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汉市所有的普通高中
1、武汉市第四中学
武汉市第四中学始建于1899年由英国人创办的汉口博学书院。1928-1952年为私立汉口博学中学,1952年始称武汉市第四中学,2009年学校复名为武汉四中·博学中学。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是一所历经百年的普通高级中学。
2、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是一所重点单设高中。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示范学校,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学区内设有教学、实验、科技电教、艺术、网络信息、图书阅览、体育训练等八个中心。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的设置和校内微机联网提升了教学现代化的档次。
现有1800名学生,150多名教职工,其中有9名特级教师,62名高级教师,6名市级教育专家和拔尖人才,45名市、区学科带头人。
3、武汉市第二中学
武汉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39年,1953年成为中南行政区首批重点中学,行政区撤销后为湖北省重点中学。1999年成为湖北省首批示范学校,2007年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4、武汉市第六中学
武汉市第六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首批示范学校之一,华中地区飞行员早期培训基地。武汉市第六中学创建于1903年,初名德华学堂,1953年,武汉市教育局接管并定名为“武汉市第六中学”。
截至年2015年9月1日,武汉市第六中学占地面积70亩,已有教学班36个,学生人数20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
5、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Wuhan Hantie Senior Middle School)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和湖北省示范高中。创建于1947年7月,其前身为平汉铁路局武汉扶轮中学。
Ⅱ 武汉市 最好的小学 排名
武汉市市级示范学校(105所)
江岸区
武汉市第二十中学
江岸区长春街小学
武汉市七一中学
武汉市实验学校
武汉市第十六中学
武汉市警予中学
武汉市育才高中
江岸区黄陂路小学
江岸区蔡家田小学
江岸区鄱阳街小学
江岸区一元路小学
江岸区铭新街小学
江岸区花桥小学
武汉市育才中学
江汉区
武汉市第十九中学
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
武汉市友谊路中学
江汉区黄陂街小学
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
江汉区华中里小学
江汉区大兴路小学
江汉区北湖小学
江汉区天一街小学
桥口区
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
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
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
武汉市第六十五中学
武汉市第二十四中学
武汉市第六十二中学
桥口区井冈山小学
桥口区新合村小学
桥口区东方红小学
汉阳区
武汉市翠微中学
汉阳区钟家村小学
汉阳区玫瑰园小学
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
武汉市建港中学
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
汉阳区西大街小学
汉阳区车站小学
武昌区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
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
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
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武汉市粮道街中学
武汉市武珞路中学
武汉大学附属小学
武昌区中山路小学
武昌区红岭小学
武汉市文华中学
洪山区
武汉市洪山中学
武汉市英格中学
洪山区街道口小学
武汉市长虹中学
洪山区广埠屯小学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武汉市关山中学
青山区
青山区红钢城小学
市青山石化学校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四中学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小学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十九小学
一冶四中
钢都中学
武汉市任家路中学
青山区新沟桥小学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十六中学
东西湖区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中学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二中学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
东西湖区实验小学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四小学
武汉睿升学校
汉南区
汉南区育才小学
汉南区纱帽山小学
汉南区纱帽中学
蔡甸区
蔡甸区第三小学
蔡甸第二高级中学
江夏区
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
江夏区金口义贞小学
武汉市第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夏区流芳中心小学
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
江夏区第四初级中学
江夏区五里界中心小学
黄陂区
黄陂区李集泡桐二中
黄陂区滠口镇中心小学
黄陂二中
黄陂三中
黄陂六中
黄陂区王家河镇王家河中心小学
新洲区
新洲区实验中学
新洲区第二高级中学
新洲区第三高级中学
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
武汉经济开发区神龙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三角湖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
东湖开发区
武汉市光谷一小
局直属
常青一中
常青一小
常青一校
Ⅲ 武汉英格中学到鲁巷中学远吗
武汉英格中学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喻家山88号
鲁巷中学
Ⅳ 武汉市英格中学怎么样
简介:武汉英格实验中学诞生于2008年6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经区教育局区民政局批准而设立的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初中学校。
注册资本:410万人民币
Ⅳ 武汉英格中学怎么样
你自己不学习不上进就不要抱怨母校或别的人,在洪山区常年的中考升学率前三版不是吹的,2012年的毕业权近300人的学校普高升学率70%也是明面上的,作为一个没名气努力拼搏的就近入学1998年创建的学校 还要怎样?
Ⅵ 武汉市 最好的小学 排名
外校的初中和高中都很不错。小学不怎么样的。 育才很不错。我初中高中都是外校的,外小的成绩普遍一般,育才的学生还不错。其他我就不清楚了。。
Ⅶ 武汉市重点中学有哪些
你是指省重点还是市重点?
省重点也叫一类,市重点叫二类
一类的有24所: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十二中、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市十七中、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吴家山中学、湖北省武汉中学、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钢第三子弟中学、洪山高中、汉口铁中、新州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武汉市汉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区汉阳一中
二类有25所:武汉市育才中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武汉市育才高中、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高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武汉市第六十五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蔡甸区第二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三高级中学、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一中、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四中学、一冶四中、武汉市常青一中
Ⅷ 武汉洪山区有哪些初中哪些是区属的
洪山区属中学,都为抄区属中学:
武汉市洪山中学(重点)
武汉市英格中学(重点)
武汉市卓刀泉中学(重点)
武汉市马房山中学
武汉市鲁巷中学
武汉市和平中学
武汉市花山中学
武汉市挽月中学
武汉市九峰中学
武汉市青锋中学
武汉市西港中学
武汉市洪吉中学
武汉市蔡家湾中学
武汉市张家铺中学
武汉市新桥中学
武汉市长虹中学
武汉市关山中学
武汉市泉井中学
Ⅸ 在武汉英格中学读好不好
武汉市英格中学是1998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公办民助寄宿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的喻家山麓,毗邻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经过八年建设,高标准的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及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系统等现代化设施配套完善。现有高级教师18人,占教师总数30%。校长胡明礼为武汉市优秀校长,书记丁爱华为全国模范教师,行政及德育校长胡兵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学校长汪子清为区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张新华老师为省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黄莹老师为市百优班主班,李小平老师为市优秀青年教师,彭长安等5位老师参加市教科院中心备课组,魏焕运等19位老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戴焱、胡涛、欧阳迟、肖蔚等14位教师在市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舒仁甫、牟朵等老师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和国家级教材编写工作。学校以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4年被评为武汉市示范学校。 教学质量 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竞赛中英格中学捷报频传,涌现以汪哲楠为代表的优秀选手(汪哲楠在我校就读期间获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英语竞赛一等奖、化学竞赛一等奖,现被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系。)。洪山区历次统考,英格中学各学科成绩排名优秀。历年中考上省重点线、普高线升学率稳居全区第一。尤其是2005年度中考,以全区参考人数的3%创造了华一过线人数占全区25%的新辉煌。 小班教学 学校实行小班制教学,班额控制在40人以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能够对每一名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个案化教育,可以对学生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英语特色 学校在师资、课时、教材等方面对英语学科给予倾斜政策,长年聘请专职外教,突出英语听说。创校以来,英语学科在全区统考中遥遥领先,学生口语能力有显著优势。 寄宿体制 学校实行全员寄宿制。住宿条件完善,聘请专职老师管理学生吃和住,形成了管理、服务、教育三位一体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寄宿生工作经验。学生行为习惯、生活自理、交流合作三方面的素质明显优于一般学校。 校园安全 英格中学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学生自周日进校至周五离校期间一律不得外出,周边网吧、社会斗殴等不良影响被完全屏蔽。学生食堂及公寓严格执行安全卫生条例,学生到校离校均由校车接送。建校以来校园安全事故率为零。 收费低廉 按照上级规定,英格中学对学生收取一定的学费和教育食宿管理费。据调查,与私立学校比,英格的收费是最低的;与一般学校比,英格在收费上也是很优惠的。一般学校是多次性投资,在学杂费之外,家长还要出学生伙食费、晚自习费、周日补课费乃至租房费等等,算下来将超过读英格的一次性投资。所以,读英格,用较经济的成本收获优质的教育,应该是家长明智的选择。
Ⅹ 武汉市英格中学的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有中学高级教师25人、本科学历回教师50人、研究生学历教师6人。答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2人、省骨干教师3人、市、区学科带头人10人、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市百优班主任1人、区名教师名班主任4人、区优秀青年教师18人。4人被市教育局公派赴美国、法国、新加坡留学,5人参加国家教材编写,6人进入武汉市中考命题人员库。该校教师有600人次获省、市、区优质课、论文、基本功等各种竞赛奖励。2007年11月被武汉市教育电视台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典型进行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