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关学生减负的高中英语作文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heavily burdened with all kinds of homework. In the past, they spent about 6.5 hours in their classroom a day. At home, it took them 5 hours to finish their homework. So they only got less than 7 hours’ sleep. Their free time was only three hours. As a result, their health was badly damaged.
Now the things are getting better. About five hours are spent in class and the time for homework had been reced two hours. So that they have eight hours’ sleep and also two more hours to do whatever they like.
㈡ 有关减负的作文
妈妈,放过我吧
作业,烦恼的作业,可恶的作业。自从我跨入学校的大门,我就跟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打上了交道。我的书包一天比一天重,我的作业一天比一天多,我的负担也一天比一天重。作业就像一个灵魂一样盘旋在我的头顶上,让我越来越晕。
自从减负后,我学校布置的作业少了很多。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听写词语一次,那么我们班其他同学的作业就真的只用听写。而我实际上我要做的作业却很多,因为妈妈有令:写了语文,做数学,做了数学背英语,背了英语看常识,看了常识写日记。再加上金牌创新,每课一练……即使是吃饭时间,我也不敢多耽搁。生怕自己的作业完成不了,生怕妈妈说的被别人赶了过去。有时看看闹钟已经九点多了,那些作业像大山一样压在我头上。我做着,做着,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后,为了赶作业,我早餐也顾不上了。这一天我饿得像在除夕夜去世的小女孩,一顿饭成了我最大的渴望。作业多了,烦恼也多了。小朋友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可怜?
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作业!我写了一首诗放在书桌上,“我是一个弱者,逃不出作业的弱者。每天的作业最多!每天的快乐最少!作业就是烦恼!”妈妈不知道看懂其中的意思了没有?学校搞减负,老师的作业布置得倒是马马虎虎,可是妈妈,你仍然不放过我,给我买了这本又那本,哎,何日才是我烦恼的尽头?
妈妈,放过我吧!没写作业,我一样能够学好。真的!
㈢ 以“减负”为话题的作文
从上个世纪来末以来,减负的呼声源不绝于耳。但是直到今天,你走进任何一所学校,看到的依旧是学生们早步星光,晚踏月影的匆匆步伐,你走进任何一间教室,看到的依旧是作业如山,习题如海,到处喊减负,不知到底减了什么负。我感到,减负只是一个口号,是喊给别人听的,我有点被骗的感觉。
当初听说减负时我们是多么激动。同学们手舞足蹈,教室里开心的笑声如同凉透的死灰里落进了火星,又燃烧起来。大家兴奋的睡不着觉,在梦里直喊:“哈,减负了,减负了……”可是第二天一早,睁开眼面对的仍是班主任老师那冰冷似铁的严峻面孔,我们这群被减负迷得忘乎所以渴望的“丑小鸭”们耳朵里灌进来的只有一句冰凉凉的话:“减什么负,乱七八糟的!不好好学习还想升学?”一下子,我们就像经了霜的茄子——全蔫了。
㈣ 写一篇以“为生活减负,懂得舍弃”为题的8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一个人愈来愈感到生活的沉重、压力,眼看无法支撑,只得去请教智者.智者将他带到一条五彩石铺就的小径,然后交给他一个背篓,要他顺着小径一路走下去,把认为喜欢的石头放进背篓里.这人依言而行.红色的,他感到热烈奔放,绚烂似火;白色的,他认为晶莹剔透,纯洁;黑色,他认为庄重严肃、锃光闪亮……渐渐地,背篓里的石头越捡越多,双肩越来越沉,后来,终于支撑不住,一交跌坐地上.智者见状,又吩咐:从现在起,你把最喜欢的石头留下,其余的统统扔掉,再往前走试试.这一来,他顿时感到轻松无比,很快抵达了尽头.人的一生,曲折而漫长,面临的事很多很多,但我们不能把一切都背负在身上.在取得的同时,还须懂得有所放弃,你在生活之路才会获得轻松、愉悦的心情.
很久以前,一个人愈来愈感到生活的沉重、压力,眼看无法支撑,只得去请教智者.智者将他带到一条五彩石铺就的小径,然后交给他一个背篓,要他顺着小径一路走下去,把认为喜欢的石头放进背篓里.这人依言而行.红色的,他感到热烈奔放,绚烂似火;白色的,他认为晶莹剔透,纯洁;黑色,他认为庄重严肃、锃光闪亮……渐渐地,背篓里的石头越捡越多,双肩越来越沉,后来,终于支撑不住,一交跌坐地上.智者见状,又吩咐:从现在起,你把最喜欢的石头留下,其余的统统扔掉,再往前走试试.这一来,他顿时感到轻松无比,很快抵达了尽头.人的一生,曲折而漫长,面临的事很多很多,但我们不能把一切都背负在身上.在取得的同时,还须懂得有所放弃,你在生活之路才会获得轻松、愉悦的心情.
㈤ 关于减负的问题
学生心声:小班就是耗工夫
记者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小班补课或是请家教的学生中有75%是遵从家长的意愿。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在小班上课时老师管得不严,通常是做卷子然后讲解。“有时候我上课睡着了,就把同学的答案抄上,挨到下课回家。”
“高考不理想还可以复读,中考只有一次机会。”一位初二学生的父亲道出了所有初中学生家长的担忧所在。而《共约》中将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作业量等等按照不同年级做了细化规范。可家长纷纷质疑:“谁为6小时在校时间内的学习质量做保证?”因此,“减负”令下,家长纷纷给孩子“加餐”,“反正孩子得学够时候”。
很多家长都忙碌起来。“这两天家教特俏,那些市重点校有名气的家教老师早都订满了。”一位初三学生的母亲告诉记者,她多方打听才找到区重点中学的老师给孩子补习英语和数学。“还有几个月就初三毕业了,这个关键时刻‘刹一脚’肯定不行。”很多家长也因为担心孩子不会安排过多的空闲时间,“把心玩野了”或是“学坏了”。所以让家教课程和作业填满孩子的课余时间。教辅书:卖火了“温故而知新,孩子小学得快也忘得快,没有作业怎么行?”“孩子毕竟年纪小,自制能力差,放学早了,又不留作业那还不玩疯了。”记者在图书大厦见到不少前来为孩子挑选教辅书的家长们在相互攀谈着学校减负后的心得,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现在她按照老师推荐的书单买了不少辅导书,每天晚上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巩固白天学习的知识。
记者向营业员了解到,这两天教辅书的销售量比以往同期增长了近4成,多数都是家长自己来为孩子挑选的。
http://..com/question/72879662.html?si=3&wtp=wk
是的,给小学生减负就是间接的给家长们增加了负担.现在我们这里的小学生上午十一点钟就放学了,而家长最少要十一点半钟才到家,孩子怎么办?只能接到单位,如果单位领导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还可以,但如果要求的严厉的,孩子只能自己在家,这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之内,如果孩子出些什么问题,后果要谁来负呢?家长在单位也是掂心家中的孩子怎么能安心工作?
http://..com/question/4369045.html?si=1
减负,不靠谱
减负这两个字,我真的已经听腻了。从小学听到高中,再有一年我都要毕业了。我觉得,减负就和女生喊减肥差不多——不靠谱。
学校要求减负,可是要学的东西还是一样多,负是减了——下午4点多就放学,可是有许多同学要赶回家上家教辅导课、跑到补习老师或补习班那里继续学习,这样的减负有什么用呢?只是让大家中途折腾一下换个地方,再多花点钱,而且效果还不如在学校学习好。原本不说减负的时候,大家还都可以在学校上课;现在老说不让补习,万一遇到学校给学生补习的,可以举报至某某部门。可因为时间少,根本不够用,大家只好偷偷摸摸,继续补课。
既然这样的话,是不是在学习计划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不要再提减负了?我们学习都已经很累了,不要再这样折腾我们了。
北京市昌平一中 陆鑫立
http://news.xinhuanet.com/e/2009-02/10/content_10793405.htm
根据“减负令”,冬(春)季(11月1日至次年4月底)上午到校,小学不得要求学生早于8时20分、
初中不得早于7时50分。下午离校,冬(春)季小学不得晚于16时30分、初中不得晚于17时。
在三镇多所中小学校,小学上学时间均被提前,初中生普遍“早到晚退”。如汉口一所小学上午到校时间7时50分;武昌一所初中则是上午7时30分到校,下午5时40分放学,每周要上至少40节课。汉阳区一名初一男生透露,“刚开始有几天放学还比较早,后来又恢复了。”“减负令”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累加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45分钟;初中不超过1.5小时。现实是部分低年级段小学生也有书面作业,洪山广场附近一所小学二年级学生每天要完成数、语、英3门作业,需要2个小时;汉口林女士上初中的女儿每天作业要做到晚上10点半。林女士说,“在班上,还有熬得更晚的孩子!”
每年全市中小学竞赛项目总数不超过20项。记者在汉口一所小学调查发现,从9月1日开学至12月25日,16个周末中该校共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达20项,其中仅12月9日一天就有5个竞赛。竞赛项目有迎奥运知识竞赛、劳技创新大赛、“走进数学王国”电视邀请赛、“我爱科学”作文书画大赛、环保英语(征文、小品)赛、读书比赛、英语能力竞赛、科技小制作竞赛及艺术小人才比赛等。“近两个月,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带着孩子参加竞赛,累得很。”一位六年级学生家长对记者说,“这个学期已经参加了5项竞赛,尽管不是孩子的强项,但班主任动员报名,只有硬着头皮上。”
令人意外的是,对于“减负令”遭遇的种种尴尬,武汉教育界人士、部分教师和家长均表示:推行不下去是意料之中的事!
http://e.qq.com/a/20080102/000013.htm
http://e.qq.com/zt/2008/xshjianfu/
㈥ 有关中学生减负的文章
中学生眼中的减负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当然我所说的激烈也就是分数,成绩的竞争.只要相差一分,就会落后好几名,所以身为竞争者我们学生当然是忧心忡忡,并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激烈的竞争使我们压力增加,更加紧张.这样的情况也使某些学生压力过大而做出傻事,在后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做出自杀行为,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教育局也开始担心.
终于在学生家长反应下,教育局做出减负这个措施.这一政策推出后,许多学校也做出了改革,例如不许排名,考试卷不能太难,作业布置少一点.当然向某些爱荣誉的学校他们不听劝,一样进行排名,作业繁多,使学生没有自由的空间,甚至有些学校还偷偷进行着期中考试,教育局规定是不能期中考试的,所谓减负就是这样吗?
减负,就是减轻压力,学校应该减轻作业数量,阻止老师排名,使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特长的空间,面对考试没有压力,但又能重视考试,师生之间能互相沟通,成为朋友.上学时间应该减短,让学生有个充足的睡眠,这才是我们认为的减负.
我认为有些学校根本无视减负,教育局来了,马上让老师把学生的口封住,并展示给他们好的一面,虚伪!虚伪!虚伪!难道这两个词还要我们学生来教学校吗?春游日还要上课,六一节也要上课,这就是学校的减负吗?
家长们每天等我们做完作业才睡觉,他们上班那么累,应该早点休息,但我们的作业实在太多了,家长们只能陪我们到深夜,有的动作慢的还要到12点以后,学校就不能体会吗?
反正我们都是听学校安排,不能改变,学校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奉命行事.
㈦ 求一篇中学生减负的作文
减负还是增负 一提到“减负”这个词,可能大多数同学会很高兴,因为终于可以少写点作业内了。可是,也会容有一部分同学不高兴,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希望自己有点儿自由支配的时间吗? 其实,他们何尝不想拥有自己的自由时间。可是,由于学校减负,作业少了,家长们便因此产生了种种担心和忧虑:他们担心,作业少了,老师教的东西孩子记不住,孩子会变得贪玩;他们担心,有的家长会见缝插针让孩子多学知识,自己的孩子减负了,就没有别的孩子优秀了;他们还担心…… 每一个家长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哪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这种心态冲昏了家长的头脑,他们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处境,盲目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提高班、尖子班。可能他们以为这样一来,自己的孩子就不会落后了。 暑假,补习班“猖獗”起来,同学们都认为,现在提倡的“减负”,明明就是“增负”嘛!
㈧ 作文以中学生负担为题的议论文800字
当代,一部分中学生开始有了厌学情绪,大家都叫它“厌学症”。为什么大家会有厌学的情绪呢?尽管现在的社会中一直在号召减负、减负,但是,减负得到了应有的结果了吗?在我看来,减负虽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好处,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得到减负的“优待”,反而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一方面,现在,学校里、班级里,同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每次的考试中,都会“跑”出儿匹“千里马”。成绩没考好的,不仅会受到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老师的批评,还会受到家长的特别待遇。这样,自己的心中也出现了自卑心理。看着眼前书桌上的书一天天增高,卷子一张张地加厚,同学们的脑子时刻处在紧张状态。这样,会给同学们带来好处吗?
另一方面,还在于自己的家长。有的家长没见你玩一会儿,就开始唠叨:“怎么还玩呢?某某每天都复习到十二点呢,人家还准备考省重点呢!……”一串串的话语传到了我们的耳朵,迫使我们又开始看那永远也看不完的学习资料。有的同学,作业没写完,上课说了儿句闲话,碰上有的老师,第一句话就是:“打电话把家长叫来!”唉,回家免不了又是一顿批。同学之间,今天你闹了矛盾,明天又和别人闹了别扭,心情总是有不好的时候,这又成了我们心里的一个负担。现在,中学生的负担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在我看来,同学们依然背着重于泰山的负担。这种沉重的担子不知到何时才能消除?
㈨ 高中作文,学会减负
第1篇:减负不等于没好成绩
在考场上,我看到了一幅这样漫画。
上面画了一个小男孩,带着眼镜,再灯光下学习。我想也大概到了晚上十点多了吧,他还没睡。他手中的铅笔和眼镜组成了“100”,说明了他渴望考到好的成绩。他的眼神让我感觉到他想“减负”。( 吴江市震泽亿龙红木 - 亿龙文学 www.sz-ylhm.com )
减负?这不就是令学校的老师、家长头痛的问题吗?这不就是教育家争论不出结果的问题吗?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再加上有的父母亲布置的家庭作业多得像座小山。有的孩子被逼着做家庭作业做到了11点多,还没睡,第二天上课又没精神。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减负,不让他做家庭作业,分明就是把他们的孩子往后“拉”。其实,那些家长完全想错了。如果孩子做家庭作业做到11点多,第二天上课就没精神,那么,他那天所上的课还不是一样没听到。这样,还不是弄巧成拙吗?还有些家长认为,星期六、星期天是孩子们的“充电器”。一到星期六天,就把孩子拼命往里边塞。把孩子两天的课程安排得的满满的。让孩子根本就没一点喘气的机会。怪不得,一些孩子总是渴望有个星期八,好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个自己满意的课程。
其实,那些家长并没有错。只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太急罢了。如果他们认为减负是对的,那么,有一天,“考考考,老师们的法宝;分分分,学生们的命根”这句顺口溜就成了个回忆。家长们放手吧,让孩子们“展翅飞翔”吧。让他们自己尝一尝跌倒的时候。人只要有两只脚,他就会有跌倒的时候。放手吧,爸爸妈妈!
--600字
第2篇:减负
“减负!”“减负!”口号已然喊了十多年,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中国中小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家庭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基础教育失败论也甚嚣尘上。然而,平心而论,教育工作者们始终在路上,足音跫然,一直努力着。
那么“减负”的呼声由来已久,为什么现在看来收效甚微?其责任不在于各中学没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试教育模式对教学大纲、学习容量的限制性和规定性。时至今日,升学率还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标准。在这种尺度之下,校际间的竞争,使得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敢在减轻学生负担上采取实质的改变,除非它不考虑市场环境下学校的生存。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在呼声之下,也曾做过相应的尝试,可是不久又都浅尝辄止,无功而返。说到底,应试教育的体制不从根本改变,靠这种搞法,中学生还是轻松不起来。从这层意义出发,我有理由担心,所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应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精简教学内容和作业量上下工夫,而不是仅仅做一个样子就能万事大吉!
记得小时候,音乐课本里有一首着名的儿歌《读书郎》,歌中那位勤奋快乐的读书郎和着琅琅上口的旋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这首歌也让我深深地感叹,因为现在的许多学生要体会当年这个孩子的心情恐怕已经比较困难了。读书究竟是一件快乐的事还是一件痛苦的事抑或是苦乐参半,对于现今的广大莘莘学子来说,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什么样的心情就说什么样的话。有人在对全国4500多名初一到高三的在校学生的口头禅做调查时发现,他们最常说的竟是与年龄不相符的“真累”,“无聊”,“烦死了”等等郁闷的话语。看到这里,忽然想起曾遇到一位学生也有类似的口头禅,再一想,那只是个小学生啊,而他的口头禅是一句筋疲力尽的“我再也受不了了。”小小年纪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事情呢?说来让人心酸。因为成绩不好,同学看不起他,疏远他。他为了获得友谊,用自己的方式做了许多恰当的和不恰当的努力,可结果都一样,孤独,羞耻。他转了三、四所学校,每次都以为会有新的开始,但很快重蹈覆辙。学习差导致同学不理他,没有朋友使他心情恶劣,更不能专心学习,造成恶性循环。最初是怎么学不好的呢?据他自己说是因为一年级时的老师太凶,作业太多,他由害怕进而产生抵触情绪,从此对学习失去兴趣。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及时发现、调整,我想应该能得到解决。但可惜的是孩子的妈妈对此事的判断是孩子太调皮,欠管教,可除了打和骂之外没有任何其它方式。于是孩子就跑。从一年级开始出走,远近都去过,还总结出经验。他说:“我不会真的跑得你们找不到,我只是吓吓你们,你们就会听我说话。”多么简单的要求,只是要有人听他说话。可问题是没人觉得这很重要,即使觉得重要,也往往没有精力,或者不得要领。老师、家长的眼睛都盯着考试成绩,哪里有工夫关心孩子在想什么,哪里会觉察到这个所谓差生正期待着人们的关注,更不会想到他的身上也有许多值得赞美的亮点。在他的种种努力付诸东流的同时,家长、老师也一次次失去了打开一颗心灵的机会。不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这件事的后果绝不仅仅停留在学业范围内,它更破坏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也必将产生某种影响,是利是弊,我想不用多说。( 吴江市震泽亿龙红木 - 亿龙文学 www.sz-ylhm.com )
减负、教育改革已经提倡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然而在我们国家,学生的水平如何,最重要的考察内容就是考试成绩,基本上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因此考试压力从未有实质性的减弱,反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家庭似乎也越来越不能成为孩子的避风港、加油站,反而变成问题汇聚的中心。我可以这样认为,应试教育确实让大部分学生视学习为畏途,迫使他们为了分数而疲于奔命,压抑了孩子天生的学习兴趣,毁掉了他们本来具有的极强的学习能力,从而失去了充分发展的机会。要想真正减负,应试教育的体制要根本改变。
--1500字
第3篇:真想有个减负节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每天的作息时间出奇的准,早上吃完早餐去上学,中午放学后吃饭,吃完饭后睡觉,睡完觉后继续上学,下午放学后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吃饭,吃完饭后洗澡,洗完澡后考考单词词语,预习第二天上的课文,一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有人问:“不是有星期六和星期日吗?”就拿我来说吧,星期五回家写作业,写一会吃饭,吃完后再写,有时作业少的时候还能玩一小会儿,作业多的时候玩你就想都不用想了,第二天,写完作业后就考单词和词语,背课文,预习星期一要上的课文。把这些做完,就到星期六下午了,星期天爸爸在网上找题打印下来,就开始做了,等做完后就到星期天下午了。
你说说,放假和不放假有什么两样,有的同学放假还比不放假累。
所以,我想向大人们建议,可以有一天是我们小孩什么也不用干,整天在家休息的那一天吗?
我想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小孩会举双手双脚赞成,我想同时也会有大部分的家长会把小孩的双手双脚强行放下。所以,我希望我建议能有一个快乐而轻松的“减负节”,让全中国的小孩过一次超级轻松的“减负节”。
㈩ 以减负为主题 能反映当代中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 内容积极健康 600字左右的作文
这是个历史性的幽默,又是个现实性的讽刺——关于“减负”这个话题,从古至今好像都有人提,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新一代,哪里“负”得起这个被标上了“减”字的重任?
关于这个话题,没有什么正经的理论,只有教育部门的许多“口令”(也叫口号,有时也有文传),人云亦云,口口相传,说成习惯了,所以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减负”的声音,尤以教育部门为甚。然而,叫出口号的人们并未给我们“减”了什么,倒是我们“负”不了了。
说这话我得负责任,因为我是个底层教育工作者,而我亲眼看到的中国目前的普及教育仍在“减负”的层面上徘徊不定。太多的文件太多的会议,淹没了“减负”的声音。要知道,我们目前所流行的教育风气是“雨点小,雷声大”,所有的新型政策和先行构想都只是说说而已,而有多少是在实际中加以落实的,所以现在有“雷声小点,雨点大点,真正为民做事 ”的呼声。(顺便说明:我不想在此发表“政论”)
其实我们在“减负”上不是没有成就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逐步实现了或正在实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取消了众多的入学门槛,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投入,就在今年还提出了取消高考生的地域限制,这对普通百姓家庭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又一个喜讯。然而,我们离真正的教育平等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是,我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政策早就“到位”,但大多数地方是在维持原状(也即现状),并未真正改善原有办学条件尤其是偏远农村。其次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没能得到子女教育的平等待遇。此外,“择校生”现象无法杜绝(至少到目前为止),主要原因应该是某些教育部门的利益驱动占有很深的“群众”基础,而让很多政策法规处于“暗箱”操作。
我在想,中国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向民主,而走出“共和”的时代!——抱歉,走题了,与“减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