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招生办电话号码是多少
太笼统了吧,学校招生办全国各个学校都有招生办,你要那个学校招生办的号,去网络搜搜吧。
2. 实验中学怎么招生
一般实验中学在招生的时候都会采取按成绩向下排的顺序去招生,只要排够了顺序,那么就能够招生
3. 崇州实验中学有多少人
没有崇州实验中学,
只有:崇州市崇庆中学实验学校。
崇州市崇庆中学实验学校有教学班专60个,学属生3000余人。
有教职工17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0人,中学一级教师96人。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4. 今年小升初,市实验中学怎么报名
你好,我觉得小升初的话中学都是会下去招生的呀,像我们这边的话还没有考试的时候就有中学去招生了。
5. 崇州市实验中学初中部初一报名时间
乘坐759路经2站到蔡家碾下车,从唐安东路向西出发,沿唐安东路走380米并向西直行到唐安西路沿唐安西路走98米并向南左转到大北街沿大北街走362米并向南直行到小东街沿小东街走315米并向西右转到文庙街沿文庙街走312米并向西右转到正东街沿正东街走70米并向南左转到上南街沿上南街走198米并向南直行到中南街沿中南街走0.6公里到达目的地
6. 我们可以报名上实验中学吗
你好。可以,但是需要一定的要求。比如说要达到实验中学的成绩要求。才可以,就读。你的问题回答完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谢谢。
7. 崇州市实验中学今年小升初有什么政策
2015年招生情况
今年招收的教学班设置情况如下:
英才班实验班、国际创新实验班精品班、七中网班宏志班 、平行重点班。
为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我校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办学理念,今年继续增招七中网班。
七中网班优点
1、七中教师负责授课,我校优秀教师负责辅导和批改作业,相当于每个学科二个教师进行教学和指导。
2、可以和省内一流学校、一流学生共享一流教育教学资源。
3、进入七中网班学生从素质和成绩提升的角度看,会呈现几级飞跃态势。
七中网班招生计划
招收名额:今年文、理各招收1个班,每班50人。
录取条件:参加成都市统一中考并且成绩达到崇庆中学统招线者,学校择优录取。
国际创新实验班优势
崇庆中学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了国际部,作为国际部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可适当降分。英语课由外教为课堂主导,充分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升入国际名校,学生广泛参与海外交流活动拓展视野。
国际创新实验班教学特色
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40人),使授课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个体的需求。因材施教,高品质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课程设置多样化,通过中西合璧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思考者,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国际创新实验班招生计划
1、今年招收3个班,每班40人,共120人;
2、课程设置:高考基础课程+创新课程;
A:基础课程:四川省高中基础课程
B:创新课程:学生可选修其中一项或多项
(1)第一批次高等学校(一本)自主招生考试训练课程
(2)高中学科特尖生课程
(3)新概念英语课程
(4)外教课程中心提供的口语/听力训练课程
(5)国外升学语言水平测试课程(如托福、雅思等)
(6)“美国高考”应试课程(如SATⅠ、SATⅡ等)
(7)国际交流活动等
3、师资配备:由四川大学派出优秀教师和崇庆中学实验班教师组成;
4、培养目标:参加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
崇州市崇庆中学,创办于1919,原址位于崇州市(原崇庆县)崇阳镇小东街,因“5·12”地震,2009年迁址新建于崇阳镇中南街学苑东路24号。崇庆中学新校区为简欧风格园林式布局,以孔子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主线,追溯学校的历史文脉,将具有川西特色的书院风貌重现在这座现代校园中。2015年高考再创佳绩: 一次性上重点、本科人数达855人(含艺体生),比去年增长12%;上重点大学人数比去年增长33%,创历史新高!
8. 成都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小升初招生办电话是多少 急急急
暑假小升初的孩子该做以下准备 第一,学会预习和复习。中学阶段信息量成倍增加,初一一年版的信息量几乎相当权于小学六年的信息量。小学可以反复讲一个内容,而中学则不同,今天没听懂,明天在这基础上又有新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
9. 崇州一中小升初招生流程
流程: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升初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
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片区初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规范办理入学手续:
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到拟升入的初中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汇总入学手续办理信息,对实际办理入学手续人数超出或不满计划数的学校,及时进行必要调整。
全面实行阳光招生:
小升初工作开始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包括县域内小升初具体政策,每所初中划片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办学条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长生招生信息和录取办法,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
小升初期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学校也要主动公开招生结果等重要信息。
逐步减少特长招生:
强化义务教育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任务,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做好随迁子女就学:
坚持深化改革,分类推进,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问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制定随迁子女初中入学的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实施工作。各地要依法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积极接收随迁子女就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融入城市生活。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要扩大公办学校容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购买民办学校服务,加大对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支持力度,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特大城市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控制目标和教育承载能力,稳步有序地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
大力推进均衡发展:
各地要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初中,为小升初工作夯实良好基础。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大力推进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模式。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操作办法。
试行学区化办学:
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小升初工作的领导,制订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推进制度、划片决策制度、入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科学有序、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小升初工作机制。要加大查处力度,重点纠正违规考试招生、不按就近原则安排入学、随意接收择校生及乱收费行为。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国家开展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认定、相关考评与各地小升初工作情况挂钩。
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要围绕政策制订和实施的具体办法,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解读,使之家喻户晓,让社会支持,让家长理解。要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小升初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要倡导科学教育理念,让各界明白就近入学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努力营造小升初工作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