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溫州實驗中學好還是溫州綉山中學好
綉山好,因為實驗雖然A班成績好,但其他學生就拖後腿了,而且攀比現象非常嚴重,走後門的也有很多,但綉山是中加班,整體素質也不錯
② 溫州市實驗中學怎麼樣
簡介:溫州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是在溫州市起示範性和實驗性作用、在浙江省外具有深遠影響的教育集團。
學校辦學歷史可上溯到1944年的「永嘉縣私立建華初級中學」,辦學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六十年風雨歷程,雖幾經校名變更,但永遠不變的是學生勤奮好學、刻苦努力的學風,教師以身作則、無私奉獻的教風,以及學校對素質教育的永恆追求。
1989年學校被正式定名為「溫州市實驗中學」,率先推行校長負責制等教育改革,率先啟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始終高舉「素質教育」大旗,始終致力於「現代化學校」建設和」集團化」辦學的嘗試,成效顯著。
2016年,在市教育局的要求和統一部署下,學校再度走上集團化辦學之路。學校現有總校東區、總校西區和府東分校三個辦學點,46個教學班、220多名教職工、2200多名學生。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倡導「走向教育民主,追求適性發展」的辦學思想,始終堅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奠基」的辦學宗旨,始終堅信「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的理念,始終堅守「尊重、選擇、等待」的核心價值觀。學校以 「團結、勤勉、創新」 為校訓,努力成為「接軌國際、全國有影響、全省知名的現代化、示範性學校」。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無論是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的實驗、個性化評價和德育特色班的探索,還是快樂健身課、職業體驗活動、學生讀書課等特色校本課程的開設,目的都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為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的培養搭建成功的舞台,最終為了激揚學生的生命潛能,達成學生陽光、健康、快樂的成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的特色課程「創客課程」已成了學校的一個品牌課程,在全國擁有極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創客課程負責人戴小紅老師還被評為2015浙江省十大教育新聞人物。
學校擁有一支敬業樂業、無私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其中,倪彤校長是溫州市「名校長」,省級教壇新秀5人,市名師、名班主任6人,市「三壇」25人,高級教師90人。
學校還是市教育局定點的「涉外學校」,多年來承擔中外教育交流的義務和責任。學校通過了國家外國專家局檢查審核,獲得了聘請外籍教師、招收外籍學生的資格,先後聘任多位外國文教專家,擔任學生的口語課和外語教師的培訓工作。學校還每年組織學生赴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香港參加夏令營,選派青年教師到英國、新加坡、美國、日本進行短期語言培訓和教育交流。
近年來,學校與英國Reading Park School結成友好學校,與加拿大新西敏市教育局、加拿大國際教育中心開展合作辦學實驗,啟動「中加國際班(SCICP)」合作項目。學校還參與中國教育部與新加坡教育部合作的新加坡留學項目,至今已選派25位學生赴新加坡公費留學。學校還與新加坡聖若瑟書院、新加坡女子中學、義大利普拉托華人華僑聯誼會中文學校結為友好學校,共同開展校際交流活動。
多年來,學校的辦學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多次贊譽,先後獲得了「中國/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銀牌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創造教育實驗基地」「全國示範家長學校」「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強學校」「浙江省教科研先進集體」「浙江省藝術特色學校」「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溫州市現代化學校」「溫州市素質教育示範校」等稱號,贏得了極高的社會聲譽。
一切為了激揚學生的生命,
一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奠基,
這就是溫州市實驗中學……
注冊資本:7068萬人民幣
③ 溫州實驗中學的辦學成就
建華中學創辦之際,適遇溫州第三次淪陷於日寇鐵蹄。國難當頭,學校分兩部分到農村上課,學生即在農村積極宣傳抗戰,教唱抗戰歌曲,刷寫抗戰標語,使偏僻山區充滿抗戰氣氛。特別是當時永嘉縣長、大貪官呂律欲住永嘉甌渠被建華師生驅走而狼狽逃竄一事更被傳作美談。
1949年溫州和平解放,建華學生積極參與慶祝浙南全面解放的學界聯歡會。不少學生主動要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遊擊縱隊,以參軍參政報效新中國。在朝鮮戰爭爆發後,學校召開「控訴美帝罪行大會」,又掀起一輪報名參加軍事幹校的熱潮。五十年代,
各種政治運動、學習活動浪潮不斷,學生參予政治活動的熱情始終高漲,每每成為溫州教育界的報道熱點。1958年提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學校到江北開辟農場(佔地202畝)和畜牧場,在校內建立五金工場及綜合手工工場,學生分段輪流參加各項勞動,任務繁重,條件艱苦;畢業生則積極報名到市郊各農業社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溫州日報》發表《勤工儉學是教育事業的革新》介紹溫州實驗中學先進經驗。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學校提倡發憤學習,學生的課業成績逐漸從全市各初級中學脫穎而出,升入溫州一中的學生數處於領先。畢業生有的走進科學殿堂而卓有建樹,如陳朱希昭、戚雅各、高文水、劉家祥、蔡慎初、馬大正、楊樹標等成為專家名教授;有的走上領導崗位,如吳祖熙、孫成堪、陳艾華、冒康夫等先後擔任溫州市領導;還有的如周瑞金、戚德恩、葉松海、徐永光等分別擔任人民日報副總編、駐盧安達大使、武警部隊醫學院政委、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等職務。
文革期間,廣大青少年及家長受「讀書無用論」影響,紛紛棄學就業。在這特殊年代,溫州實驗中學孜孜不倦學習者仍眾。如蔡亦鋼(72屆,美國機械工程院士),瞿佳(73屆,溫州醫學院院長),賀斌(73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終身教授),陳征宇(76屆,加拿大滑
鐵盧大學理學院副院長)戴勝(78屆,美國能源部研究員)等。十年動亂結束,1977年恢復高考,市區首批上線者僅八、九人,而原溫州實驗中學畢業生佔三人。1978、1979兩年高考,原溫州實驗中學畢業學生考入大學的更多,特別是79年的文科考試,市區上線者24人,溫州實驗中學高中應屆生佔18人,其中陸嵐同學作為文科狀元被復旦大學錄取。
八十年代開始,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教育秩序漸趨正常。溫州實驗中學教學質量穩定提高,學科競賽大多領先市區學校,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地理興趣小組的《開發仙岩旅遊資源芻議》在《溫州日報》發表;生物興趣小組到野外採集製作標本;銀星影評小組在《鹿城影訊》上不斷發表評論;《中國法制報》報道溫州實驗中學「法律興趣小組」的活動;學生「甌潮」文學社,在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團中聲名遠播,並承辦全國中學生校園文學第四屆年會,向中語會領導及各地代表匯報歷年來溫州實驗中學校園文學活動的開展情況,獲得廣泛好評。1986年成立「溫州六中藝術團」(九十年代改為「溫州市中學生藝術團」),1987年在全市率先舉辦校園藝術節。1988年舉辦校首屆體育節,田徑、排球、足球、籃球、乒乓球、國際象棋等體育運動隊常年訓練,群體活動活躍。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結出碩果,畢業生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涌現了呂帆( 眼視光學專家,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金穎穎(全國 「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潘磊(航模世界冠軍)、諸宸(國際象棋世界冠軍)、陳迷麗(雪歌集團董事長,全國服裝十佳設計師)等著名人物。
1997年聯合辦學之後,學校以「為培養高素質的新人打好基礎」為教育目標,以人為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分層次走班教學,為學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個性得到充分張揚。愛國主義教育、行規教育、法制教育、環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扎實有效進行;1999年溫州實驗中學開始舉辦校園科技節,通過科技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成為溫州市學生獲得國家、省、市科技比賽獎勵最多的學校,並獲得國家教育部等頒發的「全國中學生科技活動優秀組織獎」;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有聲有色,晨會組織與演講、課間清潔衛生勞動、設立無人售報亭、參與社區活動等都由學生組織。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良好培育,劉沂、沈錚錚同學在「9.27」案件中臨危不懼、智斗歹徒的事跡在溫州家喻戶曉,傳為佳話。學校每年開展「節約壓歲錢,扶貧獻愛心」活動,資助困難失學同學,援建溫州實驗中學扶貧結對的文成金星中心學校「教學綜合樓」,為對口支援學校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中學添置教育教學設施。
素質教育一以貫之,樹蘭滋蕙水到渠成。溫州實驗中學除升入重點高中人數在全市始終穩居第一外,參加溫州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比賽已連獲十一屆冠軍;市中學生藝術節也穩居榜首;每年都有70多名學生通過省藝術A、B級測試,300多人在學科、科技、體育、藝術等競賽項目中獲國家、省、市二等以上獎勵。 在溫州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實現14連冠。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60年來,實驗中學以人為本,關注社會,化他山之石,納百川之長,鑄就了一路的輝煌。面對盛譽,實驗中學人並不滿足,把學校建設成為全國有影響、全省知名的示範性集團化的學校是實驗中學人共同的目標。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培育桃李,香遠益清。
展望未來,實驗中學人將繼續發揚60年積淀下來的優良傳統,以艱苦奮斗和追求卓越的革新精神開拓進取,屹立時代潮頭,引領春風!
④ 溫州實驗中學考上溫一中的人數
150人左右(包括提前招生,保送)一個班超出20個我不信哦。體育上的大概有1—2個吧
⑤ 跪求溫州市實驗中學 任課老師名單
何民:社會
王五一:美術
王崴然:英語
林曉斌:語文
謝傑妹:科學
朱俐:數學
陳小慧:英語
蘇小華:語文
黃虹武:科學
蔡梅園:數學
余曉琴:語文
南賽月:數學
譚修平:體育
溫海濱:英語
陳姬姜:音樂
戴小紅:信息
李文梅:科學
上官光毅:數學
劉文姜:英語
馬海波:科學
李君:數學-全國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08-1-24)
管士達:英語-市優秀教師 (2008-1-24)
吳舒蘭:英語-省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08-1-24)
黃玉芬:社會-市優秀班主任、市教壇新秀 (2008-1-24)
何倩:科學-省春蠶獎、市教壇新秀 (2008-1-24)
施玉萍:社會-市優秀班主任、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8-1-25)
李愛國:科學-市教壇新秀、市教壇中堅、省自然科學教學大比武一等獎
金躍進:語文-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市「園丁獎」 (2008-2-19)
陳潔:科學-市優秀教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8-2-22)
朱新余:數學-市教壇新秀 (2008-2-26)
林雅飛:英語-市優秀班主任 (2008-2-29)
楊衛國:英語-市優秀班主任,市學科骨幹教師 (2008-3-1)
黃小平:英語-市優秀班主任、市優秀教師 (2008-3-4)
陳俊傑:英語-市優秀班主任、市學科骨幹教師 (2008-3-4)
林潔:社會-市教壇新秀、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08-3-4)
陳千輝:思品-市教壇新秀、市教壇中堅 (2008-3-4)
王小芳:思品-市學科骨幹教師、市優質課一等獎 (2008-3-4)
陳慶旦:科學-市教壇新秀、市教學業務競賽一等獎 (2008-3-4)
胡賽平:數學-市學科骨幹教師、市優秀德育工作者 (2008-3-4)
王文生:科學-省優秀教師、市教壇新秀 (2008-3-4)
宋志慧:英語-市優秀教師、市優秀班主任、市學科骨幹教師 (2008-3-4)
邵天珊:科學-市優秀班主任、市學科骨幹教師 (2008-3-4)
李慧:英語-市優秀班主任 (2008-3-4)
金雪霞:數學-市學科骨幹教師 (2008-3-4)
潘巧亮:數學-市教壇新秀 (2008-3-5)
周雲清:數學-市優秀班主任 (2008-3-5)
蔡永:社會-市教壇新秀、市教壇中堅 (2008-3-5)
金文軍:英語-市優秀班主任 (2008-3-6)
徐承翔:科學-市學科骨幹教師 (2008-3-6)
錢勝武:語文-市學科骨幹教師 (2008-3-6)
陳彪蓉:英語-市教壇新秀 (2008-3-6)
林春柳:科學-全國化學競賽園丁獎、市優秀班主任 (2008-3-7)
王利平:數學-市教壇新秀 (2008-3-17)
鄭碎萍:科學-市優秀教師 (2008-3-19)
黃麗君:體育-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08-3-24)
陳小芬:語文-市教壇新秀 (2008-3-26)
陳堯夫:體育-市優秀教師 (2008-3-27)
陳雅蓮:體育-市園丁獎 (2008-3-27)
趙蕾:體育-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08-3-27)
董晶偉:體育-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08-3-27)
還有很多...
⑥ 溫州市實驗中學今年招生情況
溫州市實驗中學是一所在溫州市起示範性和實驗性作用,在浙江省內外有影響的教育集團校,學校2007年招生通告如下:
一、招生規模:
1、廣場校區16個班級、南浦校區12個班級。
2、廣場校區部分班級引進外教教學,開設外教英語課。外教英語採用更加靈活、科學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更多的真實運用英語的機會。針對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差異,按因材施教的原則,採用「中外結合、分級走班」的教學模式。所謂「中外結合」,即教師將有中、外教師分別任教,教材將選用國家統一的「Go For It」等專用教材。所謂「分級走班」,即根據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和意願,將初中三年分為「預備級」、「起步級」、「提高級」(初中畢業要求)和「闖關級」(初中優秀生要求)四個級別。學生上英語課時選擇不同級別的班級上課,進步較大的學生可以跳級。
二、報名事宜
小學畢業生在網上報名,按報名順序統一編號。個別確實不能上網的學生,可到學校由老師幫助其上網報名。
6月16日至6月20日,登錄溫州市實驗中學的校園網(網址為http://www.wems.net),點擊「溫州市實驗中學招生報名」欄,按照提示輸入相關信息,最後點擊「提交」即可。同時請報名者記住相應的報名編號。
三、錄取辦法
學校將通過移動手機簡訊和在校園網公布的方式通知學生於6月24日至6月25日分批到校「送材料自我介紹」,屆時請學生本人帶以下材料:
1、小學4—6年級的素質報告單原件、復印件;
2、小學階段的三好生、優秀少先隊員、雛鷹獎等榮譽證書原件、復印件;
3、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等比賽獲獎證書原件、復印件;
4、城區生源的小學報名號(五位數)
錄取名單報市教育局中招辦批准後通知家長。
四、溫馨提醒
網上實驗中學與綉山中學分學校報名(報名時間不分先後),統一送審材料(實驗中學與綉山中學互認),各自擇優錄取。
如遇網路擁擠,請稍候片刻,擇機再報。
咨詢電話:0577——88291427,88295129(上午:8:00~11:00 下午:2:00~5:00)
可以,網址是http://www.wems.net/news/htm/viewnew.asp?id=784
⑦ 溫州實驗中學有幾個校區
你好!
溫州市實驗中學一共有四個校區:廣場校區(分東西區),綉山校區,南浦校區,二外校區。
綉山校區也叫綉山中學,二外校區也叫第二外國語學校。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⑧ 溫州實驗中學的校情總覽
中國/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銀牌學校
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單位
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
全國創造教育實驗基地
全國示範家長學校
浙江省文明學校
浙江省綠色學校
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強學校
浙江省教科研先進集體
浙江省藝術特色學校
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
溫州市首批現代化學校
溫州市首批素質教育示範校
溫州市實驗中學是一所在溫州市起示範性和實驗性作用、在浙江省內外具有深遠影響的集團學校。
他的辦學歷史可上溯到1944年的「永嘉縣私立建華初級中學」,辦學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六十年風雨歷程,雖幾經校名變更,但永遠不變的是學生勤奮好學、刻苦努力的學風,教師以身作則、無私奉獻的教風,以及學校對素質教育的永恆追求。
1989年學校被正式定名為「溫州市實驗中學」,率先推行校長負責制等教育改革,迅速崛起成為浙南名校。此後,又率先啟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高舉「素質教育」大旗,致力於「現代化學校」建設,成效顯著。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溫州市實驗中學倡導「走向教育民主,追求適性發展」的辦學思想,始終堅持「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的辦學宗旨,始終堅持「尊重、選擇、等待」的核心價值觀。學校以 「團結、勤勉、創新」 為校訓,努力建設全國有影響、全省知名的現代化、示範性學校。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無論是個性化評價的探索,還是德育特色班、學生特色課程的開設、學生讀書會的創立,目的都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為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的培養搭建成功的舞台,最終為了激揚學生的生命潛能,達成學生陽光、健康、快樂的成長!
溫州市實驗中學還是市教育局定點的「涉外學校」,多年來承擔中外教育交流的義務和責任。學校通過了國家外國專家局檢查審核,獲得了聘請外籍教師、招收外籍學生的資格,先後聘任多位外國文教專家,擔任學生的口語課和外語教師的培訓工作。學校還每年組織學生赴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香港參加夏令營,選派青年教師到英國、新加坡、美國、日本進行短期語言培訓和教育交流。
2008來,學校與英國Reading Park School結成友好學校,與加拿大新西敏市教育局、加拿大國際教育中心開展合作辦學實驗,啟動「中加國際班(SCICP)」合作項目。學校還參與中國教育部與新加坡教育部合作的新加坡留學項目,至今已選派16位學生赴新加坡公費留學。學校還與新加坡聖若瑟書院、新加坡女子中學、義大利普拉托華人華僑聯誼會中文學校簽訂了開展校際交流活動的協議,有關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活動正在展開。
一切為了激揚學生的生命,
一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奠基……
⑨ 溫州實驗中學簡介
溫州市實驗中學作為浙江省目前辦學規模最大的初級中學,擁有廣場、綉山、南浦三個校區。走過六十多年風雨歷程,溫州市實驗中學贏得了「中國名校六百家」、「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銀牌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單位」、「全國創造教育實驗基地」、「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科研興校200強」等輝煌榮譽。
學校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訓、專家引領為手段,以案例行動研究為載體,打造具有先進教育理念、深厚文化底蘊的名師隊伍。學校有省特級教師2位、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1位、市名師、名班主任9位,省教壇新秀7位,市教壇新秀、中堅、宿將38位,首屆溫州市學科骨幹教師16人,國家、省、市級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及以上60人次。師德高尚、經驗豐富、教學藝術精湛的名師群體,充滿人文氣息與科學精神的課堂,洋溢著智慧與活力的學園,吸引四方學子紛至沓來。
學校以建設「全國有影響、全省知名的現代化、示範性、集團型學校」為辦學目標,努力踐行「厚文載德」和「以人為本」的思想。學校率先推進新課程改革實驗,積極倡導自主合作、和諧探究的學習方式,開展分層走班教學實驗,積極探索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可行途徑,不斷創造適應學生發展的教育模式,努力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近幾年,每年都有70多人通過省藝術A、B級測試,300多人獲國家、省、市級學科、科技、體育、藝術等競賽項目獎。每年都有400多人跨入省級重點高中深造。
樹教育品牌,展甌越風采。溫州市實驗中學將讓你夢想在這里變成現實,讓你獲得求知的滿足,體驗成長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
⑩ 溫州實驗中學有幾個分校
目前好像只有兩個 分別是廣場路校區 南浦校區 (綉山變私立了)
其實競爭都挺大的 校區的話應該你到哪報就是哪了 不是分配的
選擇校區還要看你住哪裡 戶口如果在那個校區范圍 你就直接可以進了