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庆节60周年作文
“哦”终于放假了,我挎上书包,还不忘给学校说上一句“哦!再见了!”
踏出学校的大门,一缕清风拂过我的发梢,把一切的烦恼推提一干二净。平常繁重的书包也变得轻松了。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一路上又蹦又跳。
晚上,和姐姐一个功的商量怎样渡过这个假期。笑声边绵不断从小屋飞上无垠的天空。这个晚上我很晚才睡却睡得很香醇。
假期的第一天,很早我和姐姐就从香甜的梦醒来。睁开松惺的眼睛,吸吮早晨那甘甜中夹着一丝湿润的空气,精神旺盛了许多。早就和爸爸说好一起去辰溪游一通,此时,却见他还在准备。好不容易准备好了,我们终于踏上去辰溪的征程。公路的两旁全是树,真有点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我和姐姐不禁喃喃唱起歌儿,打起拍子来。一路上好是欢畅。到了辰溪,我更是兴奋,我们三人这里逛逛,那儿瞧瞧,对待一切事物都那么好奇。东西自然提得大包小包的,钱也自然也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虽然很心疼,但是还是狠下了心,决心过一个好的国庆,整整四个钟头后,我们终于凯旋而归。
可是假期的以后几天一切都变了,姐姐和我都觉得头好疼好疼,心里更是闷得慌。刚放假那会儿的轻松愉快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再也享受不了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似乎变得想念学校了,想念那繁重的学习生活,想念老师的严厉,想念朋友同学们一起嘻耍,真是学习时想放假,放假时想上学。
在国庆的假日里,我的心里依归丢不开烦恼,却让我更懂得珍惜学习的时光
(适合中学生)
情系一颗心
时光如流水般逝去,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点燃了她的第55枝生日蜡烛。这55年的风雨中走过的路,淌过的河,已不计其数。这55年里,我们有辉煌,也有失落,虽说成长之路是曲折和漫长的,但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够长大。
“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华夏5000年的文明史,创造出多少灿烂的文化。使我们跻身于世界民族的前列。可是,在1450年之后的540至今,中国,CHINA,没有,再也没有出现在这部历史的画卷上!1450年、1840年,相隔390年后,中国的国门终于被外国人用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制造的大炮轰开了!它带来的是100多年的血和泪。终于在194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旧貌换新颜。结束了一切。我们有了新的开始。
由于“前车之鉴”,使我们的政党有了一个新的不成文的规定:“一切不要用静的眼光看待事物。”
中国的科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谓“处处开花,万鸟齐鸣。”化学方面:化学家侯得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把我国的制碱业抬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科技航天方面:航天业在60年代初建,到了90年代就有了自己的航天系列,农业方面:水稻专家袁隆平发现了用杂交的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使我国的农业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还有许多,许多……
这一切的一切证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增强。可是历史的伤痕是难以抹灭的。其中遗留下来的其中包括我们的宝岛—台湾。它时时牵挂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曾有一首《我的中国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愿望。大家渴望台湾尽快回归祖国,共庆祖国的55岁华诞。
当五星红旗在政府大厦上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肩并着肩,用我们的双手弹奏为我们伟大祖国谱写的新乐章。
我们目前虽然相距遥远,但我们的思想感情依然融合在一起,我们的心在一起。
我们同是龙的传人,情系一颗心。
参考资料:出处我就不说了你在作文网上找就行了
⑵ 联饶中学校友会捐款
为庆祝母校校庆,丙大学的校友分别组织募捐给母校献礼,丁市校友会的会长李四收到130万的捐款, 2012-06-24 21:26 臧xiuwan | 分类:院校信息 但实际捐给...
⑶ 关于校庆1500字的征文
校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种特殊教育活动,是在指定时间组织在校师生、社会知名校友及有关人士参加的庆祝活动,常选择建校周年纪念日,是学校的重大庆典日。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校庆的征文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校庆征文1500字:缘来一中人
想想已有很久没回母校看看了。当年以“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心情走进一中,却留给她一个失败者的背影,其中的心理落差只有自己知道。那时,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混出些名堂才回母校。仿佛一个倔强的孩子,执意要证明给母亲看:我是最棒的。三年的时光白驹过隙,有失意,也有得意。失意时,鼓励自己“一中人永远不会被打倒”;得意时,告诫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从大一时的迷惘到大二时的奋起直至今日的波澜不惊,一路走来,并不孤独,因为有来自母校的目光。虽然身处异地,但我深信她一直注视着我。虽然她的孩子有千千万万,但我深信她不会落下任何一个。
光阴荏苒,一中即将迎来百年华诞。跨越两个世纪,她积蕴深厚,而又朝气蓬勃。毕业后这几年,我一直关注着她的发展动态。当获悉一中入选“全国百强中学”时,当得知一中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时,异常欣喜地四处发短信,要和同学分享好消息。不仅为母校取得的荣誉感到高兴,更为自己是一中人而骄傲。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中的一个论坛,于是饶有兴致地把学弟学妹们发的贴子一一看了。好像在他们灵动的文字里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思绪不由得飘回那段记忆中珍藏的岁月。那苍劲有力郁郁葱葱的罗汉松,那四月里繁花开满枝头的樱树,甚至那些我们曾抱怨过怎么也打扫不完的落满一地的银杏叶,都成为了黑白记事簿里温暖的回忆。教室里回荡着琅琅读书声,篮球场上跃动着“篮球第一”的八班的身影,空气里残存着微笑过哭泣过的气息。有师长们的殷切期望,也有朋友间的互爱互助;有严肃的思考,也有激烈的讨论;有时为某一个发现欣喜若狂,有时为某一场考试失魂落魄。特别是在“非典” 的那段日子里,一起携手走过的每个片断,在人生的经历里有着特殊的意义。
犹记得开学报名的第一天,在气势恢宏校门口独自站了良久,想用眼睛拍下这个第一眼就让我为之震撼的建筑。既为自己终于实现夙愿而感到激动,又立下了宏愿:“一定要从这里走进清华!”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每天迎着朝阳或是伴着霞晖步履匆匆地经过这座罗马式的大门,却不再端详过它的模样,倒是那个决心永远埋藏心底。前不久,在校庆的网页上,看到了一中校门的照片,顿时有种久违的感觉。时隔多年,依旧清晰地记得当初那个稚气尚存的女孩在它面前发誓的情景。那样的心情,虽然再也回不去,但一想起来,总有无形的力量暗涌。
高考后,有人问我,当初选择一中后不后悔。如果说那时处于巨大失败的阴霾里的我回答“不后悔”可能与面子有关,那么今天的我仍然不改当年的回答。一中之于我,远非驶往名牌大学的列车那么简单。她承载了我的梦想,锻造了我的品格,见证了我的成长。三年的潜移默化,我学会了很多,领悟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要说母校给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认为是精英意识。以高分录取进来,表面优越感折射着深层的追求卓越的精神。因为我们是一中人,我们要永争上游,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我们是一中人,我们决不能沉沦,决不懈怠;永不服输,永不信弃;可以流泪,但不可以低头;可以彷徨,但不可以动摇。我们奔涌着勇士的血液,我们是打不垮的一群人。我们深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互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敢为天下先,敢争第一流。拥有这样的精神特质,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坚守自己的高贵,一步步向着心中的巅巅攀登。今日之精英,明日之栋梁,我们风雨兼程,一路奔跑。我想,三年高中生活学到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曾经为之耗尽脑汁的书本上的知识,而是默默接受并传承的前辈们的精神,不可见却拥有伟大的力量。
回首走过的路,虽不能说可以骄傲地面对母校,但至少能够以采取一种坦然的姿态了。过去是一中人,现在还是一中人,将来也永远是一中人的我,从不曾淡忘母校的教诲,从不曾背离“永争第一”的精神,从不曾放弃沉甸甸的责任。今日我以一中为荣,明日一中以我为荣。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一中人不变的信条。我坚信:总有一天能让母校看到我洋溢着成功喜悦的笑脸。希望每个一中人都实现“明日一中以我们为荣”的信念。
⑷ 急求50年校庆对联
五十载如歌岁月抒写辉煌昨日
千百名永安校友描绘灿烂明天
金秋相约话如歌盛世
永安再聚望似锦前程
先上一个,格律未做考虑,你可以看看其他高手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