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招电话 > 石城县石城中学地址

石城县石城中学地址

发布时间:2021-01-25 09:28:17

Ⅰ 称石城温革为"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妥当吗

第一人,一般包涵两种含义,一是指时间最早,二是指成就最大。
先看时间,温革生卒时间为北宋时期的1006年——1076年,温革买书、建藏书楼和讲学堂是在宝元中(1039年)开始,许褒告诉李觏是在皇祐五年(1053年),则其藏书楼和讲学堂建成,是在1040年之后的十余年间。
客家是分布在中国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台湾、香港、海南、浙江、澳门等省区的180多个县和80余个国家的汉族民系。客家先民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开始,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明末清初,五次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下,经过千年的演化,逐渐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心态的稳定民系。
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客家地区办学的形式主要有官学、书院、私塾。
官学是指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主要有太学和国子监,地方官学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石城县学创建于唐长兴年间(930年——933年),开始建在城北太极观左侧(今石城中学内),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知县李祀重建,庆元三年(1197年)知县黄岌徙郭头街中街,嘉定五年(1212年)知县郑行可又迁到郭头街下街迎恩坊。元至正二十年(1360)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年(1369年)主簿吴敬重建,九年知县乔澍迁到城西孝义坊社稷坛左,十二年知县邵子境又将之迁到城北忠节坊(今二小处)。弘治四年(1491年)迁往城内小西门南(老县法院处),正德十一年(1516年)毁于洪水,训导黄存利在忠节坊旧址重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训导刘龙又在城内旧址建训导署,只留明伦堂在城外,至万历三十年(1602年)知县唐元嘉将其全部迁入城内。清顺治之年(1649年)又毁于兵燹,顺治八年知县董应誉新建于南门。至此修建已达九次之多。在此之后,又多次重修、迁建、再建(《宁都直隶州志卷七·学校志》道光四年修)。说明历代封建官员对于官办教育都是比较重视的,这和封建王朝以孔孟之道治天下选人才是紧密相连的。
除了官学以外,自唐宋至清末,历任官员牵头,号召全社会集资捐款,兴办书院,聘请学者讲学,具有半官方半民间性质。在石城由社会集资办学的书院有琴江书院、通政书院、龙门书院、横江书院、长松书院、鳌峰书院、大由书院等。宋时有琴江书院、通政书院,其中以琴江书院最负盛名(《宁都直隶州志卷七·书院志》道光四年修)。
私塾,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据《赣州市志》载:私塾是古代赣州最早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源于汉,盛于晋初。自西晋豫章太守范宁在江西废除“学在官府”的旧制后,民间私人办学就活跃了起来。《石城井溪六修郑氏族谱》载:“怀帝变”(永嘉之乱),郑鹰从山东东莱迁豫章西山梅井坪,东晋义熙八年壬子(412年)复迁石城南桥岭。这是客家人在石城居住的开端,至五代,计有48姓迁入,至宋代,计有75姓迁入,至清末已达100余种(朱祖振1993年《石城客家姓氏源流》)。作为祖先在中原的汉人,他们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子孙后代的培养,兴办私塾当不在少数,在温革办学之前石城就出过两个进士陈恕、许褒。从李觏的文章(“孳孳以教子弟”)可知,温革的办学是典型的家庭、宗族私塾,只不过温革的学堂在私塾之中比较著名罢了。因此,从办私塾的历史来说,别说在整个客家地区,就是在石城,说温革是第一个创办私塾的人,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从客家地区来说,广东平远县的程旼生卒时间约为公元419——518年,生于东晋末年,比温革早了近600年。他祖居河南义阳郡(河南省灵宝县南40公里)。因受“五胡乱华”和“永嘉之乱”影响,程旼率家人及部分族人由河南义安郡沿洛水东向,经汝颖平原到达江西鄱阳湖地域。至公元466年(刘宋明帝泰始三年),程旼家族经赣南迁至南海义安郡属坝头(即今梅州平远县坝头)。从此,程旼一族便在此地定居。程旼经历东晋和南朝之宋、齐、梁四朝十六帝。他生平性嗜诗书,不计名利地位,注重礼仪道德,以德行服人,大家都十分敬重他。当地人那时非常愚昧蛮鲁,程旼便到处讲学教化乡民,后又办起私学,招收当地子弟入塾,传播中原文化。平时,经常走访民间,济困扶危。见当地耕作技术落后,程旼便教给中原的耕作技术,使他们逐步改变了刀耕火种的旧习惯。由于他的德行获得南齐高帝肖道成仰慕,于是肖道成将其所在的县命名为“程乡县”,因此,粤东也就有了“先有程旼,后有程乡”之说。程旼被尊称为客家的人文始祖、世界客属先贤的杰出代表之一。
所以,从时间最早来称温革是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无法成立。
再看成就。一所学校或一个教育家成就的标准主要有两项:一看是否提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二看出了多少人才,特别是突出的人才。温革的教育思想所知的为:“不得诸外,盍求诸内。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能求功名于外面,何不求之于家族内;自己没有成功,可以把希望放在子孙后代身上。这其实是客家人的传统思想,重家崇族,注重后代培养,谈不上新意。温革的办学出了什么人才,历史没有记载,他直接培养出了什么有名的学生,不知道。所以从成就上来称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显然是更加的说不过去了。当然,他对当地文化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还是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但是还没有到客家第一人的地步。
其实,在2006年12月12日举办“纪念温革诞辰1000周年暨温革早期客家民办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之前是没有这样的说法的。那么,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是不是研讨出来的呢?查研讨会论文集《客家大儒温革》,收录温革客家民办教育思想研究论文33篇,称温革为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的只有1篇,也只是直接称呼,而不是论述他为什么是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其他均没有这样的表述,特别是一些知名学者如谭元亨、许怀林等。会议的主题也不是研讨温革为什么可以称为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
从李觏的文章标题叫“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而不是“学堂记”就可看出,李觏通篇着重肯定的是温革办藏书楼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温革办学堂取得了多大的成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李觏的文章,就没有温革事迹的百世流芳,李觏是温革真正的“伯乐”和知音。李觏的文章写得太好了,从立意、文辞、结构来说近乎完美,历代差不多都作为范文来读,这无疑扩大了温革事迹的传播。李觏是把温革作为道德典型来塑造的,而不是作为大专家、大学者。如果硬要给温革安上一个“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的头衔,那不仅有违李觏原意(连李觏这样学问文章如此好、培养出了曾巩这样的学生的人,也没有第一人的头衔),显得很不谦虚,而且温革老祖宗在九泉之下也是不安心的,对生前品德高尚的他来说不是贴金而是侮辱。
温革先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其尽购国子监图书在荒山野岭中办书楼和学堂的文明行为值得大树特树、大力宣传,是客家先贤热爱知识、传播文明的典型代表,应称为客家乡贤、客家先贤、赣南私人图书馆和讲学堂的早期创办者、客家私人办学先驱、荒山野岭的文明传播者等,这些中性而令人尊崇的称号,将更加使人敬仰他。正因为温革品德高尚,为人民办了好事,才世泽绵延,后代枝繁叶茂、人数众多,出了许多有用之才。
温革先生不朽,他为家乡和人民办的好事必将为石城的人民牢记。在不乏高官、进士的石城,他能以无世俗功名之身入明清石城乡贤祠作为石城的四大乡贤被石城人民祭祀纪念就是明证。

Ⅱ 石城中学的获得荣誉

学校坚持教学创新,通过教育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教研促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教研、学科竞赛也蒸蒸日上,成绩斐然。我校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15个,市级课题22个。仅2002年至今,有800多篇论文分获国家、省、市、县级奖或在各级刊物发表;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连续三年有江西赛区一等奖获得者,在学科竞赛中,石城中学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400多人次,仅2007年我校学生就获得国家级奖38个,省级奖20个,市级奖7个。在200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赖博彦同学获得赣州市唯一的江西赛区全国一等奖,并顺利通过了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在2005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石中荣获江西省团体优胜奖;在2006年全省物理实验操作大赛中,陈强、魏薇分获江西省一、二等奖;在2007年市第五届“英东杯”文艺比赛中,我校的《岁月如歌》节目荣获第一名,并代表市参加了在湖南郴州举行的展演,这是我校建校以来文艺比赛获得的最好成绩;2008节目《龙腾莲乡》荣获石城县灯彩比赛第一名,并被选送为市春晚节目。在2010年市第八届中学生“英东杯”男子篮球比赛中我校荣获第二名,这是我县中学生在团体体育竞赛中的最好成绩。

Ⅲ 石城高中有哪些

你好 石城高中有 石城中学 赣州市石城县西华北路170 0797-5712163石城二中 琴江镇兴隆西路 68 号石城五中 希望能帮助你

Ⅳ 石城中学是江西的么大概有多少人

石城中学的网址:抄http://www.jxsczx.com/ 是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的
在赣州地区是很好的一所学校~具体就不知道了。
江西省重点中学----石城中学建於1939年。学校占地面积107亩,现有学生4500余名,73个教学班。教职工280人,其中专任教师245人,教师中高级教师50人,一级教师93人。
如果还想知道具体情况可以去 石城 吧 或 赣州 吧 问问。

Ⅳ 石城中学2014年实验班提前招生录取名单

2016年石城县石中实验班招生名单

Ⅵ 江西省石城县有什么景点

石城县简介 石城县境内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温润区。全年日照计1942.1小时,日平均为5.3小时。年平均温度在15.5—19.1℃之间。年平均自然降水量为1400-1900毫米之间。温和的气候、丰富的雨量为农、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石城县物产充裕,资源独厚,宛如一个翡翠亚铃,镶嵌在闽赣边巍峨苍翠的武夷山脉西侧。已探明有钽、铌、钨、锡、铁、稀土、花岗岩、高岭土等20多种矿产,尤以高岭土具广阔的开发前景。龙岗砚石享誉中外,所制“龙砚”历为贡品,深受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动植物种类繁多,已查明有野生动物118种,植物550多种,其中银杏等稀有珍贵树种13种,中药材138种,其中黄栀子药材最具规模。达2万亩之多。此外,高山深涧多,天然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量已查明的有5.38万千瓦,目前仅开发1/10,大小河溪140条,水质纯净无污染,是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的天然温床。

石城是个农业县,总结历年种植经验,如今已形成“烟(烤烟)、莲(白莲)、稻(水稻)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烤烟品质纯正,白莲颗大粒圆,深受四方宾客的赞赏,由此,石城县先后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特产报社三家联合命名为“中国烟叶之乡”和“中国白莲之乡”。工业方面有化工、广播电子、轴瓦、矿山设备制造、纺织器材、南金纸、重纸、印刷、王润生毛笔、制药、服装制鞋、工艺制品等。同时,着力启动食品工业,先后开发了白莲系列绿色食品(通心白莲、莲子奶糊、白莲薏仁糊、白莲速溶粉、维他莲子奶、营养莲子片、蜂蜜莲心茶等)、客家酒娘、藉粉、茵陈茶、淮山、保健粉等系列食品。其中,茵陈茶、客家酒娘荣获“98江西市场食品质量优胜奖”。

石城县是著名的老区,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之一,今日的石城正上下齐心,团结一致,投入于“小县大县城,小县大产业,小县大开放,小县大商贸,小县大发展”的战略之中。石城县有的是人源,资源和洋溢着热情氛围与散发着纯朴民风的环境,石城县需要的是资金、人才和技术,需要的是海内外有识之士的慧眼与慷慨,“借梯上楼”,“借船出海”。相信明天的“中国烟叶之乡”——石城县将更加烂灿辉煌。
石城名胜众多。既有宋宝福院塔、五龙岩摩岩石刻、杨坊村坊式亭、岩岭永宁桥、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囚室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又有西华山、如日山、东华山、通天寨等风景奇丽的自然景色,尤其是能观“两省三县”的东华山顶景区和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的通天寨丹霞地貌风景区更是远近闻名。
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罗荣桓、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石城为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革命文物和遗址非常丰富,现保存完好的有毛泽东、朱德观下旧居、红家垄红四军军部旧址、虎尾坑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第五次反围剿时李腊石石城阻击战遗址、红军攻克红石寨旧址。
石城县是中华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有“客家摇篮”、“闽粤通衢”之称,历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转站。被誉为“祖根中原地,摇篮客石城”。石城又是“灯彩之乡”,特别是大型神话灯彩戏“花灯仙子”曾晋京中南海演出。

Ⅶ 江西省石城中学怎么样

简介:江西复省石城中学是制基础教育的全省名校,江西省省级重点中学。地处武夷山脉的白莲之乡——石城县,石城系客家聚居地,文化底蕴浓厚,人才辈出,历年来高考录取率居赣州市前列。学校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教职工250名,办学规模为高中三个年级,容纳学生4000名。
注册资本:676万人民币

Ⅷ 江西省石城县石城中学A六班老师成员

班级成员这种私密的问题,建议还是直接去问学校比较好。
网络知道回答问题的是普通网友,没人知道这种私密问题。

Ⅸ 江西省石城县石城中学高中部2006年担任校长是谁

温祖华

阅读全文

与石城县石城中学地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