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所有高中地址
浦江中学:浦江县浦阳镇平七路
浦江县第三中学:浦江县浦阳镇月泉西路388号
浦江县第二中学:浦江县浦阳镇大桥南路99号
浦江县中山中学:浦江县黄宅镇古塘村
浦江县建华中学:浦江县浦阳镇仙华路166号
浦江县景濂中学:浦江县浦阳镇浦阳街道办事处群生村
❷ 浦江县公办中学怎么报名具备什么条件
中学如果不是你们那个地区可以直升的话,那么你就要先带孩子去报名,然后考试才可以进去的。
❸ 浙江省浦江中学历届校长
张曙光
一、基本情况
196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华师大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中国数学学会会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浦江县数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现任浙江省浦江中学校长、金华市人大代表。
二、主要工作成绩
1、培养了一批数学尖子。
所任教的学生方峻、陈汉栋由于数理成绩突出,分别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吉林大学少年班破格录取,成为浦江县有史以来仅有的2位少年大学生。所辅导的学生中有5名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奖。
2、高考、会考成绩突出。
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高考成绩突出,上线人数多次为当年全县上线人数最多的班,高考数学成绩连续三年全县第一。所任教的学生,会考数学成绩突出,如96届高三(1)班在省证书会考中A等率(优秀率)达91%,合格率100%。
3、培养一批年轻优秀教师。
带头开展教学研究,在校、县、市范围内开设示范课、观摩课。使年轻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较快,所带的青年数学教师有2位成为县教坛新秀。学校近几年有24人次在省、市、县级评比中被评为教坛新秀。
4、学校行政工作卓有成效。
94年至97年担任浦江中学教务主任,97年至99年担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这七年高考成绩每年上一个台阶,在金华市内从倒数第二位一跃成为第二、三位。这几年来,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先后两次受到县委县府的通报嘉奖,学校被评为省文明学校、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金华市文明单位。
三、主要研究成果
1、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论著。
(1)《启发学生思维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学教研》1994.7
(2)《利用面积射影定理求二面角》--《中学数学学法指导》1996.11
(3)《谈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研究》1999.1
(4)《例说三角公式的逆用与变用》--《数学月刊》2000.8
(5)《高中代数》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
(6)《高中数学单元复习与测试》(沈阳出版社1994.2)
2、省级以上获奖论文
(1)《数学教学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国家级二等奖97年)
(2)《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省级二等奖98年)
(3)《试谈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省级二等奖99年)
(4)《谈试卷讲评课的设计》(国家级二等奖99年)
四、主要荣誉
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
浙江省教坛新秀(1991年)
浙江省优秀教师(1991年)
金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9年)
金华市优秀青年教师(1991年)
浦江县拔尖人才(1997年,2000年)
浦江县十佳中青年教师(1996年)
浦江县名教师(1998年)
❹ 成都浦江中学的招生号码
(028)88550896
❺ 浙江省浦江中学怎么样
简介:浙江省浦江中学创建于1939年,称“战中”,以浦阳镇城南白佛寺赵专氏宗祠为校舍;属1940年2月,时局稍稳,学校迁回县城文庙内;1944年初,县城沦陷,易名“思统初级中学”(简称县中),校址设于壶江乡大元村周氏宗祠内;1949年又名为浦江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于浦阳镇塔山脚;1956年更名为“浙江省浦江中学”;1960年浦江并入义乌,改名为“浙江省义乌县浦江中学”;1966年又易名为“浙江省浦江中学”;1999年7月10日和2006年7月校舍两度整体搬迁,现校址坐落于浦南街道平安宝地,浦阳县城平七路189号。2002年6月顺利通过了省一级重点中学评估。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注册资本:2625万人民币
❻ 上海市浦江高级中学地址
地址:上海市杜行西街 电话:64110745
网上有啊
❼ 浙江省浦江中学的介绍
浙江省浦江中学创建于1939年,称“战中”,以浦阳镇城南白佛寺赵氏宗祠为校舍专;1940年2月,时属局稍稳,学校迁回县城文庙内;1944年初,县城沦陷,易名“思统初级中学”(简称县中),校址设于壶江乡大元村周氏宗祠内;1949年又名为浦江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于浦阳镇塔山脚;1956年更名为“浙江省浦江中学”;1960年浦江并入义乌,改名为“浙江省义乌县浦江中学”;1966年又易名为“浙江省浦江中学”;1999年7月10日和2006年7月校舍两度整体搬迁,现校址坐落于浦南街道平安宝地,浦阳县城平七路189号。2002年6月顺利通过了省一级重点中学评估。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❽ 四川浦江中学的学校简介
学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前身为南宋礼部尚书魏了翁于公元1210年创办的“鹤山书院”,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创造清静的学习生活环境,魏了翁将院址选在蒲江的鹤山上,以“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为治学准则。了翁躬亲授教,孜孜不倦,兴学育才,成效卓著,首届毕业生考中举人十之有八,各地士子“不远千里负箧从学”。从南宋到晚清七百年间,鹤山书院培养了不少文人士子,书院成了蒲江文化的发祥地,闻名川西,“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的鹤山传统代代相传。
清末民初,改书院为蒲江县高等小学堂,著名爱国将领、对日作战英勇牺牲的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上将李家钰为小学首批毕业生。
1941年,鹤山书院修葺扩建,改办为“蒲江县县立初级中学校”,学制为三年,开办时招了三个班,男女兼收,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各招一个班。1949年蒲江解放时,全校仅七个班。学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初级中学,但也是当全县唯一的一所中学。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学校更名为“四川省蒲江初级学校”,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在财政困难、百废待举的情况下,拔款九万八千多元建设新校舍,并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委员的建校委员会,新校舍从半山坡迁到山脚下,蒲江各界人士大力相助,工程进展神速,1953年竣工使用,学校规模扩大到十二个班。
1958年秋季学校开始招收高中学生,逐步办成完全中学,1960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蒲江中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学校认真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重视校风校纪的建设,发扬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的优良传统,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并重视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学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此时,全校师生开垦了百亩荒地,师生蔬菜自足有余。
1966年,学校卷入文化大革命的洪流,“停课闹革命”,学校遭受了空前浩劫。教学大楼成了武斗战场,师生宿舍被打得弹痕累累,图书仪器被洗劫一空,大部分教师遭受无情打击后下放到公社中小学,留下的教师进行生产劳动,在旧校址种植了苹果、广柑、蜜桔树,为学校果园奠定了基础。
1971年,组成新的领导班子,老教师陆续调回,学校正常工作逐步恢复。
1973年,学校加强了果园建设,师生动手,挖池塘、垒保坎,把一片杂草丛生的乱坟山建成为层层梯地的花果山,建成了名扬全川教育界的百亩大果园。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师生焕发了革命青春,教师乐教,学生愿学,学校各项工作走上正轨。
1982年,学校被列为四川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更名为“四川省蒲江县蒲江中学”。2002年7月被四川省教育厅确认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重点中学的殊荣,蒲江中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教改实验、学科竞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特别是在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独树一帜,成绩卓著,成功树立起了享誉省内外的名校品牌。
今天,蒲江中学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办学设施、骄人的教学业绩,吸引四方学子奔踊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