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业水平考试,共七门,我有六门是D,还有一门没有成绩,我没有缺考,要怎么办!!!!!!!!!!!!
三种选择:来1.补考。不过难过自,但也容易。因为你基本没时间复习。除非到时作弊,那就容易过了。2.留一年试试。第二年再重新考7门,万一还有没过的就补考。3.最后的方法,也是残忍的,那就是退学。其实退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一来你可以减轻负担、压力,再个还不用被人瞧不起。因为你7门全挂了,这是非常少见的。小高考只要平时学点,基本都能过。
2.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有多重要
不同的省份考试的科目与内容有所不同。总体来看,以高中必修模块为主,成绩呈现方式倾向于等级制赋分 从各省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来看,不同的省份考试的科目与内容有所不同。 第一类是全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代表性的省市有安徽、天津、山东、黑龙江等。 如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设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人文与社会基础(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学基础(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素养(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6个科目,均测试高中各有关学科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通用技术被纳入测试学科,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测试,均是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亮点。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市级考试和区县级考试。市级考试设置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含物、化、生实验、英语听力考查;思想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区县级考试设置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主要考查必修模块的内容,其中,语文和数学学科增设自选模块的考查内容。 黑龙江省由省统一组织考试的科目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校组织对语文(朝语文和汉语文或蒙语文和汉语文)、英语(俄语或日语)、数学考试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查。均考查《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 第二类是部分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代表性的省份有海南、江苏等。 海南省的基础会考的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反向考试”。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时拟报考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拟报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基础会考的考试范围为各学科必修模块和毕业必修学分要求的选修模块。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共设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7门,分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5门,选修科目两门。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两门中选择1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1门。7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两门选修科目之外的5门为必修科目。必修科目只考必修内容,选修科目包括必修与选修模块。 无论是全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还是部分科目学业水平考试,除了海南省将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之外,各省市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
3.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的比例是多少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苏教基〔2005〕16号)的精神,设置全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是为了加强对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同时,向高校提供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校更加科学、自主地选拔人才。
学业水平测试从2005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行。
具体科目设置如下:
1.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共有7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成绩处理
1.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分为4个等级,用A、B、C、D表示。技术科目测试等级为合格、不合格。
2.必修学科等级计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100分~90分为A级,89分~75分为B级,74分~60分为C级,59分及其以下为D级。单科C级及其以上的比例一般控制在95%以上。
3.选修学科等级计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满分为120分,根据考生成绩按比例折换成相应的等级。A级为前20%(含20%)的考生(前5%为A+),B级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C级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级为90%以后的考生。
4.必修学科的成绩从应届高考之年起算,三年有效;选修学科的成绩当年有效。
4. 学业水平测试不过一门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叫学业水平测试,大部分学校都是在高二就开始举办,学业水平测试不分文理科,不管是理科还是文科学生,考试的科目你都必须过! 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考因此科目,因此时间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有什么影响 1、学业水平考试关系到你能否能拿高中毕业证 学业水平考试被称为普通高中毕业证发放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全部科目通过了,你可取得高中毕业证。 2、学业水平考试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照标准之一 学业水平考试没通过即使对高考没影响,但是近年来,相当多高校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严格的规定。另外,假若两名考生的高考成绩相同,而高校又在你们所在的省份只招一个考生,那成绩最好的考生将首先被录取。 因此,学业水平考试没通过即使不影响高考,但对学校的录取依旧是有影响的! 3、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影响留学申请 虽然国外本科院校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没明确规定,但高中毕业证书是必备条件。假若学业水平考试没通过,就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书。 因此,学业水平考试也会对出国留学产生影响。 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考因此科目,因此时间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不及格怎么办 学业水平考试没通过能毕业,可是拿不到毕业证,主任都这样说的,学业水平考试没通过的,可补考的,补考一般都可以过的。 补考都很简单的,一般都过的。 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考因此科目,因此时间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能补考吗? 学业水平考试没通过会有一次补考机会,还有没有次数限制,假若补考也没通过,就没有毕业证,,可第二年和下一级的同学一块再考一次,但是不影响高考,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只是拿毕业证而已,假若学业水平考试者学业水平考试补考没通过,可来年再考,不用紧张高考,假若学业水平考试者考上了一个好高校,总之即使学业水平考试没通过也不要紧了,正因为上高校后,高中毕业证就没用
5. 偏科太严重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一门一直过不去,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吗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对于高考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但是你学业水平考试如果一直过不了的话内,就有可能拿不到毕容业证,对高考就有影响了,所以还是赶紧治一治偏科,学业水平考试一定要过的,学业水平考试监考的也不严,努力一点能过的。
6. 学业水平测试怎样才算过ABCD等级的分数的范围
C及其以上就算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录取要求规则: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六门学科。其中,参加高考文科类文化课考试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参加高考理科类文化课考试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的卷面满分值为100分,成绩公布采用等级分,各科公布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
100分-85分为A级;
84分-70分为B级;
69分-50分为C级;
49分-25分为D级;
25分以下不给等级。
时间安排:
1.必修科目水平测试时间每科为75分钟。必修科目测试安排在高二下学期、高三下学期进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
2.选修科目水平测试时间每科为100分钟。选修科目测试安排在高三下学期进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报考一次。
3.全省学业水平测试具体时间统一为每年的3月20、21日(一天半)
据目前情况是:从2009届的学生开始,学业水平测试将提前进行。具体时间为:3月下旬第一个双休日。(考核内容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高中必修科目)
(6)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只有七门扩展阅读:
全省高中生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省考试院统一组织和管理。各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实施和管理本地区学业水平测试的具体工作。
学业水平测试单科进行,由省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和统一计分,各市具体实施报名、测试工作。技术科目中的通用技术由学校组织测试,省、市抽查认可。
学业水平测试按照考试的要求,切实加强质量管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以提高测试的效度和信度。
省考试院向社会公布“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规定测试内容、试卷构成、试题形式、计分体制等。“学业水平测试”保持相对稳定。
加强对学业水平测试命题计划、命题、试测项目、审题、统计分析、试卷评价等环节的管理,保证各科试卷都能满足预定的质量要求。
客观性试题采用机器阅卷,主观性试题采用网上阅卷。加强质量控制,保证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评卷按学科成立评卷组,负责本学科评卷的组织、管理工作。
测试成绩只记载等级,不记载原始分。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公布,不查卷。
全省按统一标准和要求设置考点、考场。测试时间、测试考场的条件、测试指令、考场管理等每一环节均实行统一规范的管理。
考点按考生及考场数量配备足够数量的监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每个考场配监考员两名(体育类、艺术类单独编排考场的,应配备三名监考员)。同一考场中的监考员应来自两个不同的中学。
7.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又称高中会考或小高考。
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普通高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其中各省市制定相关政策、要求不一。
坚持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改进教学,服务高校选拔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鉴定普通高中在校生或其他需认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员相关科目学习质量和学业水平的水平考试。不同于具有选拔性质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不同于为学分认定而设置的模块考试。
(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
(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普通高等学校自主招生选拔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四)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有利于保证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有利于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8.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怎么考
不同的省份考试的科目与内容有所不同。总体来看,以高中必修模块为主,成绩呈现方式倾向于等级制赋分
从各省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来看,不同的省份考试的科目与内容有所不同。
第一类是全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代表性的省市有安徽、天津、山东、黑龙江等。
如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设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人文与社会基础(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学基础(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素养(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6个科目,均测试高中各有关学科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通用技术被纳入测试学科,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测试,均是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亮点。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市级考试和区县级考试。市级考试设置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含物、化、生实验、英语听力考查;思想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区县级考试设置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主要考查必修模块的内容,其中,语文和数学学科增设自选模块的考查内容。
黑龙江省由省统一组织考试的科目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校组织对语文(朝语文和汉语文或蒙语文和汉语文)、英语(俄语或日语)、数学考试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查。均考查《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
第二类是部分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代表性的省份有海南、江苏等。
海南省的基础会考的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反向考试”。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时拟报考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拟报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基础会考的考试范围为各学科必修模块和毕业必修学分要求的选修模块。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共设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7门,分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5门,选修科目两门。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两门中选择1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1门。7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两门选修科目之外的5门为必修科目。必修科目只考必修内容,选修科目包括必修与选修模块。
无论是全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还是部分科目学业水平考试,除了海南省将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之外,各省市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
9.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共考几门合格标准是什么高中毕业证怎么获得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共考,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是九门。成绩及格即是合格,全部合格后高中毕业时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了。
考试科目每科都满60分。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等级分关系:
1、100分-85分为A级。
2、84分-70分为B级。
3、69分-50分为C级。
4、49分-25分为D级。
5、24分(含)以下不给等级、在成绩单上表达为考试成绩未达等级要求。
(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只有七门扩展阅读: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组织实施。它主要衡量普通高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白学位。
考试成绩是学生顺利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实行学历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见;有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利于科学选择适合学校特点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其中各省都定相关政策,要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