汰腐败无能的官员;
(2)发展生产: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修水利;
(3)整理财政: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让逃亡者重新登记户口,纳税服役,但可免交几年赋税;
(4)刑罚法律:按照唐太宗“宽仁”的原则,了武则天的酷刑苛法;
(5)倡导节俭:遣散一批宫女,销毁宫中的大批锦绣珠玉,抵制奢侈。
24. 唐朝采取那些方式来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经济文化交流、册封、联姻、直接管理
〖终极考点〗
25.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1)建立背景: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政权特点:都采取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3)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4)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5)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和大运河;
(6)历史地位: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
26. 比较唐太宗与唐玄宗:
统治者
经济
政治及其他
结果
唐太宗
重视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有力推行以实物代替徭役的制度。
重视纳谏;选贤用能;减法轻刑;重视教育;改善民族关系
贞观之治
唐玄宗
重视农业生产。采取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户口等办法。
积极纳谏;选贤用能;减法轻刑;倡导节俭
开元盛世
27. 评价唐太宗:
25题+11题
28. 科举考试与当今学校考试的对比:
项目
隋唐科举考试
当今学校考试
科目设置
偏重文科
有文科、理科,设置合理
考试内容
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
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试目的
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缓和矛盾,巩固其统治
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培养人才
29. 唐朝的开放政策:
原因: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具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经济、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对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表现:选官制度开放、民族政策开放、对外交往开放、文学艺术开放。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参考资料: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