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连云港有哪些好学校在墟沟
最好小学——墟沟小学 最好初中——东港中学西校区 最好高中——东方中学(下学期易址换名为连云港高级中学。
次好小学——东港小学 次好初中——西苑中学 次好高中——海滨高中
B. 我们班要去连云港连岛玩,坐火车到哪下怎样转车到那晚上住那比较好
坐火车到连云港下或者连云港东站下都行,在连云港下的话就做102或者103到墟沟的版购物中心下(时间长点,40分钟左右权),那边有很多宾馆,贵一点的就住万豪或者蔚蓝海岸(比较干净)什么的,便宜一点的小旅馆也能找到,还有什么西京宾馆啊,都可以;如果做到连云港东站下的话,那边比较偏僻,做出租车可以拼车,3元一人,打车20块钱左右,也是到购物中心下,那边比较热闹,住的地方也比较好找。最好不要住在连岛,那边住宿比较贵,而且连岛玩一天够了,不需要住在那里。购物中心对面有直达连岛的车。
C. 连云港市连云区西苑中学是公办学校吗口碑如何
昂、里面还可。
只要你是在奥赛班~
D. 连云港附近的高中有哪些
连云港市东方中学
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连云港市海滨中学
连云内港市西容苑中学
连云港市海宁中学
连云港市陇东中学
连云港市临洪中学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连云港市花果山中学
江苏省国工业品南云台林场中学
连云港市南在中学
国营云台农场中学
连云港市云台中学
连云港市猴嘴中学(连云港振云职业中学)
连云港市锦屏中学
连云港市朐山中学
连云港市新坝中学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
连云港市幸福路中学
E. 连云港的地理环境
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处于北纬33°59′~35°07′、东经118°24′~119°48′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日照市接壤,西与山东临沂市和江苏徐州市毗邻,
南连江苏淮安市和盐城市。东西最大横距约12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32千米。土地总面积7499.9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759.4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千米。 连云港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境内山海齐观,平原、大海、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湿地、海岛俱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如一只飞向海洋的彩蝶。地貌基本分布为西部岗岭区、中部平原区、东部沿海区和云台山区四大部分。西部丘陵海拔100米~200米。中部平原海拔3米~5米,主要是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5409平方千米。拥有耕地面积3797.9平方千米。东部沿海主要是约700平方千米盐田和480平方千米滩涂。云台山脉属于沂蒙山的余脉,有大小山峰214座,其中云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为江苏省最高峰。 连云港有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等山脉。
连云港有标准海岸线162公里,21个岛屿,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7.57平方公里,基岩海岸为江苏省独有。 新中国成立前,连云港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高增长状况,并形成建国后的第一次生育高峰。连云港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总量由1949年的163.82万人增长到1957年的229.23万人,8年净增65.41万人,年均增加8.18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42.89‰。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政府工作的失误,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连云港人口总量极度萎缩到1961年的220.26万人,比1957年减少近9万人。1958年甚至萎缩到212.61万人,比1957年减少近17万人。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这一时期,连云港死亡率大幅下降到10‰以下,并逐步稳定在7‰左右。人口总量以高达30‰的年均增长率不断扩大,1971年达到296.06万人,形成建国以后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逐步打破过渡性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快速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1980年,连云港出生率降到15‰以下,人口总量为331.48万人,9年净增35.42万人,年均增加3.94万人。
进入八十年代后,虽然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六十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八十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接近20‰,形成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连云港人口总量突破400万人。1991年,人口总量达到412.39万人,11年净增80.91万人,年均增加7.36万人。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完善和群众生育观念的深刻转变,八十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生育水平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05年,连云港人口总量472.18万人,14年净增59.79万人,年均增加4.27万人,年均增长率仅9.72‰。
据《连云港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连云港常住人口为439391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5370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59787人,减少5.58%。年平均减少0.57%。常住人口中,家庭户1287127户,家庭户人口为420746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1人减少0.44人。
2012年末,连云港常住总人口440.69万人,其中市区109.74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1.49‰,自然增长率4.73‰。2012年末户籍总户数139.81万户,其中市区29.57万户;户籍总人口510.99万人,其中市区96.65万人。 2015年,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全市实现GDP2160.64亿元、居民收入19418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9.1%,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位。 ;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8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9.2%,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过城镇居民。去年消费品市场中,批发业实现消费64.66亿元,增长12.2%,零售业实现消费688.64亿元,增长11.3%,住宿业实现消费9.71亿元,增长11.5%,餐饮业实现消费67.7亿元,增长24.4%。
2013年,连云港GDP总量达到1785.42亿元,增长11.8%,居全省第六位,总量较上年增加182.00亿元。
2013年,连云港第一产业增加值259.1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807.42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718.83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协调性增强,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5:45.9:39.6调整为14.5:45.2:40.3,和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持平,第二产业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7个百分点。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共同体在2010年5月7日正式启动了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5.89亿元,同比增长10.2%,总量较上年增加180.47亿元。人均GDP突破44000元,达到44277元,较上年增加3861元,同比增长9.6%, 其中市区人均GDP达到52238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9.8亿元,增长1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8亿元,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3.6%、13%、20.8%;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3%、12.3%。十大民生工程和百件惠民实事顺利实施,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事项得到解决,在加快改革发展过程中群众得到实惠。 连云港高校名单层次 学校名称本科院校淮海工学院(原淮海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 (筹)) 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
(海州师范学院 (筹)) 独立学院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专科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连云港校区高职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经贸技师学院、江苏省经贸高级技工学校) 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县(市、区)学校名称海州区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连云区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赣榆区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赣榆县第一中学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城头高级中学赣榆智贤中学 东海县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江苏省白塔高级中学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灌云县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灌云县第一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 灌南县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注: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因初高中未分离,一直未参与普通高中四星级评估。直至2014年学校高中部晋升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该校根据《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与四星级高中同时参与第一录取批次,并在四星级高中录取结束后录取。 连云港市区部分优秀中小学层次 学校名称 初中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连云港市海宁中学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连云港东港中学连云港市西苑中学小学 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 连云港市海宁小学连云港市建宁小学连云港市新海小学连云港市海州实验小学 连云港市幸福路小学连云港师专一附小连云港师专二附小连云港师专三附小(连云港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连云港位于南北过渡和陆海过渡的交汇点,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为陇海、兰新铁路)东端桥头堡,具有海运、陆运相结合的优势。是国家规划的42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
连云港已形成海、河、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具备较强的物流承载和运输能力。 连云港有连云港东站、连云港站2个客运站。境内铁路全长99248米,可直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开通至郑州、西安、成都、兰州、阿拉山口和绵阳等地的集装箱运输“五定”班列,承担新亚欧大陆桥90%以上的过境集装箱运输。
连云港依托陇海铁路线,连云港铁路客运和货运列车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武汉、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并通过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等连接中国各地。
已经开工建设的铁路有青连铁路(青岛-日照-连云港)、连盐铁路(沿海铁路江苏段,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连淮扬镇铁路(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等,进行前期工作的铁路有徐连客运专线 (陇海客运专线徐连段,徐州-连云港) ,合连高速铁路(合肥-宿迁-新沂-连云港),规划的铁路有临连铁路(临沂-连云港) 。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占地5平方公里,位于连云港西25公里,东海县境内。1984年经中央军委、国务院批准,使用白塔埠机场开展航空运输业务。1985年3月26日开通第一条民用航线。
民航机场达到国际4D级标准,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多条航线。2010年12月,开通至韩国首尔航线。
连云港新机场(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 力争在2015年开工建设,是江苏“两枢纽一大六中”规划的第三大国际机场,仅次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定位为区域性国际大型机场 。 公路对外交通已全部实现高速化,密度在全国、全省名列前茅,204国道穿境而过,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36千米,密度达451千米/百平方千米。
国家重点建设的沈海(同三高速沈阳至海口段)﹑连霍﹑长深、三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也是中国南北、东西最长的两条高速公路——同三高速(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和连霍高速(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的惟一交点。 连云港港位于黄海之滨,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是中国沿海十大海港、全球百强集装箱运输港口之一,开通了50条远近洋航线,可到达世界主要港口。
港口北倚长6㎞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是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连云港港低碳港口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首个低碳港口建设试点港。
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500万吨,集装箱运量200万TEU。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冲刺亿吨,集装箱运量300万TEU大关。
2011年3月17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连云港徐圩港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沿海深水大港建设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连云港港客货班轮航线拥有连云港—仁川、连云港—平泽两条客货班轮航线。 连云港境内定级航道83条,总里程1138公里。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盐河为主通道,北接沭北运河,西接蔷薇河、淮沭新河、柴米河,东接善后河、东门河、灌河,南接京杭大运河等通江入海航道,构成了干支相通的水运网。
2010年建成通航的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构成连云港除铁路、公路外的第三大疏港通道, 并通过连申线(通榆河)向南沟通连云港港与大丰港、洋口港、如皋港等沿海、沿江港口,经南通直达长江。
2012年宿连航道开工建设,宿迁到连云港港水运距离缩短100公里,连云港港至京杭大运河再增一条水上大通道,为连云港港打通了一条便捷的内外贸水上出海通道,连云港港的腹地范围将扩大到9个中心城市,面积达7.9万平方公里,使连云港港真正成为海河联运的重要节点。 2012年10月1日上午,连云港快速公交BRT一号线全线通车。连云港快速公交系统(BRT)是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重大交通工程。是继常州、盐城之后的江苏省第三条真正意义的快速公交线,是中国第16个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是江苏省建设周期最短的一条快速公交线。由西向东贯穿连云港整个城区。
连云港快速公交系统(BRT)由快速公交主线B1、B3、环线H1和H2及配套支线(B11、B12、B13、B15)组成。整个系统长136.9公里,其中,BRT1号线为34公里,环1线为18公里,配套支线为84.9公里,它贯通了连云港城区的东西南北,并将之贯穿起来,连成一体。
连云港在轨道交通建成前规划快速公交线路共11条,包括3条客流培育线和两条服务延伸线。 连云港快速公交线路首站末站线路走向主线B1 海州客运站 在海一方公园 海州客运站经幸福路、海连路、港城大道、中山路、海棠路至在海一方公园 H1 火车站 火车站 火车站经人民东路、郁洲路、海连路、盐河路至火车站 H2 西城公交总站 西城公交总站 西城公交总站经海连路、瀛洲路、朝阳路、幸福路、海连路至西城公交总站 B11 火车站 花果山景区 火车站经人民路、解放东路、310国道、港城大道、霞辉路、花果山大道、圣湖路至花果山景区 B12 海州客运站 连云港东站 海州客运站经幸福路、秦东门大街、盐河南路、海宁大道、瀛洲路、朝阳路、学院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前进路、朝阳大道、港城大道、黄河路、昆仑山路、港城大道、五羊路、汇泉路至连云港东站 B13 港口汽车站 连云港东站 港口汽车站经中山路、港城大道、新光路、云和路、五羊路、汇泉路至连云港东站 B15 连云区区政府 华盖山居 连云区政府、西墅路、鸿海路、北固山大道、大港路、平山路、云和路、五羊路、昆仑山路、华盖山居 2014年,连云港轨道交通规划5条轻轨线路,总长度约172.6公里。
1号线:长约32公里,联系新海老城、龙河广场商业中心、市政府、开发区中心、连云新城;
2号线:长约45公里,联系青口盐场、连云新城、开发区、连云经济开发区、徐圩新区;
3号线:长约46公里,联系新海老城、火车站枢纽、猴嘴高铁站枢纽、火车东站枢纽;
4号线:长约27.5公里,联系连云新城商务核心区、连云新城中心区、青口盐场、赣榆区政府、赣榆商业中心;
5号线:长约22公里,旨在加强滨河新城、南部新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沟通火车站枢纽、龙河商业中心、苏欣快客换乘枢纽、南站城乡换乘枢纽、新客运南站。 连云港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由连云港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创建,自行车系统站点共有122个,每个站点桩有6~25个,每个站点拥有自行车2~23个,分布在19条城市主干道,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2014年7月份完成一期工程,服务网点143个,公共自行车1800辆。
F. 连云港33路公交路线
33路(现在叫游来3路)从久和国际新自城旁边的连云港东站(火车站)起点
经过久和一期,平山花园,嘉年华,西苑中学,西小区大岭头,老区政府,八一市场,红绿灯,东胜假日百货(金海帝超市),149医院,国展中心,神州宾馆,西大堤西,西连岛,大路口(连岛海滨浴场)(连云港之夏举办地)终点
全程2元,现在改为无人售票,请您准备好零钱。
33路(现在叫游3路)就经过我家门口,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选为最佳答案。谢谢。
G. 连云港市西苑中学怎么样
简介:连云港市西苑中学创建于1998年,是一所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内雄厚、教容育科研先进、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中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主倡“团结、拼搏、求索、奉献”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质教育,让不同层次和不同特长的学生发挥潜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西苑中学坐落于连云区墟沟西园小区。她是云台山麓下的一朵绚丽的奇葩,黄海之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占地80余亩的校园里,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的三幢教学楼和一幢行政、图书、实验、艺术综合楼“品”字形排列,如同一本展开的书页,又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这预示着西苑中学这座知识宝库的未来充满希望!
注册资本:76万人民币
H. 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一共有哪几个社区
墟沟街道辖2个行政村、11个社区居委会:
院前村委会
院前村地处连云港市东城区海滨城西侧,靠近港城。是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铁路首建村、省文明村、市首批小康村、文明村、思想政治工作示范村。全村面积5.5平方公里,辖区共有7个村民小组、村民708户、2038人。院前村设党总支,下属9个支部,有党员100人。
西墅村委会
西墅村位于海州湾畔,东连港口,西接碱厂,紧靠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海产业区。是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村、江苏省模范村民委员会、市首批小康村、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科普示范村、有线电视第一村。全村面积1.5平方千米。辖区内共有6个村民小组、村民818户、2810人。西墅村设党总支,下属4个支部,有党员112人。
滨海社区
滨海社区东起养殖公司,西至海棠路,南至中山中路,北至陇海铁路,面积2.5平方公里。辖区共有21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256户、6272人(其中暂住人口1136人)。辖区内有墟沟火车站、中国外运陆桥公司、连云港外贸冷库、连云港第一储运公司、核电接待中心、墟沟干休所、墟沟小学、林业局等单位。滨海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152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东园社区
东园社区东起海棠中路,西至院前路,南至中山西路,北至大港路,面积约1平方公里。辖区共有22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518户、8182人(其中暂住人口402人)。辖区内有连云港海关、连云港外运、电信分局、国土分局、国税分局、工商分局、新海中学东方分校、明国大酒店、家得福商贸公司等单位。海滨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148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院前社区
院前社区东起院前路,西至西园路,南至中山路,北至陇海铁路,面积约2.9平方公里。辖区共有21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914户,9143人(其中暂住人口237人)。辖区内有海事局、亚欧大陆桥、东方医院、检察院、建设局、文教局、审计局、环保局、城管局、交警二中队等单位。院前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176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西园社区
西园社区东起西园路,西至平碱路,南至中山西路,北至中华西路,面积约1平方千米。辖区共有15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832户、8347人(其中暂住人口328人)。辖区内有连云区海滨中学、连云区西苑中学、港口集团物管公司等单位。西园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59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南巷社区
南巷社区东起海棠南路,西至世纪花园,南至云台山,北至中山路,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区共有14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462户、11813人(其中暂住人口3911人)。辖区内有江苏省水文地质勘察院、连云港供电局连云供电分局、连云港外代、连云区人武部、连云区劳动就业管理处等单位。南巷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128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桃园社区
桃园社区东起石门涧,西至海棠南路,南至中山中路,北至张大岑,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区共有18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075户、6157人(其中暂住人口324人)。辖区内有航标处、石油宾馆、区劳动保险处、交通银行、东港中学、东港小学、华意门窗厂、云海实业有限公司、区民政局、区老干部局等单位。桃园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95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大巷社区
大巷社区东起萝卜涧,西至石门沟、南至云台山,北至中山中路,面积约2.1平方公里。辖区共有21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972户、9113人(其中暂住人口419人)。辖区内有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云港市连云运输管理所、连云港中理外轮理货有限公司、连云港中农农资有限公司、路南储运货场、路南运输公司等单位。大巷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147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海棠社区
海棠社区位于海棠北路两侧,东起海滨大道,西至水产学校,南至陇海铁路,北至国展中心,面积约3.2平方公里。辖区共有18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200户、6797人(其中暂住人口837人)。辖区内有海滨疗养院、中化工程公司、国展中心、大陆桥投资公司、核电金晨有限公司、海滨公园、区卫生局、物价分局、区粮食局等单位。海棠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103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棠梨社区
棠梨社区位于墟沟最北端,东起海棠路,西至北崮山,南至湖阳路,北至海边,面积约1.2平方公里。辖区共有10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1488户、4696人(其中暂住人口247人)。辖区内有铁道部第一疗养院、铁道部第二疗养院、铁道部第三疗养院、神州宾馆、北崮山庄、近海山庄、气象台等单位。棠梨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98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营山社区
营山社区位于墟沟最西部,东起新港实验学校,西至海水化工一厂,南至大港路,北至北崮山,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区共有8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1010户、3195人(其中暂住人口165人)。辖区内有海水化工一厂、新港实验学校等单位。营山社区设党支部,有党员69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
大港社区
大港社区管辖碱厂生活区,东起刘沟路,西至西墅路,南至大港西路,北至北崮山,面积0.8平方公里。辖区共有9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1892户、5562人(其中暂住人口35人)。辖区内有连云港碱厂。大港社区设党总支,有党员129人。有社区工作人员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