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的区别
1、考试科目及成绩呈现不同
合格考试包括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即语文、数学、外回语(英语、日答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科目;成绩呈现为“合格”或“不合格”。
等级考试则是指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由高中学生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通俗地叫做“6选3”。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经过换算后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
2、考试目的及成绩使用不同
合格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考试难度较小,通俗地说可以称为“强化基础”,合格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
等级考试的目的则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考试难度相对较大,通俗地说可以称为“突出个性”,等级考试成绩经换算后计入高考总成绩。
3、考试时间不同
合格考试每学年组织两次,分别安排在每学年上、下学期末。高中生在校期间有多次考试机会,但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等级考试安排在高三学年的上学期末进行。
B. 现在有数学等级考试吗
小学有小学数学水平等级考试,北京数学会主办,每学期考一次,成绩也按等级划分。
初中有中学数学水平等级考试,北京数学会主办,每学期考一次,成绩也按等级划分。
社会的数学等级考试应该是没有。
C. 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
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完成数学学科毕业水平学习的高中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和具有同等学力的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的达标性考试.
D.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数学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
理论热身第1题(单选题)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下面哪一项的叙述最恰当? ( )。
A.掌握好教学设计需要从系统方法、教学策略和学习目标三方面去把握B.进行教学时,以“教 ”为主的教学设计没有以“学”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达到的教学效果好C.教学设计的产物可以是一个教学方案、一个教学软件或一组教学资源 D.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答案:C
第2题(单选题)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都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以上两种理论叙述最恰当的是( )。
A.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关注使用特殊方法控制个体行为的改变B.学习理论研究什么是学习的基本条件以及学习系统所含因素存在的理由C.教学理论侧重研究教学的一般规律,关注学生个体行为的变 D.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属于教学理论的范畴答案:B
第一部分 教学规划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
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前端分析]
第3题(单选题)进行学习者分析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学生的生活背景 B.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态度 C.学生的学习动机 D.学生的年龄答案:B
第4题(单选题)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该步骤时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A.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效果评价B.学习者分析、教学媒体选择、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 C.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 D.学习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分析 答案:C第5 题(单选题)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基础是( )。
A.整数的加减法 B.整数的乘法 C.整数的除法 D.四则混合运算 答案:A
第6 题(单选题)在现有教学环境中,实施下面哪项教学活动比较恰当?( )
A.老师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文具的价格 B.师生在网上进行交流,开展协作学习C.同学们通过直接浏览文具店网页来获得文具价格信息D.老师直接带领学生去超市,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答案:A
第7题(单选题)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题名称 小数的加法、减法
科目 数学 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计算小数的加、减。
难点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第7.1题(单选题)适于作为本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一项是( )。
A.使学生懂得如何去购买物品 B.使学生熟练整数的计算法则C.使学生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D.使学生能理解小数的意义答案:C
二、数学思考
1.会独立思考、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与他人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交流思维。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情感与态度
1.使学生初步学会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2.使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其应用价值,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资源 上课需要展示幻灯片课件资源。
表格(向学生一人发一张“文具购物单”和“文具换货单”)如下所示:
------------------------------------------------------------------------------
文具购物单
名称 价钱
总价
文具换货单
名称 价钱
差价
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设置情景,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1.教师开了两个文具店,让学生购买需要的文具。(学生总共有6排,每排有四个学生,第一组由奇数排学生组成,只能在一店购买,所购买文具的价格都为整数;第二组由偶数排学生组成,在二店购买,所购买文具的价格为小数,每个同学只能买两样文具,文具店里的文具以幻灯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现。)
第7.2题 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并设置了两个小组购买文具价格上的差异,其目的是( )
A.由整数的加法引出小数的加法B.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C.使学生学会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D.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计算法则答案:A
第7.3题 老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文具,这时幻灯片主要体现了媒体的哪一种特性?( )
A.呈现力 B.传播力 C.可控力 D.重现力答案:A
2.同学填写购物单。
3.第一小组汇报所买文具和价钱(提问2个同学)。
4.第二小组汇报所买文具和文具的单价。(提问1个同学,小红)
5.鼓励全班同学为小红估算所购文具的总价。
在估算中有的同学将文具的价格化成以角为单位或以分为单位计算,有的同学将文具价格中的元与元相加,角与角相加,分与分相加,计算方法多种多样。
第7.4题 老师鼓励全班同学为小红估算所购文具总价的这一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 )
A.演示法 B.头脑风暴法C.示范——模范法D.实验法答案:B
6.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将价格化成角或分?为什么要将元与元、角与角和分与分放在一起计算?目的:促使学生注意只有计算当计数单位统一的时候才能进行相加。
教学活动2
探究新知,学习新课 深入讨论
1.教师引导:第一小组的同学是如何算出价格的呢?能用竖式写出来吗?(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竖式)用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将小数加法也列成竖式,并指出,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也是将相同数位对齐,但是关键要将小数点对齐,并从低位加起。
2.由于两个小组购买文具价格上的差异,为了让第一小组同学也参加到第二小组文具价格计算中来,要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
第7.5题 实施上述2中的教学活动时,下面哪种分组方式最恰当?( ) 。 A.学生自由组合,每组4个人B.前后位四个人一组C.同排的两个人分为一组D.和原来一样,节省课堂时间答案:B
3.小组成员汇报购买文具总价。
4.教师引导:小店规模扩大,任何同学想换货的话就可以去换,但在换货之前,必须填写好文具换货单(老师详细介绍换货单填写方法),同时强调由小组共同解决。(由此引出小数的减法)
5.学生汇报置换的文具和差价。老师有针对的指导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如果被减数的小数位数小于减数,可杂被减数末尾补零再减。
教学活动3
巩固练习 第7.6题 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下面哪种练习方式最合适?( )。
A.让同学多做几道课后练习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小数加,减法
B.让同学相互检查对方的购物单和换货单填写是否正确、并改正,在此基础总结小数加、减法C.口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板书相应内容 D.让学生做测试题,并提交结果答案:B
教学活动
课堂小结 1.总结文具购买情况。
2.练习二十六:第2题
第8题(操作题)改编用于演示的教学课件。要求:打开“ 素材”文件夹中的“乐乐文具店.ppt”文档,按下列要求完成操作。
(1)请将第一张幻灯片中的文字“乐乐分店二”设置为超链接,并指向第3张幻灯片。
(2)请将第二张幻灯片中的文字“乐乐文具店”改为“乐乐分店一”。
(3)请将第二张幻灯片中的挂钩的价格文字“3角 ”,设置为宋体、粗体、红色(RGB“255;51;0)、字号为40。(4)参照样张,请将“素材” 文件夹中的图片“钢笔.jpg”插入到第三张幻灯片中的指定位置。(5)请将修改好的幻灯片保存到“素材”文件夹中,并命名为“乐乐文具店修改版.ppt”。答案:略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
在讲授《小数的加、减法》课程前,需要收集教学需要的各种相关资料。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9题(填空题) 为了制作“乐乐文具店”幻灯片,需要收集很多文具的图片,通过Internet搜索时,输入的关键词有_________和文具。答案:略
第10题(单选题)在实施教学活动中,需要背景音乐,在准备资源时可能选择的素材是( )。
A.高山流水.gif B.汉宫秋月.wav C.二泉映月.png D.百鸟朝凤.jpg答案:B
第11题(匹配题)根据媒体作用于感官的不同,请将下列媒体与其所对应的媒体类型进行匹配。
第12题(多选题)课件依据使用对象、教学环境或表现形式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下列哪几种是按照教学环境来分的?( )。
A.助教型课件B.助学型课件C.单机型课件 D.演示型课件E.网络型课件 答案:C、E第13题(操作题)请你根据要求对教案(小数加减法表格.doc)进行文档编辑。要求: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文件“小数加减法表格.doc”,完成以下操作。(1)参照样张,在表格中的对应位置输入相应的文字,并将书日的文字设置为:五号、宋体、黑色、居中显示。(2)请将文字“文具换货单”设置为红色、加粗。(3)请将文字“文具换货单”所在单元格背景设置为黑色。(4)请将编辑好的表格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中,命名为“小数加减法表格修改版.doc”。 答案:略第14题(操作题)“小学数学教学网”是你经常需要浏览的网站,为了方便今后的使用,请你完成以下操作。
(1)在收藏夹中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小学数学资源”。(2)将“小学数学教学网”添加到收藏夹中的“小学数学资源”文件夹中。答案:略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
在完成教案设计和教学资源准备后,你将进入教学方案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你需要解决一些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硬件设备的简单操作、教学课件的使用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第15题(单选题)教师在上课时双击要打开的电子幻灯片文件,但弹出提示选择“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可能的原因是 ( )。
A.该计算机没有安装相应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B.计算机死机了 C.计算机没有安装操作系统D.计算机中装有多个版本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答案:A
第16题(单选题)教师需要在电子文档中输入字符“8.75¥”下面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 )。 A.利用键盘直接键入字符B.先键入数字“8.75”,然后选择[插入]菜单下的[特殊字符]命令,在弹出的[插入特殊字符]对话框中点击[单位符号]选项卡,选中其中的符号“¥”,最后点击[确定]确认插入 C.先键入数字“8.75”,然后开启软键盘,直接选中“¥”符号完成输入D.先键入数字“8.75”,然后选择[插入]菜单下的[图片命令],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来自文件夹]选项,然后选中“¥”符号完成输入答案:B 第17题(多选题)在Word软件中,要将表一中用红色标示的边框去掉,下面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表一A.打开菜单栏[表格] | [绘制表格]命令,弹出[表格和边框]对话框,将[边框颜色]设置成白色,选择[绘制表格]命令,单击相应的边框
B.打开菜单栏[表格] | [绘制表格]命令,弹出[表格和边框]对话框,将[底纹颜色]设置成白色,选择[绘制表格]命令,单击相应的边框
C.打开菜单栏[表格] | [绘制表格]命令,弹出[表格和边框]对话框,将[线型]设置成无边框,选择[绘制表格]命令,单击相应的边框
D.打开菜单栏[表格] | [表格属性]命令,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选择[表格] | [边框与底纹]命令,弹出[边框与底纹]对话框,选择[无边框]命令,并确认答案:C
第18题(单选题)利用Word软件编写教学资源时,计算机操作系统突然死机,此时要打开“Windows任务管理器”进行查看,应使用的组合键是 ( )。
A. Ctrl+Del B.Ctrl+Alt+Del C. Alt+Del+Esc D.Del+Esc答案:B
第19题(操作题)请你根据要求对教案(小数加减法复习.doc)进行文档编排。要求: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文件“小数加减法复习.doc”文档,请按下列要求完成操作。(1)在文档的首行输入标题文字“小数加减法复习指南 ”,并将字体设置为“楷体_GB2312”,字形为加粗,字号为“小二”,颜色为红色,居中显示。(2)参照样张,在“216.74+5.238 3.4-0.56”后面加上标注“突出位数不同,怎样对位” 。(3)在该文档的页脚中添加页码,页码格式为“第X页 共X页”,并居中显示。(4)将该文档以文件名“小数加减法复习指南.doc”保存到“素材”文件夹中。答案:略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
在完成教案设计、教学资源准备和教学方案实施后,你将进入教学评价阶段。在这部分中,你需要评价已完成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此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评价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你将会在给定的具体情景下对学生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第20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价功能主要体现( )。
A.筛选学生 B.监督学生 C.评定学生等级 D.惩罚学生 答案:B
第21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侧重于过程管理的评价是( )。
A.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
第22题(单选题)在一个Excel工作表中记录着全班同学某次的考试成绩,要查看学生数学成绩的排名情况,应使用以下哪项功能?( )。
A.“数据”菜单下的“排序”功能 B.“数据”菜单下的“筛选”功能 C.“数据”菜单下的“分列”功能 D.“数据”菜单下的“记录单”功能 答案:A第23题(操作题)请你根据要求对表格(小数数学成绩.xls)进行文档编排。要求:在“素材”文件夹中有一个名为“小数数学成绩.xls”的文档,请打开该文档,按下列要求完成操作。
(1)请将陈铭同学的成绩信息插入到表格第4行中,姓名为陈铭、学号为3、性别为男、成绩为81。(2)请利用average函数求出全班同学数学平均分,并填写在D12单元格中。(3)请参照样张,利用rank函数求出全班同学的名次,并将结构添加到指定的单元格中。(4)请将该文档以文件名“小学数学成绩修改版.xls”保存到“素材”文件夹中。(
E. 一遍数学历年真题完,但是8年的真题平均80左右,只有一次110多
世上没有绝望来的处境,自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真正的英雄,并不是宁折不弯的,他们有时候也会有卑下的情操,只不过他们永远都不会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真正的光明,并不是说就没有黑暗,只不过是永远也不会被黑暗所遮掩。因此,在你想要战胜别人之前,你首先要战胜你自己。
F. 求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证专业知识真题的网盘!
可以到中国招教网查询相关的历年真题已经模拟试卷,对你的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准备很有帮助。
G. 一起考教资有历年数学真题卷吗
一起考教师资格证有历年数学真题件的呀,网上搜就搜出来了。
H. 高级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的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考哪些科目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2)教学实施
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3)教学评价
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
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I.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
必修一(前期测试)
一、单选题
1、教学媒体具有表现性、受控性、重视性、接触性等特征,以下关于教学 媒体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教学媒体的受控性指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给学生的范围的大小)。
2、根据 学生以前的试卷,发现学生在听力理解部分的平均得分比较低,这 属于学习者分析中的
(初始能力分析)。
3、在一节数学课上,刘老师没有直接引入教学内容,而是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描述了两个学生路上相遇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对多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此处,刘老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是(启发式教学)。
4、王老师下周一要去别的学校讲课,讲课的环境中有多媒体计算机,因此王老师打算自己制作一个课件,用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请问,这个课件属于以下哪类课件的范畴?(助教型演示课件)
5、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伯利克里这个人物,下列促进小组讨论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多选题
1、在对于学习者 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一般分析哪几方面的特征?(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
2、有关教学评价 的功能 ,王老师有如下认知,正确的是。
(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学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好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相对调慢或调快学习进程;被评价者还可以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3、您计划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20%的平时课堂表现+40%的上机操作情况+40+的笔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期成绩,请问,下面有关您使用的教学评价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三、是非题
1、课件制作中,如果涉及到图像,且大小需要控制在10~200KB之间,一般使用JPG格式。(对)
2、与考试相比,档案袋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感,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价学生,也更简单更省力(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