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招电话 > 爱国中学电话

爱国中学电话

发布时间:2021-01-01 06:25:46

Ⅰ 怎样理解爱国中学生应该怎么爱国

爱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我们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但是,爱国不是口号,不是装潢,爱国要通过一件件小事,有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体现出来。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要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而不能像下面故事中的那个中国学生一样,口头是一套,而行动又是一套。
看看中国近代史会有感觉 恨与爱是相对的 对历史侵掠者的恨会增家对祖国的爱
但要慎重否则会造成下一代与别国关系紧张
其实我个人觉得,中学生是可以发扬一下爱国热情的,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要怎么发扬.这要从根本上讲起,如果每个中学生都像他们那样去发传单,不务正业,那中国的未来,我们这些下一代还能继承发扬么?

中学生的根本是学习,只有学了更多的知识,你才有本去和那些敌对分子去理论,单单去发个传单,又能起什么作用???

我认为,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应该表现在学习上,而不是去宣传那些"莫须有"的事情.很多东西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发发传单可以从根本上打退那些反对北京奥运的人么???

孟子的那句话说的好,"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所以我们要首先自己强大起来,做好自己的本分,才能期望明天.

还是那句话,要想打退那些反对北京奥运的人,就要强大;要想强大,就要有实力,有根本;要想有实力,有根本,就要努力学习,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Ⅱ 中学生爱国留言

中学生爱过留言,一般都是在表达对于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发展的贡献,能够在国家的环境下,能够健康成长,都是其中的功劳,长大了,有能力了,就会报效祖国。

Ⅲ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爱国

1、要通俗形象地讲清爱国主义的含义与内容。

小学、初中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还是感性认识。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抽象的概念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会乏味和厌学。只有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将高深道理浅显化,将精彩情节形象化,才有利于学生掌握。

具体做法是要从讲述古今英雄报效祖国,甚至捐躯的壮烈历史故事入手,使之产生同感共鸣。如讲述“两弹”之勋邓稼先怀看满腔爱国热情,冲破帝国主义重重阻挠于1950年四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议,在身患晚期癌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祖国核弹的研制工作,为祖国国防事业立下了卓越不朽的功勋的业迹。这既可使学生从身心上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能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即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万年来固定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再从理论上分析其含义,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到爱国感情表现为对祖国壮丽山河、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和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心。“知之深、爱之切”,从而能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还可组织学生召开“寻伟人足迹,学爱国精神”的主题班会和“爱国、立志、成才”演讲比赛会等,讲英雄故事,找自身差距,以“知”导“行”,达到明白做人道理的教育目的。

2、要运用历史和现实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提高对祖国的认识。

①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教育,奠定爱国思想基矗即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地理、历史书籍,对学生进行国史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引导学生重温中国近代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国情。如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遗址、抗战展览馆,观看《南京大屠杀》等影片、请见证人作报告等,使学生真正懂得祖国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真正理解“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②寓教于乡土教材之中,使学生的爱乡之情升华为爱国之情。乡土教材对学生说能耳闻目睹,有具体感受,易于理解,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地理状况,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名胜古迹,知道家乡今昔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Ⅳ 中学生怎样爱国(100字)

1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热爱祖国内的历史和文化容,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谢谢 ,希望给个最佳, 好吗 ? ?

Ⅳ 中学生如何爱国

处於迎合世界潮流和反攻复国大时代里,身为国家未来主人翁的我们--中回
学生,对於答国家前途的开创,民族的生存,实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与其不可
拒绝接受的时代使命。
从中外历史来观察,多少人立大业、做大事,为国家留下轰轰烈烈的事迹,
这便是「爱国」。 国父在大学读书时期,见清廷政治腐败,屡次受帝国主义的
侵略,国际地位较低落到有「次殖民地」的危险,於是就立志革命,推翻满清。
国父这种有理想、有抱负、具胆识、重情操、又富於国家观念的爱国行动,值
得效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爱国呢?最重要的是,现在
努力用功读书,充实自己,以后为国尽力。其次是遵守校规,不做对国家有害的
事情,以后到了社会,也将是一个守法的好国民。
处於迎合世界新潮流和反攻复国的大时代中,我们要开创富强的中华民
国,爱中华民国,这便是「爱国」。

Ⅵ 中学生该怎样爱国

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祖国。

优良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6)爱国中学电话扩展阅读:

1、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卓越的古代文明的自豪感。

诸如被马克思高度评价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化界所推崇为人类文化源头和思想源泉之一的老庄哲学、孔孟儒学等等,从中学生可以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史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美,油然而生自豪、自尊和自信的民族优越感受。

2、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诸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艰"式的仰天长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热烈呼号,都表达了先贤诸哲对罹难祖国及其命运刻骨铭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这种苍凉的忧患意识,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传统之中。以忧国忧民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和内容,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3、培养学生为了祖国的新生和发展而舍弃个人一切的使命意识与牺牲精神。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这种充满悲剧美的千古绝唱,颇能激沸青少年一代骨髓深入的爱国热血。应当说, 在面临民族生死存亡、"小我"与"大我"两者之间必择其一的关键时刻往往最能迸发出爱国主义激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爱国主义

Ⅶ 中学生爱国主义文章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我

省在全面贯彻《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精神,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的过程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自中共中央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后,进一步推动了我省中小学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向着普及纵深方向发展。

一、明确教育任务,开展调查研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

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为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广泛地

进行了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现状调查。1949年上半年,由省教委组织调查组先后到大悟

县、应城市、武汉市武昌区,听取了县市区教育部门的汇报,除请政府负责人及宣传、

团委、妇联、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外,还同时19所学校(小学

5所,初中4所,高中6所,其它4所)的校长、主任和教师举行了座谈。各地反映,近

几年来,我省中小学教育工作,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

少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据一所小学抽样调查,不知道“十一”国庆

节的学生占有15%,不知道国歌叫《义勇军进行曲》的占58%,不知道我国是“四大

发明”的文明古国的占16%,认为外国比中国好,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的占有16%,

不知道为什么要升国旗的占60%,长大了出国赚大钱的占领23%,不了解帝国主义侵

华史实的更是占大多数。通过调查,我们感到震惊,不仅增强了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知道和认识祖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基

上,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仰和人

生观立志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

紧密联系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我们针对学生对国旗、国歌、国庆的基本

常识。进一步又针对学生不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缺乏足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

感,甚至认为外国比中国好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在全省普遍开展了‘两史一情’、香

港回归祖国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方面的教育,激发他们崇敬和学习民族

英雄“兴我中华,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为维护国家独立、自

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思想观念。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党的基本路线

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主题。我们针对学生对‘社会主义好’缺乏足够认识的问

题,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实际,广泛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本路线教育

活动。很多地方和学校组织了“在祖国怀抱里成长”、“改革开放使祖国欣欣向荣”

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进行“五看”的社会调查:看个人变化,看家

庭变化,看学校变化,看学校附近一条街的变化,看本地区的变化。“看变化,颂祖

国”、“看变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还有不少地方和学校,不仅开展了十

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纵向对比教育,还结合开展了横向对比的路线教育,同同等发达

程度的国家比成就,同发达国家比发展速度,激发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二、确定教育内容,设计教育专题,形成教育活动序列。

爱国主义教育任务的落实,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丰富,涵盖较广。我们在确定教育内容、设计教育专题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四点:一

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教育的可接收性;二是,根据教育内容的整体内涵,确

定教育内容的序列性;三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结合方面,确定教育内容的针

对性;四是,在教育内容的渐进和深化方面,确定教育内容的连续性。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安排合适的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

活动方式。小学生心底纯洁,活泼好动,热情高,但知识面窄,缺乏理性认识能力。

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重点是激发他们的主义情感,憎恶帝国主义的侵

略,了解祖国的伟大,从行动上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积极向英雄人物学习,

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长大了报效祖国。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各小学在开展“祖国

在我心中”、“我是祖国的花朵”、“我要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等专题教育活动时,

形成了“九字活动系列”。即:唱(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绘(描绘

祖国锦绣河山);看(革命遗迹,历史名胜,建设成果);读(英雄故事、历史故事);

讲(祖国变化、英雄事迹);写(赞美祖国、赞美英雄、抒发情怀);做(学英雄做

好事、努力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行为规范);展(活动成果、报国之志)。这

些活动深深地扣动了儿童的心弦,省实验小学的“武汉是三好学生”王燕在去杭州参

加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考试前,深情地要求再当一次“升旗手”,立志将来当音乐家

为国争光。

对于进入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理性思考能力,可以提出

更高的要求,以课堂渗透教育为主,辅以有广度和深度的课外活动。挖掘各学科中蕴

藏的爱国主义因素,把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和学科爱国主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

外活动方面,主要是用讲座、报告会、读书会、知识竞赛、参观等形式,有计划、有

目的的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熟悉国情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引导

学生进行比较和思考,坚定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二)、根据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内涵,设计教育专题,形成教育活动序列。爱

国主义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和整体内涵。在实施教育时,各学校分层次,精心设计专

题;在序列内容安排上充分注意其阶段性和连续性。在小学低年级一般设计了“伟大

中华十知道”、“祖国山河多壮丽”等专题;在小学中年级安排了“伟大祖国名人多”、

“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等专题;在小学高年级安排了“屈辱的历史、奋斗的历史”、

“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等专题。在活动安排上,由参加严肃、隆重升旗仪式,抢答

祖国基本知识,听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参观祖国名胜和革命史迹,到较系统搜

集、编出《英雄谱》、《名人名言集》、《中华集锦》等。武昌昙华林小学精心设计

了“三个了不起”的专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校学生在回答记者采访是说:“参

加了‘了不起’的教育活动后,心中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有一种要大声疾呼的激情:

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我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中学阶段按照学生思维日臻理性化特点,分别安排了“知我中华”、“只有社会

主义能够救中国”、“腾飞的中华”等专题。很多学校还结合湖北的特点,编写了系

列教材和制作了系列幻灯片:《锦绣湖北——湖北名山秀川、建设成就讲话》、《铁

血丰碑——湖北革命斗争史讲话》、《楚天英杰——湖北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讲话》,

系统地对学生开展了爱国主义序列教育,有的学生在演讲中说道:“我们脚下是中华

的热土,身后是祖国的锦绣河山,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能

忘记祖国的兴衰大业。”

三、探索教育规律,优化教育方法。

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各地在把握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内容需要,贴切地

选择教育方法,一般都采用了调查研究、比较、典型导引和情感体验等方法,通过调

查、访问、参观、读书等方式,增长学生的爱国主义知识。为了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

教育,我们在总结各地活动经验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定点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探

索爱国主义教育规律。

(一)、渗透教育法:学校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科教学是实施爱

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学生在校大量活动和受教育是学科课堂学习,对于中学生尤

为如此。因此,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

从学科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渗透的“六有”原则。即:有“意”

有意识地发掘学科中显性或隐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有“的”——有目的、有针对

性地确定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机”——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融溶于载体,做到淡

化痕迹、“润物细无声”;有“度”——适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冲淡学科教

学本色,学生易于接受;有“序”——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渗透;有“效”——讲求

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根据不同学科和较学内容,探

索出了“程序法”、“四环节法——知事、明理、动情、养成”,“联系比较法”等。

如有的数学教师讲利用正切函数值解直角三角形时,引用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秆子影

长确定季节和时令的历法作例证,利用“四环节法”学生学了知识、激发了民族自豪

感。对于历史、地理等具有很强的显性爱国主义因素的知识,又采用“联系比较法”,

扩大和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二)、环境教育法:充分利用校园的爱国主义文化环境的布置和创造浓郁的爱

国主义教育氛围,让学生在环境中熏陶,潜移默化,内化爱国主义教育情感,增长爱

国主义见识。如一走进武昌实验小学校园,绿树成荫、甬道繁花萦绕,大红色巨幅校

训:“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立刻印入眼帘。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内《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旧址》和恽代英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工作过的史实,给最优秀少先队命名为“恽代

英中队”,开展“革命红旗代代传”的活动。很多学校都注意建立了具有爱国主义教

育意义的长廊和甬道。用中国历史名人、名言录挂幅装点室内环境氛围,是一种很具

爱国主义教育感染力的隐性教育课堂。

四、加强领导,重在建设,形成教育常规。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常规教育。要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常规,首

先,要加强领导。中共湖北省委贯彻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制定、印

发了《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文件明确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

全省人民整体素质的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

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支持;还对教育的内容、对象、建

设、实施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和部署。为了加强领导,我省成立了由省委宣传部牵

头的爱国主义教育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十分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对爱国

主义教育意义的认识,加强理论建设,组织专门班子,撰写了一批有理论深度的文章,

加大宣传力度,造成舆论氛围。为了指导面上工作,省教委等五单位联合在武汉市武

昌区办点,批转了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员会《关于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细

则》的文件;第二,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四为主”的指导思想,即:爱国主义教育是

全民教育,其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课

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力军。第三,爱国

主义教育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除上述理论建设外,各地都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了

对教材、基地和制度的建设,多年来,大多数学校都编写了爱国主义教育序列教材,

同革命纪念馆、所、部队等开展共建活动,创建了一批基地,全省由省政府行文,正

式命名了4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地也充分开发教育资源,相继建设了一批本

地的教育基地,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文件还明确规定: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对中小学生有组织的参观活动要优先安排,实行收费参观的单位,在节假日及双

休日对中小学师生有组织的参观应实行免费开放。同时,省教委还组织编写了《中小

学生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观赏指南》以及序列教材。武昌区教委颁布的《武昌区

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常规十条》规定每个学生都要知道武昌农讲所、辛亥首义旧址、

铁军、起义门、九女墩、六一亭等革命史迹…。要求各校在‘五.四’、‘七.一’、

‘十.一’等节日组织相应的爱国常规教育活动。全省还定期开展“黄鹤美育节”大

型活动,多种形式汇演爱国主义节目,对全省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

用。各地和学校还相继制订了爱国主义教育常规制度,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重点加强了训练,形成常规。大部分地区和学校都明确规

定一年级新生入学和每学年,必须对学生进行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及祖国版图的

教育。通过上述安排,基本上达到了使我省爱国主义教育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其时代

主旋律的作用。

Ⅷ 上海市爱国学校初中在静安区的排名

育才中学不是静安区的
1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2 静教院附校
3 上海市内西中学
4 上海市第一容中学
5 上海市五四中学
6 上海市爱国学校
7 培明中学
8 上海省吾中学
9 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
10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11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12 上海民立中学
13 时代中学
14 民立中学(西部)
15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Ⅸ 中学生该怎样爱国 资料

自古以来,在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从来都不缺乏爱国者ο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我们太多仁人志士面对外侮,舍身取义---'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ο”
正因为有了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这代人才拥有了和平安详的生活ο'活在平淡历史中的人民是幸福的ο”但这个价值多元、社会剧烈转型的年代,我尽管相信依旧有太多爱国者,但由于缺乏战争烽火的淬炼和民族大义的考量,尤其是这个全球化的年代,当人类共同价值成为维系世界的主要信仰基石,辨别爱国者已相当不易,尽管很多人整天高喊爱国ο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难回答ο我对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都深表怀疑ο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思考,并走在路上ο
关于怎样爱国,我没有现成的答案ο但我知道什么人永远成不了爱国者ο
首先,我不相信不懂爱的人会爱国ο第一要义是自爱——'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ο”
胡适先生在一个动荡年月曾经的忠告穿过漫长的时空隧道,至今仍在提醒着所有人: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爱国的,你爱国的前提是将你这块材料雕琢成器ο所以为了对得起养育自己的祖国,首先就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每天浪费农民伯伯辛勤劳作获得的粮食ο所以对于有些口头爱国者来说,当务之急是爱自己,使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多于索取ο我相信不爱父母的人,高喊爱国也纯属扯淡
ο尽管我们经常将祖国比喻成母亲,但我觉得一个为了母亲背叛祖国的人尽管不高尚,是可以饶恕的ο但我坚决不相信一个不爱母亲的人会爱国ο当然,我们还要老师,爱朋友,爱那些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的人ο因为爱的本义就是无私付出ο
作为全球化背景下成长的一代,我希望孩子们的爱国能走得更远,心胸更博大,视野更开阔,那就需要爱自然,爱这个环球同此凉热的蓝色星球,避免类似寂静的春天这样的悲剧重演ο
所以,我认为当代爱国主义首先是人本主义、人道主义ο是基于人性深处关于善良、真诚、无私、利他、勤勉等美好情感的整体汇聚和绚丽释放ο
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我们才有资格重温孔子在2600多年前的期许: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ο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才能无愧于心地说:'我爱你,中国

Ⅹ 爱国中学的学校简介

校址在上海市威海路。前身为爱国女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蔡元培与章炳麟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决定自办女校,设于派克路(今黄河路)登贤里。其他发起人有林少泉、黄宗仰、吴彦复、陈梦坡。胡厥文长期任学校校董。经费由英商哈同夫人罗迦陵(华人)捐助。旨在“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替”,提倡女子教育,授以生产技能,学以致用。主张‘革命精神所在,无论其为男为女,均应提倡,而以教育为根本,首任经理蒋智由,旋由蔡元培、钟宪鬯继任。二十九年迁泥城桥附近福源里。设预科、本科。预科分两级,初级,2年毕业;二级,1年毕业。本科分文科、质科两部。章炳麟等来校兼课;黄兴、邹容、秋瑾、徐锡麟等曾以学校为革命联络点。三十年蔡在校秘密组织光复会。除本科、预科外,附设手工传习所。宣统元年 (1909)迁河南路鸿安里、海宁路天保里。 1914年增设体育科。 1927年改名私立爱国女子中学。 1930年自建校舍于江湾尘园。 1931年高中部增设师范科。1932年“一二·八”事变,校舍被毁,借法租界贝勒路志成小学上课,旋迁吕班路大陆坊。后在江湾尘园重建校舍迁回。1937年“八一三”抗战校舍再度被毁,借南阳路二大厦为校舍。1938 年曾建立中共支部。1940年蔡元培逝世,校图书馆称孑民图书馆以纪念。1956年改公立,改爱国女子中学。1959年改爱国中学,男女兼收。1963年恢复为爱国女子中学。 “文革”中改爱国中学。1980年卫星中学并入,迁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执行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重精神教育的传统,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重视教学改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重视科研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育以强健体魄为本,坚持强身与提高相结合。

阅读全文

与爱国中学电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