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到香港的中学报名需要带什么
成绩表,你有的话来可源以带去(近1年的就可以了)不过他不会太重视
很多学校都是要你考试的,所以成绩表不重要,但也要带去,他要求你才给他吧!
身份证副本,正本,报名表(已取的话),父/母的身份证副本,正本
应该差不多的了,最重要的还是看看报名表叫你带什麼
报名表在那所学校里拿
我是在香港读书的,可以告诉我你想读那一间学校吗?我帮你看看!
B. 香港中学问题
香港现时(2006)的中学课程是初中三年,其余有两年称为高中,两年预科,但2007年后会改制,改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现把相关资料列下,以供参考:
2006年高中课程(中四、中五)
九年免费教育之后,学生需要以校内考试成绩作评级,决定能否升读高中(中四、中五)。香港的中四及中五课程,大致上会分开文、理、商科三个主流。教授科目均以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举行的香港中学会考考试内容为本,每个高中学生均需要修读至少六个科目,以符合报考会考资格。(主要是中国语文、英国语文,再加其他四个学科)
在修毕中四及中五课程后,所有学生均需参加“会考”,以决定能否升读预科课程(中六、中七)。考试评分以最佳成绩之六科计算,满分为30分。一般将14分视为升读预科课程的基本条件。据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公布,2004年香港中学会考报考人数为118,213名,当中符合升读中六资格的考生有37,911名。但官立和津贴中学学位只有约22,000个,再加上私立及直资中学学位,总预科课程学额不足29,000个,因此学位竞争非常激烈。每年放榜日,均会出现学生四处奔走寻找学位的情况。
香港中学会考成绩以E级为合格,被视为中学毕业生求职时必须拥有的最低资格。考获C级或以上,则会被视为等同英国通用教育证书普通程度(GCE O-Level)及格。
2006预科课程(中六、中七)
顺利升读预科课程的学生,随即要开始准备另一个公开考试。香港的预科课程以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的香港高级程度会考考试内容为本。跟高中课程一样,学生大致上会依文、理、商科分流。学生可以因应各自程度,选择修读AL(高级程度)或AS(高级补充程度)科目。升读高等院校学士学位资格,一般是4个预科科目合格,当中「中国语文及文化科」和「英语运用科」为必修科,以及两个AL程度之科目(两个AS程度科目被视为等同一个AL程度科目)。
高级程度会考成绩决定学生能否升读高等院校学士学位课程。最低升学要求是5科E级或以上,当中有3个科目属AL程度,才能符合最低资格,有较大机会升读高等院校学士学位课程。据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公布,2004年香港高级程度会考报考人数为36,004名,当中符合升读高等院校学士学位资格的考生有18,113名。纵然升读高等院校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由於香港9间高等院校均以「香港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统一收生,所以不同於会考放榜,高考放榜后学生无须四处寻找学位。考生可透过JUPAS,报读由香港九所院校(即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城市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及香港公开大学)所提供的学士学位课程、由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的高级文凭课程及城市大学的副学士学位课程,此等课程全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预科生考试后,JUPAS会通知取录结果。由2007年起,香港公开大学将加入JUPAS,提供由非教资会资助的学士学位课程。
香港高级程度会考成绩E级,无论AL或AS程度,均被视为等同英国通用教育证书相应程度之及格。
香港的预科教育主要由当地的中学提供,但由於预科教育亦是大专教育的预备课程,香港有不少大专院校都有开办预科课程。当中最为知名的,是保良局庄启程预科书院及恒生商学书院为学校的准大学生开设的商科预科课程,两者都有接近30年的历史。此外,明爱徐诚斌学院、明爱白英奇专业学校、香港专业进修学院等学校都有开办预科课程。
高中教育改革
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
政府现时正筹划把中四至中七的课程修改成三年的高中课程,与世界其他国家教育制度接轨。预料现时预科课程较深的部份会从新课程里剔除。另外,中国语文、英语运用、数学科以及通识教育科会成为必修科目。为配合未来对通识教育科老师的需求,政府正计划为有关老师提供在职培训。
学界担心新课程由於未必与海外中学毕业证书接轨,而国际间现时尚未有一个普遍通行的预科文凭标准,使将来学生离港升学时可能会有认受性的问题。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简称高中三改四或改三改四,是香港的教育界於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於把过去源自英国教育制度的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预科及三年大学本科课程,改变为与世界其他国家教育制度接轨的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和预科及四年的大学本科课程。另外,因应课程结构的转变,政府亦推行各个新的科目,并声称此举可以畀学生能够报读更多实用的课程,以及能更专注於学习及生活,而并非对考试技巧的操练。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C. 内地学生怎么申请香港高中
年后
香港中学入学条件:
除了本身在香港出生的港宝可以在香港读书外,很多专家长会问“内地的孩子到底能属不能去香港读中学呢?”首先入读香港的中学一定要是香港区民(除非是入读国际学校),并藉"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升读香港的中学。
理论上讲,香港学校只招收港籍或外籍(香港国际学校),所以内地户籍的孩子是无法申请香港学校。如果内地户籍的孩子拿到香港的逗留签,是可以在香港读书。
通过逗留签证过去的孩子申请学校跟在中国香港出生的孩子没有区别,既可以选择读公立学校(官津学校,非牟利学校),也可以选择上国际学校。而且读公立学校跟港籍孩子一样,享受学费全免的福利。
希望可以帮到你
D. 香港中学啥时报名啊小升初
如果你的小孩子是香港在香港读小学的话学校会有通知的
香港升中学是用小5-小6的成绩
另如果你小孩子是在内地读书
现在来香港读书的话都需要到你想读那间那申请表格的
E. 香港中学入学考试
大学以下不要想.不接受非本地生报读.
大学申请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高考生身份申请.一种是作为国际生申请.
获得录取通知书后,可申请学生签注赴港.
你家在那边有没有亲人,有的话可以
对于香港人来说中学入学考试很重要,像我们中考。
需要考试吗?要
那里的教育程度比我们好,也快。
你是否要留级,这要取决于你的成绩,所以,最好保留你的成绩单等各方面的材料。
中国西部网消息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将放宽○五年自修生报考香港中学会考的资格。在新规定下,并非修读香港本地会考课程的考生,若已具备相等于中五的学历水平,可以以自修生资格报考中学会考。截止日期为下月三日。
香港考评局秘书长姚培德在昨日发放的新闻稿中表示,随着全球一体化,升学就业不再限于本土,很多外地人士亦希望在亚洲发展,为此有不少海外及内地人士有意参加香港中学会考这个国际认可的公开试,藉以评估学历,作为升学及求职之用,故香港考评局经检讨后,修改报考规则。
香港考评局副秘书长张永明接受查询时表示,一直以来有不少家长向考评局查询,子女若在内地读书或就读于国际学校,是否可以报考香港中学会考,按目前规定,这类学生不能应考本地会考。香港考评局有感于开放会考市场对这类学生有利,故决定放宽会考资格,让非修读本地课程的学生以自修生身分参加会考。他否认放宽自修生应考香港中学会考是为了开源。
至于如何评核不同的学历水平,张永明举例称,如在内地修读高中二年级或在国际修读第十一班的学生,即相等于香港的中五水平,香港考评局亦会审视其他地区的学历。由于应考本地会考需要修读本地会考课程,他提醒欲报考会考的非本地课程学生,要先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他估计明年报考会考的非本地课程学生,人数不会太多。由于香港将推出新学制,预期二○一一年是最后一年举行中学会考,张永明称,距离现在尚有五年,香港考评局届时会有相应的安排。来源:中新网【编辑:朱鸿瑜】
F. 香港中学怎样申请入读
没香港身份证 , 内地的学生是不能自行去香港读书的香港中小学没有在内地招生的通过香港的大学招生 (内地招生-名额 ), 才能到就港读书.
G. 香港著名女校有哪些
1、圣母书院
一所由香港天主教母佑会所创办的津贴女子中学,于1952年创校,并附设直属小学(圣母小学 Our Lady's Primary School)。该校位于九龙黄大仙龙凤街3号,现任校长为林丽玲修女。
推行全人教育,实践慈幼预防教育法,培育学生在品德及学术上的发展;提供多元化课外活动,以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重视家校合作,以协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2、何东中学
一所全日制政府中学,于一九五三年由已故何东爵士捐款创立。一九九九年该校实行“校本管理”,鼓励教师、家长、校友及社会人士参与学校决策及管理,藉以提高教育质素和效能。
何东中学最初名为何东女子职业学校 , 1970年学校中文名称改为何东官立工业女中学。创校初期只有205名学生,到1983年已发展成熟,拥有正校、分校两座校舍。
早期提供的科目只有文科、商科和术科,其后,为求文、理、商各科能均衡发展,于是逐步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及电脑等学科,配合学生的需要之余,也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3、圣安当女书院
一所女子中学,圣安当女书院由中华无原罪圣母女修会创办。位于香港观塘油塘。1969年 开始建设校舍。1971年 完成校舍建筑工程。并于圣安当小学招生。
1972年 开办中一及中二九个班别。2001年 校舍改善工程完成。办学宗旨是秉承基督的精神,有教无类。培育青少年,使其具备强健体魄、广博知识及完整品格。
4、香港真光书院
1872年美国基督教宣教士校祖那夏理女士于广州创立真光书院,开南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
1935年至1973年间先后在港开办香港真光小学及中学、九龙真光中学、香港真光中学及真光女书院。1975年坚道校舍开办香港真光英文中学,1995年迁校鸭洲,1999年改名为香港真光书院。
5、香港培道中学
于1888年由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是一所有基督教背景的全日制资助文法女子中学,以中文为教学语言。位于九龙城延文礼士道,2006年因需拆卸重建而暂时迁往深水埗青山道101号。
美南浸会女传道会联会深以中国妇女绝少读书机会,遂派遣容懿美女士到中国创设培道学校于广州五仙门,是年3月3日开始上课。当时称为妇孺班,旨在授以知识及导之归向父神,此即为培道中学之前身。
H. 如何能够顺利申请到香港中学
首先入读香港中学一定要是香港区民(除非是入读国际学校)。并藉"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升读香港的中学。
香港留学中学学位分配办法(英语: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简称SSPA,广东话俗称升中派位)是分配香港中学学位的一个程序。香港的学生於小学教育的最後阶段,须参加一套由教育局(或其前身)制定的升中程序,决定学生所升读的中学。
中学学位分配办法概要
整个派位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行分配学位阶段,第二阶段为统一派位阶段。
1. 在首个阶段,学生可直接到心仪中学申请香港中学,不受校网限制。各校可自行制定收生准则。学校不可告知学生申请结果,但如获取录,将不会再於统一派位中另行分配学位,并在统一派位结果公布同时一并公布,学生不会知道自己是从自行分配学位阶段或统一派位阶段取得中学学位。不获取录者,仍可在统一派位阶段中将该学校纳入其入学志愿中。学生只可向一间中学提交申请,若申请多於一间,其自行派位资格会被取消。(在这儿,「一间中学」是指官立中学、津贴中学及参与派位的直资中学;学生仍可向多间不参与派位的直资中学或私立中学申请入学。)即使学生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已获中学取录,仍须参加学能测验及在第二阶段选出30间中学。
2.在第二阶段,学生可从所属校网中依次选出30间中学。学校会事先为五、六年级学生向教育司署呈报学生校内考试分数,教育司署会再以学能测验作出调整。调整後,学生将会按所属校网分组,并依调整後成绩在每个校网被平分成五个派位组别(惯以英文称为 Band 1-5,Band 1 为最高),而同一个派位组别的学生将会获分配一个随机编号,决定该学生在同一个派位组别的派位次序。当所有评核程序完成後,便会进入派位阶段。每个校网均有五个派位组别,组别越高,便有更高优先权获分配学位。在此机制下,所有属於第一派位组别的学生将会获先行分配学位,当第一派位组别的学生分配完毕後,便会为第二派位组别的学生分配,如此类推;而同一个组别的学生的分配先後次序便会依随机编号决定。派位系统会考虑学生的志愿,并从中选出最高志愿而又有剩馀学额的学校给予有关学生。假如学生所选的30个志愿中学都没有剩馀学额,系统将会在所属校网中随机抽选一间尚有剩馀学额的中学分配予该学生。
整个评核过程均极为保密,香港留学学生无法得知自己的学能测验评核结果、调整後成绩、派位组别及随机编号。学生能够得知的,只有最终派位结果。
I. 怎样去香港读中学
因为香港的高中,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不接收内地户籍学生,所以去香港读回中学难度很大答。如果能够获得香港居民身份,赴港读中学,当然可以直接参加A-Level联考(香港的本地高考)进入大学。
如果户籍问题不能解决,也可以在大陆读完中学,高考时报考香港的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最知名的三所院校,但是招生条件非常严格,对高考成绩的要求有时甚至会超过清华、北大的分数线,录取前会有面试。
去香港读大学要做好语言和经济方面的准备。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入学面试是全英文的,入学后基本上所有课程都是英语教学,因此需要较高英语水平,一般要求雅思6.0分以上。另外还要掌握一些粤语,不然在生活上多有不便。学费和生活费比读内地大学高很多,每年大概需要10万多元港币。
J. 香港的开学时间是什么时候以及如果我要去香港读中学的话,会被如何分配学校
正常是9月1日开学,中途插班也可以,考入学试,通常都是住那区就在那区选学校,(九龙区很少考港岛区),很少跨网选校,不叫初中高中,是Form 1至Form 3,考升中试,Form 4至Form 5,再考会考,Form 6至Form 7,再考A-Level,升大学,Year1至Year3
不过而家开始改变,冇左Form 7,大学增至Year 4
如果搵唔到学校就会由教统局分配
分私立直资,津贴和官立,再分男校,女校,男女校,中文中学,英文中学
详情可向教统局索取选校资料,有百多间中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