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市西中学
恩..我以前是市西初中的..现在市西高中...
总部在余姚路818号,是有两个分部,不过离总部都不远~~
收费的话,学费是不要钱的,只收书费,不过MS现在书费也不要了...反正一学期不超过300元
❷ 上海市西中学各方面信息(要全的)
除了上面说的
市西中学源于“尤来旬学校”(1869年),后更名为“汉璧礼西童公学”。1946年,汉璧礼西童公学被正式命名为市西中学。从历史的发展看,学校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堪称为一所百年老校。
市西中学创办于1946年,1953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重点中学,1978年被再次确认为上海市的重点中学。1980年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3月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上海市首轮课程教材整体改革试点学校,1998年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 1994年以来先后获“全国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好学力行”是赵传家先生倡导的校训。半个世纪以来,学校不断地发扬优良传统,开拓、求实、创新,形成了勤于学习,努力实践的优良校风,培养了具有完美的人格、坚实的学力、富有创新精神,求真、务实、个性得以健康发展的学生,在社会上得到了极高的声誉。
市西教师崇德敬业,以“奉献师爱,弘扬师德”为准则,以科研为先导,对教学业务精益求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九十年代起,市西人全力投入上海市首期课程教材的改革,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该校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所开设的“自研综合课”、“社区志愿者实践课”、“信息学课”、“艺术课”,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高度评价,也为学校开展上海市二期课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校注重教法改革,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法系列,引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开展“自习、自研、师生互动式”和“问题解决法”的教学策略研究,形成了体现主体化、人格化、创新化的教学模式。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图书馆、电脑房、运动场地,学校还成立了学生有线电视台等各类学生社团。
学校的各类校园活动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每年的体育节、历史节、科技节、艺术节总能吸引全校同学的参与。而篮球联赛及“三雅”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及其他由学生会和劳委组织的活动也不时在学校引起热潮。
学校将在2010年扩建完毕,成为上海市市中心环境一流的花园学校。
学校好像比较远?而且面积也不是很大,目前操场和设施好像也不完善,不建议去。努力点的话建平华二还是有希望的吧?
❸ 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的学校地址
现市西初级中学(预备部、初一部、初二部)已与上海市市西中学合并,地址:愚园路460号。专
市西初级中学属初三部仍驻原校区,地址:万航渡路600号。
市西初级中学和市西中学合校以后,将充分发挥、互补两校各自优势,借助强大的师资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成为静安区乃至上海市的公立中学的优秀典范。
❹ 上海市市西中学官网网址,高中的
市西中学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shixi.e.sh.cn 报名入口会在开放报版名的时候显权示。
❺ 上海市西中学高中部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
乌鲁木齐北路66号
❻ 在上海市市西中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高三那年,市西已经有了图书馆和小型会议室,可以租用,使用台式电脑和卡西欧字典的“思维广场”。高一高二的时候在那里上地理课,还偶尔开小会。高三那时我们没有去那里上的课,我们的校卡不能把它刷进门。当我三年级的时候,七层有一台咖啡机,所以一杯热咖啡或热可可成了我们放学后匆忙跑出教室的原因。在我高中第三年的时候,地下游泳池和羽毛球场,篮球场已经建成了。我和同桌还有班上同学经常去羽毛球馆,在高三也是这样。但是我从来没有去过游泳池。
人生很漫长,三年的高中时光是很短暂的,与当年万圣节的南瓜雕刻在一起,在隔离期里度过了地下室里的人文建筑,劳动阶级用刷过的管子,那些岁月伴着汗水排练的节奏,成了永恒的记忆。
❼ 上海市重点中学通讯录
我的答案
校名 所属区县 地址 邮编
育才中学* 静安区 沪宜公路2001号 201801
复兴中学* 虹口区 新市南路583号 200434
位育中学* 徐汇区 华泾地区位育路1号 200231
新中中学* 闸北区 原平路400号 200436
延安中学* 长宁区 茅台路1111号 200336
七宝中学* 闵行区 七宝镇七中路1号 201101
杨浦中学* 杨浦区 四平路999号 200092
进才中学* 浦东新区 杨高中路2788号 200135
晋元中学* 普陀区 新村路2168号 200333
嘉定一中* 嘉定区 嘉行大道三环路口 201800
青浦中学* 青浦区 青浦镇公园东路500号 201700
复旦附中 杨浦区 国权路383号 200433
交大附中 杨浦区 殷高路42号 200439
上海中学 徐汇区 上中路400号 200231
华师大二附中 浦东新区 晨晖路555号 201203
上师大附中 徐汇区 桂林路20号 200234
上外附中 虹口区 中山北一路295号 200083
格致中学 黄浦区 广东路615号 200001
大同中学 南市区 南车站路353号 200011
大境中学 南市区 保屯路210号 200011
向明中学 卢湾区 瑞金一路151号 200020
南模中学 徐汇区 天平路200号 200030
市二中学 徐汇区 永康路200号 200031
实验学校 徐汇区 田林十三村1号 200233
市三女中 长宁区 江苏路155号 200050
市西中学 静安区 愚园路404号 200040
曹杨二中 普陀区 梅川路160号 200062
市北中学 闸北区 永兴路353号 200071
华师大一附中 虹口区 中州路102号 200080
控江中学 杨浦区 双阳路388号 200093
行知中学 宝山区 宝林支路1号 201900
建平中学 浦东新区 崮山路275号 200135
松江二中 松江区 松江区中山东路250号 201600
❽ 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的介绍
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位于静安区,是一所具有一流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新型学校版。市西初级中学肇始于权1946年,与市西中学同年建校1。市西初级中学建校初期称作沪西初级中学,后历经与向群、武定等初中合并且重新命名,扩大至今日的规模。市西初级中学原有三大校区,现主校区与市西中学合并,现址在愚园路460号;初三部分校区在万航渡路600号。市西初级中学现拥有48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180余名教职员工,是上海中心城区内规模较大的公立初级中学之一。学校传承了市西中学老校长赵传家先生提出的“好学力行”的校训,整合市西、沪西、向群三所学校的办学经验,优势互补,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实践体验,自主发展”。
❾ 上海市西中学毕业生
1869-1946市西中学的校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9年在虹口美租界由邦妮夫人(MadamBonney)所创立的“尤来旬学校”,“尤来旬学校”即“EurasiaSchool”(“欧亚侨童学校”)的音译,该名称起源于学校招收年幼丧父的欧亚混血侨童的学宗旨。最初的校址设在虹口密勒路(即今峨眉路)上。邦尼女士创“尤来旬学校”的善举获得了中外人士的赞誉,其中英国商人托马斯·汉璧礼爵士(SirThomasHanbury)更是在1871年为学校提供了新校舍和资金,令“尤来旬学校”得以扩张和改善设施。1882年,汉璧礼提出将学校赠予工部局管理,遭工部局回绝后改为由工部局捐款以维持经营。1889年,学校在兰宁女士的管理下和一所新建的幼儿园合并,改名成为“汉璧礼蒙养学堂”。1890年,在汉璧礼爵士的委托下,学堂由工部局接管。1891年,学校在蓬路(后改为文监师路,即今塘沽路)15号设址,招生对象从欧亚混血侨童逐步扩至在沪各国贫困儿童。1911年,工部局在沪西越界筑路,愚园路位列其中。1912年,工部局同意作为”汉璧礼养蒙学堂“的唯一捐款者,接受管理该学校的责任,并把该校教员接纳为工部局正式职员。1914年,“汉璧礼蒙养学堂”由早年的男女学生合校分裂成为男校和女校。其中,男校称为“汉璧礼男童公学”,于1917年从蓬路校址迁往赫司克尔路63号;女校则驻原蓬路校区直至1943年与西童公学女校蓬路分校合并后迁往愚园路西童女公学总校,三校合并后称为“公立暨汉璧礼侨童女校”。1923年7月,西童女公学在市西中学愚园路今址修筑校区,最初的校址为愚园路18B,次年改为愚园路70号(今愚园路404号市西中学正门地址)。该校起源于1885年由共济会上海分会成立的上海公学,该校1893年在工部局决议下改称西童公学。原西童公学于1914年分裂为男女校。男校最初校址在蓬路28号,次年迁至北四川路200号(今复兴初级中学)。西童公学女校自1923年于愚园路设总校校区后,又下设蓬路分校(始于1924年)和公平路分校(始于1926年),后公平路分校迁至榆林路17号。1935年,西童公学女校蓬路分校于蓬路15号的“汉璧礼女童公学”合并,更名成为“公立暨汉璧礼西童女校”,设址于海南路10号。1942年,紧随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进驻上海公共租界。彼时,位于苏州河以北的学校纷纷迁入沪西。“公立暨汉璧礼西童男校”迁至地丰路(即今乌鲁木齐北路)10号,与原址上的西区西童公学(原西童公学男校初级分校,建于1924年,1937年改称此名)合并,改称“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1943年,“公立暨汉璧礼西童女校”并入愚园路的西童女公学本部,合并后改称“公立暨汉璧礼侨童女校”。至此,今日市西校址的雏形业已形成。同年,日军强征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与女校校区,改制成为“沪西第一集中营”用于收押盟国侨民。于此期间,“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分裂成为小学部和中学部,分别迁往愚园路851号和巨福路178号;“公立暨汉璧礼侨童女校”迁往愚园路851号。1945年,抗战胜利,集中营解散,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与女校迁回原址复校。1946年,国民政府将原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与女校合并后更名成为市西中学,留美归来的赵传家先生成为首任校长。1946-20161946年,市西建校初期沿用英国公学教学模式,直至194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学校划归政府管理后改为现制。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市西中学命名为上海市首批市重点中学,文革期间该名称受到影响而被取消,直至1978年上海市政府再次确认市西中学为市重点中学(今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980年,市西荣获“上海市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和1998年,学校先后成为上海市教材改革和二期课改的首轮试点学校和实验基地。进入新世纪之后,市西继续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尤其是在2012年市西改扩建工程完成、学校的基础设施得以完善之后,市西中学率先推出了“思维广场”的课程改革试点,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自主学习。市西中学于2006年、2011年分别举了市西中学命名60、65周年校庆活动,并定于2016年举70周年校庆。2014年,市西中学首次设立“好学奖”“力行奖”校级奖学金、奖教金。2015年,市西中学校友会理事会成立,并召开首次会议。同年7月,市西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沪西第一集中营历史(1943.1.20-1945.12.18)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即于次日进占上海公共租界(原归工部局管辖)。1943年1月24日,日本驻沪领事馆制订《在沪敌国人集团生活所实施要纲》,决定将与日本处于交战国关系的英美等国在沪侨民收容进集中营。在上述所谓《在沪敌国人集团生活所实施要纲》出台之前四天,在1943年1月20日日本总领事馆就已经以“上总秘第一一号函”向工部局强征愚园路404号、地丰路8A号、10号的区域(当时为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及女校校址)设为沪西第一集中营。1943年2月7日,沪西第一集中营开始使用。开营首日先行关押了23名英美侨民的干部。日军强占两校校址作为集中营时期,一共收押了877人,占日军在上海九个集中营关押总人数的14%。其中,英联邦842人(英国821人,澳大利亚20人,南非1人),加拿大2人,美国12人,比利时8人,荷兰10人,无国籍人士3人。被关押者,年龄最小的为6个月,最大的为88岁。被关押者的职业,有商人、工人、警察、教师、传教士、工程师、建筑师、设计师、会计师、速记员、话务员、引水员、海关职员、海员、银行职员、医生、出版商、记者、售货员、油漆工、学生、家庭妇女、无业人员等,应有尽有。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军将原校舍中的电线、电话电灯,煤气、自来水尽行破坏,,设备亦全被搬空。同年12月18日,原汉璧礼侨童男校与女校返回愚园路复学,翌年两校在国民政府训令下合并。直至1959年市西中学仍以12月18日为校庆日。1869-19461869年邦妮夫人在虹口美租界成立“尤来旬学校”,收留欧亚混血侨童就读。1871年托马斯·汉璧礼爵士提供捐助,学校扩建校址。1882年工部局开始捐助“尤来旬学校”用于管理。1885年工部局成立上海公学,1893年改称西童公学。1889年“尤来旬学校更名为“汉璧礼蒙养学堂”。1891年“汉璧礼蒙养学堂”迁至蓬路(今峨眉路),并逐步扩招学生。1893年由工部局决议后,西童公学在原上海公学基础上成立。1894年西童公学新校舍建在蓬路和乍浦路口。1895年西童公学在新校址开学。1907年汉璧礼于意大利逝世。1911年工部局越界筑路,修建愚园路。1912年工部局成为“汉璧礼蒙养学堂”的唯一捐助者,学校教职人员遂成为工部局正式员工。1914年“汉璧礼蒙养学堂”分为男女校,男校迁往赫斯克尔路,更名为“汉璧礼男童公学”;女校即”汉璧礼女童公学”仍在蓬路校址。同年,原西童公学分成男女校。1921年“灰楼”(原第一师范学校大楼,今初中部大楼)修建,于翌年建成并成为西童女公学总校校址。1923年西童女公学总部择址愚园路18B(今愚园路404号),原蓬路校区改成分校。1930年西童公学男校与汉璧礼男童公学合并,改称“公立暨汉璧礼西童男学”。1934年“红砖楼”(今传家楼)建成,西区西童公学择址于沪西地丰路10号(今乌鲁木齐北路98号)。1935年西童女公学(蓬路分校)和公立暨汉璧礼西童女校合并,成为“公立暨汉璧礼西童女校”。1942年“公立暨汉璧礼西童男校”从虹口校区迁往地丰路10号,和西区西童公学合并,改称”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1943年“公立暨汉璧礼西童女校”迁至愚园路,和西童女公学合并,改称“公立暨汉璧礼侨童女校”。同年,日军征用“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和“公立暨汉璧礼侨童女校”的校址作为“沪西第一集中营”,关押在沪盟国侨民。两校分别迁往别处学。1945年日本投降,12月18日原汉璧礼侨童男校和女校复校,男校校长由赵传家担任,女校校长由杨聂灵瑜担任。1946年8月国民政府在汉璧礼侨童男校和女校的基础上合并两校,成立市西中学,赵传家任首任校长。1946-2016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市西中学命名为首批市重点中学(即今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974年赵传家校长卸任,同时担任名誉校长至1993年。1978年市西中学被再次确认为上海市市重点中学;陈孟昭校长就任。1980年市西中学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87年孙志文校长就任。1989年杨安澜校长就任。1991年市西中学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上海市首轮课程教材整体改革试点学校。1993年首任校长赵传家先生逝世。1998年市西中学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2001年顾正卿校长就任。2006年市西中学60周年校庆。2008年市西中学改扩建工程开始。2011年市西中学65周年校庆。2012年董君武校长就任;市西中学改扩建工程完成,与市西初级中学完成合并;“思维广场”揭牌。2014年“好学奖”“力行奖”奖学金、奖教金揭幕。2015年市西中学校友会理事会成立;市西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2016年市西中学70周年校庆。
❿ 上海市重点中学通讯录(包括区县重点)
我的 回答 如下
校名 所属区县 地址 邮编
育才中学* 静安区 沪宜公路2001号 201801
复兴中学* 虹口区 新市南路583号 200434
位育中学* 徐汇区 华泾地区位育路1号 200231
新中中学* 闸北区 原平路400号 200436
延安中学* 长宁区 茅台路1111号 200336
七宝中学* 闵行区 七宝镇七中路1号 201101
杨浦中学* 杨浦区 四平路999号 200092
进才中学* 浦东新区 杨高中路2788号 200135
晋元中学* 普陀区 新村路2168号 200333
嘉定一中* 嘉定区 嘉行大道三环路口 201800
青浦中学* 青浦区 青浦镇公园东路500号 201700
复旦附中 杨浦区 国权路383号 200433
交大附中 杨浦区 殷高路42号 200439
上海中学 徐汇区 上中路400号 200231
华师大二附中 浦东新区 晨晖路555号 201203
上师大附中 徐汇区 桂林路20号 200234
上外附中 虹口区 中山北一路295号 200083
格致中学 黄浦区 广东路615号 200001
大同中学 南市区 南车站路353号 200011
大境中学 南市区 保屯路210号 200011
向明中学 卢湾区 瑞金一路151号 200020
南模中学 徐汇区 天平路200号 200030
市二中学 徐汇区 永康路200号 200031
实验学校 徐汇区 田林十三村1号 200233
市三女中 长宁区 江苏路155号 200050
市西中学 静安区 愚园路404号 200040
曹杨二中 普陀区 梅川路160号 200062
市北中学 闸北区 永兴路353号 200071
华师大一附中 虹口区 中州路102号 200080
控江中学 杨浦区 双阳路388号 200093
行知中学 宝山区 宝林支路1号 201900
建平中学 浦东新区 崮山路275号 200135
松江二中 松江区 松江区中山东路250号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