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音乐学科笔试知识难吗
不太难,基本都是大学学过的一些知识,但是竞争压力比较大。
Ⅱ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学科估题
这里有http://www.zgjsks.com/uploadfile/2015/1029/yinyue.pdf
Ⅲ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这一科目的大纲哪里有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您好!中公安徽教师网为您提供:201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汇总,
高级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大纲部分如下:
一、考试目标
1.音乐学科知识能力。掌握音乐学科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熟悉音乐学科发展历史、相关文化知识及舞蹈、戏剧等姊妹艺术,了解我国和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和世界先进音乐教育体系,具备相关的音乐美学知识,关注音乐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2. 音乐教学设计能力。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音乐教育学科基础理论与教学方法,了解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文化水平及成长需要,能够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和高中音乐课程模块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3. 音乐教学实施能力。热爱音乐教学工作,熟悉高中音乐模块教学基本结构,具备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能根据模块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实施模块教学。
4. 音乐教学评价能力。具有一定的音乐教学研究能力和正确的音乐教学评价观,熟知多元的音乐教学评价方法,能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与学习方法进行发展性评价,善于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技能
1.掌握和运用与高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作法等音乐学科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
2.具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能力(合唱或乐队)与创编能力(歌曲创作或改编、配器)。
3.掌握中外音乐史发展脉络,熟知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具备与高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中外多元音乐文化及舞蹈、戏剧等姊妹艺术知识。
4.了解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学科最新信息与动态。
详细内容,欢迎访问中公安徽教师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Ⅳ 2018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学科在线估分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在线估分在线估分 相关问题也可以咨询老师
Ⅳ 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学科笔试知识大概都考什么内容呢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福建省主要考察的是:
(一)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1.基本乐理
(1)熟练掌握五线谱和简谱的记谱法。
(2)掌握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及常用记号。
(3)掌握音程、和弦的概念,构成和识别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4)掌握、辨别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5)掌握近关系转调和移调的应用。
2.基础和声
(1)掌握Ⅰ、Ⅳ、Ⅴ级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连接。
(2)掌握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应用。
(3)掌握终止的类别和应用。
(4)能运用适当的和弦、音型为中学音乐教材的歌曲配伴奏。
3.艺术概论
(1)了解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2)懂得艺术的社会功能。
(3)掌握艺术欣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
(4)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4.歌曲写作常识
(1)懂得歌曲的常见体裁和基本特点。
(2)懂得声乐作品中词曲的结合关系。
(3)懂得音乐主题的概念及构成因素。
(4)懂得歌曲旋律的基本形态及发展手法、节奏表现特点和基本调式规律。
(5)懂得歌曲常见的曲式结构及前奏、间奏、尾奏的写作手法。
(6)能运用歌曲写作常识编创单段体歌曲。
5.曲式与作品分析
(1)懂得音乐作品中内容与形式、内容与曲式的关系。
(2)能分析音乐作品的动机、乐节、乐句、乐段、主题、调式、调性等。
(3)掌握一段曲式、二段曲式、三段曲式的构成和类型。
(4)掌握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和回旋奏鸣曲式的结构和类型。
6.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1)掌握民间音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懂得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及音乐特征;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音乐的特点。
(3)懂得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唱腔的主要特点;了解南、北方主要曲种的概况。
(4)了解戏曲的代表剧种概况;掌握戏曲音乐的构成及主要特征。
(5)掌握民族乐器的分类、特征及代表作品;懂得民族器乐常见的合奏形式及代表作品。
7.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1)懂得古代文献中音乐起源的观念。
(2)了解周代乐舞、《诗经》、《楚辞》以及周代乐器与器乐的发展;了解儒、墨、道家音乐观。
(3)懂得汉乐府及代表人物;了解汉代鼓吹乐、相和歌。
(4)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琴音乐的发展。
(5)了解唐代法曲、大曲及代表作品;懂得隋唐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及其音乐成就。
(6)了解宋词的体裁形式及代表人物;熟悉元杂剧的发展及代表人物、了解宋元时期影响较大的器乐及其代表作品。
(7)了解明清时期戏曲的发展;懂得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主要种类、影响较大的器乐及代表作品、民间器乐合奏的主要形式。
(8)懂得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及主要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民国时期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的发展概况;了解民国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9)了解中国歌剧的产生与发展及代表作。
8.外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1)了解古希腊音乐的特点和主要乐器。
(2)懂得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及中世纪的代表性乐器。
(3)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乐派及德国宗教音乐改革。
(4)掌握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熟悉该时期主要作曲家及其作品;了解歌剧的诞生与发展;了解清唱剧与康塔塔的起源和发展。
(5)掌握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熟悉该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6)掌握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熟悉该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7)了解民族乐派的形成和发展,熟悉该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8)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音乐家及代表性作品。
(9)了解20世纪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序列主义、电子音乐的风格特征、代表作曲家及代表性作品。
9.音乐实践基本理论常识
(1)掌握声乐相关知识及合唱、重唱、独唱等多种内容和形式。
(2)掌握器乐相关知识以及合奏、重奏、独奏等多种内容和形式。
(3)掌握舞蹈艺术的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知识;掌握中外代表性舞种及其艺术特征。
(4)掌握戏剧艺术的相关知识及不同戏剧品种的主要特点。
(二)中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理解和掌握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的主要内容。
(1)理解和掌握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2)理解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2.理解和掌握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内容。
(1)理解和掌握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理解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
3.了解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
4.掌握中学音乐教学原则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5.掌握唱歌、欣赏、音乐知识和创作教学的方法及要点。
6.掌握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内容以及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7.掌握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8.熟悉现行中学音乐教材,能选择适当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9.了解中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2.内容比例:音乐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中学音乐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约占40﹪;音乐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包括中学音乐专业基础主干知识和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音乐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Ⅵ 你好能分享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网课吗
高中音乐知识能力网课是非常有意义的一节课。
Ⅶ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考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考的内容有:
(一) 学科知识与技能
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
音乐鉴赏、音乐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能力(合唱或乐队)与创编能力(歌曲创作或改编)。
熟悉中外音乐史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了解中外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不同特点。
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关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学科最新信息与动态。
(二) 教学设计
1.熟知初中音乐课程,掌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2.根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与学习需要,运用学科知识把握重点难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音乐教学设计。
3.依据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进行课堂音乐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关注学生主体,突出学科特征,体现多维目标。
(三)教学实施
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方法.
利用自身音乐特长,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与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调情感体验,关注合作探究,加强综合实践.
(四) 教学评价
1.坚持发展性、自主性评价原则,以评价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2.能够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将情感态度,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贯穿评价始终。
3. 掌握自评、他评、互评等多元评价方法与手段。
4.对音乐教学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针对问题及时提出改进音乐教学的方案与措施。
Ⅷ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笔试
我觉得还是报个班比较靠谱,学习班会跟你划重点和考点,让你学起来有目的性。
Ⅸ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的和高中的有什么区别
简单入门的浅层次,赏析并建立音乐观的深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