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遏制择校现象2011.5.16.2中国教育报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有择校现象?
找到择校的根源,才可以真正遏制择校内现象。
一般都是主张就容近入学,为什么家长要舍近求远,舍便宜求贵?当然是对本来该去的学校没信心,怕耽搁了孩子。
为什么学校给不了家长信心?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原因,是学风校风不一样,是升学率不一样。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我们这边地段初中一直被诟病,但几年前换了新校长,马上画风突变,已经有迎头赶上的味道。以前家长担心的是校园安全,担心学风问题,学校加强了管理,这两方面都不复存在,很多家长也就放心让孩子进去就读了。
当然还是有家长选择别的学校,但他们的孩子没考上重点高中,而地段学校就读的小学同班同学则考上了,估计家长心头多少有点不是滋味吧。
② 如何遏制中学择校现象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
1、实现教育资源基本均衡化,实现教育公平,消除学校间差距。
教育资源基本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遏制择校热的根本办法。实现教育资源基本均衡化,阻力当然不是来自广大学生和家长,而是来自于择校热中的既得利益者:名校、证书培训机构及与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管理部门一些人。他们不会支持均衡教育资源,反而可能与教育公平私下唱对台戏,比如强调困难,拖延时间,或诱使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些不切实际、执行不下去的政策。原因很简单: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很大程度是他们手中的资源、特殊社会地位的支撑,甚至是寻租的资本。教育资源均衡化考验政府的决心和恒心,并体现在政策的力度和连续性上。各地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10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坚持推行教育均衡,大力扶持薄弱学校,择校歪风逐渐消除。北京市及上海市教育部门决定实施区域内名校校长和优秀教师的轮岗制,是积极的;但在教育资源格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要遏制愈演愈烈的择校风,还应把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向薄弱学校。
2、革除等级制度
学校等级评定,根据无非是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质量。高等级学校是长期高强度投入的产物,学校等级评估中每一分的取得,背后都是巨大的经济支撑。有调查显示,有的薄弱学校全校的资产,甚至比不上省级学校的一间课室。名校已把宽带接到学生课桌,弱校的孩子还没摸过鼠标;名校学生在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竞逐,弱校孩子在马路做操。各名校把“×级学校”的金匾气派十足地悬挂在学校大门,明明白白地向社会公示着学校有优劣。可见,“名校存在,择校不止”是不争的现实。所以要淡化、逐步取消学校等级评定制度,建立公办学校统一标准,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