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9年上海中考初中排名有哪些
静安区
静安区(新)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市北初级,民办杨波,市西初级,静教院附中,田家炳中学
同济附七一中学,青云中学,回民中学,育才初级,静安外国语
(根据15、16、17年中考预录取成绩排名)
一线:市北理(在全市都是牛班)
二线:市西理、民办扬波、静教院、风华
风华初级中学:
热烈祝贺我校须百川、陈文怡等同学被上海中学、华二附中等市重点高中录取。36.36%的同学达到零志愿投档分数线。71.16%的同学被市、区重点高中录取。91.85%的同学达到普通高中投档分数线。
黄浦区
黄浦区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民办立达,格致初,向明初级,卢湾初级,大同初级
永昌学校,民办明珠,黄教院附中,大境初级,尚文中学
(根据2018年中考预录取成绩排名)
一线:立达理,立达,民办明珠,永昌学校
二线:格致初级向明初级卢湾初级大同初级
格致初级中学:
四校9人,格致45人,大同6人,向明15人;
静安区
静安区(新)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市北初级,民办杨波,市西初级,静教院附中,田家炳中学
同济附七一中学,青云中学,回民中学,育才初级,静安外国语
(根据15、16、17年中考预录取成绩排名)
一线:市北理(在全市都是牛班)
二线:市西理、民办扬波、静教院、风华
风华初级中学:
热烈祝贺我校须百川、陈文怡等同学被上海中学、华二附中等市重点高中录取。36.36%的同学达到零志愿投档分数线。71.16%的同学被市、区重点高中录取。91.85%的同学达到普通高中投档分数线。
静教院附校:
我校中考成绩整体蒸蒸日上,2018届毕业生市示范性高中以上预录取比例达60%,创历史新高。
黄浦区
黄浦区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民办立达,格致初,向明初级,卢湾初级,大同初级
永昌学校,民办明珠,黄教院附中,大境初级,尚文中学
(根据2018年中考预录取成绩排名)
一线:立达理,立达,民办明珠,永昌学校
二线:格致初级向明初级卢湾初级大同初级
格致初级中学:
四校9人,格致45人,大同6人,向明15人;
杨浦区
杨浦区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兰生复旦,上外双语,复旦二附中,存志中学,同大实验
控江民办,杨浦实验,凯慧中学,上音实验,铁岭中学
(根据近几年中考整体综合成绩和老师、学生、家长反馈排名)
一线:兰生复旦(整体全市第二)
二线:上外双语,复旦二附中,存志
三线:同大实验,杨浦实验,控江民办
杨浦实验学校:
市重点录取率84%,区重点录取率100%。杨实验16个600+,分613.5,学校平均分587.3。
其中:
复附1人,复附青浦1人,华二紫竹1人,交附8人,交附嘉定1人,建平3人,曹二1人,复兴1人,格致奉贤1人,松二1人,控江32人,杨高26人,同济一附17人,上理附9人,市东2人,上财附3人,复旦实验2人,同济1人,中原1人;
鞍山初级中学:
高中达线率81%,市、区重点高中达线率62%,市重点中学达线率26%;
Ⅱ 关于上海转学如何办理问题,孩子是在外地初一的时候转到上海风华初级中学的,学籍已经有了如何解决中考急
(一)本市户籍报考对象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1995年9月1日以后出生,下同)的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县)或户籍所在区(县)报考。 (二)非本市户籍报考对象 (可以走政策的擦边球解决中高考)1.持有效期1年(含1年)以上人才类《上海市居住证》人员,在2013年6月15日居住证仍在有效期内,其子女为本市或外省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县)或居住证所在区(县)报考,居住证所在区(县)以上海市居住证通知书副联地址为准。2.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人员,其子女为本市或外省市应届初三学生及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县)或设站单位所在区(县)报考。 3.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核定的各地来沪投资企业人员和审核登记的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政府驻沪办事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其子女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县)报考。4.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或原属本市常住户籍(含原上山下乡知青、支疆青年及其他支边支内人员),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县)报考。父母双方或一方原属本市常住户籍的考生指原属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子女。此类考生应提供上海市居住证件(《上海市居住证》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5.原持有本市蓝印户口的本市应届初三学生,经各区(县)教育局(中招办)汇总名单后送本区公安分局、县公安局进行比对审核通过后,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县)报考。本条政策至2013年执行截止。6.属在沪台胞及台胞子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身份的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或原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报考。(三)持外国护照学生报考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