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从玩耍中学到了语文作文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很奇怪吧!游戏,就是自由的无任何压力的玩,而语文,是一个多么严肃的话题呀!但是两者一结合,不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可以轻轻松松地学到很多知识。( 书村网 www.mcqyy.com )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是那样的讨厌语文,加上语文的考试成绩,使我愈来愈讨厌语文了。有时我甚至都不想上语文课啦!
有一次,哥哥叫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草地上玩。我们在草地上玩了一会,觉得玩的没意思,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嗨,不如我们玩成语接龙吧!”就在我们找不出什么来玩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好啊好啊!”大家都赞同了,只有我一人不想玩,但为了不扫他们的兴,我还是同意了。我排在了最后,游戏开始了。
哥哥是第一个,哥哥首先说了一个“笑口常开”,紧接着“开门见山”,“山珍海味”……终于轮到我了,我支支吾吾的接不上来“事……事……事半功倍”好险,终于答上来了。接着又轮到我了,“物……物……”“物美价廉,你怎么这么笨呢?”哥哥说了我一句,我顿时涨红了脸,但这条“长龙”还是一直接到了底。
事后,哥哥把我找来,说:“妹妹,我看你的语文水平太低了!”“是吗?我本来就不喜欢语文。”“妹妹,你应该多读一些小说,作文以及一些长篇短篇文学必读。”哥哥的一番话,使我豁然开朗。从此,每次上语文课我都十分的听,听不懂就去别人,只到弄懂为止。就这样我渐渐的喜欢语文了,我的语文成绩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哥哥也让我参加“成语接龙”,“组词造句”等游戏。这样使我轻轻松松地从游戏中学到了很多语文知识。
没想到一次游戏,哥哥的一番话竟使我改变了对语文的看法,使我的语文知识不断得到提高。现在让我参加“成语接龙”,“组词造句”等游戏,我可以不费心思的答上来。我从中也想到:以后的社会,是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包括演讲是不能离开语文知识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语文。
我喜欢语文,它让我感到快乐。希望你喜欢语文!
❷ 从玩中学到了一个道理作文450字
我从生活中学到的
生活在生命的磁场里高速运动着。生活中年轻的我们内学到了很多道理,我们也容在一天天长大,在其中感受着生命的洗礼。
美丽、洁白—腊梅
微风轻轻送来了冬天,许多美丽的花都先后落下了。然而,那一枝洁白的、美丽的花—腊梅,却在寒风中挺立着,接收着风、雨、雪的洗礼,在暴风雨中它从未低头,虽然雨珠仍挂在腊梅的头上,努力想让它屈服,但腊梅仍然傲然挺立在寒风中。腊梅不言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动。
在这里,我学到了不言放弃。
坚持不懈—蜘蛛
有一天,来到公园里乘凉,抬头往上看,一只蜘蛛在树叉间织网:第一次,刚织完,风吹过网破了。第二次,织完后,风又吹来,网又破了,它又继续补网。直到第六次,可风一吹过,网又破了。第八次,在经历了八次失败之后,终于成功了!你是不是感受到了蜘蛛,美好的精神呢?
在这里,我学到了坚持不懈。
无私奉献—蜡烛
❸ 以《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利与弊》为题写一篇600字的议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手机进了千家万户,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当中,也不乏有些中学生,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在每个班级中,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7%的中学生拥有手机,一些生产商把中学生视为他们未来庞大的销售市场。中学生使用手机更应该值得关注。
中学生使用手机无非就是在学校里,比如到学校发现要交的作业忘带来,那就趁下课时打电话回家,要父母送过来。当然,还有些同学把手机带入课堂,将手机调到振动状态,在桌子下面偷偷的玩。有的在宿舍熄灯后用手机发短信。
中学生手机的三大用途:收发短信、玩游戏、上网。有超过7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玩游戏、能上网、还能听音乐、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的电脑式手提电脑比较,手机的好处当然很多。有的学生认为,它能方便联络,方便使用,可以通简讯,非常轻便,无论拥有或使用手机的中学生,利用手机信筒讯可以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用途,就算用手机来打电话的学生也以闲聊为主,用来问功课,与家长联系的很少。
由于手机进入课堂,也不免会带来一些弊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自己没有认真学习,也严重地影响到周围的同学,把手机带入课堂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信息作弊,每攫的期中、期末考试都可以发现几起此类的作弊事件,利用手机作弊,让人防不胜防,严重地破坏了考场的纪律。有的住宿生在宿舍熄灯后,有手机来玩游戏、上网、听音乐、发短信息至深夜,造成睡眠不足,导致第二天精神不济,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不仅自己受带影响,也干扰了别人的休息。
综合学生使用手机现状,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利与弊。
利的方面:
1.手机作为高科技的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与以前的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的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手机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5.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6.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它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弊的方面:
1. 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耽误学业,多数家长反应,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络或发短信的多,手机给学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 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3. 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同学,很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同学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拿名牌手机的同学就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作靠山,不思进取。
4. 额外增加父母的负担,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随接或同接来自于父母,且每月的话费也是父母掏腰包,对于家境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给家庭增添新的负担。
5. 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养成不正的学风。
6. 影响校园治安,手机属于贵重物品,常出现偷窃现象,此外,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 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的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7.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8. 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的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
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是新事物,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规则意识欠缺等学校德育的“老问题”。学校一纸禁令,其实只能在表面上掩盖问题,对中学生有手机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如今,身处信息时代的中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闲书“的书呆子。所以,拥有作为现代社会主要沟通工具之一的手机,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必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配一部手机对许多家长来说不是太大的负担,有了手机后,家长能够更好地监督孩子。当然,也不能忽视手机进入校园带来的新问题,要达到“利大”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
信息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主要的信息联络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手机可以当手表用,职能手机可以当学习机、微机、相机使用,减少了费用开支,可以用手机上网,学习和查询多种知识,手机还可以当字典、词典,学习汉语、英语的好助手,手机小巧便于携带,又集多种功能一身,只要善于使用、合理使用,其利必然大于弊
❹ 写一篇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议论文600字
中学生能带手机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作为现代通讯最方便、最快捷的工具,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随之涌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中学生能不能带手机的问题最为突出。其实,在中学生中,能否拥有和使用手机已经成为时尚的标志。
有人认为应该允许中学生带手机,也有的人认为不应该。当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有些人认为带手机更有助他们的学习,日常生活也更加方便。有手机在身边,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上网阅读名著,查阅学习资料,当心情不好时,可以上网聊天,向最好的朋友倾诉心事,这样就不会被心事压抑了,当学习压力大时,也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玩玩游戏以此来缓解压力。还可以与亲朋好友打电话问一声好。
难道这些就是中学生应该被允许带手机的理由吗?我认为当然不能完全算是了,大部分中学生带手机还是弊大于利。
手机只是一种通讯工具,而不是学习工具,更不是可以依赖的倾诉对象,中学生的前程毁在手机上的例子还少吗?远的不说,就说我曾经的一位同学,小学期间,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上了初中,学习成绩也是非常好的。但自从带了手机到学校后,整天迷上手机,结果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大不如前,尽管他的家长说了又说,但是一点作用都不起。带手机对我们的学习危害已经足够大了。再说,手机有辐射,长时间玩手机对我们的眼睛、身体都有严重影响。可见手机对我们的危害有多大。
当然,手机并不是对每个人都不允许的,对于那些自制力很强的人,带手机并没有多大的坏处,因为他们知道手机的危害,除了有必要的时候与家人联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寝室放的。
关于带手机的利与弊之争仍会继续,总之,认清其中的利与弊,很好的克制自己,不能让自己败在手机下。
❺ 玩中学,学中玩的作文500字
小学生初学作文的时候都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我的办法是先做后写,让学生有了体验和感受,语言就在不知不觉中流出来了。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新大纲中也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份是认识兴趣,有兴趣的学习能消除学生紧张畏难的情绪。根据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的特点,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在玩中学,学中玩,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一次上作文课,我组织学生玩“吃山楂”的游戏,(把山楂片放在额头上,不能用手帮忙,想办法把山楂吃下去)。我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吃,另一组观察他人是怎样把山楂片吃到嘴里去的。两组相互轮流换角色。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游戏结束后,我问学生:“刚才的游戏好玩吗?”在得到学生肯定的答案后,我趁机引导学生:“大家在刚才进行的游戏中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谁?他是怎样吃到山楂片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在肯定同学们观察细致之后,我又继续发问:“大家都笑得很开心,那你们的笑又有什么不同呢?你看见在一旁观察的同学除开笑以外,还做了些什么?”同学们争着发言,每个同学都能把看到的说出来,俨然就是一篇即兴作文。趁着学生的兴头,我指导同学们说:“同学们说的多好啊!把大家刚才所做的、所看的、所想、所说的写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作文了-----《记一个有趣的游戏》,大家能写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能!”从而使写作水到渠成。通过实践,我发现,这一次作文学生们显然不再感到困难,就连平时最怕作文的学生也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趣了。
所以我认为,对于刚学写作的学生,写作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孩子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写作方法,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与收获的快乐,孩子的写作兴趣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想写。
❻ 写一篇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议论文600字
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应当怎样对待手机——这一高科技的产物呢?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各持不同观点。
通过对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持有手机的学生已经占一定比例。据某中学统计显示,该校平时带手机的学生高达50.8%。目前,很多学校对学生能否带手机进入校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的学校居多,其中有的学校已做出在校生不得携带手机的规定。
但是很多学生认为: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成人能使用,我们中学生为什么就不能使用?家长、老师把这一问题看得太严重了,实际上是缺少对我们的信任;把手机带入课堂影响大家学习肯定不对,但是如果上课关机,下课有时使用,不影响别人还是可以的;学生使用手机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有的家长为满足孩子对手机功能的要求,更换手机较勤,这无形中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有的家长为让孩子期末考个好成绩,以买手机作为奖励条件,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再来看看家长们的意见。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学校住宿,一周回来一次,给他配备了手机,平时家长用手机与孩子联系,既能随时了解学习、生活情况,有事又能及时沟通。”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带手机,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情,能够让孩子在第一时间与家长、老师取得联系,同时家长也能掌握孩子上下
学时间。总之,比没有手机之前多了一些交流,少了一些担忧。也有部分家长担心:手机的确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它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如课上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甚至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等。
然而,老师们的观点就截然不同了。一位老师说,上课突然传来手机的响声,会引起哄堂大笑,这样既分散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也影响了老师的讲课情绪。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去制止这一行为,只好口头说说,或让学生调到振动。一位老师说,现在中学生交友范围主要是在班级和学校,没有必要用手机联系同学;有的同学对用手机发短信或玩游戏很感兴趣,甚至还在课堂上给同学发短信,影响课堂学习。其实,许多校园都设有IC卡电话,买个卡,一旦有事完全能与家长联系,可以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手机进入校园”这一问题呢?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把手机带入校园方便了学生们的生活,使得他们便于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但是,它不好的一面在于,学生们过度关注手机,便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所以,学生应该正确的对待手机,他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注意调节好各方面的关系,好好利用。而学校和家长在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也应该制定规章制度加以规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建设更加和谐的校园。
❼ 针对小学生玩手机的作文高中议论文800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初中生,高中生。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在每个班级中,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据某中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学生每天带手机上学 ,有73%的学生拥有手机,某业的手机生产商把中学生视为他们将来庞大的销售市场,中学生使、用手机更应该值得关注。 经过调查,综合起来的意见是: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在于可以方便联系。到了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父母担心之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当你出门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处、在做什么,此时手机又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外出旅行或办事,坐在火车或大巴士上,闲来无聊,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玩玩游戏,的确手机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 ①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②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③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④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⑤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⑥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⑦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中学生手机三大用途:收发简讯,玩游戏、上网,有超过7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电脑或的提电脑比较,手机的好处当然很多。有的学生认为,它能方便联络,方便使用,可以通简迅,非常轻便,无论拥有或使用手机的中学生,利用手机传简讯,可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用途,就算用手机来打电话的学生,也以闲聊为主,用来问功课,与家联系的很少。许多学生把时间荒废在发短信上,你来我往,没完没了,时间便在这指间悄然流逝,
❽ 议论作文中学生玩手机
除了电脑网络,手机是又一个出现在初中生学习生活中并颇具影响力的现代产品。手机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手机,并且将其带入到校园中时,手机的弊端便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首先是对学习的影响。初中生不像成人,将手机视作一个纯粹的通讯工具。据说,区分70后、80后、90后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看其每天收发短消息的数量。如果平均每天不超过5个,那多半是70后,如果超过20个,那基本就是90后了。青少年学生自控力弱,放在口袋里的手机一旦发生震动,总忍不住拿出来看,并且忍不住回复。几个回合下来,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就基本上云山雾罩了。日复一日,对学习的影响将是致命的。一旦操作失误,上课的时候手机发出声响,更是要影响他人,也影响教师上课的节奏和情绪。本人就曾经在上课多次受到学生的手机骚扰,不免对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之深恶痛绝。
其次是对学生的毒害。现在的手机通常都带有游戏功能,学生通常都喜欢玩游戏,而学校老师通常都不允许学生将游戏机带到学校里来,于是,有些学生就玩手机里的游戏。虽然手机游戏通常都是小游戏,但是有得玩总比没得玩好。更为恶劣的是,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开发,手机成了不法商家牟利的工具。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就对“手机涉黄”事件集中作了报道。当通过手机浏览色情图片和文字对学生而言变得轻而易举时,手机便蕴含了极大的危险。电视台曾经报道过一个13岁的少女妈妈就是因为浏览了手机黄色网站而偷尝禁果的案例。然而,有利益在后面驱动,“手机黄祸”短时间内只怕很难绝迹。
再次是造成的攀比。对我而言,使用手机无非就是两个功能:打电话,发短信。所以,我买的手机都是简单实用型的,也并不很贵。学生就不同了,他们不是“使用”手机,而是“玩”手机。这就如同,一般的小康家庭买的是10万左右的家庭轿车,而富二代却要开近百万元的豪华跑车。于是,攀比便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位家长曾经写信给儿子所在学校的校长,要求全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原因是他给儿子配了一部几百元的手机,以供日常联系。没想到儿子竟然回来缠着要买新的更好的手机,理由是他的手机是全班最烂的,根本拿不出手。
手机的保管让学生很费心思。一部分学生的手机动辄数千元,上体育课、或者去其他专业教室上课时,学生自己保管不善,一旦丢失,很容易就产生造成麻烦。丢了价值不菲的手机,学生后悔,家长愤怒,教师受累,给学校教学秩序带来极大影响。学校通常都不允许学生带贵重物品来校,因为一旦丢失,便是烦恼。这种事情通常都很难查实,即便教师神通广大,能够查实,不但费时费力,如何处置又有很多烦恼。
手机有这么多的危害,然而,真要让学校禁止手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因为手机毕竟只是一个工具,使用工具出了问题,应当检讨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不能把罪责算到工具头上。手机是一种现代科技的成果,学生应当有权利享受现代科技成果。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在信息沟通方面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曾听一位教师说,有一个孩子离家出走,幸好随身带走了手机。他的老师发了50几个短消息,最终让他回心转意,安然返回。试想,如果当初剥夺孩子使用手机的权利,教师只怕连教育的机会都没有。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孩子们在外上学,有个手机方便联系,家长的心里也放心。
从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角度来说,不让他们使用手机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小的时候,社会物质条件还很不丰富。直到上高中,我才真正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拥有具有社会公认价值的物品,使自我价值得以确定和满足,让我至今难忘。同样地,当一名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和属于自己的手机号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而自我意识的唤醒与确认,正是一名青少年成长所必经的过程。手机于他们而言,已经超越了通讯工具,更是一种自我独立意识的标志。这便是为什么小学生对于是否需要手机,并无所谓,而进入青春期之后的孩子,坚持要让父母买手机的缘故。
手机在校园的使用有利有弊,初中阶段,关于手机,好的教育是“疏”而不是“堵”。根据我多年与学生斗智斗勇的经验,八年级以上的学生对于手机的需求已经生根,如果学校禁止,学生便会转入地下,表面上看大家都不用,但是暗地里可能每个人书包里都揣着一个。
对于手机在校园的使用干脆与学生讲清利弊、约法三章。如:在教学时间必须关机,否则,学校有权利代为保管。具体措施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商量之后约定。有老师可能说了,如果学生不关机,怎么监管呢?方法一定是有的。我的一位教师朋友就有一个好办法,他要求,所有带手机来校的学生都必须把号码告诉他,否则不得带手机在身边,在最初的日子里,他经常在上课时用手机拨打这些学生的电话,一旦拨通了,就说明他没有关机。自从使用了这种方法,学生只能乖乖地关机。
同时营造良好班级舆论,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误区,召开主题班会,进行集体讨论,通常都会有不错的效果。对于生活在集体中的学生而言,规则的影响还在其次,舆论和氛围的影响才更大。因此,如果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不是用手机来攀比,都很少用手机玩游戏,都不用手机上网,那么,手机便会成为一个温顺而有用的工具。
事物总有两面:优点与缺点,当我们欣赏其优点时,也必须接纳其缺点。当今社会中,手机在校园中的使用,如洪水般涌来,堵截毫无用处,根本堵不住,与其这样,不如接纳它,规范它,放大它的优点,抑制它的缺点。
❾ 玩中学,玩中乐的作文怎么写
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我喜欢的东西有很多,玩积木,玩游戏机都是我最喜欢的,玩有乐趣,也有收获。可也有别人认为,玩是在浪费时间,我认为玩中也能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也能得到启发自己,我最喜欢的就是积木方了。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桶大积木回来,积木刚到我手里,我就开始玩积房子来,我吗妈在旁边看着我积。 我兴致勃勃地积呀,积呀,眼看房子即将盖顶建成了,就在这时咔啦的一声响,整个房屋子全塌了下来了,我又气又恼怒,在旁边看我积房屋的妈妈笑着说:“塌得好啊,有失败,就会有成功,有教训,有总结经验吗?”
盖房子讲究根基,基础不坚实,不塌才怪呢,听了妈妈这一席话,我明白了建房屋的原理,于是我又始积起房子来,这一回我先把房子的基础打实,接着按顺序建起房子来,不一会儿房子盖好了,我高兴地叫起来,妈妈,怎么样,不错吧?妈妈笑着回答我说:“嗯,真不错”。我也很高兴的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看着,看着,忽然我从悟出了一个道理:读书,学习不是和积房子一样吗?如果现在不打好知识的基础,将来在学习上也同样会遇到房子坍塌的,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打好知识的基础,将来就能建好知识的房子。喜欢玩也不是不好的,只要在玩中得到乐趣,玩得有收获,在玩每一件东西都能悟出一个道理,就值得。这一次我玩积房子,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还要学会动脑筋,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❿ 关于中学生上玩游戏网又何妨的议论文作文
不玩电脑游戏的有3人,占全班总人数的7.5%,他们不玩电脑游戏是由于他们没有接触电脑游戏的条件,因此,对于电脑游戏也不是很感兴趣;偶尔玩游戏的有16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0%,他们偶尔玩游戏是为了放松一下自己,因为玩游戏能让他们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经常玩游戏的有15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7.5%,他们是因为能从游戏里找到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刺激,也能够在受到挫折的时候借游戏来发泄,从游戏的虚幻世界中使自己得到解脱;每天都玩游戏的有6人,占全班人数的15%,这一部分同学基本上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这些同学有点像鲁迅先生《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阿Q,希望自己能够从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得到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感,通过在游戏中取得的“胜利”,体会到组队的乐趣,满足自己心理失落,并显示自己在现实中得不到别人认可的能力。你看,我可以超过任何一个比我强势的人,我才是最优秀、最厉害的。
从以上的统计中,我们发现全班大多数人都玩了网络游戏,而且,成绩越差的同学,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长。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上网玩游戏,不仅对于我们的学习、成长毫无帮助,还会浪费我们宝贵的学习时间,由于我们少年儿童的自控能力很差,一旦染上网瘾,就会无法自拔,这将会毁了自己的一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在此,我强烈呼吁大家:快回到现实中来,努力学习,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在学习上也一定行。好好珍惜自己的少年时光,把宝贵的时间多用以自己吸取知识,这可是我们健康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养料,千万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啊!“少年不知老将至”,到那时可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