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慈利县中心离石门县新关镇有多少公里
53分钟 约42.1公里 | 3个红绿灯 | 畅通
途经:304省道、305省道
慈利县
笔架东路
554米
零阳东路
795米
万福路
835米
304省道
23.8公里
305省道
15.5公里
303省道
640米
石门县新关镇
② 关于城关中学的风景作文
今天,我闲着复无聊制,便在桌上玩着那枚小小的硬币,把它往前一推,那硬币便像一个小轮子似的,往前“狂奔”,我玩着,笑着,突然心血来潮:如果把这硬币放在大气球里,再让它转动起来,那不就很像是传说中的快速环游整个世界了吗? 说干就干!我找来一个大气球,把一个硬币放进气球里,在把气球吹得饱饱的,气球好象一个饿极了的胖娃娃,把一整个硬币都吃进肚子里了呢!我暗自窃喜。妈妈问我:“乐乐,你在干什么呢?这么神神秘秘的呀。”我说:“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嘛。” 接着我便把“娃娃”的“小嘴巴”扎紧了。可不能让气给逃跑了,顺势这么摇一摇气球,哇!硬币像一个很听话的乖孩子似的,绕着气球的内壁“环游”了两圈半,发出了很有节奏的、柔和的、细微的声音。听!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给妈妈他们炫...
③ 帮忙查中考分数!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新关中学
这事你可以去问问你的老师什么时候下来分数,查分只能去本校,或者你所报的学校去查
④ 关于新升初中的作文,600字左右
白驹过隙,韶光流逝。如今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懵懂,爱幻想的小女孩了,我已经告别童年了,已经带着对初中的憧憬步入初中了,已经从小学生变为中学生了。
虽然从正式上课到现在已经3天了,但是我依然对这个班级,这个集体感到有点陌生。也许是因为同学,老师,环境都更改了,也许是因为对小学生的生活依然留恋吧,也许是因为不想长大吧。
说实话,我刚进入初中的班级时,真的感觉这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是那么的新鲜,感觉我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甚至认为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但是这里的一切都好像在告诉我:不是的,你没有走错,这是你该来的地方,现在你应该在这儿慢慢的长大,这个地方也应该和你一起关注你变化的过程。后来,我才慢慢明白,步入初中,是美好的,步入初中,是令人期待的,步入初中,更是新奇的。
步入初中,环境是美好的,每天早上当我进入学校时,都能因为学校绿树成荫,生气勃勃,肃穆和初中特有的学习气氛而感染,使我想在这度过我的一天。
步入初中,周围的同学,老师是令我期待的。当我每次走进自己的班级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扫视全班的同学,因为这些面孔会让我感觉非常的熟悉,而且会让我想知道我到底能和她成为知心朋友吗;当每次打上课铃之后,我都会在心中默默的想:教我这门科目的老师将会是谁?他/她将会对我有怎样的印象呢?他/她的教学方法有会是怎样的呢?他/她的教学方法我能适应吗?当这些疑问都一一解开之后,我将会有一种莫名奇妙的喜悦。
步入初中,成绩是新奇的。当每次考试之后,我的成绩将会是新奇的,也许,我会因为不适应某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而成绩优秀或差。而这个成绩也许会成为我学习的动力,也许会成为我学习的阻力。这一切难道不是新奇的吗?
步入初中,不能在像小学里一样,悠闲的学习,没有升学的压力。初一新生更需要适应这个初中大家庭,适应初中的学习气氛,还要处理好游戏与学习的关系。虽然这些对我们初一的新生来说有些困难,但我认为,我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初中生活。
告别小学,步入初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悦与忧愁。我相信,我会融入到新的生活中,以昂扬的心态面对中学的生活,给自己说声“加油”吧!
⑤ 关于我的新中学的作文
学生的整体面貌、环境、风气、还有感受
⑥ 石门县新铺乡中心学校怎么样
简介:新铺乡中心学校原名新铺乡中学,始创于1946年,迄今有60年办学历程。内经过1次迁址、6次更容名并逐步形成了一所定型的农村初级中学。2000年挂牌为市级示范性初级中学。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20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80平方米,
注册资本:1340.76万人民币
⑦ 家乡的伟人 刘谦初 作文
刘谦初,原名刘德元,1897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县。五四运动爆发后,因积极宣传爱国思想被反动当局勒令退学。1922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被选为燕大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燕大的高才生
青少年时代的刘谦初,先后在家乡的私塾、平度知务中学、平度师范学校读书。他喜读历史上治国明君和改革家的论著,喜读岳飞、文天祥等人的爱国诗词,而且喜欢写诗词。如袁世凯称帝时,他曾仿照岳飞的《满江红》,填写一首讨袁词:“心潮起伏,莽原上,玉龙翻飞。举目望,放喉高歌,情怀激越。千年帝制已归去,四亿神州向共和。须警觉,有人开倒车,蹈覆辙。袁世凯,复帝制,新青年,举干戈,跨骏马直捣袁氏巢穴。壮志饥餐国贼肉,笑谈渴饮袁凶血,待到国体重光日,奏凯歌。"在同学中广为传诵。
1918年至1920年,刘谦初在齐鲁大学预科班学习。毕业后,因家境不好,不能继续深造,便到黄县崇实中学任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基督教上海圣教书报公会以《我的二十世纪宗教观》为题举办的征文活动,他的文章被评为第一名,因此被保送到燕京大学学习。在燕大,他接受并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并发起成立了《燕大周刊》,组织撰写了《中国国民性的观察》、《武力不能统一今日的中国》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文章,把周刊办得红红火火,才华横溢的刘谦初被称为燕大才子,在同学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