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生要考SAT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准备什么:资料总要有的吧?比如SAT OFFICIAL GUIDE,必备,至于其他资料,可以问新东方的老师.
GRE词汇:当然,背了是没有坏处的,但是SAT中只有填空对词汇要求最高,推荐托福词汇->巴朗SAT黄书词汇->GRE词汇,而且GRE词汇关键是动词.
首先 高二下开始太迟了.你英语再牛,但你也要注意:SAT的难度是直逼GRE的,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拿下的,当你看到填空题里5个选项10个词你全不认识,以及题目也一点都看不懂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以前学的不能算是英语了...你毕竟没到大学生六级英语水平吧?所以SAT的准备至少要半年,而且这半年会很辛苦,得做好减少睡眠的准备.建议你还是早点准备!
你是文科还是理科?确实中国的文理科设置造成很多人在某些科目很低,但是这个是可以改成绩的.疏通班主任 教导主任这样级别的,可以改高一高二的成绩.不过你也可以不用改,到时成绩单上你只让学校把你得意的科目登出来就好了.
不过推荐看点文科的东西,可以为你SAT的作文有很大帮助哦
公益活动:主要是PART-TIME JOB和青年志愿者.很有帮助的.
奖学金:现在本科奖学金越来越少!所以如果你想去很好的学校加上奖学金,除非你非常牛才可以...没有说哪些科目好,如果你这些科目可以好的全国全球获奖,那就有帮助了.
美国文化贯穿在整个TOEFL和SAT的学习中,看那些没有什么针对性,但是绝对对考试有帮助
B. 高中的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的a,b,c,d,e分别代表什么
以等级呈现成绩的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
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省(区、市)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
(2)高中学生考试要求扩展阅读: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规定:
1、政治学科考察必修模块1、2、4的内容。历史学科考察必修模块1、2、3的内容。地理学科考察必修模块1、2、3的内容。
2、物理学科考察必修模块1、2,并由学生在选修模块1-1、3-1中选择1个模块的内容。化学学科考察必修模块1、2的内容,并由学生在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或“有机化学基础”中选择1个模块的内容。生物学科考察必修模块1、2、3的内容。
3、学生水平测试根据各学科不同情况,合理设置客观题型与主观题型,客观题型不超过试卷总分的50%。另行制订的“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明确各学科测试具体内容、题型、试卷结构等。
C. 三校生高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高中生可以考吗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规定:凡报考“三校生”高职类的考生必回须是省教育厅批答准的具有报考资格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应届“三校”毕业生可选择参加本市5月份举行的高职高专统一招生考试(俗称“三校生”高考)或6月份举行的普通高考,两者只能择一,不能重复。例如天津的考生春季高考和秋季高考都可参加。和一些地方不同。
D. 高中怎么考
13个学科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随学随考随清,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份进行
记者郑周?/文
中国江西网讯3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从2018年初一新生起,全面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即从2018年初一新生起,全省将取消现行的统一中考(即全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由学业水平考试替代,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学科成绩来源于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
与现行中考方案相比,未来中考科目不仅增加至13科,考试内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业水平考试怎样进行?教师、学生该如何应变?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与省考试院相关人员进行了解答。
改革目标
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模式
根据《江西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
通过试点探索和逐步推进,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改革内容
全面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全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起——
考试时间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随学随考随清,原则上安排在学年末进行
其中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份进行
考试命题
学业水平考试全部科目由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自主命题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实行全省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场要求
2018年至2020年初三毕业生仍然参加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的全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实施初中综合素质评价
全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起——
改革高中招生录取方式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起——
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
全省全面开展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改革
释疑
这次改革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主要体现在改革对初中学生的评价等方面
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菊娇介绍,此次改革变化主要体现在:
改革对初中学生的评价。将原来着重关注学生学科考试成绩改变为全面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既注重夯实学生学业基础,又注重对学生全面评价,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方式。将原来以中考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单一录取方式改变为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方式。
改革考试方式。将原来一次性集中统一中考改为随学随考随清(如生物和地理两科就可在初二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试)。同时,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由各地探索“8+N”模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起什么作用?
将作为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和参考
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何少加介绍,综合素质评价从多维度的视角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记载与体现,既反映学生的德育情况,又反映学生课程学习、课程以外的学习与成长情况,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具有重要作用。
《江西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提出,在招生录取试点工作中,综合素质评价要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和参考。依据,就是要求教育部门和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录取时,要选择部分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录取依据之一(比如,可将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且撰写了实践报告作为录取的一个基本依据)。参考,就是在招生录取时,将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作为录取的参考因素。
如何保障综合素质评价客观真实?
将建材料公示、抽查、申诉与复议等制度
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何少加介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细化评价内容。将综合素质评价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强调将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作为评价的重点,使评价内容可考察、可分析、可监督;
规范评价程序。强调四个环节,这些程序前后连贯,环环相扣。同时,省教育厅统一建立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更加透明、公开。对于用于招生的信息,学生、班主任还要签字确认,学校要审核把关。
强化监督检查。省教育厅及各地教育部门将建立健全材料公示、抽查、申诉与复议、诚信责任追究等制度。学生和家长既可在材料公示期间进行互相监督,也可在平常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对弄虚作假者将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今后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
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学生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杜侦表示,在教师“教”上,要转变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改变为教师组织、引导,以学生为主、以活动开展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改变教学工作,将原来主要以学科教学为主要任务,转变为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评价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学”上的变化,主要是要从被动学、题海战术等转变为主动学、做中学,提高学习效率,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重视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高中招生录取将有何具体变化?
高中招生录取改革分两步走
省考试院中招处处长黄建介绍,对于2018年至2020年三年的初一学生来说,全省30个县区进行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改变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作用,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和参考。
全省30个试点县区以外的其他地方,学生同样是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但在高中学校录取时是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而不再是以往的统一中考成绩。
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省全面开展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即采取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E. 高中生怎样才能让每次考试都有充足的精力,考试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一、调好心态
策略1 要充满信心,又要适度焦虑。
不管现在成绩怎样,都要相信自己经过前段的复习是有效的。如果成绩暂时不理想,是前段考试时自己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应逐步树立信心,学会自我激励(如默念:“我拼搏,我能成功”),永不言败,这是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至关重要。可以这么说,谁树立了必胜的信心,谁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当然,考得好的学生,也不能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面对中考,一点不着急,不好;但过于着急(焦虑)更不好。只有保持适度焦虑,才是迎考的最佳心理状态。常言道:不怕考试焦虑,就怕过度焦虑。
策略2 要把握自我,更要战胜自我。
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我”是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我”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复习等。同时,面对中考复习的艰辛,学习问题的繁难,战胜自我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要坚信:一分汗水一分甘甜,拼搏到底,就是胜利,甚至会出现奇迹!
策略3 要专心致志,也要科学作息。
最后关头不能松懈,复习时将自己置身于考试场景之下,这是需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为了在参加考试时有充沛的精力,就要养精蓄锐,因而科学作息就显得十分重要。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因为心“不用则滞”而“不养则瘦”。科学作息,就是不打疲劳战,不开夜车,不暴学暴嬉,注意劳逸结合,这样就能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高速运转的大脑。
策略4 要有进取心,也要有平常心。
奋进、拼搏、发愤,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这种精神要保持到中考。但到了最后阶段,保持平常心,我以为更为重要。适当给自己减压,要知道,心态越平和,考试时发挥得就越好。建议初三学生挺胸抬头快步走,多想过去成功的事,适当听一些振奋人心的音乐。要知道,心态决定成功的一半。
策略5 要适度平静,也要适度运动。
“课改”时期的中考,或多或少会给考生带来一些影响,要明确考试要求,更要冷静对待。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当然,都不要刻意追求,自然为好。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中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初三学生大多不爱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运动,比如散散步、跑跑步、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
策略6 要惜时读书,也要学会交流。
考前时间紧迫,大多数学生抓紧分秒时间读书学习,这是很好的现象。但也不能过于闭锁,要学会适度交流。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同学间适度交流进行感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家长、亲友交流。
策略7 要意志支撑,也要学会放松。
大考临近,用意志支撑完最后的学习与考试,尤为重要。
F. 高中考试,都考那些总分满分多少分
高一: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全科总分1050。其中语数英内每科150分,其余容100分制。
高二:分文理科,理科生考语数英理化生,文科生考语数英政史地。总分750。其中语数英每科150分,其余100分制。
G. 高中学生对考试制度方式内容的希望
人人都有大学上
高考想中考一样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