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考作文 > 作文春晖中学

作文春晖中学

发布时间:2020-11-27 17:52:33

『壹』 学生谈春晖500字作文

曾写过不少关于春晖的文字,有诗词亦不乏文章。那些大多是一时兴起之作。而今离了春晖虽不过一月,所忆所感已然不同于当初了。于是不免落笔记下一些:

三年前,也就是中考后。因为父母都没有在春晖读过书,而我又从没有去过那儿,天真幼稚的我想象了一片稀疏而平坦的林地,树林中有一个明晃晃的大湖(白马湖)。离湖不远处是一些低矮而陈旧的房子,那便是春晖中学了。我还想象了自己在湖边看书学习。当然这一切在今天看来是可笑的。然而当时的构想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听说——

春晖很优美,春晖有个白马湖,春晖历史悠久。

三年高中,没有爬过象山,更没有泛舟白马湖,就是校园里外那些古建筑也只是晓得个大概位置和名堂,还有就是想象中的湖边学习也未能如愿以偿。想来真的有些遗憾。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却早已经融入了春晖的精神,那绿色的灵魂。

我曾思考,现在的春晖是什么。没有了历史上讲学的大师,春晖是否已经完全沦为普通中学,眼下的春晖扩建是否彰显了名校风范?其实这一切都是次要的,最有价值的是经亨颐老校长的与时俱进。或许老校长认为在春晖这一片山色空明湖光潋滟的土地上,学生必须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现实所淘汰,才不至于沦落成为诗人隐士文人墨客。但他或许不曾料到与时俱进本身的内涵却大大地拓展了春晖,因为我们都知道,与时俱进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更重要。今年是春晖的百年校庆。因为北上清华,不能瞻仰当时盛况了,想必散布在全世界的校友会以真切的行动来诠释与时俱进的。春晖生活值得留恋的不少风荷院的荷花飘逸着淡淡的清香。择其一二的话,当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春晖河与图书馆为最。高一的时候,那石碑未就,我也没有宿在春晖河边,而图书馆亦还是旧馆。但从初中升入高中,春晖图书旧馆还是能满足我的求知需要的。学校扩建,图书馆与阅览室的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上每一天中午和傍晚,我都会徜徉在那里,作业阅读。这对我的大学生活是极有帮助的。在图书馆里,我学习了微积分,在图书馆里,我读了曹禺的《雷雨》等中外名著,在图书馆里,我也浏览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波澜壮阔的生命……我的生命便如此日渐丰富充实。高考那一年我还从图书馆借阅了不少有关复习方法心态调整或是励志清华北大的书。它们使我不断调整学习方法,逐步在学习方面日臻完善。

高二下半学期,我搬离了风景秀美的风荷院,来到了春晖河畔。这就结下了一段莫名的缘。每一天晚饭后,我就独自漫步在她的身旁,看天上云卷云舒,观水中鱼戏鱼游。这一种清闲即使在高考前我还是在咀嚼在享受。法国后现代派著名画家塞尚曾这样看待孤独,他认为只有在孤独中谁也不能统治他了。我也有同感。就这样,一天的疲劳就烟消云散了。晚自习又能精神充沛了。我曾把春晖河比作一位优雅的女子,有着曼妙的腰肢,我同她在象山白马湖的明丽的山水间游玩。

记得住风荷院的时候,去教学区一定要途经那巨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似乎每天在提醒我要好好读书做人。后来搬到河西住,就不能天天与之见面。唯有上体育课或特意去办点事,才会路过。但那句古训早已经深深铭刻在我的心头。

春晖的风是常有的,而且还不小,那是来自白马湖的风,清新而甘冽。春晖的雾特浓,就像牛奶化在水里似的,但又被周围的山色晕成了绿色。春晖的雨很多,有时河水多涨到岸上来了,大有漆园《秋水》之概。春晖雷电也不少,有一回我恰在路上头顶是一棵大树,电闪雷鸣照亮周围的一切。以后大概不可能再有此等惊险的经历了。

春晖的日子真的挺令人怀念的,虽然在校的时候也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心,怀想起来却只有美好了。春晖与我的青春相伴,所以每次回忆,春晖都非常青春朝气。

『贰』 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作文

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如果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理由不优秀。

我们的女儿叶何铭,现在滨江小学上五年级了。在学校和老师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优秀,还当了班长。我们在关心女儿在校学习的同时,注重女儿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使家庭成为女儿学习的第二课堂。以下,是我们在女儿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精神。我们夫妇原来的学历都很低,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都坚持在职学习,先生参加了成教大专、本科学习,我也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以说,女儿是在我们夫妇边自学边育儿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身教”,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身教”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言传”。例如,我们给她讲她自己名字的含义,“何名”就是什么名,告诉她一个人有什么名全靠他自己,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为自己挣一个名。我们经常给女儿介绍名人名校的事迹,到春晖中学、浙江大学参观游览,让她感受学习环境。先生还以赠言的形式,对女儿进行教育。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闻过则喜”,等等。女儿对赠言也能熟记于心。现在,女儿的学习精神很强,去年,先生去香港游玩的时候,他叫女儿请假一起去,女儿听说要请假,就一口拒绝了。
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一是习惯学习。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如果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理由不优秀。先生给孩子讲古人读书的“三上”之功(马上、床上、厕上),呵呵,现在家里到处是翻开的在读的书。二是快乐学习。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交给她不喜欢甚至厌倦的学习任务。我们帮助她将作文在网上“ ”发表,来培养其作文的兴趣。我们也采用适当奖励形式,来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去年除夕夜,女儿花了两个小时时间,把三册英语课文全部背诵了一遍,我们给“压岁钱”的时候,她特别高兴而且自豪。三是效率学习。学习必须有高的效率,必须得法。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只能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影响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在家里,我们给孩子提出学习要求时,总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们要求他每天听读一小时英语,对提高英语成绩很有好处。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本钱。我们十分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关心孩子的饮食营养,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二是鼓励多做游戏,督促进行体育锻炼。三是加强谈话沟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叁』 书声琅琅的春晖中学作文400个字

早晨的校园
校园的早晨是美丽的。当月亮婆婆躲藏起来时,新的一天开始了。在校回园里,小草抬起答它那可爱的小脸;树木张开了它那健壮的身躯;柳树用风梳子梳着头发;花儿尽情地把自己的美丽和香味带给每一个人:再加上小朋友们的活泼、生机。给早晨的校园添上璀璨的一笔。
清晨,校园沉浸在一层白雾里,乳白色的浓雾把校园团团包围,整个校园十分寂静。只有两座教学大楼和天井里的花草树木在浮动的浓雾中时隐时现,真如仙境一般。
太阳出来了,同学们也陆续地来到学校,校园里便立刻充满了生机。看,蝴蝶在欢乐地飞翔,听,鸟儿在尽情歌唱,还有小朋友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愉快的笑声,顿时,整个校园都被快乐围绕。同学们在早晨温和的阳光下做早操,呼吸着早晨特有的新鲜空气,个个精神饱满,动作敏捷整齐,是早晨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美丽的,也是短暂的,我一定要珍惜早晨,把握早晨。
切不可直接抄!!!!!!!!!

『肆』 去上虞春晖中学春游作文550字

校园的早晨是美丽的。当月亮婆婆躲藏起来时,新的一天开始了。在校园里,小草抬起它那可爱的小脸;树木张开了它那健壮的身躯;柳树用风梳子梳着头发;花儿尽情地把自己的美丽和香味带给每一个人:再加上小朋友们的活泼、生机。给早晨的校园添上璀璨的一笔。
清晨,校园沉浸在一层白雾里,乳白色的浓雾把校园团团包围,整个校园十分寂静。只有两座教学大楼和天井里的花草树木在浮动的浓雾中时隐时现,真如仙境一般。
太阳出来了,同学们也陆续地来到学校,校园里便立刻充满了生机。看,蝴蝶在欢乐地飞翔,听,鸟儿在尽情歌唱,还有小朋友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愉快的笑声,顿时,整个校园都被快乐围绕。同学们在早晨温和的阳光下做早操,呼吸着早晨特有的新鲜空气,个个精神饱满,动作敏捷整齐,是早晨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美丽的,也是短暂的,我一定要珍惜早晨,把握早晨。

『伍』 春晖印象 作文

4月21日,苏州小荷作文学校一行12人来到浙江上虞,拜访心仪已久的春晖中学。春晖中学是中国的一所名校,在民国时期就有“北有南开,南有春晖”之说。在建校初期更是名师荟萃,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李叔同(弘一法师)等大师的执教为春晖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21日,春雨绵绵。来到上虞已是黄昏,入住在曹蛾江酒店。夜九点,冯斌突然心血来潮,要想深夜去拜访春晖。一群人竟个个赞成,挥手招的,不到半个小时,便来到了春晖中学校门口。
这天是星期五,学生们刚上完晚自习,因春晖无深夜招待客人的先例,所以我们无缘进去一睹校园夜色。幸好,那些大师的故居都在学校外围,我们便向它们走去。夜很黑,天上没有月亮,偶尔闪烁着的三四颗星星,如天灯般照耀着我们这群虔诚的访客。四周树木葱郁,青山沉静。散落在象山脚下的名人故居都闭上眼安详地进入了梦想。我们用手电筒一一拜读了旧居的匾额和挂在墙上的简介。篱笆环绕的是“春社”,那座高大漂亮的是“山边一楼”校长办公楼、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当我们走到朱自清故居时,竟然发现里面三间小屋亮着灯光,从门缝中望进去,里面空无一人,墙上巨幅朱老先生的遗照严肃地盯着我们。是朱自清老先生原谅了我们深夜拜访的鲁莽,故意亮起灯来,请我们入室吗?我们用手轻轻推了推门,门却紧紧的锁着……就这样,我们静静地在大师门前聆听着,交谈着。11时左右,我们返回了上虞县城。
4月22日,早上起来,窗外正下着细雨。我们按约定,驱车到春晖进行正式访问。车到进入象山,雨也停了。雨后山色水光格外清新宜人。(这个是个范文,作文还要自己写,但有些词汇可借鉴,把多篇别人的作文的精华融入到自己作文中,那就是自己最精华的东西,写出来一定好,正所谓天下文人还一小抄呢)

『陆』 作文训练之短句、词语

自己写写看

『柒』 以声音为话题的话题作文,600字左右,谁找篇给我啊!

高行健得诺贝尔文学奖,引起激辩连场,也有人质疑:如不是因为政治推动,文学的力量会有那么大吗?本文旨在说明,文学的声音原是很微弱的。正因如此,聆听这种声音,自然也要多花一点心力。
文学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历来便有各种说法。高行健得奖产生了强烈的爱与恨,一部分原因也就是把文学的功能看得太大的缘故。
实际上,文化艺术要是有任何社会作用的话,也是细水长流的,就是俗语所说的潜移默化。最近中国有一部由小说改编的影片叫《生死抉择》,是讲反贪的,官方明令各级干部都要看。意图自然是良好的,但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已经在贪赃枉法,或蠢蠢欲动的官员们,到底有几个会因看一部电影而改变主意?
据说清朝时候有一种治贪的方法,就是把涉案严重的贪官处死,将皮剥下来做成标本,悬挂在官府的后堂。用意是:新官上任,看了这个恐怖的标本,就产生警惕,不敢贪污。
或许这只是个传说,然而志在警戒而设的古代酷刑也着实是不少的。但这一来,清朝的贪官污吏都绝迹了吗?要是严刑峻法都不能吓绝,看部电影、读本小说会起作用吗?所以文学的力量是有限的。
古往今来,当然也不乏能打动人心,能移风易俗的文艺作品。据悉有部舞台剧《商鞅变法》,让朱总理看后掉下泪来,加强了改革的决心。不过仔细分析起来,政权的转移、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巨变,其实包含许多客观因素,并不是几根大笔所造成。
文学沦为政治工具
结果是场文化浩劫
文学的作用被夸大,说来有史迹可寻。知识分子的天性便是追求平等、博爱、自由的,他们疾恶如仇,几乎一面倒的要埋葬罪恶的旧政权。近代中国几场重要的革命,便是由知识分子的“不平则鸣”开始的。新政权于是也看到文化艺术的“力量”,导致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样板戏、样板文学的出现,连鲁迅也变成比耶和华更不能触犯的神。文学沦为政治工具,结果是场文化浩劫,这就不再细表了。
文学之被说成伟大无比,另一个原因是搞文学的人自抬身价所造成。在高行健领奖的场合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恩达尔所说,“你拥有那么大的国家,为何要害怕一个住在巴黎郊外的人?”其实也有夸大文学力量的成分。然则,恩达尔调侃的只是那些神经过敏的人,中国人里面其实也有不少为高行健喝彩的,就事论事评论他的也有,亦有人说该请他来访问新加坡,并未把他视为洪水猛兽。
曾经一度被誉为神圣的“纯文学”之说,首先从西方传来。就是把文学定义放得很高,不食人间烟火的才能算为文学;并把文学看成发聋振聩、澄澈心灵、改变思想的良方,几乎无所不能。所以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依萨钒蜕嵛

『捌』 家庭教育情况的作文550字

说起教育,我们平时比较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我们关注孩子每一阶段的不同变化,经常交流谈心,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宽松、幸福、和谐的环境中。当然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就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关爱”而不“宠爱”。
“人之初,性本善”。
家庭教育心得。每个孩子先天是善良的、单纯的,他习惯的养成是后天教育的结果。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所有事情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要什么有什么,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我们家里平时要求孩子对人要有礼貌,不要以大欺小,要尊重长辈。在教育时以引导为主,严格而不专制,关爱而不宠爱。
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小孩子习惯的培养是关系到他今后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小学阶段,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现在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而引起学习较差、常规较差等。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玩东西、要大人陪着做作业、放学回家不马上做作业等等。我女儿上学都是她爷爷接送的,上一年级第一学期时,她一时还适应不了放学回家要做作业这个习惯,所以一回家,就像以前上幼儿园回家一样先看电视。她爷爷也约束不了她,等我们下班回家再叫她做作业,完成都很迟,影响了第二天的精神。于是我们就跟她讲:“你放学回家先做作业,爸爸妈妈下班回来给你检查,然后我们根据情况给你发标志。(因为那时班级是发标志鼓励孩子的。这之后她每天一回家就做作业。这样不但提高了她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利用宽余的时间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三、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电视上的一个公益广告不是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为家长,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学会关心”。关心家人、关心朋友、关爱社会、国家等等,这样无形当中让孩子懂得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宏大度。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经常学习,不要沉迷于打牌、搓麻将等,要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形象。再次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家庭的生活气氛和大人的品行道德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孩子在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
四、关注孩子的成长,正确引导孩子。
在孩子很小时,我家就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我们主要要求孩子从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教育时我们都是在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了吗?今天在学校开心吗?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特别是孩子在学校里遇到挫折或犯了错误时,我们及时与她进行沟通,加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让孩子喜欢上学,在学校开心。
在关注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和权利。现在,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日益增多,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日益强烈,恨不得让孩子成为钢琴家、歌唱家、画家、舞蹈家……今天学钢琴,明天学跳舞,上午学英语,下午学奥数,弄得孩子不但对学习没兴趣,而且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我们的孩子也有上培训班,(范文先生网 )但是都是她喜欢的,所以每次去时,她都是非常开心,跟同学相处非常融洽。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虽然我们有一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心得,但是对孩子的教育还很不够,我们将不断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与老师、家长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玖』 作文:游上虞春晖中学

我爱校来园的早晨,因为她美丽而动自人;我爱校园的早晨,因为她奇妙而温存;我爱校园的早晨,因为她温馨而充满朝气——我爱校园的早晨!
这是一个夏的早晨,天亮的非常早,空气也异常的清新,站在教学楼的天台往下俯瞰,能看见一层层白雾围绕着校园舞蹈,来到清风池边,看见一朵朵睡莲还在沉睡,可鱼儿早就打起了精神,在水里嬉戏,还有一片片碧绿的莲叶在清晨中摇曳,一颗颗露珠在莲叶上跳跃,似一颗颗断了线的晶莹珍珠。
渐渐地,雾慢慢褪去,太阳姐姐害羞的露出半张脸,她似乎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变得不再内敛,变得有些开放了,但那层薄薄的纱她还迟迟没有脱去,亭子上还隐约出现一种淡淡的白色。随着太阳姐姐的开放,鲜红的五星红旗也随着轻轻的晨风摆动,太阳姐姐终于把阳光肆无忌惮地洒向了大地——洒到了池子里,高贵的如黄金镶翡翠;洒到了我们的脸上,美丽的如花朵盛开;洒到了五星红旗上,宏伟的如雄山壮河;洒到了……
校园如同一个护花者,我们就是那一粒粒正在发芽的种子,她用她那双辛劳的双手,把我们哺育成美丽的花儿、永不凋谢的花儿,能给人快乐的花儿。
我爱校园的清晨,因为她美丽、因为她迷人、因为它奇妙。

『拾』 丰子恺的<<竹影>> 的写作背景

丰子恺生平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

丰子恺出生时,他的母亲已生了六个女儿,他是家里第一个儿子。因为父亲也只有一个妹妹,他便是丰家烟火得继的希望,备受珍惜。父亲为他取乳名为"慈玉",他确实是家人眼中的宝玉,祖母溺爱他,父母、姑姑疼爱他,姐姐们怜爱他,连家里染坊中的伙计们也喜欢他。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六岁,在父亲的私塾中读书,学名丰润。

父亲丰璜本是清末举人,废除科举取仕后,就在家开设私塾,教授孩子们读书。丰子恺在父亲那里学《三字经》、学《千家诗》,也学父亲在中秋之夜饮酒吃蟹赏月的名士风度……9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把他送到另一个私塾继续就读,一直到12岁,丰子恺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这六年的熏陶,在他身上留下了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温文敏感,从容和善的气质。也许是家里开染坊的缘故,丰子恺从小就对线条和色彩敏感,那本为他开蒙的《千家诗》里的黑白人物被他用染料涂成彩色,他描摹人物画谱,给同学们画,给乡亲们画,甚至应私塾先生之命为学校画孔子像供人瞻仰,被人们叫做"小画家"。线条和色彩的魅力被他发现,并自此终生吸引着他。

1910年,在县立第三高等小学读书,改名丰仁。

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是应革命风潮建立起的新式学堂,在这里,丰子恺剪掉了辫子,并为了适应民主选举的需要,由先生把名字中难认的“润”字改为易写易认的“仁”字。新学堂开设有音乐课,同学们唱李叔同的《祖国歌》、唱《励学》歌,音符的震撼力使丰子恺大受感染,成为他后来钻研音乐的发端。1914年春,丰子恺以第一名的成绩在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毕业。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改名子恺。

二年级起从李叔同学习图画、音乐,从夏丏尊习国文。1914年,丰子恺没有辜负母亲临行前给他预备的糕和粽子(寓意高中),在杭州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著名的师范学校、当时江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李叔同是丰子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导师,他不仅教音乐、绘画,还教做人。在李叔同那里,丰子恺学会了写生画法,为之深深着迷,便“打定主意,专心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永不变志”;更重要的是,他在李叔同身上学了许多可贵的精神:李叔同是个顶认真的人,丰子恺做任何事也一丝不苟;李叔同注重人格修养,认为要做一个好文艺家,必先做一个好人,丰子恺一生都是个文质彬彬的君子,而且认为“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李叔同皈依佛教,慈悲为怀,丰子恺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画中,不仅对人,就连对小猫小鸟,柳枝梅花都充满了温柔。中年以后,丰子恺也皈依佛教,没有正式出家,但取法名婴行,并从此茹素。虽然丰子恺成名后表示,如果没有遇上李叔同,便不会走上绘画的道路,但李对他的影响却不是被动的,它与丰子恺的气质、禀赋都有很大的关系。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筹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西洋画教师。

师范毕业后,丰子恺与同学刘质平、吴梦非在上海小西门黄家阀路的一座旧房子里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在学校尚未挂牌前,丰子恺与吴梦非、刘质平、刘海粟、姜丹书等组织了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艺术教育社团之——中华美育会,并创《美育》杂志。会员多为全国各地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他们普及图画、音乐知识,培训中小学图画、音乐教员。 在投身艺术教育的同时,丰子恺自觉地探索着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在上海专科师范的筹备阶段,丰子恺应邀在上海东亚体校任教,在校刊上,他发表了《图画教授法》和《素描》,前者是教育心得,后者是日本学者米田桂一郎的《素描》节译,这是目前所知丰子恺最早关于美术教学的著译。在《美育》杂志上,丰发表了《画家之生命》、《艺术教育的原理》等文,视画家的道德修养为生命。

1921年初,赴日本学习艺术,十个月后回国。

如果没有日本之行,丰子恺的画也许完全是另一种样子,或者根本就不会有“子恺漫画”。在日本的一个旧书摊上,丰子恺发现了竹久梦二的《梦二画集*春》,梦二清新脱俗的简笔画一下子吸引了他。丰子恺称他的画为“无声之诗”,又最推崇其画中“诗趣的丰富”,正是这诗画相融的风格引起了他观念和情感上的极大共鸣。丰子恺自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艺术上,最好的诗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最好的画是“平淡天真”的,总之要中正平和;在道德上,应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梦二的画,摒弃漫画的戏谑,专写日常的生活场景而表现出深沉严肃的人生滋味,理趣并重,既合于丰子恺的文人气质,又具醒世劝戒的作用,没有远离他所热爱的生活,正是一拍即合。

1922年,由夏丏尊介绍至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开始用毛笔作简笔画。

丰子恺任教音乐、美术的春晖中学位于清静的白马湖畔,丰在湖边建了一所“小杨柳屋”,把妻儿接来同住,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舒畅的生活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被竹久梦二和陈师曾的画深深触动的丰子恺,不满一味模仿古人,希望以西洋画的技巧表现中国人的形象,把古代的诗趣融入现代的生活。丰子恺最早的一幅画是在他参加完一次校务会议后,有感于同事们神态各异地垂头拱手伏在议席上的有趣样子而作的,从此,这些过去被人忽视的生活趣致常常出现在他笔下。

1924年,发表《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走上画家的道路。

丰子恺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刊登在朱自清、俞平伯编辑的杂志《我们的七月》上,画面是茶楼一角,客人已散,桌上散放着茶具,卷起的帘外悬着一弯新月……这样简单的画,对画家的要求却是很高的,廖廖的笔画要求画家有扎实的写生基础和概括能力;画龙点睛的题词要具备丰厚的文学素养;题材的选择又要细致的人生体验,而这些都是丰子恺具备而且擅长的,于是,一种具有“温柔敦厚”的中国文化气息的漫画产生了。

1925年,《文学周刊》陆续发表其画,郑振铎冠以“子恺漫画”之名。

1924年冬至1925年,丰子恺与匡互生、朱光潜来到上海创办了“上海私立立达中学”。在上海,丰子恺结识了郑振铎,郑对丰的画早就喜爱,便邀请他为《文学周刊》作了一系列插图,冠以“子恺漫画”的名字发表,并为之出了第一本画集《子恺漫画》,由是,“子恺漫画”之名鹊起。 丰子恺并不以为自己是中国漫画的创始者,而漫画也确实在丰之前就在中国出现过,不过那只是昙花一现,直到丰的漫画问世,"漫画"一词才被广泛使用,漫画这种画种也才在中国流传开来。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开明书店是由当时一批知识分子创办的,以青少年读者为主要对象,面向社会,出版了许多中小学教科书和诸如《妇女问题十讲》、《新性道德讨论集》等进步有益的书籍。丰子恺不仅是书店的发起创办者,他当时的大部分著作也是由开明书店出版的。如1927年的《子恺画集》、1928年的《西洋美术史》、1929年的《护生画集》、1930年的《西洋画派十二讲》、1931年的《缘缘堂随笔》、1934年的《绘画与文学》、《艺术趣味》、1935年的《人间相》、《西洋建筑讲话》、1939年的《漫画阿Q正传》、1945年的《子恺漫画全集》。 译著有1928年的《艺术概论》、1931年的《初恋》、1932年的《自杀俱乐部》、《音乐概论》。选编著作有1927年的《中文名歌五十曲》、1931年的《怀娥铃演奏法》、1932年的《英文名歌百曲》、《风琴名曲选》等。这一串不厌其烦的书单,不仅有丰子恺与书店的深厚情谊,也可以看出丰在学问上的涉猎之广,绘画、音乐、建筑、文学皆有心得。值得一提的是,丰子恺的书都是由他自己担任装帧设计的。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即李叔同)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对于丰子恺的皈依佛门,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出世的,也有人认为他实际上是入世的。事实上,丰子恺终其一生都是个居士,没有正式出家,这与他对人世的热爱难以分开,他对于现世的迷人风光、各色人物、国家前途都不能忘情,于是他才绘画、作文、办教育、开书店……而宗教信仰给了他一颗慈悲敏感的心,影响着他的艺术观点,他一直认为艺术应该"以仁为本",要“善巧兼备”,艺术家热爱自然,同情万物,用艺术去涤荡自己和他人的心灵。这思想最直接的产物便是后来的《护生画集》。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五年间各类作品二十余种(部)“缘缘堂”于1938年毁于战火。

知道丰子恺的人没有不知道缘缘堂的,它不仅是一座丰子恺曾经住过的屋子,也是他创作的见证者和阐释者。

1933年,在故乡石门,高大方正、简洁明快的缘缘堂被丰子恺用他那支“大红派克钢笔写出来”了(丰语,意即用稿费建造),这建筑物朝南的铺着大方砖的堂屋里挂着马一浮和李叔同的堂额和对联;书斋里有风琴和数千卷图书;食堂的四壁上是沈寐叟的墨迹;楼上是宽敞的卧室;门外种着桃花,天井里有芭蕉、樱桃和蔷薇,后院是冬青、桂树、葡萄藤和秋千架;最重要的是还有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这里安宁舒适的生活,使丰子恺的创作丰收,五年间,出版《人间相》等画集三部;《缘缘堂再笔》等散文五部;《开明音乐讲义》等音乐著作三部;《绘画与文学》等艺术论著八部。缘缘堂就像这些漫画和随笔的一个立体的注释,文气、明快、既含蓄内敛又时时关怀着世间。丰子恺对缘缘堂怀有深厚的感情,当38年得知它毁于日军炮火时,丰子恺满怀悲痛和愤懑写了《还我缘缘堂》和《告缘缘堂在天之灵》两篇文章,以示悼念。

1937-1945年,避难辞乡,辗转于桐庐、衢州、上饶、南昌、萍乡、湘潭、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庆等地。

以丰子恺的性格,是最厌恶战争的,但弄人的命运却让他在战争中辗转了近十年。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战争的惨状深深地触动了他,使他格外重视起漫画的宣传作用来。他仍然画漫画,不过是宣传抗日的"抗战漫画",表现他沿途的见闻,画中多了人民的苦难和对侵略者的痛恨,格调也沉郁起来。这样的画,他不但自己画,还在各地执教的时候教学生们画,画好再分头下乡张贴宣传抗日。在遵义时,他还把新、旧作品重新整理,编作《子恺漫画全集》,1945年由开明书店出版。1942年起,丰子恺来到较为安定的重庆,建了“沙坪小屋”,重新过起了绘画作文的生活,并且借在长寿、丰都等地举办画展的机会,饱览了四川的山山水水。在重庆,丰子恺仍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己任,出版了《艺术与人生》、《国画常识》、《画中有诗》、《音乐初阶》等作品。 在抗战的年月里,从丰子恺的身上看到的是中国文人处惊不乱的泰然和从容赴难的勇气,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爱国的情怀和面对人生的积极。

1946-1949年,居住杭州。

抗战结束,丰子恺由重庆回到江南,他曾回到故乡,但缘缘堂已经不在了,人、物两非,旧梦难寻,痛饮一场后,便到杭州定居下来。

1949年建国后,定居上海,专心译著。

建国后,丰子恺在上海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上海分会副主席,60年担任中国画院院长,并曾任政协委员和人民代表。为了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服务,推广苏联文化而翻译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这时他的漫画以歌颂为主,而散文也平添了许多喜悦。

1966年后,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但暗中仍写作、绘画、翻译。

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丰子恺也没能逃过文革的厄运。但他身上的宽厚气质和宗教信仰仍然起着作用,在他写给朋友的词中,他仍期望着中国“天意和平,人意和平”、“时节清明、政治清明”,他仍然暗中继续着自己喜爱的工作。

1975年4月回故乡探访,9月逝世。

1975年,了却了回故乡探望宿愿的丰子恺在上海逝世。

1978年,平反。终于还是来了,这是对艺术家最好的纪念。

1985年,重建的“缘缘堂”落成。重建的缘缘堂在丰子恺的故乡树立起来了,同时树立起来的还有人们对他的无限敬意和怀念。

阅读全文

与作文春晖中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