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考作文 >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发布时间:2020-11-27 21:38:34

①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2014历史试卷及答案

还没改卷。试卷还在封存。在等两天吧。

② 2014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考卷

③ 历史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答案

我自己曾学历史专业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历史嘛,多背是应该的,但要有技巧,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忆起当天所背过的内容,回忆不起的第二天就马上看书。不过一定不要记硬背,否则你就一定会讨厌历史的。

④ 湖南省永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在答

题卡上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图1所示文字是永州市江永县某地妇女创造和使用的一种文字,它是

A.女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2.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被誉为国之重宝的青钢器出土于湖南

A.永州 B.宁乡 C.郴州 D.衡阳

3,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梅,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4.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思想史方面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选项

第一步

第二步

A

提出庄子是道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观点作证据

B

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观点作证据

C

查阅到孔子“因材施教时、“温故知

新’、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关史料

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

结论

D

查阅到孙膑“战胜而强立,故天下

服矣”等相关史料

得出孙膑是兵家鼻祖的结论

5.大运河与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A.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 B.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功能

C.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越性

6.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在新疆地区设置了

A.吉林将军 B.伊犁将军 C.盛京将军 D.黑龙江将军

7.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D.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8.美籍华人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故争》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生态史观 D.近代化史观

9.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其中主张“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的湘籍爱国思想家是

A.严复 B.王船山 C.魏源 D. 周敦颐

10.“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B.大生纱厂的兴办

C.福州般政局的创办 D.汉阳铁厂的兴办

11.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攀仿古人。三曰

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2.《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3.为了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最后一战》于2014年5月28日上午在湖南芷江举行开机仪式。“最后一战”是指

A.湘西会战 B.长衡战役 C.常德会战 D.长沙会战

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D.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15.图2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20世纪70年代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

16.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因为他

A.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杂交玉米成功

B.在导弹方面的突出贡献

C.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在火箭方面的突出贡献

17.古希腊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可以作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重要史料的是

A.《圣经》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古兰经》

18.近代以来,世界科技进步,文艺璀璨。下列人物和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多芬——《向日葵》 B.梵高——《英雄交喻曲》

C.爱因斯坦——《物种起源》 D.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19. 1840——1920年英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变化表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百分比

22

14.8

8.4

7.1

导致表格中农业人口百分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蓬勃进行 B.殖民帝国开始建立

C.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20.2014年马航MH370失联事件和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历史上,飞机和轮船这两种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1.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D推行杜会福利政策

22.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B.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C. 20世纪末,欧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D. 21世纪初,美国经济开始进人新经济时代

23.QQ与微信是当今世界上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它们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报刊事业的发展 D.网络技术的发展

24. 1895年底,法国人卢米埃尔首次放映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艺术的诞生。在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电影奖项是

A.奥斯卡奖 B.百花奖 C.金鸡奖 D.金像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小题14分.第26小题14分.策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共52分〕

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 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什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落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躲避,而是纷纷出来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

(1)根据材料一,在图3方框内填写出A点地名。结合所学知识,绘制郑和船队从B点到达最远目的地的航海路线。(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6分)

(3)近年来.西方一些媒体将中国与非洲国家正常的友好交往与“新殖民主义相提并论,歪曲中非合作,挑拨中非关系。针对西方媒体的无理指责,请你予以驳斥。(4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6、7世纪,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宗教信仰。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大化改新。

一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图4 图5

(注:图4为颐和园石舫,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19世纪末世界上最华美的艺术品之一;图5为吉野号,明治天皇提取皇室费用购买的19世纪末世界上最快的巡洋舰之一。)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热情的皈依者’的历史作用。(4分〕

(2)提取材料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皇室开支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日比较。(10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大事年表(摘录)

1978年

中共十一局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

国家正式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为经济特区

1982年

全面乎反冤假错案;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

进一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

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

邓小平南巡讲话;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家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请你以经济特区为主题设计一道历史试题。(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重大变化的小论文。(10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胡锦涛《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材料二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全面评述。)

⑤ 淄博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历史答案谁知道急急急!!!

2010年《淄博市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丛书?历史》
参考答案

第1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B 5.C 6.D 7.D 8、D 9.C 10.B 11.C 12.D 13.C 14.B 15.C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儒家学派 他提出了“仁”的学说。(2)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虚心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知新”。(3)“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而不厌等等。
三、问题与探究
(1)故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典型。(任答1点即可)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任答1点即可)(2)甲骨文和司母戊鼎。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任答l点即可)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任答一点即可)

第2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C 5.D 6.B 7.D 8.C 9.C 10.A 11.A 12.A 13.D 14.B 15.C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或(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第一问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战争、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皆可.(2)①1840-1842年,英国,鸦片战争;②19世纪60至70年代,英俄,阿古柏侵占新疆;③1894-1895年,日本,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1931-1945年,日本,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等等。(3)示例:方式一: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索回。理由:这些属于因战争而流失的文物,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应当归还中国;方式二:国家通过与拥有者协商购回。理由:文物的拥有者是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得的,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方式三: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理由:这些文物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中国。方式四:以个人或民间团体名义与拥有者协商(或竞拍)购回,并捐赠给国家。理由:让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回归祖国是一种爱国义举,己有许多珍贵文物通过这一方式回归祖国,等等。评分说明:只要能答出上述一种方式或除上述以外的其它一种方式,并陈述理由,皆可得满分.
2.(1)主要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别是:《南京条约》的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的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始工厂,《辛丑条约》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史实: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军民各一例)。作用:沉重打击了列强或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意思相近都可以)。资料:有关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书籍、图片、地图、文物、档案、网络资料、口述的历史、传说等均可。

第3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B 5.B 6.C 7.C 8.C 9.B 10.C 11.C 12.B 13.C 14.D 15.C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1)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或前期“自强”,后期“求富”);(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1)图一: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重在经济。四图:新文化运动高兴“民主”、“科学”旗帜,重在思想文化(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共同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特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3)近代化的探索(说明:只要符合题意,主题恰当即可)
三、问题与探究
(1)填出表格中的观点或史实: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C: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有失败的一面(史实只答一点即可)。(2)资本主义制度;失败了。(3)使命感:只要能联系实际,围绕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振兴的主题展开说理即可。

综合测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D 3.C 4.C 5.B 6.C 7.A 8.B 9.B 10.B 11.C 12.A 13.C 14.A 15.C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20分)(1)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11年,辛亥革命。(4分)(2)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8分)(3)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2分)(4)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都没有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他们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不通,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6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13分)(1)洋务运动。(3分)(2)福州船政局。(3分)(3)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分)(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分)
三、问题与探究
1.(22分)(1)《南京条约》 (2分)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分)(2)洋务运动 (2分) “自强” “求富”(2分)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2分)(3)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西方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等(只要能答对三条即可6分)(4)《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4分)
2.(15分)(1)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民主和科学。(6分)(2)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分)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3分)

第4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A 7.B 8.B 9.B 10.D 11.D 12.B 13.B 14.D 15.D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2)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 (3)“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 “先进理论”――马克思广义。 (4)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或爱国主义精神)。
三、问题探究
(1) 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2)1927年 领导了南昌起义。(3)这次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以大局为重,不计得失; 勇于正视现实,纠正错误(言之有理即可)。

第5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B 5.A 6.B 7.C 8.C 9.C 10.B 11.C 12.B 13.D 14.C 15.C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1927年 “八一”建军节 秋收起义。(2)百团大战 彭德怀。(3)渡江战役;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武装斗争;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其中任意三点可得分,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得分)
三、问题与探究
(1)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重庆谈判 签订了《双十协定》 或《会谈纪要》。(3)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国共进行了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分离。

综合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D 3.B 4.A 5.B 6.B 7.A 8.B 9.D 10.B 11.B 12.A 13.C 14.C 15.B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23分)(1)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雪山草地 吴起镇会师(4分)(2)遵义会议 毛泽东 这次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 分)(3)1935年 吴起镇; 1936年 甘肃(会宁) (8分)(4)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分)。
2.(23分)(1)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8分)(2)北平;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 ; 傅作义(6分)。(3)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6分);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基本意思即可。)(3分)
三、问题与探究
1. (16分)(1)九一八事变 (2分);1931年(2分);(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东北人民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3分)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言之有理即可 3分)(3)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2分)
2.(8分)(1)辽沈战役。(2分)(2)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2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分)(3)示例1:不怕困难,通往直前。示例2: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2分。本题为开放性答案,只要答到“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或与之相近的表述,都可得分)

第6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D 5.B 6.C 7.C 8.C 9.D 10.D 11.C 12.C 13.B 14.B 15.D
二、读图题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1950——1952年,土地改革;1950——1953年 ,抗美援朝。(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彭德怀,抗日战争中指挥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中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三、材料解析题:
(1)抗美援朝;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志愿军。(2)美帝国主义;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3)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问题与探究
时 间 重大事件 作 用
1949年9月 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通过了《共同纲领》完成了新中国成立的筹备工作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中国人民站起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1951年 和平解放西藏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950年至1953年 抗美援朝 它雄辩地证明:侵略者在东方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950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农民翻了身。成了国家的主人

第7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C 5.D 6.C 7.C 8.D 9.C 10.A 11.B 12.D 13.D 14.D 15.B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石油工业 、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2)邓稼先——“两弹元勋”; 王进喜——“铁人”;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3)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忠诚于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问题与探究
(1)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第8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B 5.D 6.D 7.B 8.C 9.A 10.D 11.C 12.B 13.D 14.A 15.A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写出其中一个即可)作用: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改革,带动沿海及内地的发展等。(意思相近亦可)(4)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或我们选择改革开放,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言之成理即可)
三、问题与探究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又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987年,他又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5)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综合测试(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D 3.A 4.C 5.A 6.D 7.D 8.D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23分)(1)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②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6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3分) (2)图一人物: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2分)图二人物: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图三人物:改革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 一国两制(4分)(3)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五大。(4分)(4)热爱祖国和人民;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等。(2分)
2.(25分)(1)①开启“中国新生”的事件是开国大典(回答新中国成立也可)(3分)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分)②开启“伟大转折”的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3分)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4分)(2)邓小平(2分)探索: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的重点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③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等。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⑦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7分)(3)要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2分)
三、归纳与探究(22分)
(1)开国大典 或 新中国诞生 (2分)(2)成功探索: ①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②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6分)失误: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6分)(3)D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E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F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三步走的部署。G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4)①三大改造完成(或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②工业化起步③伟大转折。 ④改革开放富起来 (4分)

⑥ 2014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开卷部分

闭卷部答案:BEABC BDAEC CBCD 1949 、四试卷难度直接考历史部比重少都考史考容易容易啊

⑦ 2014学业水平测试考点直击历史

哎,,最简单的办法,你去新华书店,把答案抄下来,回去再继续慢慢抄就可以啦。。。不过,建议啊,多做做题目也是比较好的

⑧ 2014年滨洲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中考历史试题

'

⑨ 宁津市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答案

过年回家太过分然后呢就如同

阅读全文

与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